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城市,可以稱之為有商業魅力?什麼樣的城市,能夠得到國際一線品牌的青睞?又是什麼樣的城市,將在未來為這座城市的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方式?近日,第一財經周刊·新一線城市研究所依據最新一年的160個品牌商業數據、17家網際網路公司的用戶行為數據和數據機構的城市大數據,對中國338個地級以上城市進行排名,正式發布《2017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同時,第一財經周刊推出封面故事《什麼樣的城市才是最好的城市》,予以深度解讀。結果顯示,北上廣深4個一線城市的地位不可動搖,在15個「新一線」城市中,成都以98.97的平均分獲得第一。
2017「新一線」城市排名出爐
「老一線」地位牢固 「新一線」競爭激烈
成都晚報記者了解到,這份2017年最新的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沿用了上一年的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和未來可塑性五大指標,邀請新一線城市研究所專家委員會為五大指標的權重賦值,以專家打分法的方式計入評分體系;並在二級指標以下的數據中分析採用了主成分分析法客觀賦權。綜合計算得到的結果顯示,北上廣深4個一線城市的地位依然不可動搖,但15個「新一線」城市的席次有了一些改變,依次是成都、杭州、武漢、重慶、南京、天津、蘇州、西安、長沙、瀋陽、青島、鄭州、大連、東莞和寧波。其中,成都以98.97的平均分獲得第一。這也是繼《第一財經周刊》發布2013年、2016年《中國城市分級榜》後,成都第三次位居「新一線城市」榜首。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中提出,貫徹開放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不斷完善高水平開放型經濟體系,基本形成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城市國際知名度、美譽度大幅提升,同時提出要增強西部經濟中心功能、西部科技中心功能、西部金融中心功能、西部文創中心功能、西部對外交往中心功能、綜合交通通信樞紐功能。在五大指標中,商業資源集聚度指數包括大品牌青睞指數、商業核心指數、基礎商業指數以及城市規模指數,恰恰是決定城市在全球競爭格局中的影響力、輻射力和集聚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成都以100分排名第一,體現出現代服務業的強勁增長和快速發展。
五大指標排名 成都佔據四個第一
《第一財經周刊》在解讀文章中指出,並不是每個所有城市都要做網際網路、金融消費或者做房地產,每個城市都有它原本擅長的領域,而這些領域有著把相同追求、不同特性的人吸引在一起的能力,本質上,這就是城市的魅力所在。在五大指標中,除城市人活躍度僅次於杭州,成都在商業資源集聚度指數、城市樞紐性指數、生活方式多樣性指數和未來可塑性指數上均佔據第一。
其中,城市樞紐性指數由包括鐵路通達度、民航通達度和公路通達度組成的交通通達度指數、物流通達度指數和商業資源區域中心度指數構成,成都以絕對的優勢排名第一。分析文章認為,城市間的交通通達程度、物流輻射程度、商業資源區域中心度都誠實作答:哪些城市是樞紐城市,輻射了誰,又被誰輻射。
同時,從餐飲、文娛、旅遊、運動、消費5個城市人高頻參與的維度中進行計算的生活方式多樣性指數來看,成都同樣排名第一。這也意味著,城市裡咖啡館、書店、健身房,為成都市民提供了足夠的不同公共生活空間;視頻瀏覽量、電影票房總額、跑步公裡數、機票訂單量這些用戶行為數據則表達了成都人在工作以外的生活偏好非常多樣。另外,外賣、網購、海淘、觀影、行動支付,這些消費行為已經貫穿在城市年輕人的生活脈絡中。城市人活躍度作為2017城市商業魅力評選的五大指標之一,成都也表現不俗,從消費活躍度指數、不安分指數以及夜間活躍度指數綜合計算來看,成都以94.22分排名第二,僅次於杭州的100分。
未來可塑性指標 成都展現強勁動能
在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生活方式多樣性、城市人活躍度之外,成都的未來可塑性怎樣呢?從2017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發布的數據來看,綜合環境友好指數、創業指數、人才吸引力指數和消費成熟度指數等,成都同樣排在最前面。「有人就意味著有千萬種可能性,因此城市是否有能力吸引人才是這個指標中考慮的重點之一。」新一線城市研究所指出,優質高校的數量、簡歷投遞數和海歸人員的落腳城市組成了人才吸引力指數。
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要充分發揮教育、科技、人才等創新要素集聚優勢,深度推進與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共建一流大學、一流學科、一流研發平臺、一流產業基地,加速融入全球科技創新體系。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大力培育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催生新經濟快速成長,全面提升城市創新力、創業力、創造力。而這些,勢必會讓成都的未來可塑性不可低估。
成都晚報記者 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