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過《厚黑學》嗎?如果沒看過想必也聽說過吧,那你可知道這本書的來歷,它的作者又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厚黑學」的這個詞的起源於民國初年(1912年),作者叫李宗吾,四川自流井人。讀過厚黑學的人應該能看出來,他的學問很深,擔任過四川大學的教授、四川省政府政文室編審委員,能力是沒得說。他為什麼要寫這本書,他本人是否也是一個厚黑之人臉厚心黑呢?
李宗吾原名叫李世銓,後來改名叫李世楷,再後來改名李宗吾。他這兩個名字不是沒來由的瞎改,也不是算了卦覺得命理不合,而是在表達自己的人生態度。
他第一次改名是在16歲那年入學後,改名李世楷,字宗儒,「世楷」世之楷模,「宗儒」效法儒學。改這個名表達的是自己的志向,當時他學的是儒學,他的願望就是想和孔子一樣成為世人的榜樣。但是那個年代恰逢亂世,想想看,他生於1879年的清末,那一年日本侵佔琉球島,他成長的整個過程中正好見證了中國人是怎麼受外國侵略者剝削的,於是他就對自己所學的東西產生了懷疑,這些東西真的有用嗎?
後來他進入大學,接受了新思想,參加同盟會,越發認為儒學並沒有實際的意義,信奉這些不如信奉自己,所以改名「宗吾」。
畢業後的一段時間,他也做過幾件事,但是始終沒有找到方向,雖然說中學校長的工作也挺好,但在他看來還是平庸。
在他對未來感到迷茫的時候,他選擇了從歷史中尋找方法,去研究這些歷史上比較厲害的人物,最終在《三國志》裡找到了答案,認為「古之成大事者,不外面厚心黑而已!」他看到曹操劉備孫權的故事正符合這個道理,又用其他的歷史人物來驗證,無一不是如此,他非常高興,認為自己找到了方法。
那李宗吾悟到這個道理是不是真的就按照這個準則來做事,飛黃騰達了呢?然而並沒有,他沒有因此改變自己的脾氣秉性,做人還是一貫的簡單灑脫,做官也是廉潔正直,做了半輩子的官,最後還是被排擠裁員了,離職後都沒攢下多少錢。但是,這並不代表他沒有運用厚黑學,相反,他真的用這其中的道理實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首先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寫的《厚黑學》登報發表,這一舉動引起了廣泛關注。在李宗吾之前並不是沒有人明白,但沒人敢這麼公開發表。文章一出,很多人附和叫好,李宗吾抓住這個機會在報紙刊登自己的思想理論,收到了很多人追捧。
同時,他自稱「厚黑教主」,繼續深入研究厚黑學,他的厚黑表現就是公開批判儒學中的迂腐思想,批判政府的腐敗行為。做別人不敢做的事,說別人不敢說的話,道出了很多人的心聲,一時名聲大震。震到什麼程度呢?政府都禁止他發文章,並且懸賞通緝李宗吾,認為他的文章危害人心。
但李宗吾卻認為這是好事,他曾經跟朋友說過,自己的名聲就是罵人抬起來的,罵的越出名,自己的知名度也就越高,而且最好的是被被人罵,反對你的人越多,你就越出名。有沒有感覺這個道理似曾相識?如果覺得陌生,那你一定不關注娛樂新聞。
李宗吾雖然發明了厚黑學,但是他為人處世卻並不厚黑。他對於人性進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新的看法。厚黑學的本意不在於教人行惡,而是揭露人性的本質,並且告訴人們,厚黑應該拿來對付侵略者而不是手足同胞,如果人人都懂的厚黑的道理,那麼那些行惡之人便沒有可乘之機。李宗吾的厚黑學並不誤人,可惜的是有些人為了博眼球買銷量,只取其中的奸佞之術做文章,並當作「人生寶典」、「職場寶典」,那才是真正的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