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12月17日刊文,黑龍江北大荒農墾集團總公司16日在哈爾濱掛牌成立。據悉,該公司的成立,標誌著黑龍江墾區從政企合一的管理體制整建制地轉入集團化、企業化經營管理體制,實現了墾區改革發展的新突破,進入墾區全面振興發展的新階段。
黑龍江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慶偉表示,農墾改革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兩年多來,黑龍江成立改革專班強力推進、部省合作協同推進、上下聯動合力推進,推動農墾改革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希望墾區特別是新成立的北大荒集團總公司,以墾區集團化、農場企業化為主線,加快建立完善集團新體制;以打造農業領域航母為目標,推動墾區高質量發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惠及廣大群眾;以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為保證,凝聚推動改革發展的強大合力,奮力譜寫新時代農墾改革發展的新篇章。
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表示,北大荒農墾集團總公司的成立,標誌著黑龍江農墾整體轉制開啟了新徵程。農墾要加快構建現代企業制度,推進直屬企業整合重組,形成集聚效應,全力推進行政職能移交和辦社會職能改革。要立足「北大倉」的定位,打造更加完備的糧食產業體系。
財政部副部長程麗華說,經國務院同意,授權財政部代表國務院對黑龍江北大荒農墾集團總公司履行出資人職責,標誌著黑龍江墾區體制機制的重大轉變。北大荒農墾集團總公司要將農墾改革不斷引向深入,採取有力措施切實加強國有資產監管。
黑龍江北大荒農墾集團總公司為全民所有制企業,圖片來源:企查查相關截圖
黑龍江北大荒農墾集團總公司近日變更記錄,企查查相關截圖
黑龍江北大荒農墾集團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守聰說,北大荒人要進一步解放思想,用新思路、新辦法、新機制創造新業績。要從行政事務思維向企業市場思維轉變,以市場為導向,尊重和順應市場規律,運用市場化手段抓改革、謀發展,通過市場機制激發農墾內生動力、發展活力、整體實力,提升競爭力和影響力。真正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努力形成農業領域的航母,打造新型國際大糧商」戰略目標上來。
據介紹,黑龍江墾區70年來累計開墾4300多萬畝耕地,建成了全國耕地規模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糧食產出能力最強的國有農場群,累計提供商品糧6400多億斤,培育了「北大荒」「完達山」「九三」等一批知名品牌。境外企業發展到26家,開發境外土地300多萬畝。
另據新華社今年3月報導,記者從黑龍江省農墾總局了解到,4月1日起,黑龍江農墾總局將正式開啟集團化改革,農墾系統承擔的行政職能和辦社會職能將逐步移交屬地政府。
按照改革方案,黑龍江農墾總局公安機構、職能、編制、人員整建制移交黑龍江省公安廳,暫實行省直派駐、垂直管理,適時進一步實行屬地化改革。其他部門行政權力事項及行政職能全部移交屬地政府承擔。管理局、農場承擔的行政權力事項及其他行政職能隨農墾總局行政職能同步移交屬地政府。另外,黑龍江省農墾總局、管理局、農場承擔的辦社會職能,將因地制宜,採取整體移交、分步分項移交和內部分開、管辦分離相結合等多種方式,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逐步納入地方政府統一管理。
黑龍江省農墾總局黨委書記王守聰說,改革後,黑龍江省農墾總局和北大荒集團兩個牌子都保留,但農墾總局機關業務突出由行政管理向企業管理轉變,北大荒集團的運營將成為墾區核心業務。通過去行政職能和辦社會職能,讓黑龍江農墾輕裝上陣,努力打造農業領域航母。
今年3月28日,位於哈爾濱市紅旗大街上黑龍江省農墾總局的牌子摘掉,標誌著黑龍江省農墾總局機構正式撤銷。
哈爾濱:黑龍江農墾開啟集團化改革,圖片來源: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