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修志 以啟未來——寫在《欽州市志》出版發行之際

2020-12-08 中國欽州

  欽州市地方志辦公室

  《欽州市志》已由廣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全書共522萬字。這是我市地方志工作在各級黨委政府重視支持下取得的一項重大成果,標誌著我市市本級完成了國家和自治區確定的在2020年前完成第二輪修志的光榮任務。

  我市素有修志傳統,歷史上曾多次修志,最早始於唐代。現存有明嘉靖《欽州志》,清康熙、雍正、道光《欽州志》,清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靈山縣誌》以及民國《欽縣縣誌》《靈山縣誌》。新中國成立後各級黨委政府重視地方志工作。1958年,合浦專區各縣執行上級指示,組織班子編修地方志書,欽縣寫出初稿,冠名《前進中的欽縣》(今存有油印本)。1981年,欽州地區啟動第一輪修志。2000年,第一輪修志工作結束,欽州市共編纂出版《浦北縣誌》《靈山縣誌》和縣級《欽州市志》。2001年1月,根據自治區統一部署,欽州市啟動第二輪修志,最終確定新編6部志書,即《欽州市志》《欽州市欽南區志》《欽州市欽北區志》《欽州港經濟開發區志》《靈山縣誌》《浦北縣誌》。其中,《靈山縣誌》《浦北縣誌》為續修,其餘為創修。欽州市編修志書進入了市、縣區全覆蓋的新階段。 

  眾手成志著新篇 

  《欽州市志》為創修志,上限追溯至欽州市歷史的發端,下限至2005年,記述的地域範圍為2005年欽州市行政區域。全書設39篇,內容涵蓋本行政區域的自然、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的歷史與現狀等方方面面,堪稱「一地的百科全書」。

  2001年,《欽州市志》編修工作啟動後,幾乎所有市直副處級以上機關企事業單位都被列為《欽州市志》的承修單位,負責撰寫本單位所在行業的分志。因修志的專業性較強,工作推進緩慢。到2006年底,各分志完成初稿的不多,真正交稿的更少。

  2007年5月,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地方志工作會議,部署第二輪修志工作。會後,市地方志辦加強對143家承修單位的督促指導,並陸續舉辦修志培訓班,各承修單位明確了分管領導和撰稿人員,專人修志。

  2013年底,市地方志辦確定《欽州市志》的總纂和副總纂,創新工作方法,強化質量目標責任制。2014年8月完成《欽州市志(評議稿)》,11月召開《欽州市志》三級評稿會。三級評稿會後,將專家評議意見及眉批內容逐一梳理,編印《如何提高志書編纂質量》一書和《〈欽州市志〉無紙化編輯及MicrosoftWord使用技巧培訓教材》,對全市修志人員進行培訓。並將三級評稿後的修改完善工作分解成五個階段,形成遞進式的五套志稿,即送審樣稿、送審稿、學術研討稿、齊清定稿、出版社一校後修改稿。每個階段的志稿除了總纂把關,都聘請專家審校。各個階段都有明確的時間計劃和質量要求,並將《〈欽州市志〉整改進度表》上牆公示。

  2016年9月,《欽州市志》以高分通過自治區的審查驗收。經審後修改,2018年7月,《欽州市志》正式進入出版程序。《欽州市志》的順利出版,是各級黨委政府,領導、專家、修志工作者和熱心人士共同努力的結果。

  精益求精出佳作 

  《欽州市志》所記的地域範圍是1994年10月欽州撤地設市後的欽州市境。由於今欽州市境所隸行政區域經多次變化,如何把記述範圍準確表述出來,從自治區審稿專家到承修單位撰稿人都有不同意見。為使表述精準,市地方志辦的編輯們經過反覆研究和討論,最後確定統一使用「今欽州市境」或「今市境」來泛稱本志記述的地域範圍。

  今欽州市境的行政區劃歷史上屢屢變更,所轄縣的變化則更加紛繁複雜。市地方志辦的編輯們需對志稿中所記每一事項條分縷析,務必使時間、地點、所在行政區劃精準對應。

  《欽州市志》的內容主要源於已出版的一輪志書、相關舊志、檔案材料、考古資料,但這些資料並不齊全,有些也不準確甚至錯誤。為了查漏補缺、勘誤校正,市地方志辦除了在當地廣泛搜集資料外,還組織人員專程到北京方志館、首都圖書館、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中山大學圖書館去搜集資料,其中包括對古代合浦郡治的考辨。2017年3月24日-28日,市地方志辦邀請8位廣西知名方志專家,就如何打造精品佳志,召開《欽州市志》學術研討會,古代合浦郡治的記述問題亦在研討範圍。

  《欽州市志》堅持求真存實的原則,秉筆直書,力求還原歷史真相,並儘可能反映客觀規律,以啟警後人。內容上,注重記新、記特、記亮點,以彰顯人傑地靈。篇目上,將口岸、欽州港、鹽業、漁業、水果業提級升格為篇,將坭興陶、造船升格為節,以突出我市臨海、水果豐富、坭興陶出名的地方特色,突出時代特色。

  2017年5月11日-13日,全國第二輪志書(政治部類)編纂業務研討會在成都市舉行,共選出3個地方的政治部類志稿參評,《欽州市志》參評,獲得專業人士高度好評。

  進入出版程序後,市地方志辦經過努力爭取,廣西人民出版社首次外聘方志和出版行業的8位資深專家,對《欽州市志》進行6次審校,出版社的編輯們最後又對志稿進行了嚴格的覆審。

  志載盛世啟未來 

  《欽州市志》以翔實的資料全面真實地再現欽州經濟社會巨變的歷史軌跡,是欽州的文明史、發展史和創造史。當您讀完本志,定會發現:歷史上的欽州並非偏遠落後的蠻荒之地,而是有著燦爛輝煌歷史的英雄故裡。

  秦統一嶺南後,今市境依江傍海相繼設立過近40個州、郡、縣署。漢至南北朝,今市境是北部灣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軍事要地及交通樞紐。

  欽州自古以來英雄輩出。明代,石梯鄉(今浦北官垌鎮)狼兵總目黃李繼率兵赴廣東電白抗倭,全殲來犯倭寇。清道光三十年(1851年),靈山天地會首領蘇三被清軍殺害,其妻蘇三娘率天地會2000餘人投太平軍,在天京與洪宣嬌同領女軍,任女營副總管。十九世紀末期,面對外敵進逼祖國邊疆的危機,馮子材、劉永福分別率軍英勇抗擊,屢敗法軍。劉永福還率黑旗軍東渡臺灣島,抗擊日寇的侵略,踐行了大義凜然的民族氣節和崇高的愛國精神。清末,欽州大寺人黃明堂追隨孫中山加入同盟會,組織和領導鎮南關起義,與關仁甫、王和順組織領導雲南河口起義,民國12年(1923年)任中央直轄第四軍軍長,先後參與反清、倒袁(世凱)、剿龍(濟光)、討陸(榮廷)、伐陳(炯明)等鬥爭。抗日戰爭時期,今浦北縣石埇鎮人香翰屏被任命為第三戰區第九集團軍副總司令,後調任第十九集團軍副總司令,率部在淞滬、蘇、浙等地同日軍作戰。日軍入侵欽州後,中共地下黨積極投身到抗日救亡宣傳活動中,廣泛發動民眾成立抗日壯丁團、自衛隊、遊擊隊,配合駐軍英勇抗擊日寇。中共領導的欽縣人民抗日解放軍發動小董起義,13位志士被捕遇害。解放後,今市境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積極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參加剿匪戰鬥以及抗美援朝、援越抗美、對越自衛還擊等參戰支前工作,為建設祖國邊疆、保衛祖國邊疆作出了重要貢獻。

  上世紀90年代,欽州上下團結一心,不等不靠,捐款集資建設欽州港。1994年1月,欽州港2個萬噸級起步泊位建成投入使用。1997年6月,欽州港國家一類口岸正式對外開放。此後,欽州保稅港區、中馬欽州產業園區等國家級發展平臺相繼落戶欽州。中石化、中石油、中電投、中船集團、中糧油脂、國投公司、華誼集團、印尼APP公司、新加坡來寶集團等企業巨頭相繼進駐。欽州港已建成30萬噸級碼頭及航道、8個10萬噸級貨櫃碼頭、30多個萬噸級以上泊位,港口吞吐能力達1.14億噸;已開通26條國內國際班輪航線。

  知古鑑今,以啟未來。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欽州港片區的設立,又使欽州面臨更大的發展機遇,欽州人民正在發揚敢想敢幹,勇於創造嶄新業績的優良作風和光榮傳統,為建設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門戶港、發展向海經濟產業集聚區、打造中國-東協合作示範區而努力奮鬥。我們堅信,欽州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燦爛輝煌!(胡運動執筆)

相關焦點

  • 盛世修志 志載盛世
    40周年之際,《紹興市志(1979-2010)》出版問世,全方位展示了紹興改革開放這段時期的歷史印記和在新時代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謀求改革開放再出發的宏偉進程,描繪了古越大地激蕩人心的滄桑巨變,為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紹興增添了新的光彩,為更多人了解紹興、熱愛紹興打開一扇精彩的文化之窗。
  • 修志問道,以啟未來——寫在第二輪《青島市志》編修工作全面完成之...
    修志問道,以啟未來——寫在第二輪《青島市志》編修工作全面完成之際(上)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7.12.27 星期三
  • 盛世修志載輝煌 鑑古知今謀發展
    原標題:盛世修志載輝煌 鑑古知今謀發展   盛世修志載輝煌,鑑古知今謀發展。
  • 志存高遠 秉筆著史——寫在《德州市志(1986-2011)》出版之際
    市志客觀翔實記載了德州人民的奮鬥歷程、改革發展的巨大變化,為我們在新時代繼續前進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  回望整個修志工作,收穫頗多,感慨頗多。新中國成立後,德州市編纂過兩部地市級綜合志書,一部是1992年出版發行的《德州地區志(1840-1985)》,再就是新編的《德州市志(1986-2011)》。
  • 盛世修志 存史資政
    ———寫在《重慶巿志·文學誌》出版發行之際一部文學誌,最主要的文化價值,在於存史鑑今、資政育人。《重慶巿志·文學誌》的編修和出版,填補了重慶的文學空白,具有補缺意義。作為一個行政區域,不管是原來的省轄巿、計劃單列巿,還是後來的直轄巿,重慶在中國文學的發展史上,始終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不論其文學地位如何,都應該有一部自己的文學誌,在地方志中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 盛世修志書寫時代 浙江方志辦鼓勵社會力量參與修志
    央廣網金華12月14日消息(記者 張國亮 謝夢潔)偉大時代需要精彩書寫,盛世修志呼喚社會各界。即將於2020年面世的多達113卷、字數上億的《浙江通志》目前正在緊張編纂過程中。12月13日,浙江省地方志辦公室召集全省社會各界專家在金華召開「全省社會參與支持地方志事業發展座談會」,就鼓勵社會力量參與「修志」、促進地方志轉型升級等主題進行深入探討。據了解,這是地方方志辦在全國範圍內首次召開此類型會議。
  • 人民日報:盛世修志助力中國夢
    編修地方志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歷史悠久,連綿不斷。盛世修志,志載盛世。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新時期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地方志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特別是2006年國務院《地方志工作條例》頒布施行後,地方志工作走上了依法治志的軌道,在為黨立言、為國存史、為民修志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 《四川省志·九寨溝志》出版發行
    近日,四川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纂、九寨溝風景區管理局承編的《四川省志·九寨溝志》(以下簡稱《九寨溝志》),由方志出版社出版發行。《九寨溝志》是四川省第二輪志書編修增設的特色志,除概述、附錄、編後記外,正文設8篇29章99節,計60萬字,並配圖照320餘幅。
  • 修志問道 以啟未來
    修志不僅具有「補史之缺、參史之錯、詳史之略、續史之無」的存史價值,更可起到以志為鑑、啟迪後人的巨大作用  第五次全國地方志工作會議日前在京舉行,李克強總理作批示並指出,「地方志是傳承中華文明、發掘歷史智慧的重要載體,存史、育人、資政,做好編修工作十分重要」,強調「修志問道,以啟未來」。
  • 全國政協委員何天谷:盛世修志 建議啟動編修《國志》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北京攝影報導盛世修志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優良傳統。何天谷認為:「在改革開放40周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即將迎來成立70周年之際,啟動編修《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志》,正當其時。盛世修「國志」, 助力中國夢。」在接受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何天谷詳細解讀了其提出該提案的初衷。
  • 《四川省志·僑務志(1986—2005)》出版發行
    四川在線 林嘉薇記者12月12日從省地方志辦公室獲悉,由四川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纂、四川省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牽頭承編的《四川省志·僑務志(1986—2005)》(以下簡稱《僑務志》)近日由方志出版社出版發行。
  • 歷時5年 泰順縣城關《羅陽鎮志》正式出版發行
    2018-11-26 11:12 | 泰順新聞網編修地方志是中華民族的優良文化傳統,也是文化強縣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2013年起,泰順縣羅陽鎮在泰順縣政府的統一部署下,承編《泰順縣誌》羅陽章節及編撰《羅陽鎮志》的工作,開始了第一輪修志工作,成立了《羅陽鎮志》編纂工作領導小組。歷經5年多的時間,近日,《羅陽鎮志》暨碑排、嶺北、下洪、仙稔、南院、洲嶺六鄉志正式出版發行了。11月22日上午,記者採訪了羅陽鎮分管修志工作的龔曉春副鎮長和翁少平主編。
  • 調整思路 做好修志工作
    為了解決「三難」問題,我們從轉變觀念入手,在修志思路上堅持變志辦修志為政府修志、變關門編志為開門修志、變眾手成志為能人修志。現在嶽陽的修志工作,隊伍充滿活力,運行機制靈活,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一,變志辦修志為政府修志    盛世修志,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 《房縣地名志》正式出版發行
    11月20日,《房縣地名志》正式出版發行房縣地名志《房縣地名志》以我縣現有行政區劃為界,按照界定的地名範疇,全面系統地記載了我縣地理文化資源和地名的標準名稱,準確客觀地梳理了我縣各個地名的名稱來歷歷史意義志書的編纂出版,將普查成果通過正式出版進行固化保存,發揮著「資治、惠民、教化、查詢、存史」的作用,方便地名工作者和百姓查閱,對於搶救挖掘保護我縣的歷史地名文化,意義重大。同時,也將成為房縣人記得住鄉愁、找得到回家的路的「指向標」。
  • 黃平縣首部鄉鎮志《中國名鎮志-重安鎮志》即將出版發行
    近日,記者從黃平縣重安鎮黨政部門獲悉,歷時3年編纂的《中國名鎮志-重安鎮志》已順利通過中指辦和方志出版社兩道質量檢查,現已進入出版程序,預計在2020年6月將與廣大讀者見面。  《中國名鎮志-重安鎮志》於2016年3月正式啟動編纂。該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專門成立了編纂工作委員會,邀請了編寫經驗豐富的梅正魁、羅勳、沈淵三位同志進行編纂,通過深入梳理地方歷史文化脈絡,挖掘重安獨特的文化資源,以翔實的史料、完備的體例、嚴謹的結構、簡潔的文字,準確記述了重安建制以來的巨大發展變化,共17萬字,收納有精美圖片175副。
  • 盛世修志 惠澤千秋 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洪洞大槐樹移民史》出版
    盛世修志,存史資政。日前,由洪洞縣縣政協黨組書記、主席程延平,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有限公司董事長範忠義,縣誌辦原主任張青主編的《洪洞大槐樹移民史》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該書的出版將為移民後裔提供更為詳實的尋根憑據,為大槐樹移民文化研究提供真實的史料,也為槐鄉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提供強大的支撐和源動力。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有限公司董事長範忠義表示,《洪洞大槐樹移民史》從3天的詳細商談、周密部署,到30多人的嘔心瀝血、並肩作戰,歷經300多個日夜的筆耕不輟、舉要刪蕪,最終形成集結眾人心血期望的300萬文字。
  • 【方志四川•論壇】鄧瑜 ‖從「修志」到「修志為用」 ——四川...
    據2004年3月出版的《四川省地方志目錄(一)》統計,四川全省第一輪三級志書編纂工作完成了10280部10348冊志書,其中包含部門志、鄉鎮志、廠礦志、山水志等編纂成果。 四川第一輪社會主義新方志編纂,是在摸索中完成的。從組織發動、機構人員到資料收集、篇章設置、編纂規範,都屬於「創業」模式,因此在理論上準備不足,實際操作中邊寫邊積累經驗。
  • 湘潭修志背後那些事兒:「修志不光是閉門啃書,還得實地考察」
    從最初的門外漢,到市志中的紡織行辦相關篇章修志人員,李若倫趴在家中的小茶几上,寫下了三四十萬字。查找資料的不易與伏案編書的辛苦,讓他對修志有著深切的體會。5月11日,《湘潭市志(1986-2005)》正式出版發行。這是湘潭第二輪修志,上一輪修志,修到了1986年。再往前,湘潭較有名的志書,有王闓運編的《(光緒刊)湘潭縣誌》《湘軍志》等。
  • 寧波迎來地方修志編史高潮!區縣市明年完成二輪修志
    &nbsp&nbsp&nbsp&nbsp市政府辦公廳日前下發了加快推進地方志事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要以二輪修志、年鑑編纂為重點,拓展地方志工作領域,豐富地方志成果表現形式,形成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第二個地方修志編史高潮。
  • 《呼和浩特市地名志》出版發行
    《呼和浩特市地名志》出版發行 2021-01-12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