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各類熱門小說中改編影視劇造一不是新鮮事,事實上幾乎成為現在影視劇的中流砥柱,不僅能夠滿足一眾書迷的想像化為現實的心願,也保證了基礎的觀眾群。更有潛力的,是能夠通過優秀影視劇的傳播,令一大批人希望通過原著來補充更多細節,在等待更新的日子,更是慰籍焦急等待的小心情。
開年即收穫熱追的《錦衣之下》就是這樣的典型例子,而眼看還有一周該劇就要收官,各位一夏粉絲帶著不舍的心情,恐怕是需要在原著中延續自己的甜虐愛戀了。所以,我們不如進行個原著與影視改編的大對比,為大家提供個深入刷劇參考。
先來說影視改編中2點遺憾,首當其衝就是在小說中,今夏的人物塑造。身為六扇門的女捕頭,這個人設在古裝類型中是個很獨特的存在,頗有現代女性的獨立感。不僅聰明能幹,而且肯吃苦又勤勞,更重要的是她將女性平等的觀念體現在自己的婚姻觀裡,不會因為自己太過豪爽,或是成天從事著追捕打殺的工作就覺得自卑,反而內心充滿自食其力的驕傲感。這應該是小說借著今夏這個人物,依託著歷史背景,給予給多現代感的想像的故事。
所以書中給予今夏很多展現智慧的閃光點,她的追蹤術得以充分展現,細微的觀察力,對辦案直覺的敏銳天賦,都在一路與陸驛協同辦案中得以展現,這也讓陸驛發現了這個女孩的獨特,更讓兩人在工作中的彼此賞識更加可信,感情頗有水到渠成的自然感。但是放到劇中,儘管也給了今夏一些展示辦案的機會,但為了把更多篇幅留給甜蜜的戀愛,還是讓今夏有了更多小女兒的情態,偶像劇固有的女主傻白甜痕跡依然明顯。
第二點遺憾則是主要人物感情線的精簡,導致了配角很片面的感覺。其實小說中大楊的感情是經歷了對翟蘭葉的無望暗戀,才在逐漸的生活波折中逐漸成長,原著中其實他是被安排給了陸驛的表妹淳于敏,兩人頗有柴米油鹽的默契,而大楊也經歷了懵懂少年的愛戀到生活的平實妥帖,即使是配角也是挺讓人感動的故事。可是放到影視版的《錦衣之下》裡,他卻成了死心眼的師姐追逐者,兩人的感清戲更是給人囉嗦之感,甚至兩人感情戲一出現就想快進,絕對算是一大敗筆。
同樣的人物單薄也出現在其他人身上,劇中牛皮糖一般的謝霄似乎就是莽撞戀愛腦,一個成年大男人不管幫派事務,不替父親師姐分憂,完全的一個媽寶男,但其實原著中他還是頗有江湖俠客的氣概,自有少年英雄氣派。而醇于敏書中的溫婉,更是被徹底改成一個戀愛不成就此墮落成魔性的奇葩女子,影視劇為主角故事服務沒錯,但將配角全體改成單純的壞,或是單向思維生物不免就有點欺負觀眾智商了。
當然,《錦衣之下》被喜愛絕對有它的閃光點,而劇情也必須按照電視節奏進行發展,最讓一眾錦衣CP粉滿意的,就是為兩人的感情安排了不少有笑有淚的小細節。保留了經典的雨中陸大人為今夏撐傘的溫柔一刻,那時的嘴硬更是騙得了旁人騙不了內心的傲嬌。而兩人為彼此中毒救治的犧牲,則是在前10集內調動人心的關鍵。
很妙的地方是陸大人終於表白的場景,在嚴世藩的假婚助攻下,一向冷酷驕傲的陸大人終於將自己內心的姑娘鎖定,這個助攻算是讓擔心失去彼此的這一對意識到了感情的真摯。比起原著中,兩人因為一場小誤會,然後順勢表白的平淡,更具備看點,也吊足了觀眾的胃口。
更別提深諳女觀眾心理的電視編劇,讓陸大人進入戀愛模式後,立刻從高冷黑面王變成了甜寵細膩男,屋頂獻吻、共賞白鹿這些小心機令人看不夠的甜膩,送出自己的隨身手鍊鎖定主權,而無論工作多忙都要帶著小女友約會,喝酒後還要背著回家,甚至立刻上門提親的主動,都讓這位錦衣衛公務員男友安全感十足,這都是小說中未曾描寫,而在影視劇中被想像放大,增加不少看點的錦上添花。
其實《錦衣之下》說到底,依然是一部依託著古裝歷史的戀愛偶像劇,任嘉倫自然的表演,從眼神到喉結都有戲的細膩,再到譚松韻將今夏演得靈動活潑,嬌小外表下那份灑脫,都是吸引觀眾盼更新,等進展,並不斷熱議的原因。
對於影視改編來說,原著小說提供了不錯的故事背景,讓我們習慣的電視編劇模式能夠有更多全新視角,而且先由書本閱讀,經過一番市場考驗,在題材的成功機率上有更大把握。而影視的改編則需要讓它更符合電視的節奏,每集都需要有故事的爆點,每一段轉換都需要為核心人物或劇情服務,在這點上《錦衣之下》不能說優秀,但也是尚佳的表現,我們觀劇的心情,有時並不,需要時刻燒腦,像《錦衣之下》這樣適度緊張,給甜虐愛戀足夠空間,就尤其適合閒暇觀劇啦。
我是聊影視的艾利,也期待更多《錦衣之下》的原著黨和劇迷們共同加入討論吧,我們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