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大的海棠花園-元大都遺址公園 海棠花溪

2020-12-07 汶河之濱

前言:

今天接著專題「北京賞花好去處」;上回說到北京賞櫻花的好去處是玉淵潭公園。今天咱們說一說北京賞海棠花的好去處——元大都遺址公園的海棠花溪。目前正是賞海棠花的好時節。以前就住在附近,現在想看也比較困難了,更別說夜遊海棠花溪了。

一、 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

話說,只識彎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建立了我國歷史上乃至世界歷史上疆域最大的國家。「一代天驕」的一生都在徵戰,因此並沒有固定的首都。1235年,大汗的繼任者窩闊臺建都哈爾和林。1266年,元世祖忽必烈定都中都。1267年在原中都城北重建新都,以北海為中心興建宮城、皇城、壇廟等。1271年,改國號為「元」。1272年命名大都,就是今天的北京。1284年全部建成,周長28.6千米。

現在的北土城,高達十餘米的城牆遺蹟是在1368年明攻克元大都後,將北城牆向南收縮五裡後形成。

元大都遺址公園範圍廣:西城牆在海澱區學院南路,南邊從明光橋起,過薊門橋,途徑黃亭子到西土城;北城牆西邊從西土城起,轉過彎來往東依次是牡丹園、健德門橋、北土城、安貞門、惠新西街南口,直到芍藥居橋。東邊已經沒有城牆了就護城河。

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創下4個北京之最和1項全國第一:最大的城市帶狀公園、最大的室外組雕、最大的人工溼地、最先完成北京市應急避難場所建設的試點公園,北京也因此成為全國第一個進行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和掛「應急避難場所」標誌牌的城市。為北京市創造了一個「以人為本、以綠為體、以水為線、以史為魂、平災結合」的經典園林

以前在北京化工大學讀書的時候,晚上吃撐了就會去元大都遺址公園遛彎。剛開始就是走走北土城東路這半拉。後來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不斷地朝西探索,逐漸的就把元大都遺址公園給廣完了。夏天的晚上,夜很長,月很亮。約小夥伴們到城牆上去乘涼,去唱歌去瘋,很愜意。

二、 海棠花溪

進入今天的主題,海棠花溪,多美的名字。元大都遺址公園依託有利地形,高聳依舊的城牆下面就是護城河,至今依然水流潺潺,就像北京城的玉腰帶。在護城河兩岸開闢出來的綠化帶,經過設計師的大手筆,在這個全長9公裡,呈狹長帶狀,橫跨朝陽、海澱的公園中,設計出「薊門煙樹」、「大都建典」、「古垣新韻」、「大都盛典」和「龍澤魚躍」五大景點。從西到東展示了元大都至今北京城市700多年的發展脈絡。

其中的朝陽區段,以北京中軸路為重點,設計六個二級景區:雙都巡幸、四海賓朋、海棠花溪、安定生輝、水街華燈、角樓古韻。

今天要說的海棠花溪就在這裡:

乘坐地鐵可以在北土城站下,記得是D口出來就是。

網上有云:花開如雲、花落如雪。這是對「海棠花溪」最貼切的描述。景區內種植了西府海棠、貼梗海棠、金星海棠、垂絲海棠等28個品種的海棠樹,約5000餘株,是北京城內品種最多、數量最大的海棠林。我第一次去的時候都被驚呆了,這些海棠怎麼可以開得如此賣力。啥也別說了,上圖。

晚上的海棠花溪

開的那麼賣力
深夜裡的吶喊
像一串串的葡萄
P10的大光圈特效
紅色在夜晚顯得更神秘
在下,年輕的時候

白天的海棠花溪

相關焦點

  • 旅遊北京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海棠花溪
    北京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海棠花溪北京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北京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海棠花溪北京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海棠花溪北京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海棠花溪北京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海棠花溪北京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海棠花溪北京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海棠花溪北京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海棠花溪
  • 北京:元大都遺址公園海棠花溪春意濃
    北京元大都遺址公園,一公裡長的「海棠花溪」,西府海棠、垂絲海棠、木瓜海棠、貼梗海棠、王族、火焰、鑽石、春雪、當娜等28種5000餘株海棠次第花開,爭奇鬥妍,綠柳、紅花、河水、遊人構成一幅京城四月醉人春日畫卷。透過開滿海棠花的樹枝,可以看到一塊寫著「海棠花溪」字樣的牌匾。
  • 四月去北京不能錯過的美,元大都遺址公園海棠花溪久負盛名
    最近在看一部老劇《海棠依舊》,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北京的海棠花。而要說到北京的海棠花,坐落在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的海棠花溪是久負盛名。雖然元大都遺址公園是一座富有深厚歷史文化,以及展示了北京城700多年發展軌跡的文物保護點。門票雖免費,但相信許多人去元大都遺址公園,主要是為了看一眼海棠花溪的海棠花,並不是為了遺址為了公園。
  • 北京元大都遺址公園,海棠迎來盛花期,吸引了不少遊客
    北京元大都遺址公園「海棠花溪」內種植的十多個品種,幾千餘株海棠開始進入盛花期。這片城區內最大的海棠林每到此時,都吸引大批遊人前來賞花觀景。「海棠花溪」景區的海棠花已含苞待放,不少遊客拿著相機和海棠花合影留念。
  • 元大都遺址公園裡賞海棠:「解語花」下遊人痴
    2018年4月13日訊,在北京城北,有一片狹長的帶狀公園十分顯眼,這就是被周邊居民親切稱為「土城」的元大都遺址公園。元大都遺址公園建於1988年,是在元大都北側和西側城牆遺蹟之上建立起來的,如今這裡已經成為一條全長約10公裡的綠地公園。城牆遺址已很難尋覓,僅有兩三米高的土堆能讓人聯想到當年馬可波羅筆下元大都當年的雄偉。
  • 留住了歷史的春天,元大都城牆遺址上的風景,與眾不同的海棠花溪
    雖然新冠肺炎的疫情還沒有過去,但是2020年的春天依舊如約而至,元大都遺址公園內,海棠花溪景區中的數千株海棠樹,競相綻放出屬於春天的美麗花朵。護城河的粼粼水波,映襯著嬌媚的花朵,而花朵簇擁著湛藍的天空,就如豆蔻年華的少女,在藍天下,在小河畔,用她無與倫比的美麗,沁人心脾的芬芳,博得了世界對她由衷的讚美和喝彩。
  • 元大都遺址公園:從西到東展示了元大都至今北京700多年的發展
    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是在元大都土城遺址上建造起來,西起海澱區學院南路明光村附近,向北到黃亭子,折向東經馬甸、祁家豁子。 元大都遺址作為北京城市文明發展的見證和實物遺存,是研究北京城址變遷的重要實跡,對於北京市文化歷史的探源與發展有著重要意義。並且是北京市建成的第一個人文奧運景觀。
  • 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昔日城垣遺址今日花海綠洲
    攤開北京地圖,在中北部有一條與北三環並行的「綠帶」,它就是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曾經這裡是元大都的北城牆,後隨歷史變遷而廢棄。如今,它將古都風貌和現代文明融為一體,成為北京城區最大的帶狀經典公園,以綠水繁花等美景迎接八方來客。
  • 賞春|相約元大都「海棠花溪」
    公園入口處,工作人員為遊客測量體溫。 新京報訊 4月6日,元大都遺址公園「海棠花溪」,西府海棠、貼梗海棠、金星海棠、垂絲海棠等5000餘株海棠次第開放,爭奇鬥豔,吸引市民前來觀賞。公園入口處,工作人員為入園遊客測量體溫,有專人疏導客流。
  • 北京東土城溝挖走河底老臭泥 將重現「海棠花溪」
    北京東土城溝挖走河底老臭泥 將重現「海棠花溪」 2016-03-29 15:11:24   東土城溝挖走12年河底老臭泥  下周放水重現名副其實的「海棠花溪」美景
  • 中國五大遺址公園排行榜,北京元大都遺址公園排名第一,還別不服
    有北京的圓明園遺址公園,吉林集安高句麗遺址公園,江蘇鴻山遺址公園,浙江良渚遺址公園和陝西秦始皇陵遺址公園等上百個遺址公園。 在這些考古遺址公園中,北京元大都遺址公園力壓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圓明園遺址公園等眾多遺址公園,榮登榜首
  • 北京這處低調公園,昔日元大都城垣遺址今日花海綠洲,踏春好去處
    導讀:北京這處低調公園,卻是著名的元大都城垣遺址,海棠花開香滿京城3月來了,不熱不冷,京城的各大踏春聖地,該開始躁動起來嘍。北京的春天雖短暫,但它的美值得我們觀看,鳥語花香的季節,留不住春天的步伐,卻可記下踏春的光影。
  • 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追尋歷史的足跡
    海棠花溪是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一個景點,想必是因為土城溝(元大都護城河)兩旁種植大量海棠而得名,只是這這名字就充滿了詩情畫意。海棠花溪石碑背面竟然刻有大文豪蘇東坡的海棠詩,十分欣喜,不久前背過這首詩。公園整體布局長方形,十分整齊,以河為中心,內側原是元大都城牆,如今都是長滿樹的土丘。目前保存的護城河全長10.2公裡,見證了元朝的輝煌和衰落,很難再找到歷史的塵埃。護城河被呵護備至,河水清澈可見魚兒遊來遊去,兩岸的垂柳倒影在水中。乾淨整潔步道長到看不見盡頭,為生命綠所包圍,天色已晚,路燈已亮。
  • 北京元大都遺址公園5000餘株海棠花盛放,芳菲四月千萬別留遺憾!
    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種植28個品種、5000餘株海棠,是北京市海棠品種最多、數量最大的海棠園,更是與香山植物園的桃花、玉淵潭公園的櫻花被稱為北京城春日裡的三大花事。雖然今年受疫情影響,京城春日三大「花事」全取消了,但是得益於國內有效的防疫措施,使得我們老百姓做好防護的同時能夠有機會去欣賞爛漫的北國春光。
  • 比玉淵潭櫻花、元大都海棠美!四月賞絕美鬱金香,就去北京這些地
    春天,愛花人總是步履匆匆,逐花而行——法源寺觀丁香,玉淵潭賞櫻花,元大都賞海棠…一路觀花到四月中旬,漸漸感覺花事減少,街邊公園多是綠肥紅瘦,感慨一年賞花季悄然接近尾聲時,殊不知豔麗絕美的鬱金香正值觀賞佳季。
  • 如果北京三環的元大都公園是你家的花園庭院?
    每年春天,三環邊的元大都公園都是北京人必賞的一處美景。清明前後海棠盛開,沿小月河兩岸綿延數公裡,河水清淺而漣漪,海棠嬌豔而嫵媚,抬眼花團錦簇,低頭落英滿地,迤邐的海棠花溪,正是「京城春日三大花事」之一。如果你的印象僅僅停留於此,那麼可能忽略了元大都公園的生活之美。
  • [分享]北京元大都遺址公園資料下載
    北京元大都遺址公園專題為您提供北京元大都遺址公園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北京元大都遺址公園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 項目名稱:北京知名地產海德公園 工程內容:實景照片 位置:北京 東城區   北京知名地產薊門橋項目總用地約3.5萬平方米,位於北京市海澱區,三環薊門橋北側,知春路與西土城路交匯處,東與元大都遺址公園相毗鄰是北京目前中心城區不可多得的珍貴地段。
  • 元大都遺址公園景點建設完工 可抗八度地震(圖)
    (朝陽段)全線景點將建設完工,當天還將舉行紀念北京建都850周年暨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改建落成晚會,在十一期間,公園將免費向遊人開放。昨天,朝陽區綠化局的有關人士向記者透露,改造後的公園可抗8度地震烈度,同時,該人士還詳盡地介紹了公園的諸多特色。  帶狀公園 京城最大  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朝陽段位於北京中軸路東西兩側及奧林匹克公園南側。東起太陽宮鄉惠忠庵村,西至德清路,北臨土城北路,南與土城南路相接。
  • 元大都遺址公園遊客多了,不戴口罩的也多了
    不用預約,「京城春日三大花事」之一的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海棠花溪」清明假期吸引了不少踏青賞花的市民。大部分遊客都遵守了公共場所佩戴口罩的規定,不過記者發現,還是有一些人悄悄摘下了口罩,個別地方有扎堆現象。
  • 北京元大都遺址公園:遺蹟眾多、秋色醉人、晨跑、遛彎的生態園林
    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簡介元大都城垣(土城)遺址公園呈狹長帶狀,全長9公裡,跨朝陽、海澱兩區。公園中「薊門煙樹」、「大都建典」、「古垣新韻」、「大都盛典」和「龍澤魚躍」五大節點把朝陽段和海澱段連接起來,從西到東展示了元大都至今北京城市700多年的發展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