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建
對於現代人來說,社保的影響是很大的,事關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現在國家對於社保政策的完善,幾乎每年都有一個新的規定,也會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社保,並且隨著時代的變化,現在的社保在支付方面的使用越來越先進和快捷,現在很多地區的實體社保卡已經被電子社保卡所取代,使用起來更加方便和高效。
年復一年,新一輪社保繳費年啟動了,按時繳納社保對於靈活就業人員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根據社保法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繳費滿15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2021年法定退休年齡不變:男60歲以上,女50歲以上,女幹部55歲以上。另外明確最低繳費年限至少15年,包括視同繳費年限。因此,社保繳費是義務,領取是權力,只有你履行繳費義務,才能享有權利。
無論是自由職業者、個體工商戶還是無業人員,都非常關心社保如何交?我們應該注意什麼?避免自己社保權益受損。
繳費年度發生變化
新年伊始,社保繳費基數發生變化,有兩個根本原因。首先,社會平均工資發生了變化;這兩個新變化決定了2021年社保繳費水平的新變化。如果靈活就業人員不了解這些新變化,逾期可能會影響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待遇享受。
繳費方式發生變化
自使用自然年度徵繳社保費後,靈活就業人員繳費方式發生變化,由過去一年一次性繳費改為按月通過銀行代扣養老保險費、醫療保險費。每月上、中、下旬分別進行代扣,先代扣職工醫療保費,後代扣養老保險費。這就要求靈活就業人員需要及時辦理銀行代扣手續,未辦理代扣的靈活就業人員,需要攜帶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和社保卡到社保局辦理銀行代扣手續。
但是,也有一些人因為某些原因在繳納社保時中斷了,這一些中途斷繳社保的人也開始擔心,不過對於沒有交滿15年的參保者來說,現在社保新規也有提到補救的措施。
1.一次性補繳
首先,可以選擇一次性將斷繳的社保費補起來,但是這種一次性繳納的方式在很多地區已經被取消,所以想選擇這種方式來填補沒有繳納社保費,需要符合一定條件,必須是達到並繳納社保退休年齡的對象是在2011年前的對象或者是國有企事業單位中2011年前退休的職工等。
2.個人逐年補繳
如果已達到退休年齡,但社保並沒有交滿15年,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選擇每年繳納額外的供款,直到繳滿了15年才可以申請養老金。但這種方法也有一個缺點,因為在退休期間,許多人會因此沒有收入來源,如果他們沒有儲蓄,緊急情況下的壓力可能是巨大的。一方面日常開支要花錢,另一方面還要交社保,並且你還沒有開始領取養老金。
如果你手頭有一些積蓄,需要彌補的時間比較短(比如兩三年),你可以選擇這個計劃。然而,如果你手頭上沒有任何積蓄,而且有很長的時間可以貢獻,這不是一個好的計劃。如果你選擇在退休後每年補繳,你必須支付額外的滯納金。
3.延遲退休
延遲退休類似於按年補繳。很多人可能會因為欠薪時間太長而存在,或者之前未曾重視,到了即將退休的年齡才發現,即即使按年補繳也達不到15年的情況,有的甚至只要再交1-2年或4—5年的時間,才可以領取養老金。對這些人來說,如果他們直接放棄,頭十年的付出將付之東流。
在這種情況下,這些人可以選擇推遲退休。如果相差超過十年,還是很不划算的。但如果你把退休時間推遲5年,還不夠15年,你可以一次性補齊的。
4.轉為城鄉居民社保
另外,如果員工退休前繳納的社保未達到15年這一固定年限,也不願逐年繳納。那麼可以選擇將原本的職工社保轉為居民社保,因為居民社保在未滿15年的情況下,可以選擇一次性補繳。
但是,這種方式也有弊端,即居民社保是由沒有工作單位的居民繳納的社保,這種社保的費用全部由個人承擔。相比起職工社保,費用會比較低,但是在退休之後能夠拿到的退休金也會相對應的比較少。
5.放棄社保
另一個「不得已而為之」的辦法是「放棄社保」,如果上述辦法不合適,那麼可以考慮這種辦法,先把交的那部分錢拿出來,但是已經納入了統籌帳戶的部分是沒辦法取出來的,以後也不再享受社保待遇,所以選擇這種辦法方法要再三斟酌。
具體採用哪種補繳方式或直接放棄方式要根據自己的情況慎重選擇。社保對我們的影響越來越大,所以任何人都不應該因為生活中的「疏忽」而無法繳納滿15年的社保。隨著中國社保政策的不斷完善和發展,相信今後會有更多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15年沒交滿的人是不是要「偷著樂」了呢?
本文由不凡智庫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