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罷免高雄市長韓國瑜第二階段聯署書,23日號稱突破51萬份。與此同時,韓國瑜面臨高雄「小內閣」成員接連請辭的壓力,如何度過危機成了頭等大事。
據臺灣「中央社」23日報導,「光復高雄」罷韓總部當天最新統計顯示已收到36萬多份聯署書,再加上「公民割草行動」的18萬份,剔除不合格聯署後有效份數超過51萬。罷韓頭目陳冠榮稱,未來他們仍持續受理,朝第三階段投票邁進,力拼通過25%的關鍵門檻。臺「選罷法」規定,選委會公告罷免第二階段成案後,要在20至60天內辦理罷免投票。高雄公民數約228萬人,罷免第二階段要有10%以上選民聯署;至於第三階段投票,同意罷免票數須多於不同意罷免,且同意票數達到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的1/4以上就算通過,大概需要58萬票。有網民稱,等到真正投票那天還有一段時間,高雄支持罷韓市民的熱度能否持續,屆時就能見真章。
罷韓雖然來勢洶洶,但也陷入違法爭議。據聯合新聞網22日報導,高雄市選委會稱,罷韓領銜人陳冠榮自2019年12月26日向「中選會」正式提案罷免後,未依規定在期限(2020年1月2日)前提出設置罷免辦事處及辦事人員的申請;經監察小組委員調查後認定違規,依法可處10萬—100萬元新臺幣罰款,並限期10天內提出陳述書,逾期視同放棄陳述機會。
國民黨不敢大意。黨主席候選人江啟臣稱,任何人當黨主席都必須協助韓挺過挑戰,因為罷韓背後代表的意義形同否決、否認國民黨。另一名黨主席候選人郝龍斌也說,身為國民黨黨員或未來黨主席只有一個任務,就是全力挺韓,絕不能讓他被罷免。他還表示非常佩服韓市長的一點就是他在2018年贏回高雄市,讓國民黨重返榮耀。值得關注的是,不僅韓國瑜面臨罷免壓力,近來傳出臺中市特定團體正針對國民黨籍臺中市長盧秀燕進行罷免聯署。《中國時報》稱,早在去年罷韓遊行時,就有團體主張接力罷燕,罷免她的網站「罷燕行動聯機」已經架設完成,以盧在治理空氣汙染、治安、用人等方面施政不當為由推動罷免。
聯合新聞網稱,韓國瑜最近可謂內憂外患。上任一年多,已有環保局局長袁中新等6名局處長先後離開,「小內閣異動頻繁,引發跳船潮疑慮」。對外則有罷韓危機,加上近來新冠肺炎疫情嚴峻,韓國瑜恐怕更難施展手腳。《中國時報》發表題為「罷韓案不只毀了韓國瑜」的社論稱,就在罷韓團體大張旗鼓推動罷免之際,韓國瑜及市政府團隊致力於實踐競選諾言。2月中旬發布「滿天星計劃」,補助高雄當地大專院校學生及市政府公務員出外進修,每人每年2萬美元,以提升高雄市國際競爭能量。此外,去年高雄失業率創8年最低紀錄,還低於全臺平均值。今年1月高雄農產品外銷新加坡、馬來西亞,未受疫情影響,仍交出24噸的亮麗成績單。罷韓理由之一是韓國瑜參選「總統」,不專心市政,但矛盾的是,韓結束選舉後專心市政,罷免行動卻以各種政治操作讓他不能專心市政。文章說,公職人員做得好不好,應在其競選連任時接受檢驗,而不是在任期內遭前任政治勢力「阻擊」,今天罷的是國民黨地方首長,明天也可能罷免綠營政治人物,「罷免上演惡鬥,只會讓臺灣更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