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個家庭有一千個爸媽,一千個爸媽有個共同的表達愛的方式——嘮叨
圖片來源:giphy.com
從「多吃青菜」到「早點回家」,爸媽的嘮叨總能從早到晚 24 小時 360 ° 環繞聲無縫隙不重樣地在你耳邊響起。
末尾還會加上一句「你這孩子,一點都不省心!」
圖片來源:giphy.com
和爸媽「鬥智鬥勇」這麼多年,好不容易摸清了如何應對嘮叨的套路。
結果隨著年紀的增長,爸媽們越來越像「不省心的小孩子」,又添了一個新的共性:
容易輕信各類
五花八門的養生謠言
爸爸早起去公園撞大樹,說能鍛鍊身體,促進血液循環。做子女的只好反覆解釋,撞樹容易造成身體損傷。
這架勢,像極了當年他嘮叨我們「放學路上別亂跑,小心摔跤」。
媽媽轉了一篇《雙黃蛋裡有激素,以後看到就丟掉》到朋友圈,孩子看到立馬得給她科普「雙黃蛋只是雞連續排兩次卵生下的蛋,跟激素無關」,勸她趕緊刪掉。
這場面,像極了當年她嘮叨我們吃飯不能挑食。
年底了,好不容易給爸媽預約了全身體檢,一天十個電話催他們一定要去。
這情境,像極了當年他們擠破頭給我們報了補習班,臨出門還不忘叮囑「一定要多舉手發言」。
時代的變化,真真假假的信息洪流,讓閱歷豐富的父母難以分辨。世界在他們面前變得愈發陌生,就像我們初來人世所面對的一樣。
而比父母更熟悉網絡的我們,雖然能感覺出哪裡不對,但鑑於專業知識有限,在叮囑爸媽不要信謠傳謠的路上,艱難且疲憊。
所以就需要一本《健康日曆 2020 》幫助我們。
和視頻中一樣,現在到了我們溫柔「反擊」的時候了,用《健康日曆 2020 》幫助父母們辨別謠言,給家人送上每一天的健康心意。
圖片來源:丁香醫生設計團隊
為什麼我們能把爸媽放心交給《健康日曆 2020 》呢?
審核有專家,靠譜又放心
我們力邀了一百名三甲醫院主治及以上醫師,他們的專業幾乎涵蓋了全領域科室,聯合對日曆內容進行全面審核,確保內容科學性。
扉頁上一百名專家的名字集錦,就是一百塊沉甸甸金字招牌。
有他們一起守護,再也不怕爸媽走彎路。
圖片來源:丁香醫生設計團隊
內容接地氣,不怕看不懂
《健康日曆 2020 》的內容涵蓋衣食住行每一方面會出現的,關於健康的認知誤區,用最接地氣的語言講述 366 句健康大實話(比 365 多一句因為 2020 是閏年呀)。
讓醫學知識不再晦澀難懂,讓爸媽願意看,而且看一遍就能懂。
圖片來源:丁香醫生設計團隊
高質量印刷,字大看得清
一份能讓爸媽都喜歡的日曆,當然得好看。富貴紫調加奢華燙金,放在家裡哪個角落都能讓來串門的親戚看了眼紅。
大氣醒目的字體,高質量的印刷技藝,讓《健康日曆 2020 》看起來不費勁,老花鏡都省了。
圖片來源:丁香醫生設計團隊
收納超方便,知識常複習
為了讓撕下來的日曆更便於保存,《健康日曆 2020》的包裝盒採用了天地蓋收納形式,日曆紙可以一起收進盒子裡。
回家的時候,不妨拿出來考考爸媽複習一下。
圖片來源:丁香醫生設計團隊
重陽佳節,送一份《健康日曆 2020》 給爸媽。每天一句健康大實話,給爸媽一份愛的嘮叨,一份愛的牽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