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國慶雙節8天長假,轉眼已經過去。回味長假,別的沒有感覺到,「堵」字卻貫穿了整個長假。
更是有網友將詩詞名篇《沁園春·雪》改寫,描述國慶「堵」之「風採」:「國慶長假,千裡車流,萬裡人潮。望高速內外,車行如龜,司機煩躁,一步不動,如此擁堵憋出尿。交通如此多焦,引無數車主想咆哮。若互相較勁,都走不了。文明禮讓,發飆無效。發卡收卡,跨省換票,多此一舉太無聊。俱往矣,數宅男宅女,邊聊邊笑。」
記者 吳依瀅
[ 出行感受 ]
高速路上車挨車
各大景區人擠人
「高速公路不要錢,但要命。」「上高速,今後一定要帶上尿不溼。」這些看似玩笑的話,卻是國慶長假期間不少上了高速的私家車車主真實感受。
王先生是江西人,在寧波工作已有七八年時間。如今,他算是新寧波人,在江東安了家。趁著國慶有8天長假,他早早就打算帶著妻子孩子開車回老家看看老父親老母親。
9月30日,王先生一家歡歡喜喜地上了路,算計著時間,回到家正好能吃上一頓團圓飯,不料到家時快10月1日。「原本5個小時的車程開了近15個小時,想想都覺得累。」
除了高速公路擁堵,景區更甚。網友「慈谿阿拉榮榮」趁著國慶假期到普陀玩了一回,眼前大排長龍的景象讓他嚇了一大跳。「普陀山旅遊景區滯留兩萬多遊客,預計排隊需要5小時!至少我還在室內,室外露天都有一萬多人。」「慈谿阿拉榮榮」直呼「太恐怖了」。
網友「瑰兒」開玩笑地告訴記者,假期去玩,最大的願望就是能拍個單人照。「今年假期長,就想帶著爸媽去近一點的地方放放風。出去以後雖然做好了人擠人的準備,但那陣勢還真是嚇了一跳。」「瑰兒」說,一路上根本無心看風景,就顧著不要被人擠著踩著。
[ 網友吐槽 ]
沒有帶薪休假
國慶成外出旅遊唯一時機
雖然聽聞各種堵,可為何還有那麼多人要往這「堵」的地方去呢?「現在一年中雖然假期多,但就國慶、春節兩個長假。春節肯定是要回家的,那國慶就成了出遊的唯一時機。」市民吳小姐對記者說。
不少趁著國慶長假出遊的市民都抱著與吳小姐一樣的心態。市民華先生的工作是銷售,這幾年的國慶長假,他幾乎都帶著全家出去親子遊。「有了孩子後,國慶長假成為我們一家固定的外出旅遊時間。不然平時哪兒有空啊!即使孩子放暑假,我們大人還要上班。」華先生說。
網友「shendaimeica」雖是單身,不用顧全親子交流,但因為平日工作壓力較大,有機會也挺想出去散散心的,他說:「真羨慕那個有帶薪休假的朋友。他就趁著大家都在上班的時候請了年假出去玩。回來以後跟我們說,根本不用擠,逍遙自在。」
昨天,本報在26位市民網友中作了一個小型調查:你有帶薪休假嗎?其中只有11位享受到帶薪休假的福利,剩餘15位則表示沒有享受到。在未享受到帶薪休假的福利人當中,有人是因為工作安排衝突,但也有人表示單位不讓請。
市民趙女士的8天假期也只休息了兩天,就更別說是帶薪休假了,「9月30日中秋節休息了一天,在家跟家裡人吃了團圓飯。再接下來就是10月5日休息了一天。」網友「xingyun20101010」更是直接告訴記者:「知道有這麼個東西(帶薪休假),但沒休過。」
[ 獻計獻策 ]
2012年的國慶長假註定不平凡。中秋連著國慶,拉長了假期的時間長度不說,節假日期間七座以下小客車免收高速過路費更是令人興奮。但這幾樣好事兒湊在一起卻並不能給市民帶來舒心的假期。出門,高速堵;景區,人滿為患……這到處的「擁堵」將放假的好興致減掉不少,甚至還有不少人有了鬱結。
昨天,記者邀請寧波大學社會學講師汪居揚、寧波交警中隊民警陸明光一起探究長假擁堵的原因,以及解決擁堵的辦法。
社會學家:長假免費通行,不如平時多福利
對於假期擁堵現象,汪居揚分析,高速通行免費是其中原因之一,「節假日期間七座以下小客車免收高速路過路費,這原本是為人民謀福利的好事,卻因為考慮不夠全面,『副作用』也很明顯。」汪居揚說,「其實大家好好想一想,雖然高速公路免費通行,但是因擁堵而增加的油費開支,還有花在路上的時間值得回這免費金額嗎?景區門票雖然有所下降,可在如此人山人海的景區裡,有多少人欣賞到了美景?」
汪居揚認為,要解決這樣的尷尬局面,與其在節假日推行免費,不如通過其他途徑增加福利,如增加平時的優惠政策等。
「這另外一個原因是假期少,市民集中休假造成。」汪居揚說,帶薪休假這一制度在西方國家發展得比較完善,但在中國還受到一些制度的制約,「如果基礎制度完善了,保障機制健全,大家都能夠享受到帶薪休假,誰又願意在人多的時候出門呢?」
交警:市民也要提高文明行車的意識
在雙節期間,寧波車輛通行情況都挺順利的。陸明光告訴記者,為了應對道路擁堵現象,假期中,每一天都有三分之二的警力守候在寧波比較擁擠的路段。除了景區有高峰現象出現,其他路段並未出現擁堵,市區道路的車輛甚至比平時要少一些。而至5日下午開始,各大高速入口的車流量開始有增大的現象,卻並沒造成任何擁堵。
「要解決擁堵,最重要的是市民提高文明行車的意識。」陸明光提醒說,「長假期間,全國各地出現高速擁堵的現象。這其中有很多都是因為車輛相撞引起的。」
「這其中也不乏一些缺乏經驗的新手因為緊張導致。在出行時,特別是長假這樣的出行高峰期,千萬不要違章。比如在高速上行駛,不能堵住應急車道。不然交警也沒辦法及時趕到事故現場,及時處理好事故。」陸明光說。
新華時評
三思黃金周「囧」況
這個「最長黃金周」留下了太多難忘鏡頭。人們體驗家人團聚、親近自然、品嘗美食的同時,也遭遇擁堵、滯留等各種「囧」況,種種苦憂夾雜的出遊遭遇和尷尬表情引發無數感慨和議論。紅紅火火的黃金周,「盛況」之下諸多問題耐人深思。
文明出行仍是尷尬考題。三亞3公里海灘散布50噸垃圾、天安門地區掃出近8噸雜物……既給景區的「面子」留下了傷疤,也極大地影響了遊客的舒適度。年年黃金周,年年文明呼籲,但時至今日,旅遊文明的考試結果依然不合格。網民總結出的「幾大醜」,形象地勾勒出了遊客常見陋習:亂丟亂扔、肆意加塞、大嚷大叫、打架鬥毆。公民的旅遊文明素養亟待培養和教育,文明有序出行需要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
公共管理依然十分滯後。經過十多年的黃金周曆練,人們對優質旅遊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然而現在的事實是,不僅吃、住、行、遊、購、娛等環境和條件顯得捉襟見肘,不少景區和主管部門的管理水平更是不盡如人意。高速路成了停車場、找不著廁所尋不見垃圾桶、景區「撐死」不限客、應急預案或缺失或成擺設。諸多棘手問題呼籲旅遊業需儘快創新管理思路,提高管理的專業化、國際化水平。
制度保障難以跟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渴望擁有更多的休閒娛樂時光,僅靠有限的黃金周難以滿足人們的需求。各大景點「爆棚」、不少景區瀕臨「塌陷」、敦煌的駱駝累得性命難保,種種極端現象說明,嚴格落實帶薪休假制度應是緩解「人滿為患」的有效辦法。只有當人們擁有和支配自己休假的權利,旅遊質量才會得到提升。
眼前的一道道門檻,既是中國旅遊業要正視的問題,也是加速轉型升級的改革契機。我們期待不遠的將來,能在一個文明而有序環境中,愜意悠然地欣賞著一道道美麗的風景。據新華社呼和浩特10月7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