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貴妃舒穆祿氏是清宣宗道光皇帝後宮中的一名嬪妃,在道光皇帝的三位貴妃之中,彤貴妃位居首位,地位高於佳貴妃郭佳氏和成貴妃鈕祜祿氏。然而十分有意思的是,彤貴妃的貴妃之位與佳貴妃和成貴妃一樣,都是先由道光皇帝晉升,最終又因犯錯慘遭降位,然而卻最終都憑藉著高壽為後輩皇帝所尊封。不過相對於成貴妃和佳貴妃而言,彤貴妃在道光一朝的受寵程度的遭遇更為離奇一些,這位曾經一度躍居道光皇帝後宮二把手的貴妃,竟然被道光皇帝從貴妃之位連降三級打回貴人之位,那麼這裡面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舒穆祿氏是滿洲民族中一個古老的姓氏,它最早可以追溯到遼金時期。在清朝,舒穆祿家族最為顯赫的人物可以說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繼妃袞代。相比這些高貴的先祖而言,彤貴妃舒穆祿氏的出身就顯得一般些了。根據清朝史料記載,彤貴妃舒穆祿氏生於嘉慶二十二年,其父親為郎中玉彰,可以說,彤貴妃舒穆祿氏出生時,道光皇帝已經三十五歲。
道光十二年,年僅十五歲的舒穆祿氏通過八旗選秀進入紫禁城,成為了道光皇帝的嬪妃,由於出身不高,舒穆祿氏入宮時僅被封為貴人之位,道光皇帝親自為其選擇了一個「彤」字作為封號,「彤」字在滿語中的有著「鮮豔美麗」的意思,道光皇帝將一個有著這樣寓意的封號賜給舒穆祿氏,足見,這位年輕的舒穆祿氏一定有著明豔美麗的容貌。
在道光皇帝的眼中,初入宮禁的舒穆祿氏給道光皇帝的印象相當不錯。值得一提的是,被封為彤貴人的舒穆祿氏被道光皇帝安排居住在紫禁城西六宮之一的鹹福宮居住,這個鹹福宮在清朝時期,雖為嬪妃寢宮,但是卻從未有嬪妃在此居住,只是偶有皇帝在此小住。因為道光皇帝將彤貴人安排在鹹福宮居住,因此舒穆祿氏成為了清朝唯一一位居住在鹹福宮的妃子。
舒穆祿氏容貌美豔,年輕俏麗,由於在入宮之前受過良好的教育,因此舒穆祿氏與很多滿蒙女子不同,對於詩書也很有見地,這樣一位年輕的嬪妃,讓年過五旬的道光皇帝欣喜異常。就在舒穆祿氏入宮之後的第二年,她便被道光皇帝由彤貴人升為了彤嬪。兩年之後,舒穆祿氏又被晉升為彤妃,入宮僅三年時間,舒穆祿氏便由一位低等的嬪妃晉升為道光皇帝的高級嬪妃,並且,此時的舒穆祿氏並沒有為道光皇帝誕育子嗣,沒有子嗣仍能獲得如此快速的晉升,足以見得道光皇帝對其寵愛的程度。
道光十六年,年僅二十歲的舒穆祿氏一舉超越道光皇帝所有老資歷的嬪妃,晉升為貴妃之位。此時的彤貴妃舒穆祿氏在道光皇帝的後宮之中,地位僅次於孝全皇后鈕祜祿氏,與靜貴妃博爾濟吉特氏並尊為貴妃。雖然彤貴妃與靜貴妃同為貴妃,且舒穆祿氏晉升貴妃時間比靜貴妃博爾濟吉特氏晚三年,但是在當時的後宮之中,彤貴妃的受寵程度遠高於靜貴妃博爾濟吉特氏,因此當時的彤貴妃舒穆祿氏當之無愧為道光皇帝後宮之中的二號人物。
在深受盛寵的同時,彤貴妃也開始了其開掛式的生育。從道光二十年到道光二十四年的四年時間裡,彤貴妃舒穆祿氏先後為道光皇帝生下了皇七女、皇八女和皇十女三個女兒。雖然在母憑子貴的皇帝後宮之中,接連誕育三位公主的彤貴妃沒能為道光皇帝生下兒子,但是對於子女本就不多的道光皇帝而言,三位公主的接連降生也著實讓後宮之中平添了不少喜悅與歡樂。並且,由於深受寵愛的彤貴妃沒有皇子,因此她雖深沐皇恩但是卻並沒有被其他嬪妃所忌憚,按照這樣的劇情發展,彤貴妃即便不能被封為位同副後的皇貴妃,但是也會在道光一朝穩坐貴妃之位。然而水滿則溢,月盈則虧,就在道光二十四年的九月初十這天,彤貴妃的命運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那麼這一天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根據《清宣宗實錄》記載,道光二十四年九月初十,彤貴妃舒穆祿氏因將道光皇帝賞賜給她的物品隨意賞給了自己宮中的太監李進喜而遭到了道光皇帝的痛斥。根據清朝祖制,擅自將御賜之物送人是大不敬之罪,道光皇帝本就吝嗇,通常情況下,並不輕易賞賜給嬪妃物品,只有在自己或是皇太后壽誕之時,才會破例賞賜給后妃們一些物品。彤貴妃將御賜之物賞給了自己宮中的太監,道光皇帝的震怒可想而知。道光皇帝在對彤貴妃進行了一番雷霆般的申斥後,隨即降下一道聖旨,彤貴妃被連降三級,貶為貴人。
從道光十二年入宮封為貴人開始直到道光二十四年以貴妃的身份再度被貶為貴人,舒穆祿氏在後宮之中苦熬十二年,又被打回原點,並且,從道光皇帝的這次震怒程度上來看,被貶為貴人的舒穆祿氏恐怕再難有翻身之日。所謂福不雙至,禍不單行,就在舒穆祿氏被貶的一個月後,她所誕育的皇七女因患天花不治而夭折,年僅五歲。皇七女夭折後的一個月,彤貴人所生的年僅兩歲的皇十女亦因病夭折。舒穆祿氏接連遭遇變故,從此一蹶不振,在道光一朝的最後五年裡,舒穆祿氏再無作為。
故宮之中保存至今的彤貴妃遊園圖
道光三十年正月,二十歲的鹹豐皇帝繼位,彤貴人與道光皇帝所遺的一眾嬪妃都得到了晉升,三十四歲的舒穆祿氏時隔十八年,再度為封為彤嬪,只不過這次她的彤嬪封號之前,多了皇考兩個字。整個鹹豐一朝的十一年間,舒穆祿氏在專供太妃養老的壽安宮中,由三十四歲,熬到了四十五歲。鹹豐十一年,同治皇帝繼位,四十五歲的彤太嬪被孫子輩的同治皇帝尊為皇祖彤妃。五年後,彤太妃唯一活到成年的女兒壽禧和碩公主病逝,年僅二十六歲。
失去了唯一女兒的彤太妃的悲傷程度可想而知。此後,對於舒穆祿氏來說唯一的安慰莫過於同治十三年,慈安、慈禧兩宮皇太后為了給病重的同治皇帝衝喜而大封六宮,舒穆祿氏在這次大封六宮之中被晉為彤貴妃,隨著地位的不斷升遷,舒穆祿氏的生活境況有所改善。這此晉升是舒穆祿氏人生中最後一次獲得晉升,也是她人生中第二次被封為貴妃,距離上一次獲封貴妃已經過去了三十八年時間。就在被封為貴妃後的第二年,即光緒元年的九月初三,彤貴太妃舒穆祿氏病逝於壽安宮,終年五十九歲。
彤貴妃舒穆祿氏封妃時的畫像
彤貴妃舒穆祿氏的一生頗為傳奇,縱觀清朝後宮近三百年的歷史,像舒穆祿氏這樣連升三級後又連降三級的嬪妃著實少見,更為少見的是,舒穆祿氏在被連降三級後憑藉著長壽,先後熬死了道光、鹹豐、同治三位皇帝,最終被晚輩皇帝接連晉升,再度回到了貴妃之位。這樣的驟然升降的現象在清宮之中僅此一例。事實上,彤貴妃的人生也頗為悽苦,在短暫地享受了皇帝的寵愛後,彤貴妃便因為犯錯被無情的道光皇帝一擼到底,最終,在她的人生中,接連目睹了自己僅有的三個女兒全部離世,失去了丈夫的寵愛,又失去了所有的孩子,舒穆祿氏即便最終再次被封為貴妃,恐怕對她來說,也並不是什麼值得慶幸之事。彤貴妃的經歷,看似傳奇,但是確是千百年來後宮女子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