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政協專門委員會工作會議上的
講話摘要
歐陽堅
(2020年3月4日)
這次會議,是本屆政協第一次專題研究全省政協專委會工作的會議,意義非常重大。我就貫徹汪洋主席有關重要講話和省委政協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做好政協專委會工作,講兩個方面的意見。
第一個方面,要全面認識專委會在政協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汪洋主席和全國政協關於加強改進專委會工作的《意見》都指出,「專委會是政協履行職能的重要載體、聯繫委員的重要紐帶、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的主要依託」,這就明確了專委會在整個政協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
首先,就「重要載體」來講:專委會是政協重要會議的承辦者。政協全會和常委會的專題發言,月協商會、專題協商會等,都是由專委會來承擔和完成的。專委會是政協重要活動的組織者。政協重點提案、調研、監督、議政等活動,都要依靠專委會來組織實施。專委會是政協經常性工作的承擔者。社情民意信息收集上報、文史資料編輯出版、與各界別的團結聯誼等工作,都是由專委會來做。
其次,就「重要紐帶」來講:專委會是委員知情明政的場所。是專委會通過舉辦的座談會、情況通報會等,來幫助委員了解省情、把握全局。專委會是委員參政議政的平臺。是專委會通過組織開展的調研、視察和議政等活動,來組織委員有序地建言諮政、獻計出力。專委會是組織委員凝聚各方共識的載體。是由專委會組織委員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宣傳下去,把界別群眾的意願訴求收集反映上來,來協助黨委政府與民眾之間尋求更多的共識和彼此的認同。
第三,就「主要依託」來講:專委會是政協開展專門協商的責任主體。政協的各類協商活動,一般都是由專委會來組織開展的。專委會是政協協商工作能力水平的關鍵因素。政協的協商工作要「專」出特色、「專」出質量、「專」出水平,很大程度上都取決於專委會的工作業績。
總之,專委會作為政協的「職能部門」,是政協打頭陣、攻山頭的主力軍。只有專委會的職能作用發揮好了,政協的整體工作才能完成好;只有專委會工作幹好了,政協履職水平才能上得去。
近年來,省政協黨組按照黨中央和全國政協的部署要求,牢牢把握專委會的性質定位,全面加強專委會黨的建設和工作機制的完善。組建分黨組,推進黨支部標準化建設,建立專委會向主席會議報告工作制度,完善履職考核辦法,選優配強工作力量,全力支持專委會更好發揮協調、組織、搭臺的作用,使專委會各項工作獲得了新提升和新成效。
一是謀大局、抓大事的意識進一步增強。不論是調研視察,還是月協商會、專題議政會,都能緊扣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來謀劃、來推動,履職建言、參政議政的水平不斷提高。
二是講奉獻、勇擔當的工作狀態進一步突顯。專委會絕大多數的同志都能做到主動擔責、積極工作,任勞任怨、敬業奉獻,守土有責、守土盡責正在成為自覺行動。
三是重執行、抓落實的工作勁頭進一步增強。對黨組的決定、領導的安排,盯住不放、一抓到底的意識得到強化。
四是調研、協商的頻次增多,完成質量不斷提高。去年,省政協不僅高質量完成了年計劃內的16項協商議題,還完成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臨時交辦的12項調研課題。省委省政府領導全年對我們提交的報告作出批示77次,創了歷史新高。此外,還編輯出版了《南梁革命根據地史》,填補了黨史研究的空白;脫貧幫扶工作獲得了全國組織創新獎,這在省政協歷史上是第一次。
但是我們也應看到,與中央和全國政協的要求相比,與一些兄弟省市相比,我們還有不小的差距和不足:一是專委會之間完成工作的質量和成效不平衡,還存在良莠不齊的問題。有的工作量很大,一年要做十幾項工作,成效也很明顯;有的一年只做1~2件,質量還不高。二是一些專委會同志缺乏「一線意識」,工作還不在狀態。有個別同志把政協當作看報喝茶、休養過渡的地方。有的轉崗到政協後,長期告假,基本沒來上過班;有的一年就參加幾次會,平時見不到人,交辦的工作以各種理由「不願幹」或「幹不了」。三是組織動員各方資源力量的能力還不強。一些專委會對如何組織委員、調動各界的辦法不多,與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合作共事的能力還不強,省市縣政協專委會之間的對口聯繫、上下協作也不緊密。四是高質量、有影響的研究、協商和提案成果還不多。近年來的工作量比過去有大幅增加,但有說服力的研究報告、讓人交口稱讚的協商活動、真正打動人心的提案還不多。這些問題,正是我們今後要著力解決的重點和努力的方向。
第二個方面,要全面加強和改進專委會工作
首先,要進一步加強專委會班子建設。
一要加強專委會分黨組建設。分黨組要發揮好政治領導作用,堅決執行省政協黨組的指示要求,抓大事、管方向、做協調、搞監督。分黨組書記要認真履行好「第一責任」,做好把關、定向的工作,切實管好班子、帶好隊伍。分黨組成員要履行好「一崗雙責」,協助分黨組書記抓好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
二要發揮好專委會主任的帶頭作用。主任要加強對工作的統籌、分工和協調,並發揮好帶頭示範作用。善於調動大家尤其是各位副主任的積極性,確保形成工作合力。對一些重點調研、會議、提案等,要親自上手、親自把關。
三要把專委會各位副主任的才能和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各位副主任都是來自各行各業的主要領導幹部,有著豐富的領導經驗和工作閱歷,都是政協工作最寶貴的資源、最有潛質的力量。但從長期的實踐看,他們的能力和水平還遠沒有完全發揮出來,這是專委會工作中最大的短板和最薄弱的軟肋。常言說得好:進了政協門,就是政協人。大家轉崗到政協來,就要珍惜組織的安排和信任,用好這3~5年的寶貴時光,摒棄二線思維,樹立一線意識,繼續保持昂揚的鬥志、向上的狀態,多做一些值得自豪、留得下來的工作業績。
四要發揮好專職副主任、辦公室的服務保障作用。專職副主任要積極協助主任做好日常工作,認真完成交辦的任務,管好專委會辦公室,做好與機關辦公廳的工作銜接。辦公室是專委會的辦事機構,承擔著專委會開展各項履職活動的具體落實,所以做好服務、保障是自己的本職工作。
其次,要創新專委會工作的方式。
一要創新專委會履職考核評價的方式。把省政協年度工作任務、協商計劃分解到各專委會,細化到主任、副主任的人頭上,年底交帳、量化評議,讓事事有分工、人人有事幹、件件有考核。
二要創新聯繫委員的方式。委員是政協工作的主體,專委會是委員開展履職活動的紐帶。要發揮好委員的主體作用,專委會就要為委員搭好平臺、做好服務。怎麼樣搭建平臺,以什麼方式把委員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需要我們進行不斷探索。一是結合專委會自身實際和工作規律,為界別委員搭建各具特色、各有側重的履職平臺。二是把委員組織、調動起來,把協商的主業幹實、幹好。要提高協商的組織化程度,按照委員的特長,把委員中的專家、名家、大家邀請到既定的調研中來,讓他們更多地參與到調研報告的起草、分析和論證當中。要把參與協商討論的人員選擇好,按專業的程序組織起來協商,既要讓有能力、有見地的專家參與進來,還要讓利益攸關方參與進來。要把協商的氛圍營造好,既要讓委員遵循規則、有序協商而不各說各話,還要讓委員理性表達、說務實管用的心裡話。三是做好委員的聯繫服務工作。要完善和落實分黨組成員、黨員常委與黨外委員談心談話制度,交流想法、增進共識。要落實走訪看望委員制度,專委會的同志到基層調研視察時,要通過座談、走訪等形式,加強與住地委員的聯繫,聽取意見、溝通信息。要組織好委員視察考察活動,引導委員感受發展成就、了解最新動向、深化省情認識。
三要創新與市縣政協聯繫指導的方式。加強對市縣政協對口專委會工作的聯繫指導。對有些工作和重大調研課題,可通過聯合、委託等方式,與市縣政協專委會共同完成。如近兩年我們圍繞脫貧攻堅、十大生態產業等,與市縣政協聯合開展監督性調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要建立省市縣政協專委會工作溝通協商機制,實現互通情況、上下聯動。
四要創新藉助外力開展工作的方式。加強與全國政協對口專委會的請示、匯報,藉助他們的資源、力量,以聯合的方式,共同開展課題調研、承辦專項會議。要加強與兄弟省市政協、省內外科研院校的聯繫,以合作、委託等方式,共同完成高質量的課題研究。
第三,要完善制度機制,為專委會發揮作用提供基本保障。
一要切實貫徹好《關於加強改進政協甘肅省委員會專門委員會工作和制度建設的實施意見》。制定這個《實施意見》,在省政協歷史上是第一次。希望大家認真討論,把它修改好,使之成為今後規範專委會工作的制度保障。
二要加強對專委會工作的聯繫指導。主席會議成員要加強對分管專委會工作的指導,積極參與他們的重要活動,為他們出思路、定任務、解難題。要進一步完善專委會人員的請銷假制度。《實施意見》已對此作了明確規定,望大家嚴格遵守、認真執行。秘書長要做好專委會與機關工作的統籌協調,協助專委會解決履職中的具體問題。
三要把專委會作為服務保障的重點。我認為,在省政協整個工作的擺布中應實行「三個圍繞」:一是省政協黨組要圍繞省委的中心工作轉。要始終做到中央有指示、省委有部署,省政協就要有響應、有行動,始終與省委同心同向。二是專委會要圍繞政協黨組的重點工作轉。專委會要堅持在政協黨組領導下開展工作,安排工作時,要把黨組安排的工作任務優先完成好。三是整個機關要圍繞黨組交付專委會的重點工作任務轉。即辦公廳要從活動經費、人員配備、車輛安排、會議場所、辦公條件等方面,優先為專委會開展工作提供保障。研究室要協助專委會重要文稿的完善工作。專委會承擔的調研報告或建議案,分管主席要審核把關修改後,才能報主席會議審定。委員委和人事部門要協助專委會做好委員的遴選工作。可根據界別實際,增選一定數量的專委會委員。同時,建立專委會委員動態調整機制,對不適應的及時退出,對水平高、有意願的可不斷補充進來。
新時代人民政協大有可為。政協工作要承擔起應有職責,主要靠各專委會來支撐;政協工作要幹出新樣子,關鍵取決於各專委會的狀況。希望各專委會的同志都能擔負起自己的職責和使命,努力完成黨組和主席會議交予的各項任務,為政協事業真正地盡份心、添份彩!
來源:協商報
原標題:《在全省政協專門委員會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