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住不炒,家庭金融資產如何配置?

2020-12-18 騰訊網

8月7日

第五屆國際保險節

暨2019年度保險名家頒獎盛典

在上海召開

中國保險業大咖齊聚一堂

暢談壽險轉型新勢能

大家保險集團總經理徐敬惠與會發言

現場分享了許多乾貨

1

保險行業上升勢能迅速提升

我國人均GDP已經超過1萬美元,保險的社會購買力持續提升,人均保險費支出將呈現明顯加速增長趨勢。新型城鎮化推動新市民規模不斷擴大,保險消費市場不斷擴容。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保險作為養老保障第三支柱日益受到重視。全球長期下行成共識,保險鎖定長期收益率的優勢得以強化。疫情衝擊下,保險觀念轉變,更多潛在需求被激發。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成長性市場,保險行業上升勢能迅速提升。

2

家庭資產配置底層邏輯發生變化

經濟周期波動和經濟增速調速已成為現實,風險防範意識普遍增強。我國居民家庭資產配置底層邏輯發生變化,配置核心轉向風險的有效對衝和管理,包括對衝健康、長壽、意外、債務等風險帶來的家庭財務安全,以及平滑周期波動、實現穩健收益、完成資產隔離、保全與傳承的財富增值需求。

3

家庭配置不動產比例見頂

隨著「房住不炒」政策推行,人們對於未來房產增值預期發生改變,中國居民家庭資產結構正在進入新拐點,不動產等非金融資產配置比例已經見頂,金融資產配置比例將會加速增加。

4

家庭金融資產配置向保險和養老金集中

從德國、日本、英國等發達國家經驗來看,居民家庭的金融資產配置存在向保險和養老金集中的趨勢。我國已進入中等收入發展階段,保險一方面可以為家庭財務安全提供風險保障服務,包括風險管理與財務補償,另一方面可以通過跨周期資產配置和長周期價值防禦優勢為家庭財富增值提供財富管理服務。

徐敬惠:面對保險在家庭金融資產配置中的新趨勢,保險業要從以下三方面推進供給側改革

1

優化產品聚焦三個重點客群

重點聚焦以需求升級為特徵的新中產群體、以需求逐漸激活為特點的欠發達地區群體、市場相對空白的老齡群體三個客群,從家庭資產配置視角出發,以「家庭」為服務單元設計產品,並注重豐富產品的服務內涵。

2

升級服務強化風險管理

持續優化理賠流程、提升時效、改善體驗,管理風險從事後補償延伸至事前預防、事中預警,同時豐富保險供給鏈上的服務配套,探索「現金給付」與「服務給付」的有效結合路徑。

3

「保險營銷員」到「家庭理財規劃師」

運營理念應從「側重產品銷售」過渡至「注重客戶經營」,角色定位從「保險營銷員」升級為「家庭理財規劃師」,強化科技賦能,注重利用數據與科技及時識別客戶需求、提升客戶轉化效率,通過線上線下有效融合,淡化渠道邊界,實現對客戶需求的全面、高效觸達。

保險讓生活更美好

大家保險將秉持善心、公心、匠心

幫助家庭和個人

從容應對風險保障和財富管理問題

為大家的小康生活保駕護航

相關焦點

  • 中國家庭資產配置誤區:房是最重要的!鳳凰金融給出正確配置方案
    中國家庭資產配置誤區:房是最重要的!但是,就目前來看,中國家庭資產配置存在很大的誤區。  近日,吳曉波頻道詳解《中國城市家庭財富健康報告》時,得出一個很可怕的結論:中國城市家庭更偏好買房,住房資產佔比高達77.7%,是美國家庭住房資產佔比(34.6%)的2倍之多。  房產在家庭資產配置中佔比高,是非常不健康的家庭財富管理方案,被戲稱為「自殺式的資產配置」。
  • 聽說過自殺式家庭資產配置麼,如何合理配置自己的家庭資產
    聽說過自殺式家庭資產配置麼,如何合理配置自己的家庭資產最近在一些一線城市,流行一種叫「自殺式家庭資產配置」的說法,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像他們這樣房產佔據了絕對比例配置的家庭還有很多很多,對他們來說,他們購買的房產,不是資產,而是負債,這輩子都會在不停地還貸,成為實實在在的房奴。據了解,在我國,很多家庭的房產佔據了家庭總資產的百分之七十以上,這是很不正常的現象。
  • 付立春:2020年普通家庭如何進行資產配置?
    來源:中新經緯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26日電 題:《付立春:2020年普通家庭如何進行資產配置?》作者 付立春(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中新經緯特約專家)有人問我,在當前的市場形勢下,一個普通家庭如何做好自己的資產配置,怎麼投資才能保值增值?我回答,有一定難度。難在哪裡?從整體上,房地產、股市、理財,都進入到了一個新的存量時代。普漲普跌的趨勢性機會很難再出現,取而代之的是博弈。
  • 家庭資產配置邏輯圖-人生四大帳戶
    家庭資產配置邏輯圖-四大帳戶家庭資產配置邏輯圖的依據: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三大信用評級機構之一的美國標準普爾公司,在調研了全球十萬個資產增長的家庭資產配置方式後,分析總結出來的家庭資產配置分布圖,該圖是目前世界上針對家庭財富穩健增長,配置家庭資產構成的比例,進行家庭理財的最為合理的方式和依據。
  • 家庭資產配置新課題及他山之石
    過去十多年,房地產價格始終處於高回報低波動的狀態,自 1990 年到 2019 年,中國新房銷售均價年均漲幅為 9.3%,但房地產在居民資產配置中扮演的角色正在發生改變。一方面,隨著經濟發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對於生活豐富性的需求開始提升;另一方面,多年來,決策層一直在力圖引導「房住不炒」和金融去槓桿的政策,並且表現出很強的定力。在此背景下,房價漲幅放緩,加槓桿行為變得更加困難。
  • 甘犁:中國家庭資產配置不應以房產為核心
    那麼,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今天,如何理解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如何在家庭層面抵禦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我想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講。01充分理解目前我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1.CHFS的調查數據顯示,分布在多套房上的住房貸款有逐年遞增的趨勢,2017年至2018年,家庭多套房上的住房貸款佔比從62.9%上升至65.9%,已經超過了首套房貸款的佔比。這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我國家庭的債務風險。所以,我國房地產市場的風險是切實存在的,政策上也在很嚴格地貫徹房住不炒的理念,投資房產的黃金時期已經過去了。
  • 「房住不炒」的長期定位不變
    新華社北京7月31日電「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釋放出我國堅持房地產調控不動搖的明確信號。「此次會議給市場發出明確信號,國家不會為了實現短期的經濟增長,而放棄『房住不炒』的長期定位。」
  • 為什麼要做家庭資產配置?
    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每一個家庭,其實都會在大類資產這個層面,做出一定的配置決定。舉例來說,買了一套房,然後把其他所有的儲蓄都存在銀行裡(現金+定存)。投資者可能自己沒有去想太多,但這其實就是一種資產配置:房子+定存。
  • 姚餘棟:標準化產品將是家庭金融資產主要配置工具
    2020年7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前所長、大成基金副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學家姚餘棟走進「復旦金融公開課」,與學院學術訪問教授、哥倫比亞大學終身講席教授魏尚進就「家庭財富配置的機遇與挑戰」進行深度對話,分享家庭財富配置新方法論。
  • 如何進行最有效的家庭資產配置?這一張圖就夠了!
    目前人們手裡有錢了,但絕大多數家庭投資結構不合理——大部分投在了房地產市場。據統計,房產投資佔了家庭資產的70%以上!比例過高。這也是無奈的做法,目前只有房地產是穩妥的有正收益的投資渠道,股市不靠譜,互金很坑人,人們的投資渠道過於狹窄。但是,現階段高層堅持住房不炒的定位,以及房地產市場的長效調控機制的出臺,都明確說明了一點:中國房地產投資的黃金時期已經過去!
  • 年家庭收入40萬、3套住房2000萬元現金如何配置家庭資產?
    家庭工資性年收入40多萬,目前3套房子市值500萬,還有2000多萬現金資產。在最近準備進行家庭財產投資時,做了以下考慮和考察:一是看了幾處物業,特別是門面房之類的,考慮到租售比偏低,不予考慮!上面的家庭已經是典型的中產家庭,並在我國的普通百姓家庭中屬於經濟條件比較好的一類家庭,對於這樣的家庭如何進行投資理財可能是目前考慮的最大難題,不是想解決如何購房、如何還貸、如何還信用卡,而是要考慮如何投資和家庭財產配置,以實現家庭資產的保值增值。
  • 吳慶斌:家庭資產配置的核心是「不掉隊」
    來源:中國經營報社原標題:吳慶斌:家庭資產配置的核心是「不掉隊」本報記者 陳嘉玲 上海報導「每一次金融危機、每一次『放水』,都造成巨大的財富差距,財富更向巨頭或高淨值人群集中因此,雙循環之下,居民家庭資產配置的核心是怎麼做到不掉隊的?面對當前經濟周期,居民應當加大權益類資產的配置。」9月27日,中泰信託、大成基金董事長吳慶斌在《中國經營報》舉辦的2020(第四屆)中經財富高峰論壇上如是表示。
  • 2020在即,該如何優化你的家庭財富配置?
    家庭財富「亞健康」不可取應科學、合理地進行資產配置通過中國家庭財富報告,我們可以看到,目前我國家庭財富管理仍處在一個「亞健康」的狀態,家庭資產配比還不夠合理。單一的資產結構很難抵禦資產風險,不利於居民財產的穩定增長。
  • 落實「房住不炒」必須處理好「四大關係」
    此前,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明確要求,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近年來,我國已開展多輪房地產調控,隨著相關調控政策的落地落實,調控取得了實質性的成效。堅守「房住不炒」定位,建立和完善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必須處理好「四大關係」。
  • 楊德龍:如何做好家庭資產配置
    來源:新浪財經每個家庭都要對資產做一個配置,那麼對於中國普通居民來說,那麼可以配置的資產主要包括房產股票或者基金,保險,黃金等等,那麼這些類資產在當前全球資本市場巨震的時候應該如何配置?賣房炒股是我一直反對的,因為這個房子和股市還是兩個完全風險不一樣的資產。很多人不會去做投資,那麼你如果把房子賣了去炒股,很有可能會把房子虧掉,並不是說股市不漲,而是你不會去投資,不會做這個公司的選擇,行業的選擇,不會做價值投資。在美國這個居民家庭資產的配置和中國剛好相反,由於美國股市比較成熟,美國的牛市已經走了很多年。
  • 你還不知道家庭資產配置
    很多人家庭有100萬資產,但是只敢拿其中20,30萬的股票投資,因為股票投資本身是一個非常專業甚至需要天賦的技能,很多家庭更需要的是一個合理的家庭資產配置的框架。本篇文章主要是跳出股票的角度,站在更高的維度思考我們普通人怎麼配置家庭資產,這篇文章融合了 達裡奧 ,斯文森,巴菲特,張磊的成功精髓和我自己的思考,可能就是財務自由的聖杯, 請務必讀完。一 .
  • 中國與美國家庭資產配置比較
    以全國4.3億戶家庭測算,家庭可投資資產總規模將達147.5萬億元。家庭戶均資產規模增加的同時,存款、股票、可投資房產、基金、債券等可投資資產規模也在逐年增加。在資產配置上,中國家庭以房產為主,金融資產為輔。房產佔家庭總資產的比例過高,可投資性房產佔比高達71.5%。在金融資產方面,相比於美國等其他國家,中國家庭配置比例處於較低水平,而且投資品種過於單一。
  • 中國家庭資產配置研究報告
    隨著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家庭的收入也隨之水漲船高。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2019 年預計中國人均 GDP 為 10121.3 美元,正式突破 1 萬美元大關。中國家庭收入與資產規模的增長使得資產配置成為中國家庭一個日趨重要的問題。
  • 如何做好家庭資產配置?
    簡單來說,就是借100元,卻只還99元,乍一看非常不符合常識。但事實上,自2008年金融危機後,人類史上首次出現「負利率」,全球各大經濟體降準降息的趨勢越來越明顯。負利率國債並非起點,更非終點。負利率的傳導會從政策的導向,一直傳遞到同業拆借利率、債券市場利率,最後傳導至與我們息息相關的銀行存貸款利率。
  • 大家保險集團總經理徐敬惠:保險在家庭資產配置中的趨勢把握
    以下為演講的部分內容:今天在這個場合裡,我們一起共同探討當下和以後的壽險業務發展,如何滿足經濟與社會的變化。我和大家匯報的是保險在家庭資產配置中的趨勢把握。最近我們看到有很多的研究結果表明,中國居民的家庭資產結構正在進入一個新的拐點,不動產的配置比例已經見頂,金融資產配置將會加速,多年以來,在家庭金融資產配置中始終佔據第三位的保險將會有什麼樣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