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李文 通訊員嶽才軒 記者從廣東省財政部門了解到,截至3月24日,全省各級財政共落實疫情防控資金126.73億元,為醫療救治、物資保障以及企業復工復產等提供支持,通過減免、緩繳稅費等措施,將為全省企業減負超過2300億元。
增加財政資金支持
一是支持疫情防控物資生產儲備
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在規定時間內通過技術改造新增或轉產納入各級政府調配或收儲任務的合格產品(不低於新增或轉產產能的50%),對其設備投資額給予最高可達80%的獎勵,單個企業獎勵金額最高可達5000萬元;
預撥省級應對疫情緊急儲備防控物資資金5億元,用於支持做好省級藥品儲備等物資的收儲調配。
二是支持受疫情影響較大行業企業度過難關
統籌安排4億元資金專項用於文化和旅遊企業應對疫情、刺激消費、振興市場;
實施復工復產企業疫情防控綜合保險,對市縣推動企業購買疫情防控綜合保險給予獎補;
及時撥付農產品獎補資金1.2億元保障「菜籃子」,支持春季農業生產。
三是支持保障企業用工需求
擴大中小微企業穩崗返還政策受益面,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繼續按企業及其職工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總額的50%予以返還,疫情防控期間及今後一段時間將受疫情影響企業的穩崗返還政策裁員率標準放寬至上年度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目標(5.5%),對參保職工30人(含)以下的企業,裁員率放寬至20%。
減輕企業負擔
一方面,落實國家各項減稅降費政策。
2月到6月對中小微企業及以單位形式參保的個體工商戶階段性免徵減免企業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單位繳費,從2月到4月對大型企業減半徵收,對享受減免政策後仍無力為職工繳納社保費的用人單位可按規定延期繳納;
3月至5月底對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徵收率階段性由3%降至1%;
免徵公共運輸運輸服務、生活服務、以及快遞收派居民必須生活物資取得收入的增值稅等。
另一方面,在地方權限範圍內做到能減則減、能免則免、能緩則緩。
階段性降低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的收費標準;
對符合延期繳納稅款條件的困難企業依法延長不超過三個月的稅款繳納期限;
對納稅確有困難的企業,依法合理予以減免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
國有資產類經營用房對受疫情影響較大不能正常經營的民營承租企業免收第一個月租金,減半收取第二、三個月租金;
鼓勵其他物業持有人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減免租金,免租金兩個月以上的企業,按免租金月份數給予房產稅困難減免等。
給予補助補貼
一是對參與疫情一線應急處置的醫務人員,按照國家規定提高臨時性工作補助,對經組織選派支援省外疫情重點地區的醫務防疫人員,適當提高生活補助。
二是對承擔疫情防控省級應急物資儲備調撥任務的企業,一次性給予承儲企業實際採購物資的總價值8%的補助。
三是對生產和配送疫情防控急需物資的企業,在疫情防控期間新招員工按每人不超過100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
四是對職工因疫情接受治療或被醫學觀察隔離期間企業所支付的工資待遇,按照不超過該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工資基數的50%補貼企業。
五是實施家禽水產蔬菜瓜果臨時收儲補貼政策,自2月14日起至疫情防控結束期間,對收儲本省養殖家禽10萬隻以上、水產品10噸以上以及收儲採購本省種植蔬菜瓜果100噸以上的本省採購收儲企業(包括農業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等),按家禽收儲每隻獎補2元、水產品收儲每噸獎補1000元、蔬菜瓜果收儲每噸獎補200元標準進行補貼。
六是建立降費補助和代償補償機制,對省再擔保公司納入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授信範圍的代償損失給予50%的分擔補償,對省農擔公司政策性擔保業務給予3%的業務獎補,對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業務給予0.5%的降費補助。
兜牢「三保」底線
對因疫情導致基本生活困難的家庭和個人,及時採取臨時救助措施;對符合領取失業保險金條件的失業人員,及時發放失業保險金,由失業保險基金代繳其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的基本醫療保險費。
對財政運行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市縣,進一步加大轉移支付力度,落實提高縣級財政留用比例政策,指導各地優先用於疫情防控和「三保」支出按時足額支付。
強化國庫調度管理,開展防疫資金保障情況「一日一報」,密切關注受疫情較大影響的地市財政收支平衡情況,加強資金調度。截至目前,各市縣庫款均能保障防疫資金和「三保」支出需要,沒有出現風險問題。
密切跟蹤疫情對省經濟財政運行的影響,積極穩妥做好差異化的工作預案,著眼實現全年收入目標,充分挖掘增收潛力,努力彌補減收缺口,確保全省財政收入平穩運行,防止出現大起大落。
簡化程序 建立「綠色通道」
一是建立政府採購「綠色通道」。簡化政府採購程序,使用財政資金採購疫情防控相關貨物、工程和服務的,以滿足疫情防控工作需要為首要目標,可不執行政府採購法規定的方式和程序。
二是建立進口通關「綠色通道」。完善疫情防控物資境外採購快速協調機制,支持加大防疫物資境外採購力度,採購進口物資無需審批,對能提供主管部門證明、涉及特殊物品的防控物資實行便利通關政策。
三是建立資金撥付「綠色通道」。按照特事特辦、急事急辦的原則,加快資金撥付,及早發揮資金效益。加快新增債券支出使用,儘快將債券資金撥付至項目上,支持疫情防控、交通物流、醫療衛生等領域在建和新建項目資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