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房裡的廣州南越國水閘遺址,距今2000多年,門票免費

2020-12-14 芒果旅行日記

芒果旅行日記:廣州此景點,距今2000多年歷史,曾申請世界文化遺產,門票免費。

它就是南越國水閘遺址,是目前世界考古發現時代最早、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處木結構水閘遺址。

南越國水閘遺址位於廣州市越秀區惠福東路光明廣場負一層,處於廣州著名商業街北京路附近,門票免費。

據說2000年光明廣場大樓施工時發現了該遺址,最後決定原地保護,將負一層開闢為遺址博物館,用700平方米的玻璃防護層進行恆溫恆溼保存,遊客可以免費參觀。

現在的南越國水閘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南越國宮署遺址、南越王墓一起以「南越國」項目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圖為南越國水閘遺址平面圖,分為引水渠、閘室和出水渠三部分,與現時水閘功能基本相同。

從光明廣場乘電梯下負一層,可見南越國水關遺址指示牌。

進入遺址,入眼處左手邊是玻璃保護的水閘遺址,中間道路上有一口據說是南朝的水井,右手邊是出土的文物構件、瓷器等,旁邊有簡介供遊客解讀。

靠近玻璃保護著的遺址,只見一根根圓木或豎立著,或橫放著,這就是西漢時期廣州城區的防洪水利工程。

沿著玻璃保護層轉了一圈,沒有遇到遊客,偌大的負一層遺址,白森森的燈光照著,環境安靜地讓人感覺有點恐怖。

圖為南越國木構水閘遺址。

廣州南越國水閘,距今2000多年,是目前發現時代最早規模最大的木結構水閘遺址,門票免費,如有興趣不妨去看看。

圖文原創。我是芒果,喜歡旅行和歷史,歡迎關注芒果旅行日記,每天分享旅途見聞和奇聞異事。

相關焦點

  • 南越王墓裡欣賞「絲縷玉衣」 遺址裡體驗「穿越」_金羊網新聞
    西漢南越王博物館的「文帝行璽」金印 西漢南越王博物館供圖金羊網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楊亞明 張金梅在廣州2000多年的歷史文明中,「南越王」是個無法忽略、不可替代的重要符號。廣州博物館界裡,就有西漢南越王博物館、南越王宮博物館以「南越王」來命名。前者以南越國第二代國王趙眜之墓為中心而建,後者依託南越國宮署遺址而建。這兩座博物館可看作打開廣州兩千年歷史文明的重要密碼。南越王墓裡欣賞「絲縷玉衣」1983年發現的南越國第二代國王趙眜之墓,是嶺南地區所發現的規模最大的唯一漢代彩繪石室墓。
  • 西漢南越王博物館2017年免費開放日
    西漢南越王博物館作為一座遺址類博物館,根據國家對古建築及遺址類博物館不實行免費開放的規定,對參觀觀眾收取
  • 廣州有哪些博物館呢?
    鎮海樓距今已有六百三十多年的歷史是廣州著名的古建築被譽為「五嶺以南第一樓」鎮海樓裡的廣州博物館是我國最早期創建的博物館之一【精彩看點】4南越王宮博物館 南越王宮博物館兩次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發現它和西漢南越王宮博物館不同的是南越王宮博物館展示的內容是2000年前的南越國王宮御苑遺蹟、遺物
  • 2020國慶節期間廣州西漢南越王博物館要門票嗎?
    西漢南越王博物館國慶期間(10月1日-10月8日)每天正常對外開放,門票全免,並曾設夜間開放。  預約須知  博物館門票採用分時段預約制,關注「西漢南越王博物館」微信號,在下拉菜單選擇「預約門票」、「十一假期免費票」,並選擇參觀日期和時段,每時段限500人。請您務必按預約時間段到館參觀,為避免排隊時間過長或人員過於密集,不建議提早到達候場。
  • 光孝寺,廣州最古老的寺廟之一,距今有1000多年歷史
    廣州最古老的寺廟之一,距今千年歷史,很多遊客到此求生子求姻緣,你知道在哪裡嗎?芒果旅行日記:雖然我在廣州上學工作,平時也喜歡到處走走逛逛,廣州的很多老街老巷老建築都去逛過,如沙面、北京路、上下九、狀元坊、高第街、恩平路、人民中路、南方大廈、愛群大廈等等,但卻一直沒怎麼逛過寺廟。一直聽說廣州有一個非常出名的寺廟,距今有一千多年歷史,很多遊客和本地人到此求姻緣求生子求健康平安等,所以一直想去看看。
  • 南越王宮揭開面紗重現當年曲水流觴
    圖/記者喬軍偉 歷經17個月打造的南越王宮博物館昨局部開放  亞運會亞殘運會期間免費領票 每天派票500張  本報訊 (記者黃丹彤 通訊員章昀)昨天上午9時30分,500位一早排隊等待的市民幸運地成為局部開放的南越王宮博物館首批觀眾!
  • 廣州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對兒童免費開放
    本報訊 (記者/方正)為慶祝「六一」國際兒童節,廣州南越王墓博物館在5月31日至6月2日的3天中,對少年兒童免費開放,並舉辦豐富有趣的活動,讓廣大兒童在博物館中過一個豐富多彩的「文化節」。  據介紹,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內舉辦的「秦皇·漢武·南越王」秦漢文物精品展等大型展覽,一直都是廣大市民及旅遊者們文化休閒的熱點,也備受兒童觀眾的喜愛和關注。
  • 廣州西漢南越王博物館2019每月一日免費開放安排
    2019年的免費開放日現已新鮮出爐,您可以選擇在這些日子免費參觀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1月16日、2月13日、3月13日、4月17日、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6月8日(中國遺產日)、7月17日、8月14日、9月18日、10月16日、11月13日、12月18日,同時,擬定5月12日國際護士節、9月10
  • 成都周邊被忽略的古鎮,距今已有1600多年歷史,門票免費少有人知
    成都周邊被忽略的古鎮,距今已有1600多年歷史,門票免費少有人知說到成都,很多人都會想到這裡的美食,作為吃貨的天堂,成都有許多世界美食,我們熟悉的火鍋,缽缽雞等等,都是出自成都。元通古鎮位於崇州市,距今 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四大集鎮之一,這裡是文錦江,味江,泊江的三江匯合地,元通古鎮在歷史上是文錦江上一個重要的碼頭,曾經的這裡可以說是無比繁華,但是如今卻有些落寂。
  • 南越王宮博物館重遊記
    重遊南越王宮博物館,再次體驗跨越時空,與2千年前歷史親密接觸的感覺。南越王宮博物館藏身車水馬龍的都市街道,是了解廣州歷史必去的第一站,於廣州解放北路的象崗山上,是西漢南越王宮第二代王的陵墓,保護面積約5.3萬平方米,也是廣東省唯一被列入國家「十一五」期間重點保護的大遺址項目。
  • 吳凌雲:南越王墓遺址承載廣州千年「海絲文化」記憶_新華訪談_新華網
    「在西漢南越王博物館出土的文物中,來自古波斯的銀盒、產自西亞或紅海的珍貴乳香、出土但因碎掉無法展出的五根原支非洲象牙、具有典型西方特色的焊珠金花泡以及目前中國設計較早的海船圖案,這些都是2000多年前廣州面向海洋,成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的重要佐證。」吳凌雲說。
  • 南越王宮宮署遺址現「印度神柱」 見證古時中西文化交流
    在「千年古道」附近建起的南越王宮博物館,則向世人闡釋著這座擁有2000多年的歷史古城曾經的模樣。從1953年廣州開展大規模田野考古工作至今的64年間,尤其是1995年以來,涉及南越王宮遺址的考古發現,屢次刷新人們對廣州城市發展的認知。
  • 南越王宮博物館開放 南漢宮殿千年遺址現身(圖)
    今年「五一」期間,隨著南漢二號宮殿基址正式對外迎客,南越王宮博物館終於實現向公眾全面開放。在三天假期裡,南越王宮博物館迎來了1.7萬人次的客流量。每天早上還沒到開館時間,就有不少遊客在城隍廟旁的東門入口排成了長龍,迫不及待要一睹「千年宮署」遺址的真容。
  • 2020廣州西漢南越王博物館有哪些展覽?
    廣州西漢南越王博物館有哪些展覽?  1、南越王墓原址:西漢南越王墓是南越國第二代王趙眜之墓,於1983年發現並發掘。南越王墓是嶺南迄今發現規模最大、隨葬品最豐富、墓主人等級最高的漢代彩繪石室墓,保存完好,未受盜擾。
  • 聽南越國宮署遺址講述海上絲綢之路的故事
    近日,「從南越國宮署遺址到海上絲綢之路」展在園博館開展。南越國宮署遺址自1975年被發現,經三次大型發掘將神秘的真容展露在世人面前,一個發達富庶的南越國徐徐向我們走來。層層累積的考古遺存,也向世人訴說著廣州這座港口開港通商、寶舶雲集的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上的故事。
  • 廣州西漢南越王博物館門票是多少錢?
    廣州西漢南越王博物館簡介  1983年發現的南越國第二代國王趙眜之墓,保存完好,是嶺南地區發現的規模最大的漢代彩繪石室墓。墓中出土文物一萬餘件,集中反映了兩千年前嶺南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內容。
  • 到南越王宮博物館看南越國與閩越國歷史文物聯展(12.29-2.28)
    票價:入館免費  日前,《閩風越韻——南越國與閩越國歷史文物聯展》在南越王宮博物館陳列樓北二樓臨時展廳亮相。本次展覽共展出南越國宮署遺址、閩越王城遺址考古出土的百餘件文物,其中一枚木簡,記載了捕捉老鼠的命令。  該展覽由南越王宮博物館、閩越王城博物館聯合舉辦,展示了南越國與閩越國的發展歷程、社會風貌,體現了中原文化與百越文化交融、碰撞的過程。秦漢之際,百越部族中崛起了兩大王國政權——南越國與閩越國。
  • 南越國北宮牆地基遺址確定 南越王宮佔地幾何?
    南越國北宮牆地基遺址確定 考古專家談挖掘往事黃丹彤廣州文化拾遺2000多年自下而上層層疊壓多達12個朝代考古地層構築一個不變的城市中心;地遺址內驚現集中分布的歷代水井500口;南漢國雖只有五十餘年,宮殿卻堪比故宮太和殿……近日,記者再次探訪南越王宮
  • 2019年廣州中山紀念堂門票是多少錢
    門票:現場購票10元  費用包含:  中山紀念堂門票 1張,含大堂主體建築參觀  開放時間:全年  08:30-18:00;  紀念堂主體建築開放時間8:30-18:00;  廣州博物館與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每天開放時間
  • 從三大發現看南越國建築
    近三十年來,在廣州的南越國遺址,已發掘有南越王陵、南越王宮和番禺城水關。作為國都的地位以及王家的官苑、陵墓,三大發現體現了南越國時期建築發展的最高水平,反映了嶺南地區建築史發展的一個裡程碑,也使我們得以據此對南越國建築做一議論論者述及中原文化大規模進入嶺南的秦漢時期,較多注意到中原文化的吸收融入對嶺南文化的進步帶來轉折性影響,對這一階段嶺南本土的創造性卻較少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