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已經成為國家最重要的區域戰略之一的背景下,北三縣正因為通州副中心的戰略地位提升而重新進入公眾視野。這一利好的價值在於,公眾可以從一座頂層設計帶來新變量的城市視角,來感受到國家策略從啟動到落地的決策邏輯帶來的具體影響。
而被稱為副中心後花園的北三縣,終於能夠以更大的力度籌謀自己的未來了。
站在新歷史節點上的北三縣
北三縣在環京的陣營中從未如此舉足輕重過。
6月3日,北京市委市政府京津冀協同辦在市發改委召開新聞發布通氣會,會上解讀了《北京市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2019年工作要點》。
其中,涉及河北的有50項,工作要點中重點提到了北京公共服務向北三縣延伸布局這一任務。
任務指出,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政策、統一標準、統一管控」的要求,北京將加強通州區與北三縣協同發展,逐步推動副中心交通、產業等部分經濟功能和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功能向北三縣延伸布局。
按照規劃,今後三年,副中心將實施1000餘個重點項目,投資超過萬億元;到2025年,通州區將構建起總部經濟、財富管理、文化旅遊、文化科技、尖端晶片、IT信息軟體、智能製造七大千億級產業集群。
這就意味著,通州在三年內將面臨數量龐大的高精尖人口集聚。如何更好的留住人才,是通州面臨的問題。而政策給出的解決方案是:由北三縣承接通州大量的高端人才外溢需求。
北三縣無疑迎來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機遇。從外部影響上來看,外部資本和產業的持續入駐提升了經濟總量,拉動就業水平;在外溢人口需求驅動下,可以更好拉動房產及其他消費力;城市基礎建設水準得到極大提升;城市塑造擁有了更大的空間,城市發展更具想像力。
而在北三縣所有區域中,在政策輻射影響下,與通州副中心聯繫最緊密的區域當屬大廠夏墊。
變量成增量大廠夏墊的區域承載力考驗
為什麼是大廠夏墊?
在通州副中心人口外溢的承接需求下,燕郊從距離與定位上看似乎是最佳的選擇,然而燕郊與周邊部分區域需要面臨的問題是新房庫存量太少,意味著可選空間不大,作為緊鄰燕郊的大廠夏墊,由於充沛的土地資源成了承接通州及燕郊人才居住需求溢出的最佳選擇。
同時,河北省省長許勤到北三縣調研時強調:要著眼高質量發展,積極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培育壯大醫療器械、人工智慧、健康養老等特色產業,構建與北京通州區分工明確、互利共贏的產業格局。
夏墊鎮總規劃(2017-2030)中已指出區域未來總體發展目標:統籌生態、文化、人居、產業各項資源要素,促進全域城鎮化發展,打造城郊一體化空間,把夏墊建設成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產業與生態共生的首都衛星城鎮。
其規劃到2020年,夏鎮建築規模用地為1300公頃左右,形成「一軸、一帶、多園區」的產業空間總體結構,是規劃中的現代製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未來,夏鎮將以鎮區綜合中心建設為依託,以102國道兩側改造及鮑邱河整治為帶動,全面推進商貿物流、商業金融、文化創意、休閒度假等現代服務業發展。
除此之外,北京城市副中心配套區或落戶於夏墊南部板塊。可見,服務通州副中心紓解的任務與大廠夏墊的區域發展訴求十分契合,使得大廠夏墊可以輕裝上陣,謀求新的增量空間。
但新的考驗也隨之而來:大廠夏墊的底層建設能否撐起區域價值的根本性變革。
被忽視的交通優勢被低估的發展潛力
夏墊在北三縣的發展中始終存在被低估的部分,首當其衝的就是交通便利帶來的發展潛力。
受通州及燕郊城市規劃利好輻射,夏墊目前有已知的102國道、地鐵平谷線、京秦京平高速和大七環。
夏墊區域最大的交通利好當屬地鐵平谷線。遵循以通州為中心的基本原則,地鐵平谷線的線路已調整為:東大橋→朝陽路→北京副中心→燕郊南城→高樓南→齊心莊→平谷。其中,齊心莊站位於大廠夏墊北側,從齊心莊站到北京城市副中心最近的站點需要近25分鐘的車程,算上其它通勤耗費時間,預計總通勤時間需要40分鐘左右。
同時,102國道南移線路橫穿燕郊南城——大廠夏墊——三河,全線通車後從夏墊驅車7公裡可到燕郊南城迎賓路,驅車20公裡可到達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
這為通州與北三縣的職住聯動提供了極大便利。
同時,大廠夏墊將立足區域生態環境優勢,結合鮑邱河生態景觀整治,串聯昆泰生態園、北塢清真古寺、金建溫泉度假村、生態農業遊園等景點打造休閒度假產業發展帶。不僅提供了宜居宜度假的條件,更是為區域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點。
顯然,副中心居住服務區不能真正詮釋、承載大廠夏墊未來所應擔綱的角色。在新的歷史節點上,大廠夏墊作為北三縣代表正在踏向全新的發展舞臺,在可預見的基礎上,其能挖掘多少潛力與價值,是社會與各行業所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