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翻拍問題
不得不說,這幾年翻拍經典現在成了影視行業的香餑餑。為什麼如此火?
有以下幾點:
第一,有IP加持受眾廣影響力大,少了不少宣傳費。
第二,劇作已經比較成熟,只要按照原作規規矩矩拍不會出太大差子。就算質量不比經典,但最起碼在各大社交平臺吸引了不少粉絲,演員嘛,曝光量最重要。所以不管是製片人還是想要獲得更多人氣的非一線演員都會很樂意往上面靠。
張一山的《鹿鼎記》在2019年3月份低調開機,開機儀式都沒搞,可見整個劇組是鐵了心的要把劇做好,不在其他的地方搞花邊新聞,設定懸念賺足了觀眾期待!而新版的《鹿鼎記》據說會改名為《韋爵爺》,當然劇名這種東西隨時可改,《親愛的熱愛的》不也是臨時從《蜜汁燉魷魚》改的。
張一山版本的《鹿鼎記》能不能超過經典版?
要從以下方面分析:
首先,黃曉明、張衛健、陳小春誰的最經典?
豆瓣評分
豆瓣評分
豆瓣評分
從上面數據可清晰明了看出不管是從評論人數還是評分,陳小春的《鹿鼎記》都是最受歡迎,最深入人心的。由此也可看出,翻拍經典有很大的風險,不管是張衛健的版本還是黃曉明的都不及第一部。黃曉明更差,感覺不必多說,也怕說多了教主再來一句:我不要你覺得,只要我覺得!
所以這裡先Pass掉黃曉明版的《鹿鼎記》,畢竟張一山的個人口碑已經擺在那,觀眾還是比較認可的,黃曉明更適合霸總路線,但是他的霸總有時候又讓人感覺油膩......
其次,能否超過經典應該從那些地方考量?
第一,演技。
陳小春年少時跑過堂,理過發,後來因為跳舞進入香港無線電視臺,一路坎坷演過不少小人物,後來靠著《古惑仔》系列的山雞哥及《鹿鼎記》火遍了大江南北。是不是感覺這種路子很熟?對,周星馳和梁朝偉都是這麼走過來的,正是通過不斷的磨礪所以陳小春的演技自是不必多少,拿過香港的不少獎。陳小春的韋小寶十分的奸猾,有一種小人物的小聰明,小算盤。
來自於豆瓣,侵刪
張衛健雖然也算個富二代,但是十幾歲的時候父母就拋棄他們兄妹四人走了, 張衛健獨自撐起整個家,照顧兄妹。他特別喜歡研究人,喜歡演戲,喜歡唱歌,對事情喜歡追根究底。後來通過唱歌進入TVB,演了八年小角色,後來靠《西遊記》《機靈小不懂》《方世玉》大火。張衛健版的韋小寶天然的帶有一種靈氣,十分的聰明,完全不同於陳小春的極度接地氣的小人物,帶有一種書生氣。
來自於豆瓣,侵刪
網絡圖,侵刪
張一山可謂是家喻戶曉的童星,八歲從《小兵張嘎》出道,後來憑藉《家有兒女》真正的收穫不少觀眾。他外號「小猴子」,從小就是那種無法安定上課的孩子,十分淘氣,還學過武,後來進入北京電影學院成為楊紫的同班同學。張一山憑藉《餘罪》和《七個我》突破自己原有的人物定位,展現出不錯的演技。雖然沒有陳小春和張衛健演藝經歷豐富,但是我們從張一山的性格及他的作品可以看出,他十分符合韋小寶古靈精怪的個性,而且張一山曾透露他這一版本最接近原著,這是個塑造角色的基礎,不管是陳小春和張衛健都有自己鮮明的特點。
第二,陣容。
一部電視劇的成功與否不單單看一朵紅花,還要看綠葉的陪襯是否到位。
豆瓣數據,侵刪
陳小春的韋小寶版本陣容很強大,尤其是導演李添勝,經典版的《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等金庸的劇大都出自於他之手。而劉玉翠與梁小冰等「七個老婆」們在當時可謂是很火的,也許按照現在的審美他們不算好看,但上世紀九十年代正好是香港tvb最輝煌的時候,所以人們對他們的接受度很高。再說了,選演員不是選美,歸根到底看的是是否貼合角色!
豆瓣數據,侵刪
張衛健版的導演是潘文杰,雖然他不及李添勝那麼有名氣,但他的作品質量也很高,《跛豪》《上海灘》《陸小鳳》系列都是他的作品,十分有經驗和功力。再看「七個老婆」:林心如,朱茵,舒淇,陳法蓉.....要麼獲得過「香港小姐」要麼天仙下凡,朱茵的「紫霞仙子」不必多說了吧!這陣容在當時號稱是神仙陣容,而這一版也是我小時候看的比較多的一版。
豆瓣數據,侵刪
張一山版本的《鹿鼎記》由馬進指導,馬進也算是很有能力的導演,獲得過國家電視劇的最高獎「白玉蘭獎」。他的作品可能蔣雯麗《幸福來敲門》和周冬雨/張一山的《春風十裡不如你》更為大家熟知。韋小寶的「七個老婆」由唐藝昕,李沁,楊祺如等出演,有新生代也有實力派。
從陣容來看張一山版本的是不是有些弱,不如張衛健版本?事實也的確如此,這點不用羞於承認,這是事實,想要超過陳小春,張衛健有些難度。但分析問題不能單從演員入手,這一點我在標題已經點明,就是要從整體陣容考慮,即這些人之間能夠產生進一步的化學反應把整個劇往上推!我感覺張一山想要超過陳小春有些困難,要看劇本的質量和整體導演的協作能夠達到高效率的統一!
超越前輩容易,超越時代難
這句話是我最想說的,每個人有每一代人的獨屬記憶,有的人認為陳小春的《鹿鼎記》最經典,但有的人卻認為應該是張衛健的《鹿鼎記》,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每一部電視劇的受眾所處時代不同,每個時代的人對所看電視劇的鐘愛不僅僅是因為劇本身好看,更是因為那個劇承載著他們當時的生活,青春,歲月,正是如此他們才會感覺珍貴。
想起《天龍八部》和《射鵰英雄傳》我總會想起黃日華版本的,其他的雖然也看過,但是他們不在我生活的時代,沒有陪我度過那個日上三竿的中午,沒有陪我度過和小夥伴一起玩耍時總會耍的招式,沒有陪我度過那個寫著作業也要偷偷瞄幾眼的暑假......那些才是我認為最珍貴最經典的東西,它帶有我兒時的美好生活印記!
80後的青春是小虎隊,10後00後的記憶是TFBOYS,每個人都有獨屬自己的青春記憶,時代難以超越。也許等到十年後問《鹿鼎記》誰的最經典,有一部分人會說:張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