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房地產泡沫有多嚴重?
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再次發文指出,房地產是現階段我國金融風險方面最大的「灰犀牛」。事不過三,而這已經是中央第二次強調房地產泡沫是「灰犀牛」了,其背後的警告程度不言而喻。
01.「灰犀牛」是怎麼形成的?
過去20年間,我國房地產市場高速發展,很多人通過炒房賺到了錢,一波紅利之後,很多人都意識到自己辛辛苦苦幹幾年還不如一套房子賺的多,於是他們成為了房地產最忠實的粉絲,在他們的思想中,房子就是用來炒的,不是用來住的,房價永遠會漲。
其實這樣的想法,在上個世紀的日本、美國就出現過,當時的政府和國民都無視了房地產的泡沫危機,銀行不僅毫無節制、沒有底線的瘋狂批款,甚至推出0首付買房,用超低利率的房貸支撐起了龐大的樓市泡沫。
1923年,美國一塊40萬美元的地,過兩年就能翻到400萬美元。
1989年,國土面積僅為美國4%的日本,其地價市值相當於整個美國地價總額的4 倍,一套70平米的房子要價7000萬日元,折合人民幣500萬。
這樣的房價,放在現在的國內樓市,估計也只有深圳能比得過,而當時的美國流傳著一個口號「今天不買,明天就買不到了」,於是史上第一次「全民炒房」的盛況出現在佛羅裡達州,但誰也料想不到,高房價讓他們驕傲一時,卻導致國家經濟被陷入無底深淵……
02.這場泡沫過後,炒房客過得如何?
首先是房價暴跌,邁阿密的房產交易量不足當年十分之一,其次企業倒閉、失業潮、斷供潮,炒房客們甚至選擇離婚,然後流落街頭,而美國商界大名鼎鼎的「麥當勞教父」雷·克洛克,當年因這場危機,而被迫做了17年的紙杯推銷員。
1990年,東京房價暴跌65%,一夜之間炒房客淪為千萬負翁,最後選擇跳樓自殺,1992年,日本樓市泡沫徹底崩塌,房地產的「災難」迅速蔓延至各行各業,大量銀行、企業、個體戶破產,經濟加速下滑,一夜之間回到解放前。
「美國大恐慌」、「日本失去20年」成為了國家經濟發展史上最黑暗的時期,而 美國作為首次因房地產帶來的經濟崩盤的國家,更是連帶的影響了世界資本主義市場。
03.這場泡沫危機中沒有人是贏家
有人問,「沒買房的後來怎麼了?」
同樣受經濟影響,面臨失業、收入下降的局面,雖然沒有像炒房客這麼絕望,但經過這一輪,很多人都開始選擇「租房生活」,例如日本,開始出現「不婚不育不買房」的人生觀。
房地產與金融業深度關聯。據統計,上世紀以來,世界上130多次金融危機中,100多次與房地產有關,而這些故事告訴我們,房價不可能永遠漲,就像樹一樣,永遠沒辦法長到天上去。
看著美國、日本的慘痛歷史,其實能發現我們的樓市已經開始出現類似的情況,所以不僅專家要「捏把汗」,大家都應該謹慎行事,無論你買沒買房,當房產泡沫刺破的一瞬間,遍地都是雞毛,誰都不會是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