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大部分武俠片一樣,片子的開頭是華萊士父親戰死的場景與貴族互相私許的場景兩相對照,沒有過度解說,光明與黑暗、正義與邪惡就悄悄埋在了我們心中,也給全片定下反抗這一基調。
之後的情節圍繞著反抗而展開。但一個懦夫是不懂得反抗的,因為他沒有勇氣去追求自由。像古老國度的歷史上無數低頭拉磨的例子,「血酬定律」支配的地方沒有自由,只有生存。生存中的人只關心自己,所以妻子的初夜權算什麼呢?隔壁老王被衙門打死了又算什麼?不是還沒到我的嗎?
這是一種徹底的自保心態。某種程度上他們放棄了社會,放棄了共同體,他們退化成了和野生動物相同的處境,於是,不到特大饑荒會將所有人餓死的地步,他們不會去反抗。
但蘇格蘭人為什麼就願意說「不」呢?他們不怕死嗎?為什麼他們願意「勇敢」?
從本片所呈現的東西來看,難道華萊士真的只是為了給被殺的「海倫」報仇嗎?不,他們所堅持的觀念是社會的觀念。初夜權傷害的不僅僅是一個家庭,而是整個部落。他們是社會中的人,文明的邏輯也在這,「對一個人的不公是對所有人的威脅。」
也許華萊士有勇氣並非像我們所理解的那樣:這僅僅是一個天賜的英雄。不,任何社會都會有《勇敢的心》,但一顆勇敢的心是不足以改變部落的。某個國度難道沒有《勇敢的心》嗎?張潮青、周祥千、乃至後來的譚嗣同這些人也可稱勇敢的心,尤其是譚嗣同慷慨赴死的壯舉難道輸華萊士堅定的一聲freedom嗎?
本片的三大意識形態:反抗、勇敢、自由互相交織,缺一不可。
自由這個詞彙可以用無數本學術著作去書寫也依舊輕飄飄的,但自由在本片中呈現的很簡單,也是真理,那就是「不受壓迫」,一如華萊士對王妃說的:「我不願與英格蘭貴族們分享我的妻子。」
一個被殺的海倫就推動了本片的發展,但「海倫」不僅代表「海倫」自己,她還代表了無數的「海倫」,每一個人都是「海倫」,每一個「海倫」都該是不受壓迫的。
正如古羅馬人常常說的一句話:「羅馬不需要英雄。」 華萊士的作用就是喚起無數的華萊士,沒有一個活著的人真可以解救某個群體,唯有整個群體的每一個人都行動,他們才可以拯救自己。
面對英格蘭的重甲騎兵,蘇格蘭男人們露出翹臀以示輕蔑,他們不害怕嗎?其實每一個人都懼怕死亡。貴族的背叛、陣前士兵的猶豫都在告訴我們蘇格蘭人也是有恐懼的。
但「勇敢」到底是什麼?為什麼華萊士的勇敢可以傳染給所有蘇格蘭人?
我想,在他們抬起長矛刺向英格蘭戰馬的時候答案已經顯現。有人說:「幸福的秘密在於自由,自由的秘密在於勇敢。」 那我認為勇敢的秘密就在於信任而沒有顧慮。
好的隊伍像一個人,個體忘記了自己,每一個人都匯入了整個蘇格蘭群眾中,他們只有一個名字:蘇格蘭。我們都知道打架的秘密在於誰更無底線、無顧慮。流氓的戰鬥力比「文明」人高,是因為流氓沒有顧慮,「我打輸了什麼也不用失去」。
讀過初中的都知道校霸是怎麼回事:
「反正我成績又差、前途不靠做題,也不怕叫家長或背負什麼不好的處分,但你就不一樣了,你成績中等或優,渴望好好讀書、計劃長遠,你想著萬一下手重了怎麼辦?」猶豫就會敗北。(個例的野蠻其實也是因為他沒有顧慮)
你顧慮太多,勇氣就離你遠去。回到群體的勇氣也是如此,人最怕不均勻,「我死了他們沒死怎麼辦?那豈不是虧了?我出頭了最後鐵拳只砸到我頭上,想想還是算了吧。」
信任是勇敢的秘密。影片中華萊士的失敗也由華萊士的信任導致。
「他殺他們的劍,就如摩西穿過紅海。」 華萊士單身刺殺背叛者,這是一群人將勇氣賦予了一個人,那個人叫:華萊士。華萊士相信他的支持者,他的支持者也信任華萊士,他們的勇氣就在這種默契中得到強化。
所以華萊士就算犧牲他也不會恐懼。他背後的群體依然賦予了他宗教般永生的力量,就算如開頭所說「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 ,華萊士也不會被忘記,而這又是「英雄」的秘密。
但真正的英雄只存在於熟人(互相之間有信用的群體)之間,一旦失去了生存所依附的真正「群體」,個體的勇敢將很可能變成「魯莽、愚蠢、乃至犯罪」。沒有群體的人實質上是將自己作為群體,群體之間只有利益,因為群體已經非人,沒有實際的道德主體,而這些將自己變成群體的個人也很難稱之為人了。
從這看失去群體的個人,我們將更加明了勇敢的秘密;其實,勇敢對於他們是多餘的。「人的第一天性是為了保存自己」,既然可以通過「臣服、出賣、壓迫、妥協」來保存自己,(實際上這些德性也是古今中西無數「國家」的共有品性,其中只有宗教可以突破這種德性,但最後宗教之間也依舊保存這些德性。)那「勇敢」就只是另一個物種的品質而已。當一個人天天喊著「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朋友」時,他的潛臺詞其實是將自己物化成了「群體」,他不再是他,他變成了它。
最後,我想,在片子的結尾,那把扔向天空的劍又將會被另一個華萊士接住;只要他們之間的信任還在,他們就還是一個人,勇敢的心也將繼續戰鬥。freedom 就仍值得為之獻出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