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女兒是爸爸的小棉襖,可是上海6歲的女孩小雨,每次看到爸爸時,竟然會哭到吐,甚至暈過去。
本應該最親密的父女倆,為什麼這樣疏離呢?
原來,小雨的媽媽顧女士和爸爸張先生,在4年前離婚了,離婚時,女兒小雨只有2歲,雙方約定小雨的撫養權歸顧女士所有。
4年來,孩子的父親張先生會定期來探視孩子,每次張先生來看女兒,孩子都大哭一兩個小時,有兩次都哭到吐,而張先生看到孩子哭,還是要繼續碰她,甚至說,我看孩子摸一下就不行嗎?
顧女士說前夫看到女兒哭,還會在旁邊笑,實在不能理解。有次女兒哭到近乎暈厥,顧女士想帶孩子早點回家,張先生不但不同意,還和顧女士發生了推搡。
由於每次探視都不太平,孩子父親申請了探視權強制執行,法官也特意趕到了現場。可是即便在媽媽懷裡,小雨還是放聲大哭,無奈之下,張先生讓爺爺奶奶,先出去安撫孩子。
小雨情緒越發激動,甚至大喊,不要碰我。
半小時後,小雨逐步恢復了平靜,可當張先生上前想和女兒交流時,女兒情緒又激動了。不要碰我,我不想見到他,就不想見到他,永遠不想見到他了。
對於女兒如此抗拒自己,張先生認為,問題都出在外公外婆身上,女兒是受到了前妻一家教唆,故意不讓她跟自己親近。
顧女士反駁,他們不會那麼做,每次探視 孩子哭的時候,她還會告訴女兒,爸爸不會傷害你的,爸爸只是今天帶你出去玩的。顧女士認為,張先生需要對自己進行反思,原來,在小雨10個月大的時候,由於夫妻感情出現了裂痕,張先生選擇了一走了之,在他離開的一年多時間裡,他並沒有回來看過孩子。
直到一年半之後,夫妻倆辦完了離婚手續,張先生才開始定期探視女兒。然而,一次次探視,並沒有讓張先生和女兒的關係變得更為親近,由於張先生多次想要直接將小孩抱走,他和顧女士一家多次發生了肢體衝突,雙方關係變得更加劍拔弩張,連居委會的人都說,張先生每次強行抱得厲害,有時還是硬扯。
而且每次來看孩子,全程錄像,非常不妥。
女兒的激烈反抗讓張先生認為,顧女士想「獨佔」女兒,阻撓自己對女兒的探視。
於是,他從2017年開始,先後10次將顧女士告上了法庭,除了兩次是要求變更女兒的撫養權,其餘8次,都是探視權糾紛,要求變更探視方式和探視時間。
張先生訴求是:每兩周一次,能把女兒接走一天,還提出過,女兒去他家住6個月,他暫停付撫養費,反過來讓顧女士給他每個月9000的撫養費。
顧女士坦言非常累,光打官司費用花了10萬,證據也都是自己整理,前夫不停去起訴,她也只能應訴。
在顧女士看來,向法院起訴、改變探視地點和方式,都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關鍵,還是張先生需要從根本上,改變自己對待孩子的態度和方式。不要再用拉拉扯扯的方式,而是好好跟孩子溝通。張先生堅持認為,只要他把女兒抱走,有一兩次獨處的機會,情況就會改善。
律師表示:如果確定小雨因為父親的探視,引發了心理問題,顧女士可以向法院申請中止探視。
經過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醫生的初步診斷
小雨確實已經患上了創傷後應激障礙
這樣的結果,實在令人痛心,父母雙方無論誰贏了,身處戰場的小雨肯定是傷得最重的。希望小雨的家人,能放下心中的怨恨,讓孩子遠離大人之間的「戰火」。
【來源:生活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