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攤擺賣水果,靠這個思路,一年開了3家連鎖店(值得收藏)

2020-12-16 小磨優品

說實話,回顧2020年實體經濟非常艱難,這也更要求小老闆學會多維經營的思路,從而在經營中生意越來越火爆。

今天跟大家聊的是一個水果商販的營銷思路,我們在小區門口都見過那種擺攤賣水果的,有的是通過三輪板車,你能相信這樣的水果攤老闆,可以一年開3家連鎖店嗎,我們來看下店老闆是怎麼賣水果的?

「成交率,客戶數,終身價值」是利潤翻倍增長的最重要的三個因素,我們把這三個因素帶入到賣貨的場景中去,給王老闆一個行之有效的銷售和盈利方法。

第一,培養優質且穩定的老顧客。一定要選擇人群比較密集的小區去擺攤,尤其是晚上下班時間和周末,這樣利於培養顧客的購買習慣,很多人疑惑,為何這樣,我們繼續看。

第二,凡是買水果的顧客,一定要上秤從少到多,而不是放多了拿下去,舉個例子,有顧客買3斤蘋果,一秤是2斤,然後往上拿,不能一秤3斤半,然後拿下去一個,必須要讓顧客心理感受是佔了便宜,會對你有更多好感。

如果稱重用的是比較老的那種桿秤,要讓顧客看到尾巴是翹起來的,證明給的多,如果用的是電子秤,顯示的數字也高些,並跟顧客說下,小姑娘看下,給了3斤多了,老顧客了,算3斤吧,這樣給人的感覺就是老闆很靠譜,下次還來買。

最後,算帳的時候,要不斤斤計較零頭,比如顧客買蘋果花了19塊3,可以來句,3毛就算了,老顧客了,讓顧客感覺不斷的在佔便宜。如果正好是整數的錢,就扔兩個小橘子或者棗,說新鮮的,很甜,嘗嘗。

沒有人不喜歡佔便宜,你總是這樣,任何生意不分大小都是在交朋友,顧客信任你了,以後基本買水果也都去你這裡來買,這樣你的固定顧客就會越來越多了。

說到這,一些人會說,如果老顧客路過門口,但是並不買水果怎麼辦?

分享一個技巧給大家,顧客下班進門口的時候,你主動招呼下,「小姑娘,下班啦?今天新到的橙子,過來嘗嘗,不要錢,特別甜」,不管她買不買也沒關係,凡是看到就聊兩句,每家都會吃水果的,而且基本每隔三兩天都要買水果,基本上只要價格相差不大,都會從你這裡買了。

基本上按照這思路,水果攤的生意會越來越火的,但是你要想開連鎖店,規模化,那就得看下面的操作了。

到那種廣告公司製作一批名片,寫上自己的水果攤名字(某社區水果批發行),21小時跑腿配送,滿多少錢免運費,一斤也批發。

把製作好的卡片發給所有培養好的老顧客,可以說一句,想吃什麼隨時說,老顧客配送到家,沒有其他費用,大冷天,省得下樓了。

假如真的有顧客,半夜11點還發微信說定草莓吃,還送嗎?

「24小時滿足顧客需求,只要打電話發微信,就派送,因為都在小區附近,離得也近,只要你服務跟得上,發名片市場拓展的比較廣,就會發現下單的人越來越多,後面你完全可以只做線上派送了,忙不過了可以僱幾個兼職跑腿,專門配送水果,這種兼職一單給一兩塊大把的人想幹」

口碑打出來了,馬上開展新的小區做片區,複製這個思路,不斷佔領市場,然後可以做一個片區的門店,專門做上門配送。

做買賣做的是人脈,顧客也是人脈,不能因為小利益而阻礙生意的好壞,讓顧客信任你簡單,一直信任你就比較難了,這就是所謂的服務了,只有服務做好了,後面才會更大的爆發。

還有一個問題,劉老闆在送水果中,發現一個問題,就是有的顧客會說水果有壞果怎麼辦?立刻換掉,不能因為一個壞果,而影響長期培養起來的信任。

劉老闆靠這個思路,踏踏實實的不斷增加訂貨用戶,目前已經開拓了三個片區了,員工已經十幾個了,對員工的要求也是一致的,必須保證服務和價格,未來可能會開拓更多的片區,開更多的連鎖。

相關焦點

  • 大叔街邊賣水果,用「少即是多」的原則做生意,月入3萬,值得學
    他們根本就不願意做一些小生意,比如說擺地攤兒,街邊賣小吃的,不願意去做也看不上。但是有多少富豪是從擺地攤起家的呢?嘉榮連鎖超市董事長胡近泰就是從擺地攤起家的,現在還擁有自己的私人飛機,破爛王出生的孫樹華,當初也只是一個收破爛的窮小夥,在短短10年間就營造了一個龐大的企業集團,觸角伸向眾多產業,資產達到數10億。
  • 星巴克長沙半年開8家店 將開高端果汁連鎖店、茶館
    上周五,星巴克(需求面積:150-350平方米)宣布將新開3家以上新鮮果汁連鎖店,同時還打算開設第一家茶館,提供超過80種的茶飲、甜點。  星巴克的茶館和果汁店開到長沙,可能還很遙遠。但這個消息,在長沙的生意人心中,激起了不小的波瀾。記者走訪發現,如今長沙幾乎沒有高端鮮榨果汁連鎖店,茶館生意也不盡如人意。有些空白,需要搶在星巴克之前填補起來。
  • 旅遊時發現紅薯商機,大學生湊資金創業賣紅薯,一年開10家店
    由於家裡困難,大學期間擺過地攤、收過廢品、開過壽司店。不到一年時間,李鏗鏘用自己的品牌創立了10家連鎖店,「我希望1年內招100名大學畢業生做『紅薯郎』,月收入不會低於1萬元」。「賣紅薯沒有什麼不好的。」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校門商鋪內,戴著眼鏡的李鏗鏘直言不諱地說出了自己的大學生身份,這天是25歲的他在大學賣紅薯的第235天。升入大四後,李鏗鏘面臨就業的選擇。
  • 擺地攤火了!一份攻略:賣什麼最賺錢?
    賣的東西有自家種植的蔬菜水果花盆等,也有一次性的餐食,比如烤肉、飯菜、酸辣粉涼皮等,還有的就是生活用品,襪子、耳飾、包包等。   人間煙火味,最扶凡人心,擺地攤人群的加入,確實讓街道更熱鬧,更具有生活氣息了。
  • 70後炸臭豆腐發家,開了200多家連鎖店,開一家賺一家
    一間六十多平方米的小店,生意好的時候一天營業額就達2萬,而賣的僅僅是各個南方小城街頭巷尾都有賣的臭豆腐。店老闆是70後的吳利忠,他做臭豆腐不過3年,21歲時他在一所職校代教,此後到一家事業單位坐過辦公室,還下海辦過公司,也有過被人騙走30萬元的經歷。他說自己也想不到,闖蕩了7年,最後還是靠家鄉的臭豆腐賺了錢。在上虞,說起松廈鎮祠堂弄的「臭豆腐」無人不曉。
  • 線上賣燒烤 年銷五億元 他將一個路邊燒烤攤擴張到212家門店
    這個點才開始工作,並不是孫歡懶惰,而是因為燒烤的營業時間主要在晚上。更讓人想不到的是,這個每天「晝伏夜出」的31歲小夥,竟然在短短5年時間裡,將重慶一家路邊燒烤攤擴張到全國,目前已有212家門店,今年營業額有望超5億元。他是如何做到的?
  • 把福田祥菱稱作「圓夢一號」 劉楊化從水果攤開始做自己的創業英雄!
    把福田祥菱稱作「圓夢一號」 劉楊化從水果攤開始做自己的創業英雄!   2020年5月8日,正值武漢「解封」一個月。家住黃陂區巷子口的劉楊化,在這天做了一個重要決定:辭職去創業。
  • 大叔街邊擺攤賣水果,利用「7招小技巧」,一年收入160萬,你也行
    水果店的經營已異常困難,專業化的經營已刻不容緩客戶的流失,進店的損耗,剩餘的過期的水果損耗,水果的正確擺放,價格的合適定位和不定期的調整等等,我們不能一昧的學習他人的方法,這樣只會永遠落後於別人。一次實戰培訓現場,有一位學員蹦起來問:老師,你講的案例,大部分是已經開公司或開店的營銷案例,可是我只是一個拉三輪車賣水果的小販,初中都沒畢業,你能教我賺大錢嗎?
  • 中醫研究生擺3個地攤賣襪子 每天淨賺五六百
    襪子攤小老闆陳永全。「賣襪子嘍,樣式齊全,顏色眾多,質量最好,10塊錢3雙。」同樣賣襪子,陳永全的襪攤經營得紅紅火火,顧客較多。大家都知道這個斯文的小夥子有點兒生意頭腦,可很少有人知道,這個小老闆還有另外一個身份。放假時,他是襪子攤小老闆,同時經營著三個襪子攤,而更多時間他是一名學生,在讀長春中醫藥大學中醫內科學專業,主要研究心血管方向的二年級研究生。
  • 退休阿姨開水果店,水果「買一送一」,既賺錢又賺人,怎麼做到的
    做水果生意,最怕的就是水果賣不出去,隔了夜的水果,顧客又不樂意買,最後這些賣不出去的水果都砸老闆自己手裡了。本來開一家店就是為了賺錢,最後卻讓自己的小店成為了「倉庫」,攢著一堆賣不出去的東西,想要賺錢都是難事。
  • 永嘉麥餅如何「攤大」?
    「剛開店,覺得賣麥餅沒面子,很怕遇到熟人。」但持之以恆的辛勤付出帶來了回報,夫妻倆也逐漸放下身段。憑著從小耳濡目染的傳統制餅技藝,加之不斷鑽研,去年,陳久孝斬獲「楠溪麥餅王」殊榮。 永嘉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麥餅,靠麥餅創業的故事也無處不在。
  • 水果連鎖店收銀管理系統用什麼好?
    即使初期瘋狂成長後出現了當下的「拐點」,卻並不影響生鮮這個大市場。正所謂,一入生鮮行業深似海,生鮮行業龍頭和網際網路大佬在布局與改造中絞盡腦汁,尤其是在關乎企業信息命脈的水果連鎖店收銀管理系統犯了難。那麼對於生鮮連鎖超市、水果連鎖店收銀管理系統到底用什麼好呢?康銘泰克旗下國內一流的生鮮零售信息化解決方案速店生鮮收銀管理系統不失為一個明智的選擇額!
  • 臺南鳳梨攤老闆娘:羨慕高雄人有韓國瑜幫賣水果
    有高雄網友發文提及,臺南一家鳳梨攤老闆娘直言很羨慕高雄人有韓國瑜幫農民賣水果,該網友問臺南市長沒幫忙嗎?該老闆娘的反應令人震撼!視頻截圖韓國瑜上任後首次出訪赴新加坡、馬來西亞搶農漁產訂單成果豐碩。有名網友在韓國瑜後援會發文指出,她露營完經過關廟順便買了臺南的鳳梨,老闆娘得知她是高雄人,居然跟她說「好羨慕你們高雄人有這麼好的韓市長肯幫農民賣水果」。該網友聽完後反問老闆娘「那你們臺南市長呢?沒幫你們嗎?」該老闆娘聽完後一邊削鳳梨一邊搖頭嘆氣。對此,網友紛紛表示「臺南的選民如果再不改變!那就繼續巴肚扁扁吧!」
  • 果農開水果超市,靠果盒收款近百萬,你學會了嗎
    不過大學畢業後,他選擇回到家裡經營家裡的水果生意。他不甘於自家的生意僅僅停留在賺每斤成本與賣價之間的差價這一步,想要拓展出更多的贏利點。於是他便把果園先交給父親和祖父打理,自己再次去大城市學習一下大城市的先進的商業模式。後來他發現,果農開車拉水果到市場上賣,並不能賺多少錢。但是同樣的水果放進裝修精美的水果超市裡。
  • 親戚冷漠 88歲老人把300萬房產送給樓下水果攤店主
    上海一位88歲的馬老先生突然做出一個讓旁人都無法理解的決定他決定在百年之後將自己的300萬房產留給樓下水果攤的店主家裡還有一些親戚們除了叫他早點寫遺囑、覬覦他的房產從不來看望他於是也都不來往了老先生沒什麼朋友唯獨喜歡小孩兒有時會買些零食給小區的孩子們
  • 泰國水果無人問津,攤前擺的中文標語,惹惱國人不願買單
    隨著中國現在實力的增強,已經一度躋身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人們的生活質量也隨之提高,因此大家都會選擇在空閒之際,前往各地旅遊,感受各地的地域文化,泰國也是中國遊客最常去的地方之一,但如今泰國水果無人問津,只因攤前擺的中文標語,惹惱國人不再買單!
  • 用小貨車賣水果的前景如何?
    第一、首先購買一臺車,剛開始創業的時候最好是買二手車,因為價格比較便宜,這樣前期的壓力比較小,一般一臺二手車的價格在1~3萬左右,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第二、除了買車還要買稱,加上車的一些圍欄還有蓋布等等,前期的投入比較低,不像在城裡開水果店,需要鋪面的租金,一旦賣不出水果,交租金成為了很多開店人最大的問題。
  • 休學一年打造自己的臭豆腐品牌,男生建廠月賺3萬
    然而對於一直想開公司的楊誠來說,臭豆腐攤並不是他創業的終極目標。就在臭豆腐攤開得風生水起時,他卻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不再擺攤賣臭豆腐,而是選擇休學一年創辦豆製品廠,打造屬於自己的臭豆腐品牌。現在,楊誠已是一家擁有11個工人的豆製品廠老闆,每月淨賺3萬元。創業初期手頭資金緊,楊誠一切都以節約成本為主。
  • 成都水果連鎖超市急劇擴張 傳統夫妻店正逐漸消失
    2015年、2016年,「果唯伊」和「百果園」水果連鎖超市先後高調入駐成都,通過合作經營和加盟模式,短時間內迅速搶佔市場。據了解,目前「百果園」已在成都開出200多家店鋪,「果唯伊」則有137家加盟店。「果唯伊」、「百果園」定位都是中高端小型精品體驗店,以進口水果和國產品牌水果為主,每季力推數個品種。目標客戶群是追求生活品質、購買力強的消費者階層。
  • 鄭州這個僅入住20多戶的新小區,周邊連開4家...
    現狀: 新小區業主僅入住20多戶,周邊超市連開4家 搬了新家的鄭州市民林女士最近有點小疑惑:只入住了20多戶業主的小區,竟然連續開了4家超市,今年是超市投資的風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