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句「三秋桂子,十裡荷花」中透著什麼隱秘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一記載:「孫何帥錢塘,柳耆卿作《望海潮》詞贈之雲……此詞流播,金主亮聞之,欣然有慕於『三秋桂子,十裡荷花』句,遂起投鞭渡江之志。」隔年以六十萬大軍南下攻宋。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
古詩詞寫杭州十首驚豔之作: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
古詩詞寫杭州十首驚豔之作: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杭州的自然景觀之美,美在如畫西湖,美在滿城桂子,美在十裡荷花。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
讀《望海潮·東南形勝》,嘆錢塘美景,「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詞牌的創造是柳永在詞發展過程中的一大貢獻,詞牌《望海潮》即是其中之一。《望海潮》全詞共一百零七字,為雙調,一韻到底。
-
「三秋桂子,十裡荷花…」這句詞竟曾引發一場戰火!
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特別是由數字組成的詞組,如「三吳都會」「十萬人家」「三秋桂子」「十裡荷花」「千騎擁高牙」等在詞中的運用,或為實寫,或為虛指,均帶有誇張的語氣,一反柳永慣常的婉約風格,以大開大闔、波瀾起伏的筆法,濃墨重彩地鋪敘展現了杭州繁榮、壯麗的景象,是柳永的一首傳世佳作。
-
歷史江南憶,柳永眼中的浙江: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
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這裡自古仿佛就是文人們天然的心靈後花園,精神安憩的棲居之所。唐代的白居易便一直懷念在杭州的日子,曾寫下三首《憶江南》。而少年時期的柳永正值豪情萬丈,他眼中的江南又有了一番繁華空闊的景象。
-
三秋桂子,十裡荷花,三十句含秋字詩詞,收藏肯定用得上
記憶裡的秋天,是田野裡隨風浮沉的金黃色的麥浪,是園圃裡沉甸甸的瓜果蔬菜,是下雨時,再也不會出現悶悶的雷聲。更是空氣中,隨風入鼻的桂花香。伴隨著三秋桂子,十裡荷花散發出的那一抹沁人心脾的芳香,迫不及待地走進古人的詩詞之中,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三十句詩人筆下含「秋」的詩詞,有你最喜歡的嗎?
-
老楊說詩詞 行走的詩詞地圖之十裡荷花西湖水,三秋桂子杭州城
塔影雷峰水邊寺,夕陽時,畫船無數圍花市。三弦玉指,雙鉤草字,題贈粉團兒。棹歌驚起錦鴛鴦,開宴新亭上。詩有新題酒無量,醉何妨?長吟笑倚闌幹望。西湖夜涼,吳姬低唱,畫舫宿荷香。六和塔上聽潮聲,千百年以來,都是文人路過杭州,必要登塔聽潮,吟詩賦筆,而在這些詩作之中,陸遊的《過六和塔前江亭小憩》,可謂經典之作:斷岸孤亭日暮時,欄邊聊試葛巾欹。
-
被評自古繁華,還不來看看「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的錢塘江?
柳永還描述了他所看到的景色「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這裡是那麼美麗,連這裡生活著的人都十分幸福美滿。詞裡的錢塘其實就是現在的杭州,錢塘江在浙江富陽段被稱為富春江,在下遊杭州段才被稱為錢塘江,它是浙江省內最大的河流。
-
九首描寫荷花的詩詞,三秋桂子甜,十裡荷花美,蓮花香飄潤萬家
文人雅士爭相歌頌吹捧,或潑墨揮毫,或提筆疾書,或以荷喻人,或借荷抒情,荷花一時成為詩詞文學的重要載體和素材,風光無限,大有與梅蘭竹菊、琴技書畫詩酒茶等老牌素材相提並論。附庸風雅也好,真正細化也罷,從含苞待放到花開幾支然後怒放爭豔最後凋謝殘敗,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的美景,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荷花一直都市文人墨客的寵兒和代言。
-
三首描寫荷花的詩詞,三秋桂子甜,十裡荷花美,蓮花香飄潤萬家
我國有悠久的種植荷花的歷史和傳統,成為中華文化精髓的文化地表和精神象徵。尤其是周敦頤《愛蓮說》高度讚揚蓮花的高潔和品性,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空外置,不蔓不枝,使荷花名聲遠播。文人雅士爭相歌頌吹捧,或潑墨揮毫,或提筆疾書,或以荷喻人,或借荷抒情,荷花一時成為詩詞文學的重要載體和素材,風光無限,大有與梅蘭竹菊、琴技書畫詩酒茶等老牌素材相提並論。附庸風雅也好,真正細化也罷,從含苞待放到花開幾支然後怒放爭豔最後凋謝殘敗,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的美景,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荷花一直都市文人墨客的寵兒和代言。
-
想去杭州,看一看斷橋湖面殘雪,賞三秋桂子甜,十裡荷花香
想去杭州,看斷橋殘雪,賞三秋桂子,十裡荷花。杭州,總是那麼美。帶著詩情畫意,魂牽夢繞。無論春夏秋冬,每個時節都不能掩蓋她的美麗。她有著碧波蕩漾,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湖。她有斷橋殘雪古風的意境,冬雪時,斷橋若隱若現在湖面,銀裝素裹,橋面似斷非斷。
-
桂花想要蹭蹭長,注意這樣養,看三秋桂子,十裡荷花
桂花是我國傳統的十大名花之一,桂花盆栽的觀賞價值很高,並且四季常青,清香淡雅,香飄伴隨整個秋季,又有三秋桂子之稱,並且如果養護的好,一年四季都有桂花盆景賞,花開不斷,芳香四溢,花友們一定要掌握桂花的養護方法。
-
那些年十裡荷花,引得金兵揮軍南下
唐朝的白居易,五代十國的錢鏐,北宋的蘇軾都治理過這座絕美的城市,奉旨填詞的柳三變也曾為她寫過一首《望海潮》,相傳就是因為這首望海潮才引得金兵揮軍南下,因為他們想看看這座繁華的城市,是不是真的有三秋的桂樹,十裡的荷花。柳永是北宋著名詞人。原名柳三變,字景莊,後來改名為柳永,字耆卿。因為排行第七,又當過屯田員外郎,所以世人也稱「柳七」或「柳屯田」。
-
三秋桂子
原標題:三秋桂子 獨自走在路上,突然被什麼牽住了腳步。甜蜜的香味溫柔地鑽進每一個毛孔。在清晨的微風中,清香像小精靈把我緊緊擁抱。 路邊,站著一排桂花樹。平日裡,我每天從這裡走過,居然沒有注意到它。它成年累月地重複著單調的守望,不在意行人是否駐足。
-
明日中秋|圓月常有 嬋娟可共
明月團欒日,闔家歡聚時明天是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三秋桂子 十裡荷花正是一年中最有詩意的時節>中秋,鐫刻著歷史始見《周禮》 定於唐代宋代以後 中秋日盛與春節、清明、端午並列成為全年最重要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中秋,寄託著情思
-
又到一年中秋月圓時
每當桂花香飄滿城時,又到一年中秋月圓日。 中秋佳節不僅是賞月的節日,也是品嘗月餅的節日。月餅——這個自古流傳的美食早早佔領了各大甜品店、超市、副食品店。
-
灼灼荷花,亭亭出水
——楊萬裡《小池》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楊萬裡《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李商隱《贈荷花》荷花開後西湖好,載酒來時。——歐陽修《採桑子·荷花開後西湖好》風蒲獵獵小池塘。過雨荷花滿院香。
-
「明日中秋」圓月常有 嬋娟可共
明月團欒日,闔家歡聚時明天是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三秋桂子 十裡荷花正是一年中最有詩意的時節中秋,鐫刻著歷史始見《周禮》 定於唐代宋代以後 中秋日盛與春節、清明、端午並列成為全年最重要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中秋,寄託著情思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至今口耳相傳成為民族想像力的底色中秋,彰顯著情趣賞月拜月燃燈觀潮把玩兔爺分吃月餅好一派熱鬧景象中秋,滋潤著味蕾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月餅象徵著團圓
-
八月桂花香:天上初秋桂子,庭前八月丹花
此時荷花依然怒放,但一夜之間會換了稱呼,叫做秋荷,而隨著秋天的到來,另一種馥鬱的花香仿佛為結束盛夏而來,清幽,華麗,爽朗,溫柔,那就是桂花。「三秋桂子,十裡荷花」是清秋名句,但知道桂花的人,都懂得那先聲奪人的香氣,那是嗅覺第一香。
-
國學家張昌餘趣談桂花與中秋:中秋詩詞中桂月不分家
中秋節源於對月亮的崇拜「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農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中秋節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節期為農曆八月十五。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所以八月半的中秋節,也叫「仲秋節」;又因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中秋月兒圓,寄託了人們團圓團聚的美好祈願,故又稱「團圓節」。張昌餘介紹,關於中秋節的起源,主要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月亮代表陰性,太陽代表陽性,所以中秋節還有『女兒節』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