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買房過程中,籤合同與付房款一般同步進行,才能切實保障雙方利益。但有些公司會以房價優惠為條件,延遲籤訂合同的時間。很多消費者看中數萬元的優惠,提前付了房款,沒想到卻因此陷入了和置業公司無休止的糾紛當中。杭州一位劉大姐花了近40萬購入一個鋪面,置業公司提出推遲籤合同,同時給予打9折等諸多優惠。如今一年時間過去,合同遲遲沒有籤好,自己仍是「沒名沒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一年前,劉大姐在當地購入一套商鋪,總價37萬元,一次結清。劉大姐付款付得很爽快,但置業公司對籤合同一事卻磨磨蹭蹭,拖了一年還沒處理好。如今這套商鋪既沒有房產證,也沒有買賣合同,錢已經交出去了,但房子卻一直沒有到手,劉大姐懸著的心始終放不下來。
一套無法辦理網籤和證件的房子,按理說應該購者寥寥。但劉大姐稱,置業公司是以優惠手段吸引了她。當時對方提出可以用30萬元抵40萬元,如果一次結清,還能享受9折優惠。同時為了打消消費者的疑慮,公司承諾最晚到10月份就可以將一切手續及證件辦齊,如果違約將給予日均萬分之一總房款的賠償。
用延期辦理換取價格差,劉大姐算了算這筆帳覺得不虧,便很乾脆的將近40萬的房款一次付清。劉大姐所有的決策都是建立在公司能信守承諾的前提下,但現實卻事與願違。
購房後,劉大姐緊接著將商鋪委託給公司管理,而自己則從中收取租金利潤。半年時間很快過去,置業公司沒能兌現諾言,商鋪始終處於沒有名分的狀態。此時公司再次提出,繼續往後推遲兩個月。截至到年底,如果還未能辦理好手續,將全部返還房款。劉大姐選擇再相信對方一次,但如今4個月時間都過去了,事情依然毫無進展。劉大姐試圖聯繫公司,但電話始終打不通。她擔心自己的錢打了水漂,怒將此事曝光給媒體。
劉大姐懷疑手續一直辦不下來,很可能是由於房產正處於抵押狀態。記者陪同劉大姐來到涉事置業公司,管理人員承認,房子確實處於抵押狀態,如今正在走贖回流程。本打算春節後處理此事,但由於肺炎事件,公司始終未能復工,還需一段時日才能解決此事。若劉大姐無法等待,公司願退還錢款。若可以等待,公司將照常支付商鋪租金,並積極推動手續辦理。目前雙方仍在溝通中。
小編想說:按照第2次的約定,公司理應在2019年年底之前解決此事,當時疫情也尚未爆發,如今屢次失約,卻將責任推給疫情,未免有逃避的嫌疑。俗話說:「事出反常必有妖。」結清房款卻無法籤訂合同,證明房屋背後仍存在錯綜複雜的利益問題尚未解決。警覺度高的購房者遇到這種情況,一般會繞道而走,而不是被公司提出的所謂優惠誘惑,在毫無法律保障的情況下付清房款。提醒購房者,即便無法及時籤訂手續,也應及時到房管部門或線上查詢房屋的抵押情況,避免稀裡糊塗地購入抵押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