#龍虎山張天師#
道家以「道」為核心,認為大道無為、主張道法自然,提出道奇生法、以雌守雄、剛柔並濟等政治、經濟、治國、軍事策略,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是「諸子百家」中一門極為重要的哲學流派,存在於中華各文化領域,對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化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道家思想大有『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氣概。
龍虎山張天師是一部古裝奇幻動作片,影片的開頭頗具玄幻的氣氛。影片由吳鷹翔指導,由樊少皇主演。講述的是張天師張道陵因收到好友文大人的信,便帶著徒弟王長前往巴蜀。在得知文大人下落的過程中,遇到了諸多坎坷,最終通過張道陵的堅持,克服了自己的心理障礙,化解了這次危機。劇中演員的表演十分精彩,劇情豐富而緊張。那麼張道陵這一人物在歷史上是否是真實存在的,這部影片又與其有著怎樣的關係呢。現實中的張天師、歷史中的張天師、影片中的張天師又有何不同呢。
現實中的張天師。
龍虎山張天師中的張天師張道陵是由香港演員樊少皇飾演的,樊少皇從兩歲開始接觸電影,十三歲正式學習武術。他出演過很多優秀的作品,有著豐富的表演經歷。他的作品有很多都是與武打相關的,這部龍虎山張天師也不例外。劇中精彩的武打片段原來大多是他本色出演。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功底,才能展現給觀眾如此精彩的片段。他將張天師正義、掙扎、果斷、堅持的人物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他塑造過很多經典的人物角色,他是一位願意為角色付出辛苦的好演員。
歷史中的張天師。
張道陵,字輔漢,原名陵,道教創始人,漢朝東漢時期豐邑人。
太上老君將近蜀漢,「授以三天正法,命為天師」,張道陵整合當時的:黃老派、方仙道、文始派等先秦修道團體,創立道教稱正一盟威之道。
張天師張道陵對中國道教文化的影響可比摩西之於猶太教,惠能法師之於佛教,總的來說在張天師之前道教還停留在老子的道家學派的基礎上,自張道陵開始才能稱之為「教派」。
看到這部影片時就有個疑問,影片中的主人公張道陵這個人是否是真實存在的。答案是肯定的,龍虎山張天師中講述的事件也是真實發生過,只是細節會有所不同。
歷史上道教的創始人是張道陵,道家學說的創始人是老子,道家提倡道法自然,無為而治,與自然和諧相處;道家思想是無所不能、永恆不滅,有辯證法因素和無神論傾向。這種思想在影片中均有體現。
張道陵創建天師教的背景是在巴蜀一帶,原有巴人信奉原始巫教,大規模的殘害良民。而這些聚眾斂財的巫教無惡不作。張道陵便攜王長、趙升二位弟子和黃帝九鼎丹經,來到北邙山修行,平定了那些禍害百姓的巫妖之教。龍虎山張天師就是以此為原型的。
影片中的張天師。
影片中有很多精彩的打鬥場景和十分吸引觀眾的玄幻場景。影片主要以張道陵和徒弟王長的尋找文大人之旅作為主線,途中經歷了徒弟王長被迷惑,偶遇尋找突然消失哥哥的紅櫻,為了一同尋找真相, 他們來到龍虎山進到了一個樹林,這是一片詭異的樹林,它被巫師操縱著,旨在為大巫師古瑪找到與當年的八部鬼帥相同命格的人,為自己開啟扶桑神樹的通天之門。
大巫師古瑪因為一個傳說便想複製當年的辦法讓自己也能活到三百歲以上。張道陵的徒弟王長以及紅櫻的哥哥符生都是被選中的與八部鬼帥命格相同的人。張道陵面對巫師的迷惑,一直堅定著自己的內心,想盡一切辦法阻止大巫師古瑪的陰謀,最終聯合併不贊同古瑪行為的師弟巫鹹,成功解救了當地的百姓和徒弟。可惜的是一路相伴的紅櫻最終為救張道陵犧牲了。
影片中的張天師是正義的,他堅持著自己認為對的事情,無論有多大的困難都沒有放棄。與一路相伴的紅櫻更是結下了深深的情意,讓紅櫻願意為他犧牲生命。張道陵是一個有情有義的人物形象。
影片龍虎山張天師用簡單的故事情節,為觀眾展現了一個既有精彩的打鬥場面又內含深刻哲理的電影。通過對張道陵的描寫,體現了道家的思想道法自然,要與自然和諧相處,不要試圖改變自然規律。反對巫妖等不切實際的傳說。堅持正義和對的事情。用簡單的故事講述了深刻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