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外交家班超,出身書香門第,為何成了軍事家?只因一句玩笑話

2020-12-16 焦點思維sir

東漢外交家班超,出身書香門第,為何成了軍事家?只因一句玩笑話

班超是東漢名將、外交家,出身文學世家,他是史學家班彪之子,《漢書》的編撰者班固之弟,三人合稱「三班」。但是,他卻「投筆從戎」,並且曾使西域幾十個小國,都歸附中原,尤其是他在東漢與西域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聯繫,都做出重要的貢獻。

相傳,班超從小就很有志氣,立志要為國家幹一番事業。青年時他的哥哥班固奉命到洛陽擔任校書郎,班超與母親一起也隨哥哥前往。

到了那裡,由於生活艱苦,班超不得不替官府謄抄文件。雖然他每天從早忙到晚,做得非常的辛苦,但所得的報酬也只能勉強維持生活,而且工作時還總得看上司的臉色行事。

一天,他又去抄文件,一邊工作一邊想起自己的抱負,想到激動時忍不住猛然把毛筆扔到地上,說:「男子漢大丈夫縱然沒有別的大志向,也應該學習張騫,在與別國的交往中建立功勳,以取得封侯。怎麼能老是埋頭於筆墨紙硯之間呢?」

看到班超此舉,同僚們們紛紛嘲笑他,笑話他:「哈哈,一個小小的老百姓,還想學習張騫大將軍封侯拜相呢?真是異想天開,哈哈……「面對這些嘰諷,班超非常氣憤,從此更加執於自己的志向,便決心「投筆從戎」!

不久之後,他就參加了軍隊。由於作戰英勇,身先士卒,很快班超就得到了升遷,做了大將軍。

後來,朝廷又多次派遣班超做使者,讓他到西域等各國去做聯誼工作。於是,班超靠著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克服了一次次的困難,取得了很多輝煌的成就。

可以說,班超為加強大漢王朝與西域各國以及古羅馬帝國等,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聯繫,做出重要的貢獻,最後被朝廷封為「定遠侯」。從而給哪些說他是「小小百姓不可能封侯拜相」之人,打了一記響亮的耳光,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投筆從戎」的故事。

相關焦點

  • 班超:為國家和人民棄筆從戎,是漢朝的大功臣
    班超,是東漢時期著名軍事家、外交家。班超這個人是相當勇猛,作為東漢名將實力當然也不差。這一生徵戰了三十餘年,徵服了五十五個國家,開拓了一百六十萬公裡領土。可是如此勇猛的人,卻出身文學世家,從前的他是拿筆的,後來發生了什麼使得他放下手中的筆拿起武器呢?根據歷史記載,班超是著名史學家班彪的小兒子。
  • 東漢外交家,班超,一個為國家和平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的外交家
    即使是在尚武的時代,中原也展開積極的外交,以尋求用和平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所以我國不僅有英勇善戰的軍事家,更有對外展開積極外交的外交大臣。雖然他們不用親自上戰場面對槍林彈雨,但是他們這些外交大臣面對的局勢卻一點都比戰場簡單,有些人為了國家外交,遠離故土,獨自在異鄉幾十年,為國家的和平作出偉大貢獻。其中東漢時期的班超便是一個為國家外交事業貢獻大半生的傑出外交家。
  • 影響中國歷史的四大陝西軍事家,班超排第四,第一很有名
    第一:郭子儀華州鄭縣(今陝西渭南華州區)人,唐代名將、政治家、軍事家。安史之亂爆發後,郭子儀任朔方節度使,率軍勤王,收復河北、河東,西京長安、東都洛陽,以功加封代國公。公元762年初,太原、絳州兵變,郭子儀被封為汾陽王,率兵平定叛亂。
  • 大巴山懷抱中的明珠—鎮巴縣,又稱班城,之所以叫班城,是因為?
    鎮巴縣又稱「班城」。為什麼叫「班城」呢,是因為東漢時一個赫赫有名的人物:班超。《後漢書·班超傳》載,班超,字仲升,陝西扶風人,東漢時期著名軍事家、外交家。班超素有大志,不修細節,初為官府書吏,後投筆從戎,出擊北伐匈奴,又出使西域,屢立戰功,為西域的回歸做出了巨大貢獻。朝廷為表彰其功績,封為定遠侯,食邑定遠(即鎮巴縣),班城從此成為鎮巴縣的代名詞。在鎮巴縣城黑虎梁腳下的班侯園就是為紀念軍事家、外交家班超而建。
  • 話說扶風歷史名人之班超
    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扶風郡平陵縣(今陝西省鹹陽市)人。東漢時期著名軍事家、外交家,史學家班彪的幼子,其長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學家。 「腥風折草戰壕塌,月冷黃昏血染沙。」西漢末年和新莽時期,中央政府衰弱,匈奴貴族乘機控制了西域各地,割斷了西域各族同內地的聯繫。
  • 東漢最牛使節班超,出使西域攻滅56國,為中國打下大片壯麗河山
    01.牛人班超的一家,說是東漢最著名的家庭也不為過。3.老三班稚,以方直自守見稱,終官延陵郎。4.女兒就是著名的才女班婕妤。婕妤是漢代後宮嬪妃的稱號,班婕妤與漢成帝不僅是夫妻,因為她博學多才,更是與成帝是亦師亦友的關係,即便後來成帝有了趙飛燕,但他對班婕妤仍然愛護有加。
  • 經典文言文賞析|班超投筆從戎
    原文班超家貧,常為官傭書①以供養。久勞苦,嘗②輟③業投筆嘆曰:「大丈夫無他志略④,猶⑤當效傅介子、張騫⑥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⑦安⑧知壯士之志哉!」後超出使西域,竟⑨立功封侯,史留名。
  • 東漢第一猛人班超到底有多厲害?
    這些在為中華民族開疆拓土的英雄人物中,有一位大哥顯得格格不入:他出生於書香門第,卻屢次率軍戰勝數倍於己的敵人;他一生奉行著「不服就幹」的原則,無論是國王、國師還是敵國使團,只要不服就果斷殺之;他幾乎是靠著一人之力,坐鎮西域三十年。他就是帶領36個隨從就敢橫行西域50國的東漢第一猛人——班超!
  • 東漢班氏家族傳奇歷史,家族一門四英傑,為漢朝做出巨大貢獻
    而我心中的氏族,莫過於東漢時期的班氏家族。班氏家族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一直延續到東漢年間,班氏家族一門四豪傑,他們是班彪、班固、班超、班昭、都對後世影響極大。 班超,東漢著名軍事家、外交家。班超為人胸懷大志,他口齒伶俐,博學多才。
  • 東漢班氏家族傳奇歷史,家族一門四英傑,為漢朝做出巨大貢獻
    而我心中的氏族,莫過於東漢時期的班氏家族。班氏家族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一直延續到東漢年間,班氏家族一門四豪傑,他們是班彪、班固、班超、班昭、都對後世影響極大。班超,東漢著名軍事家、外交家。班超為人胸懷大志,他口齒伶俐,博學多才。班超不甘心淪為官府文吏,毅然決定從軍,班超也就是「投筆從戎」的的主人公。班超說「不入虎穴,不得虎子,所以班超跟隨竇固北擊匈奴,大獲戰功,深得竇固賞識。隨後被竇固派遣到西域,以西域的力量來治理西域,深得西域人民的愛戴。至此,班超在西域一待就是三十年。 班彪,班超之父,東漢時期著名史學家、文學家。
  • 2020山東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中國古代歷史——著名的外交家
    | 時事政治在近幾年的事業單位考試中,常識部分對於中國古代歷史的考查比例相對較大,尤其是各朝各代湧現出了大量的思想家、文學家、軍事家等(二)班超班超,東漢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外交家、軍事家。今陝西鹹陽人,其父班彪、兄長班固、妹妹班昭。班超前期為官府抄錄文書,後為了理想抱負,棄筆投戎,奮勇出擊匈奴,出使西域。在這一時期,前後收復西域諸多國家,被封為「定遠候」。(三)玄奘玄奘,俗家名陳禕。今河南洛陽人,是唐代著名的外交家、思想家,被後世譽為三藏法師。
  • 「沆瀣一氣」本是一句玩笑話,為何最後成了貶義
    其實,它當時只是世人用作玩笑的一個詞,為何後來卻發展成貶義了呢?這個成語背後的故事發生在唐朝,唐代盛行科舉,許多寒門子弟希望通過科舉來考取功名。在唐僖宗年代的一次科舉考試中,有個叫崔瀣的考生,才華出眾、能力超群,欣然前來參加科舉。而當時的主考官名為崔沆,考試結束後,崔沆要批閱考生的試卷,當他批到崔瀣的考卷時,十分讚賞他的才華,認為他是個可用之才。
  • 筆·文房之首:班超握管不成事,投擲翻從萬裡戎
    班超握管不成事,投擲翻從萬裡戎。要讀懂這首詩,我們必須要先了解詩中的幾個典故。首聯的「秦代將軍」,是指秦國大將蒙恬獵兔做筆的故事。這個故事出自韓愈的《毛穎傳》。戰國末期,蒙恬率軍南下徵伐楚國時,駐紮在中山,也就是唐代的宣州潥水。
  • 看班超投筆從戎,替皇帝多次出使西域,擴大漢朝威望
    馮夢龍曾經評價漢朝時期的著名外交家班超:必如班定遠,方是滿腹皆兵,渾身是膽。趙子龍、姜伯約不足道也。班超,東漢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同時他也是一位優秀的外交家。平時不顯露山水,但班超一到了軍隊中就展現了與眾不同的才華,軍事天賦頗為出眾。在他的帶領下,他在伊吾地區與匈奴交戰,並且一舉得到了勝利,獲得了竇固的賞識,於是派遣他與另一人郭恂共同出使西域。他們到了匈奴不久,班超很快便籠絡了匈奴單于,展現了極高的外交天賦。
  • 東漢兩百年歷史,可稱為將軍者,不過八人
    《後漢書》作者範曄單獨為耿弇列一傳,讚頌他為東漢王朝攻取四十六郡,三百餘城,從未失利。在他東徵西討的軍事生涯當中,各種戰術玩弄於鼓掌之上,無論是心理戰還是攻堅戰都是手到擒來,並將圍點打援、聲東擊西這兩個戰術發揮到極致,受到歷代軍事家推崇。耿弇在攻打張步的時候受到箭傷,血流不止,他鎮定自若,繼續激勵部下勇往直前,深受劉秀讚許,稱他為「有志者事竟成」的典範。
  • 不,還有班家
    班家起家應該是在漢武帝時期,得益於當時的名將左曹越騎校尉班況,以及其女即今天要說的三位主人翁的祖姑班婕妤。西晉女文學家左芬:「恂恂班女,恭讓謙虛,辭輦進賢,辯祝理誣,形圖丹青,名侔樊虞。」說了這些多還未進入正題,可能有些讀者已經有些不耐煩了,那麼,我也就不在東扯西拉的了,下面開始正式介紹一下今天的三位主人翁:班超、班固、班昭。
  • 班超說的這兩句話現在每個人都用,卻不知這其中由來
    東漢和西漢不一樣,不是熱衷於開疆拓土的王朝,名將質量和名氣都不如西漢。班超卻以一己之力,拉高了東漢將領的水準,並且成為後世愛國軍人效仿的楷模。因他的功績和事跡,被封為定遠侯。班超的定遠侯與霍去病的冠軍侯是一樣性質的,在不同的領域。「投筆從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兩句話,人人知道人人都說,卻不知道是班超發明的,更不知道其中典故。
  • 建功西域的班超與班勇
    出身於學術世家的班超,興趣卻不在學術上。恰巧就在這個時候,隨著東漢王朝國力的逐漸上升,重新打通絲綢之路就成了東漢王朝的一個重任班超好言撫慰,鄯善王表示願意歸附朝廷,並把自己的王子送到朝廷作為人質。班超在西域的第一戰取得了非常輝煌的勝利。但就在班超的事業剛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漢明帝卻死了。西域的一些國家乘機開始親近匈奴,甚至發生了都護被殺的事件。新即位的漢章帝怕班超孤立無援,就下令讓班超班師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