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消費熱詞考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2020-12-14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盒飯財經」(ID:daxiongfan),作者:姚贇,36氪經授權發布。

人在江湖,名號多就是一種資產。

恭喜各位少俠,歷經11載雙十一武林大會,算力、手速、臂力、社交圈維護能力、倉庫管理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卓越的提升,也收穫了買一發十的電商消費江湖名號。

今年天貓雙11數據匯報,與往年有些不同。少了突破和超越,多了小數據的解讀。00:00:26,第一個數據不期而至:訂單創建峰值58.3萬/秒。00:30:00,2020天貓雙11全球狂歡季實時成交額突破3723億元。這是自11月1日0點至11月11日0點30分的數據(不包含房產交易)。

另一邊,僅開場9分鐘,京東11.11全球熱愛季累計下單金額已經突破2000億元。2019年雙十一,京東全天最終累計下單金額僅為2044億元。

熱血沸騰的數字中,少俠們再次完成一個上億的項目,並成功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新記錄,更憑藉實力勇奪了吃圭人的名號。

遙想當年,2011年你還是「親」,2014年成了「月欠族」,2016年開始吃土,今年不到半月就從尾款人變成吃圭人。相信有朝一日終能成為一代「吃㙓人」——吃完別人的土,讓別人無土可吃!

作為一名老雙11人,窮沒關係,咱們名號多啊。

經歷一場狂歡後,用吐槽和自嘲等網絡熱詞,掀起第二波情緒熱浪——這一源自春晚的「狂歡定律」,在歷屆雙11體現得淋漓盡致。這些消費狂歡後的熱詞是哪些?如何從一個詞,變成一個群體的狂歡?調侃、自嘲、吐槽背後,他們的發展、傳播有什麼規律?盒飯財經(ID:daxiongfan)試著將2010年至今的雙11電商消費者常用熱詞進行統計和分析,找到上述答案。

好了,我們要開始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了。

2009-2013:初代秒殺

2010年的雙11,淘一代吳小敏提前在淘寶商城半價秒殺的活動中,相中了一個ipad,想參加活動。

但距離活動開始前幾分鐘,頁面顯示活動已經結束。刷新幾次後,又顯示即將開始。熬到了兩點,刷新後立刻點上,就顯示已經不能購買。

「我想問,秒殺有這麼快麼?」 生氣的吳小敏,一怒之下匿名上百度知道提問。

提問不久,有網友回覆:「人家帶著秒殺器拍的,你能拍過人家嘛。呵呵。」截止目前,這一回復已累積獲得5073個贊。

現在在百度搜索框內搜索「秒殺 2010」長尾關鍵詞,出現結果大多是秒殺網站、淘寶秒殺助手下載頁面。

秒殺,是雙11熱詞發展的開端。

事實上,在這之前,秒殺一直屬於遊戲領域。

1993年9月21日,發行的《WEEKLY PRO-WRESTLING》雜誌中自創了這一詞彙,直到2000年發行的一款回合制網路遊戲《石器時代》傳入中國並被網友在遊戲中發揚光大。

指的就是,在某些採用倒計時模式的戰鬥遊戲中,強大的殺傷往往只在一秒沒過就結束,這類瞬間或幾下擊敗對手就被稱作「秒殺」。

1元秒殺、低價限量秒殺、低價限時限量秒殺等不斷升級翻新的花樣下,如今的秒殺已逐漸成為電商低價活動的代名詞。

綜合百度搜索年度風雲榜、騰訊微博十大年度網絡熱詞、2010年十大熱門中文新鮮詞語英漢對照和2011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等榜單,2009年至2013年網絡熱詞中,與雙11消費相關的有5個,分別是秒殺、親、傷不起、手滑和淘寶網。值得注意的是,這5個熱詞中,淘寶網雖為當年百度十大熱詞之首,但並具有網絡流行語的情緒作用。

 盒飯財經製圖 

有趣的是,我們整理出的雙11消費熱詞發展階段與雙11的GMV階段相似。

2009年,淘一代還不是一個復古的追憶名詞,從當時媒體的報導中透露的是新潮、愛生活、愛消費,擁有一種獨特的消費文化。

當然,他們也是撐起2009年第一屆雙11中5200萬元銷售額的主力軍。或許只有小部分「雙11人」在第二天用來吐槽的用詞。甚至,如今在網絡中搜不到隻言片語來描述第一屆參加雙11,30個品牌也能花出5200萬元的勇士,到底是誰。

能找到的,只有自2010年開始的秒殺,和而後火遍全網的淘寶體——親,XX。至於,傷不起、手滑等熱詞,也僅小範圍出現在百度知道、天涯社區等處。

與秒殺相似,國內電商並非「親」的原生地。

親,最早在哈韓族(暴露年齡)中流傳。

大概是東方神起時期,粉絲們之間以「親」來稱呼。「親」這個詞,即為韓文「친구」(qin gu,親故)的第一個音,普譯即朋友、哥們的意思。後來逐步的在其它領域開始應用。但當時就是有共用同愛好有共同興趣的朋友,叫「親」。

後來,「親」一詞,被淘寶賣家們看中,並廣泛使用。

教育部、國家語委公布的《2009年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中顯示,「親」與「淘一代」已經成為社會通用詞語。

在這個階段,淘寶商城也就是後來的天貓是雙11的主力軍,其GMV從千萬到百億,用了4年。

2009年12月,《朝 鮮日報》發布一篇名為《中國「淘一代」崛起 網購成消費新風向》的文章。文中提到:熱衷網絡購物的人群大多是年齡在20-30歲的「淘一代」。淘寶網在中國網絡交易市場上佔據著80%的份額。從淘寶網今年上半年的顧客年齡分布來看,26-35歲佔47.4%,16-25歲佔39.4%,36-45歲佔8.7%。

2009年的雙11,淘寶商城的銷售額是5200萬元,僅有不到30個品牌參與,共產生物流訂單26萬。2013年雙11銷售額350億元,超過2012年191億元的銷售總額,僅用了13個小時。

理性數字超高速增長的背後,是無數買紅了眼,用真金白銀成為馬雲背後女人的集美們。

2014-2017:高產經典,買買買!

2015年11月11日晚,當時還是熊貓TV(熊貓直播)CEO的王思聰正在例行「校長查房」。在查到一名ID為「阿呆與漓妹」的女主播在直播睡覺時,引起了他的注意。

直播過程中,得知女主播因缺錢而無法在雙11購物時,王思聰直接詢問「要不要校長幫你清空一下購物車」。於是,一口氣打賞了70個1000元的紅包,總計7萬元。

而後該女主播將王校長「幫你清空一下購物車」的留言,轉發到了微博上。這一事件迅速在微博中引發討論,「清空購物車」出圈。

清空購物車具備這一階段的主要特徵:微博為傳播主陣地,初步出現的貧富落差情緒,二次元、直播等圈層文化輸出,出現具有偶然性。

2014年至2017年,出現了15個網絡消費熱詞,分別是月欠族、整個人都不好了、根本停不下來、買買買、有錢就是任性、包郵、清空購物車、剁手黨、吃土、小目標、扎心了老鐵、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我可能XX了個假XX等。

 盒飯財經製圖 

 「買買買」的來源也十分有趣。

2014年6月,王思聰發了一條微博,抱怨自己在京東買了個200元的電腦桌,卻遲遲沒有收到貨。這條微博迅速引起了全網的熱議,買買買源自這以微博下的評論。

熱評「伐開心,買京東!」「爸!京東他……爸:買!」 「王:夠了!京東!員工:少爺,購了。」

在此基礎上網友編出了王思聰父子的對話,成為「買買買」的直接來源。

王思聰:爸,這個……

王健林:買買買!

王思聰:爸,這個……

王健林:買買買!

速生速死的是網絡熱詞的基本宿命,而這一階段出現的雙11消費熱詞中,浪淘沙一樣,出現了數個經典沿用至今的,如買買買、吃土、剁手黨。

經典中最具生命力便是「吃土」。

吃土一詞與窮有著直接的關係。最早來自東方project同人漫畫,主角博麗靈夢因為沒錢買飯,在自家神社門口挖土吃。後來,逐漸被Cosplay界的大神用於自比:Cosplay燒錢,窮得只能吃土。

 東方project同人漫畫截圖 

隨後,逐漸流傳開來,雙11前後出現大量的使用者。

2014年11月12日凌晨,阿里巴巴公布了「雙十一」全天的交易數據:支付寶全天成交金額為571億元,移動佔比42.6%。2014年雙十一銷售額571億元,作為阿里上市之後的第一個雙十一,13個小時就超過2013年350億元的銷售總額。

同時,其他電商平臺也加入其中,雙11從阿里巴巴的節日,變成了一個行業狂歡日。從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來看,2014年雙11當天成交額為805億元,同比增速130%。行業GMV同比增速為歷年最高。

通過數年的嘗試,電商平臺、商家、消費者全情投入,對於雙11的打法、競爭方式、理念也愈加清晰,參與度也越來越高。

我們來用本階段的熱詞造個句:扎心了,老鐵!作為一個月欠族,這個雙11還是處在根本停不下來的買買買中,現在整個人都不好了。但轉念一想,明天必定出現眾多一起吃土的剁手黨。沒想看到朋友圈大家曬的帳單,他們竟然讓對象清空了購物車,果然還是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不對啊,雙11不是單身者的節日麼?我可能過了個假光棍節。

2018至今:爆發式增長,買它!

2018年,思聰少爺沉寂後,接過女生和消費熱議話題的另一個男人出現了。

2020年10月31日晚,今年的雙11比往年提前了11天。天貓雙十一開幕盛典開場表演中,李佳琦笑容滿面地舉著「衝啊尾款人」的橫幅出現在鏡頭裡,而,這五個字便是當晚李佳琦直播間的紅包口令。

當天晚上李佳琦直播間創造了數個熱搜。這場長達5小時,6000萬次觀看。直播間隙,李佳琦走出直播間,與孟美岐在晚會上表演節目,創造數個像「衝啊尾款人」這樣的微博熱議話題和五六個相關熱詞,其中琦樂吾窮、李姓消費直接與李佳琦有著直接的關係。

2018年開始,電商平臺出現了新的變化,拼多多崛起、直播電商興起,背後折射出的是滲透率逐年創新高,視頻內容成為主流。

今年的雙11,推出了定金+尾款的促銷活動。在付定金的時候,感覺什麼都買得起,畢竟定金只是在100元左右,等到付尾款的時候就在心疼錢,因此有著化身「尾款人」的梗。

尾款人是大家對雙11期間,付完定金的人的一種調侃,付完定金之後,都在等著付尾款,因此每個人都是尾款人。

2018年後,消費熱詞呈爆發式增長,處於快速傳播階段。

如,隱形貧困人口、佛系、家裡有礦、錦鯉、真香、消費 降級、消費蹦極、節後餘生、雙11小吳、編外人員、購物盲人、壯士斷腕、社畜、買它、勤能補拙、薛丁格的貧窮、蓋樓式友誼、無遞自容、破產姐妹、暴花戶、尾款人、吃圭人、李姓消費、雙節棍、抄作業、老雙十一人、破遞微笑、琦樂吾窮。

這一階段的消費熱詞來源,基本可分為這幾類。

一是,新的特殊電商購物背景下,重新解讀老詞,賦予新的意義,基本為調侃和自嘲。二是,電商平臺雙11規則和事件引發,如勤能補拙、琦樂吾窮、錦鯉、蓋樓式友誼等。三是,電視劇、電影、動漫、綜藝等影視作品衍生,如破產姐妹、社畜。

 盒飯財經製圖 

相比上一階段,傳播主陣地開始轉移,直播、視頻等平臺,開始逐步取代微博。消費熱詞的出現,開始從野生隨意到偶然性爆發,到了現在的新詞創造的方式和規律逐步清晰。同時,還出現不少對上一階段的衍生和升級。

在今年的雙十一中,天貓在解讀相關數據時,將「JK、漢服、洛麗塔」戲稱為破產三姐妹。其梗的來源,便是美劇《破產姐妹》,一開始為姐妹們一起買買買後,由於過度花錢,成為破產姐妹。

這一階段,還有一個獨有的創造熱詞的方式——諧音梗和常用詞新改。如隱形貧困人口。

「指有些人看起來每天有吃有喝有玩,但實際上非常窮。」十分貼切地形容了自己「表面風光,背後慘澹」的生活,在微博、朋友圈大量轉發。所謂「隱形貧困人口」更多是自我消費不節制所造成的——不是沒有錢,只是花得多而已。

天風證券相關研報顯示:自2019年雙11,直播成為商家獲取增長的新動力。淘寶直播方面,2019年天貓雙11,超過50%的商家都通過直播獲得新增長。1小時03分淘寶直播引導成交超2018年全天,8小時55分引導成交已破100億。

自2018年下半年開始,直播在雙11的比重逐年提高,相關雙11的消費熱詞中與直播相關的熱詞也越來越多。

吃土、吃圭、吃垚、吃㙓

作為一個老雙11人,雙11如同春晚,其流程、節奏大家從最初搶不到的憤憤不平到如今的佛系、波瀾不驚。包括雙11如何調侃、自嘲,也都摸出了規律。

規律一,升級

2016年的吃土人,到今年雙11前夕的吃圭人,是熱詞調侃升級的方式之一。找到這一規律,想必明年吃垚、吃㙓都會出現,畢竟事實證明「吃土」是個極具生命力的熱詞。還有一種升級是語義上的升級。如隱形貧困人口,作為2018微博熱詞,其來源為另一個熱詞「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

這種方式,自2010年就開始存在,被替代的可能性不高。

規律二,諧音梗。這個方式,在近兩年越來越常見。

如,節後餘生、編外人員、壯士斷腕、無遞自容、暴花戶、李姓消費、琦樂吾窮、破遞微笑等,都屬於使用這一方式被創造的。

規律三,平臺規則調侃。這是一種傳統創造熱詞的方式,如秒殺、包郵、蓋樓式友誼、雙節棍。

規律四,熱點事件、熱點人物,擅用大IP長尾。王思聰+微博,李佳琦+淘寶直播,熱點事件和人物藉助平臺流量,創造熱詞的機率在其中是最高的。

掌握這些規律,提早成為一個有格調的打工人!

2016年10月30日,雙11前夕,當時已經是阿里集團CEO的逍遙子,回母校做了一次演講,提到了雙11的本質:「雙十一」是什麼?本質上是所有的共振發生在一天,把消費者需求和對需求的期待促成在同一天發生,再把供給整合到這一天,使得在最高點的峰值實現供求匹配,背後其實都是網際網路的原理。

逍遙子還補充到:網際網路在做這一件事時,成本要比非網際網路時代低得多。背後網際網路的滲透無處不在。這背後也許是網際網路技術,但最重要的是網際網路思想。

雙十一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對商家來說是清庫存,提高銷量,提高知名度;對電商平臺來說,是匹配、性價比,是供給側的整合共振;從雙11熱詞來看,對消費者來說,是努力工作的新動力。

相關焦點

  • 雙11不敵618?雙12正在來的路上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時趣」(ID:SocialTouchST),作者:keddy,36氪經授權發布。 雙11這個戰場不僅可以成就新晉品牌,也可以吞噬掉成年老品牌。大浪淘沙,這必將是一場持續性戒備的戰役。
  • 無主之地:A站暗黑資本史 | 深氪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最新的動態表明,A站離真正的破產重組只有一步之遙。 早在2017年1月18日,36氪就曾獨家跟進A站融資生變的新動態: 36氪獨家 | 阿里雲鋒入股恐生變,A站再臨生死劫 原定由阿里及雲峰入股並實現控股的A站新一輪融資再生變數。
  • 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36氪經授權發布。 B站「百大暗殺名單」又新增一位流量Up主。 日前,B站粉絲排名前十的Up主「機智的黨妹」在最新發布的視頻裡說道:「我被勒索了!」 根據工信部透露的數據,一季度疫情期間移動網際網路流量同比增長了40%,B站CEO陳睿也在最新一季度的財報會議中表示,一季度用戶增長幅度、時長、活躍度都遠超預期。 「B站正在逐步破圈」,陳睿這樣形容現階段的B站。
  • 興風作浪的雪糕們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娛樂硬糖」(ID:yuleyingtang),36氪經授權發布。 作者 | 毛麗娜 編輯 | 李春暉 氣溫一下飈到三十幾,某便利店趕緊給硬糖君推薦了「第二根半價」的雪糕。而一年一度的雪糕大戰,其實早已開跑。 椰子黑?東北大板?鹹蛋黃?那已是過氣網紅。
  • 被打假的直播大V們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藍鯨渾水」(ID:hunwatermedia),作者:曹珈赫,編輯:李彤彤, 內容總策劃:郭楠,36氪經授權發布。 「汪涵直播帶貨退貨率高達76%」、「李雪琴直播間311萬觀看量,真實觀眾僅11萬」、「吳曉波60萬元坑位費賣13罐奶粉」......
  • 盲盒的本質不是割韭菜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與運氣競爭」(ID:ShinengResearch),作者立濤,36氪經授權發布。 作為一個不想追熱點的作者,原本不想討論這個已經被談爛的話題,但看到一堆影響力很大的自媒體都跳出來說盲盒是「割韭菜」,實在是忍不住想動筆寫點什麼。 確實,有人靠倒賣稀缺款盲盒賺了錢,確實,稀缺款盲盒有很高的溢價,但當定義一種商品是不是割韭菜的時候,還是得去看驅動市場增長的主流購買行為是什麼樣的。
  • 預付費最後的瘋狂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燃財經」(ID:rancaijing),36氪經授權發布。但是,最近幾年,教育、健身等行業頻繁發生倒閉跑路、用戶欠薪維權的群體性事件,預付費模式也屢屢遭受質疑。 首當其衝的是教育機構,跑路年年有,最近特別多。
  • 可口可樂返華四十一年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格隆匯財經熱點」(ID:glh_finance),作者:史蒂芬老夢,36氪經授權發布。 1984年4月30日刊發的美國《時代雜誌》封面上,出現了一個手持可口可樂站在長城前面帶微笑的普通中國百姓,雜誌封面標題是「China's New Face, What Reagan Will See」(中國新面貌,裡根在見證)。
  • 網絡電影題材變遷史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網娛觀察」(ID:wldygc2016),作者蘇蘇,36氪經授權發布。 「現實」開路,5歲的網絡電影正迎來新的生命力。追隨《道士出山》系列的腳步,此後市場作品多參考90年代的香港電影熱門題材,「借光」當時市場流行的劇情模式和熱點話題;重感官刺激,以恐怖、暴力與色情博噱頭,抓眼球。
  • 中國洗髮水廝殺風雲錄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IC實驗室」(ID:InsightPlusClub),作者 館長,出品 IC 實驗室,36氪經授權發布。 從「清潔」到「去屑」再到「防脫」,年輕人的頭髮都經歷了什麼? 作為一個奔三的男青年,本人最大的煩惱就是日益後退的髮際線。
  • ACG行業事件Top100,重新發現2019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靠譜二次元」(ID:kpACGN),作者靠譜ACG編輯部,36氪經授權發布。 2019年真是不平凡的一年。 59、日本京都動畫遭到縱火,36人遇難 「事件回顧」7月18日上午,日本京都動畫第一工作室遭遇人為縱火,造成36人遇難,33人受傷。縱火嫌疑人為一名41歲男子,名為青葉真司。
  • 算法之下,以人為「資本」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銀杏財經」(ID:yinxingcj),作者:風千語,編輯:吳不知,36氪經授權發布。 然而目前一切系統都還停留在初級階段,能夠識別簡單的好惡,卻解讀不了用戶的深層次需求。當然,對於背後的操縱者來說,深層次的需求可能並不重要,因為只有激發動物性才能讓人不斷沉迷。 那對於用戶而言呢?是否一定要追求更高級的目標,而放棄即時的快樂?當然不見得,個體無論是要追求片刻的享受還是追求長遠的理想,都值得尊重,只是當這件事放到群體中來看,態度就很值得商榷了。
  • 成為中本聰 | 星球列傳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36氪戰略合作區塊鏈媒體「Odaily星球日報」(公眾號ID:o-daily,APP下載) 我甚至不知道他的性別年齡或任何過往,圍繞他的重要線索包括一篇名為《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的論文,散落在bitcointalk論壇上的575篇帖子,還有他的名字,Satoshi
  • 小罐茶背後的品牌邏輯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SoulWalker出竅」(ID:sswalk),作者:記號茶,36氪經授權發布。 從2015年開始,以喜茶、奈雪為首的新式茶飲品牌開始爆發,樂樂茶、茶顏悅色、煮葉等時尚茶飲品牌相繼遍地開花。經歷國潮文化和新式茶飲品牌的洗禮,「茶」逐漸成為一種時髦的生活方式。
  • 微商2.0:線上安利王國|深氪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雲集微店A輪投資方、鐘鼎創投合伙人孫豔華此前告訴36氪。 如果說拼多多充分利用了「拼團」這種輕度的社交關係,那麼雲集模式則是在挖掘「導購」這種更重的社交關係——在朋友圈或者微信群中,你的「熟人」把商品推薦給你,「自用省錢,分享掙錢」。 「社群電商的生命力非常的頑強,是人與人之間強關係後最重要的連接。」
  • 抖音之後,網際網路失去創造力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燃次元」(ID:chaintruth),作者 林文龍 曹楊,36氪經授權發布。 12月11日,人民日報發文評論時下火熱的社區團購,奉勸大型網際網路公司「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應該將網際網路累積的數據和算法,用於促進創新。 可惜的是,網際網路創新乏力的狀況已經存在了好幾年。
  • 長短視頻無戰事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深燃」(ID:shenrancaijing),36氪經授權發布。 作者 | 蘇琦 編輯 | 金璵璠 最近,視頻行業有好幾件大事接連發生。 先是快手提交了IPO申請,同一天,字節跳動被媒體報導稱正考慮推動將抖音、今日頭條以及西瓜視頻打包赴港上市。
  • 那些沒上過大學的網際網路大佬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高考結束了。2013年,汽車之家成為了全球最大的汽車資訊平臺,並成功在紐交所上市,市值超過30億美元,網站用戶高達千萬人。 2015年6月李想卸任汽車之家總裁,繼續擔任董事股東。同時李想開啟了第三次創業,成立了車和家,而後改名為理想汽車,李想還參與創辦了電動汽車品牌蔚來汽車,擔任公司董事。
  • 時間沒這麼多朋友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盒飯財經」(ID:daxiongfan),作者:何伊凡,36氪經授權發布。 喜歡自稱時間朋友的人越來越多,這只是美好的希冀,時間很挑剔。從來沒這麼多朋友,公司太弱或者太強了,都容易成為時間的敵人。 太弱了可以理解,為什麼太強了也可能是時間的敵人?
  • 消費品牌抖音推廣的頂層邏輯思考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有些內容創作者,喜歡追內容風口熱點隨意轉變人設,有時候會直接導致帳號的衰落。 「有用的內容」是用戶對信息獲取的目的性和效率性的追求,人類其實對信息的獲取是追求效率的,不喜歡無效信息的雜音,基於算法,用戶不喜歡的內容不會火。所以大家要注意短視頻內容的豐富和有用;美好的生活是指大部分消費者喜歡正能量和貼近生活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