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教會我什麼是擔當」 ,那個疫情期間給醫生爸爸寫信的孩子長大了

2020-12-13 荊楚網

長江網7月21日訊(記者向潔 通訊員代建勇)21日下午4點半,2020年武漢中考最後一門英語考試結束,武漢市育才高中考點外,家長們不約而同望著同一個方向……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放射介入科護士孫丹也是其中一位。這一刻,她要代表仍在醫院工作的「孩他爸」黃朝林給兒子黃子曉一個有力的擁抱。

下午4點40分,身著校服的黃子曉步出考點,腳步輕盈,目光在人群中掃了一圈,徑直向媽媽走來,孫丹笑言,「他個子高,將近1.8米,一眼就能看到我。」

中考結束,媽媽孫丹代表「孩他爸」黃朝林給了兒子一個擁抱。記者向潔 攝

「爸爸今天要忙到幾點?晚上會不會回家吃飯?」自我感覺考得還不錯的黃子曉,想跟爸爸分享一下。爸爸的工作性質他很了解,「永遠病患至上」,醫院一個電話隨時就能「呼」走,十幾年來他已經習以為常。他中考期間,爸爸每天還是早出晚歸,「昨天晚上他忙到十點多才回家。」

「今年疫情期間,連續將近4個月,老爸都沒有回家。」 黃子曉清楚地記得,2019年12月29日是個周日,爸爸上午在醫院,下午回家休息,本來一家人說好了一起吃晚飯,爸爸還主動提出飯後陪他下棋。計劃趕不上變化,下午4點多爸爸接了一個電話,拿起衣服就往醫院奔,連一聲「對不起」都沒有留下。晚上,媽媽陪他吃飯,吃到一半也到醫院加班去了。武漢暫時關閉出城通道的前一天,媽媽把他送到武昌的姥姥家,然後也上了戰「疫」一線。事實上,那個時候,爸爸已經從一名醫者變成了一名新冠肺炎的感染者,而他當時並不知情。

1月26日是他的生日,往年還是比較有儀式感的,但那一天他沒有等到爸媽的生日祝福。慢慢地,他察覺到姥姥姥爺的話少了,校長殷靜和班主任楊學剛老師的電話卻多了。他突然有一種不好的預感。於是他瘋狂地在網上搜索爸爸的消息。果然,他在長江融媒、武漢晚報上找到了答案:醫生、副院長、重症病人、試藥者……42天,他換了6種身份與病毒肉搏!

他給爸爸媽媽打電話,可始終無人接聽,擔心、害怕交錯襲來,他把這種緊張與焦慮傾注於筆端——寫信!

相關焦點

  • 「中考作文拿爸爸舉例子,他教會我什麼是擔當」,那個疫情期間給...
    記者向潔 攝「爸爸今天要忙到幾點?晚上會不會回家吃飯?」自我感覺考得還不錯的黃子曉,想跟爸爸分享一下。爸爸的工作性質他很了解,「永遠病患至上」,醫院一個電話隨時就能「呼」走,十幾年來他已經習以為常。他中考期間,爸爸每天還是早出晚歸,「昨天晚上他忙到十點多才回家。」「今年疫情期間,連續將近4個月,老爸都沒有回家。」
  • 爸爸曾奮戰在抗疫一線,女兒作文寫的是自己的父親,「我也想像他一...
    「理科方面她遇到什麼難題了,都會和我探討。」每次在化學、物理學科中遇到涉及到醫學的內容,邵子倩都會請教爸爸,聽他講述其中原理。「一定要記得寫名字等個人信息,先易後難,注意審題……」在從家裡前往考點的路上,邵爸爸將自己當年的考試經驗和注意事項一一說與女兒聽。「平時跟女兒從不囉嗦這些,雖然她已經『久經沙場』,但還是想叮囑一下。」
  • 「你是我崇拜的英雄」10歲男孩手寫書信為醫生媽媽加油!
    李鐵錘 攝中新網邢臺2月11日電 (張鵬翔 蘇青)「媽媽,我好想念你,今天是您戰鬥在抗擊新性(型)肺炎一線的第八個日夜了……媽媽,你是我崇拜的英雄。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你們是最可愛的白衣天使。」清河縣人民醫院醫生蘇青。
  •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四川援鄂醫療隊隊員向川博捐贈斑駁褪色的戰袍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親愛的爸爸,自從您選擇奔赴前線,您已經很久沒回家了……」小學生羅婧文在一封家書裡情真意切地對爸爸說。「媽媽,長大之後,我就成了你。」四川省第四批援鄂醫療隊隊員孫穎出徵之前,向經歷了2003年「非典」的醫生媽媽致敬。
  • 父親節 |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有人說爸爸是世界上最嚴肅的那個人也是最孤獨的那個人他總是在外默默扛起一切卻假裝這一切很輕鬆在我們的政法隊伍中也有很多這樣的父子小時候總是在看見別人家的爸爸帶孩子出去玩,我暗暗的想爸爸為什麼總是在加班,有那麼多壞人要抓嗎?
  • 疫情教會了我什麼?從漫無邊際的恐懼到守望相助的堅守
    疫情教會了我什麼?——序言「你看到了什麼,又記住了什麼,你為什麼而感動,又為了什麼而徹夜難眠。」在這個特殊時期,很多人和我一樣,每天關注疫情消息成為新的習慣。
  • 豈曰無衣與父同袍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有人說爸爸是世界上最嚴肅的那個人也是最孤獨的那個人他總是在外默默扛起一切卻假裝這一切很輕鬆在我們的政法隊伍中也有很多這樣的父子疫情期間,我們分別在各自崗位值守,偶爾會通過視頻、電話聊天,這一天終於在我給父親講了某個工作細節後,第一次自豪地對他說「你別管,聽我的」,兩人突然都笑了,這一刻我變成了他…父親:劉仲秋濱海新區出入境管理支隊女兒:劉赫濱海新區公安局大沽派出所小時候總是在看見別人家的爸爸帶孩子出去玩
  • 「我希望爸爸早點死」,5歲孩子過生日,許下的願望讓人唏噓不已
    小東是一個單親家庭,媽媽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由於媽媽的去世,父親也是一蹶不振,對孩子的關心也更是沒有,反而經常打罵孩子,要不是爺爺奶奶護著,可能如今孩子早就不能像現在這般聰明可愛了。就在孩子生日前幾天,孩子被父親一巴掌打下了臺階,摔傷了腿。
  • 「我爸爸是個大英雄!」
    你走了,我爸爸就可以回來了!」湖北高速交警陽新大隊民警雷毅,在執勤間隙收到了七歲兒子的暖心日記,兒子在日記裡告訴他:「我很想念爸爸,媽媽告訴我,男孩子應該堅強、勇敢,我們相信,用不了多少時間,我們一定可以消滅病毒的!」還感謝一線的醫護人員:「謝謝那些醫生叔叔和護士阿姨們!」
  • 《親愛的小課桌》給爸爸的一封信:教會孩子去愛,真的很重要
    為此,萌寶們分別給爸爸寫了一封信當作父親節禮物,並親自為爸爸們讀出愛的心聲。其中一位萌娃謝雨希的信讓我特別有感觸,在孩子簡短的一封信中,隱含了大大的信息量。在信的開頭,希希就表達了自己對爸爸的訴求,她希望爸爸找一個工作,並且要堅持做下去。
  • 「長大以後我也要當一名醫生!」
    「長大我也要當醫生」今年5月12日前夕,珠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院長劉志龍再次前往汶川。在汶川,他有著一直難捨的牽掛。十年前,9歲的靜怡還是一名小學生,爸爸在外打工,她一直與媽媽和姥爺一起生活。「醫生當時和我說,如果再晚一點,我們靜怡就沒命了。」每每想起這驚心動魄的畫面,徐姐都要長籲一口氣,才能平靜下來。
  • 來自《我爸爸》的崇拜感:愛孩子,就讓孩子想要成為爸爸那樣的人
    他真的很棒!他像貓頭鷹一樣聰明,有時候也會做一些傻事。他真的很棒!也常常這樣逗我哈哈大笑,我愛他,而且你知道嗎?他也愛我(永遠愛我)!所以,我想,以後,成為那個人,我低聲呢喃。總有一天,我要,成為那個人。總有一天,我要成為,爸爸那樣厲害的人。
  • 林生女兒給爸爸寫信:想給您個大大的擁抱
    我的心臟重重地撞擊著胸膛,渾身上下似乎連詢問的力氣也沒有了:大年三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出發的時候,似乎疫情離我還很遙遠,可怎麼才過了一天,您就要被抽調了呢?一張張武漢醫生們艱苦戰鬥的照片浮現在我腦海中,聲聲求救的哭喊衝擊著我的耳膜,淚水悄無聲息的順著眼角淌了下來,浸溼了我剛穿上的新衣。  您慈愛地拉過我的手,很鄭重地跟我說:「武漢那邊的疫情很嚴重,需要爸爸這個專業的醫護人員去支援。
  • 「我不想成為孤兒」:疫情裡,孩子最大的恐懼,是爸爸媽媽走了就回不...
    01爸爸媽媽,我想你們1月31號是大年初七,也是護士劉海燕奮戰在疫情一線的第7天。她的女兒今年才9歲,從來沒有和她分開過這麼長時間,來到醫院給她送餃子,卻在醫院門口哭得撕心裂肺,一遍一遍地喊著:「媽媽」。
  • 「我爸爸媽媽又不偷不搶,有什麼好嫌棄的」,這些懂事的孩子暖心極了
    近日,浙江寧波的 談女士和丈夫從工地幹完活 穿著髒衣服去學校接孩子夫妻倆擔心給孩子「丟臉」 沒想到孩子一句話讓他們淚目了 「我爸爸媽媽又不偷不搶有什麼好嫌棄的
  • 青聽|第一次給媽媽寫信,我把自己弄哭了!
    這是我第一次給您寫信。今天是您52歲生日,祝您生日快樂,身體健康。不知不覺,我已經26歲了,在您的悉心呵護下,我健康快樂地長大了。有很多話想對您說,首先是向您說聲感謝。 感謝您給予我生命,給予我無條件的愛。
  • 「爸爸媽媽才是我心中最耀眼的明星」
    他的爸爸陶宗華是沂源縣中醫醫院內鏡室醫生,疫情期間一直值守預檢分診;他的媽媽高國雲是沂源縣第二人民醫院眼耳鼻喉科醫生,疫情期間值守預檢分診及病案室。有感於父母在疫情期間工作的辛苦,2月23日,陶緒昇寫了一篇名為《我心中的明星》的作文。指導教師周蘭鳳這樣批註:「這篇作文寫出了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鬥中,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得。有真情實感!
  • 女兒小時候,如果和爸爸不親近,長大後可能會變得「不太正常」
    現代社會,很多家庭的情況都是如此:爸爸每天上班下班,在家裡就是吃飯,看看電視玩玩遊戲,睡覺,孩子的功課是不管的,家務事更是不管的。一切一切這些都要當媽媽的來解決,媽媽們每天連軸轉忙得昏天黑地。一個男人是否真的有擔當,從他對待家庭、家人、家務的態度上就能看出來。
  • 「我真想我是一個魔法師」孩子們寫信送給在一線抗疫的父母
    這是不少孩子的心聲。椒江的幾位小朋友在家裡,給自己的爸爸媽媽寫了一封感人的信。孩子們突然間懂事了,知道了要好好保護自己,知道自己的爸爸媽媽像超人一樣守護自己,守護大家。《辛苦的媽媽》從病毒出現後,我幾乎都見不到媽媽了,因為我媽媽雖然不是醫護人員,但是一個後勤員——調查人員。
  • 李訥:他是我的好爸爸
    如何能讓他多休息,是令身邊工作人員犯愁的一道難題。活潑的小李訥,常常會成為工作人員動員毛澤東休息的一個法寶。 「父親因為工作很忙,要他休息,他也放不下手中的工作。我的任務就是讓他休息,他太累的時候,就把我推進去,大人也勸,讓我進去跟他(玩)。小孩去了,他喜歡孩子嘛,就不由自主地跟孩子玩什麼的,這樣他就可以轉移轉移。我記得我最早學說話,有一句話就是:爸爸散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