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英圖書館獲贈《中國國家人文地理》叢書
新華社倫敦10月12日電(記者 張代蕾)「探索中國城市風貌」——《中國國家人文地理》叢書海外發布會暨中國城市海外推介活動12日在倫敦舉行,中國地圖出版集團向大英圖書館捐贈了這套叢書中的11本。 這套叢書由中國地圖出版集團面向全球出版發行。
-
「中國國家人文地理」叢書在英國發布
10月12日,「探索中國城市風貌」——「中國國家人文地理」叢書海外發布會暨中國城市海外推介活動在英國國家圖書館舉行。中國駐英國大使館文化處公使銜參贊項曉煒、英國國家圖書館東亞館藏部負責人哈米什·託德先生等與英中了解協會、在英華人組織代表等出席發布會。
-
《中國國家人文地理》叢書在德國法蘭克福發布
嘉賓為《中國國家人文地理》叢書隆重揭幕 《中國國家人文地理》叢書是根據中央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要求,由國家有關部門主導、中國地圖出版集團組織實施的「十三五 中國駐法蘭克福總領館副總領事孫瑞英致辭 孫瑞英在致辭中表示,《中國國家人文地理》叢書從歷史、地理、人文和經濟社會發展等角度追溯中國城市發展的脈絡,成為向世界講述中國城市故事、展示中國城市形象的重要載體
-
「中國國家人文地理」叢書進入美、英、加、日多國
「中國國家人文地理」叢書以「傳承歷史文化、展示地理國情、宣傳發展成就、描繪城市藍圖」為定位,權威、立體地展現我國城市的歷史文脈、地理國情、人文資源及經濟社會發展成就,是中國城市對外宣傳和「走出去」的重要窗口和平臺。
-
中國國家人文地理叢書進入多國展示 第二批城市分卷將出版
「十三五」國家重大出版工程「中國國家人文地理」叢書編委會會議8月25日在北京召開。記者從會上了解到,作為「十三五」國家重大出版工程的「中國國家人文地理」叢書,目前已進入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韓國、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宣傳、推廣、展示,並在亞馬遜中國書店上架。
-
圖書館裡看博物館·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院新書發布暨捐贈舉行
第44個「518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17日上午,由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院、威海市圖書館聯合舉辦的"圖書館裡看博物館-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院《於春建書畫劉公島》新書發布暨捐贈」活動舉行。在威海市圖書館2樓公共大廳活動現場,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院叢華滋副院長向威海市圖書館捐贈了多年來博物院出版的甲午系列叢書,這一系列叢書涵蓋7個類別、共200餘本書。威海市圖書館時慶安館長向叢華滋頒發圖書捐贈證書,並一同主持《於春建書畫劉公島》新書發布儀式。
-
「文苑英華——來自大英圖書館的珍寶」展覽在上海圖書館舉辦
此展覽也為大英圖書館和上海圖書館之間的合作關係建立裡程碑:兩館於2017年12月的中英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第五次會議籤署了意向書,確定了兩館合展的相關安排。上海圖書館以手稿原件為中心,全面發掘五位作家的作品在中國的傳播歷程,展現英國文學在中國翻譯和接受的基本狀況,以中國出版的各類文獻實物展示中英文化的交流,揭示中國人民吸收世界優秀文化成果的風貌。
-
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院向威海市圖書館贈書
5月17日上午,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院、威海市圖書館聯合舉辦「圖書館裡看博物館——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院《於春建書畫劉公島》新書發布暨捐贈」活動。甲午戰爭博物院向市圖書館捐贈了多年來出版的甲午系列叢書,這些書經過編目加工後,將於近期與讀者見面。本次活動在市圖書館公共大廳舉行。
-
新版深圳市地圖集及地名系列叢書贈予深圳圖書館
贈書儀式上,譚權處長介紹了此次贈書的初衷:「深圳市地名系列叢書的編輯出版既是我們城市地名管理的需要,也是一種城市歷史、地域人文的傳承與發展。圖書館是市民的文化殿堂、人類的知識寶庫。我們把此次的地名成果放在圖書館裡,最有利於地名文化的傳播與傳承,設想很多年後,再到圖書館查閱是一件特別有意義的事。」
-
專家點評《佛山歷史文化叢書》:萃聚歷史文化菁華 涵養人文精神
2018年前後,在佛山歷史文化叢書學術委員會的主導下,叢書編輯部開始修訂這部塵封近半個世紀的著作。書稿記述了從新石器末期到20世紀70年代,珠三角流域地理環境形成、演變,自然資源、自然災害,修堤防洪、圍墾造田的歷史,以及農業種植、桑基魚塘等領域的發展歷程,是一部具有存史、資政、教化等重要價值的學術著作。
-
《湛廬珍藏曆•大英圖書館》:賞人類文明的璀璨珍藏
《湛廬珍藏曆•大英圖書館》立體書封[基本信息] 書名:《湛廬珍藏曆•大英圖書館》 出版時間:2019年9月 出版社:湛廬文化/浙江教育出版社 定價:129.90元 ISBN:9787553694269[內容簡介] 作為世界閱讀創新引領者,湛廬文化遍尋全世界的優質內容和思想,並用多元的方式將其傳遞給中國3000萬精英讀者。
-
中國的圖書館,還能好好讀書嗎
東莞圖書館用這麼一則自帶爆點的公共事件,展現出其作為城市公共空間的人文關懷,但並不是所有的圖書館都有如東莞圖書館一般的內容和服務。近年來,我國各大城市相繼投入到如火如荼的「圖書館之城」建設之中。1998年,北京圖書館改名為中國國家圖書館,同時進行一系列改革,取消對讀者辦證的所有限制,只要你出示身份證,就能辦理借書證,這標誌著公共圖書館第一次真正面向全體社會公民開放。可以說,中國大陸真正意義上的公共圖書館,誕生不過才二十幾年,這必然意味著國內公共圖書館的發展還不是很完善。
-
地圖湃 | 大英圖書館地圖展:20世紀的刀光血影和小確幸
在2017年3月之前,如果你正好路過倫敦,不妨去大英圖書館看看正在進行的20世紀地圖展。作為圖書館界當之無愧的豪門,大英圖書館單是館藏地圖數量就達到了令人咋舌的434萬7505件。這次展覽採用了200件(部分展品非館藏)來表現20世紀地圖中描繪的世界。
-
大英圖書館珍寶亮相上海(組圖)
當日,「文苑英華·來自大英圖書館的珍寶」展在上海圖書館揭開面紗。來自英國文豪的珍品巨著飛越時空,與中國讀者展開為期一個月的交流互動。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當日,「文苑英華·來自大英圖書館的珍寶」展在上海圖書館揭開面紗。來自英國文豪的珍品巨著飛越時空,與中國讀者展開為期一個月的交流互動。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
文載絲路千古事《絲綢之路文化叢書》新書發布
這套叢書由新疆作協副主席劉亮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巫新華主編,10多位國內知名作家和數十名編務人員歷時兩年編著、編校而成,叢書約260萬字,分別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和新疆文化出版社出版。而5個主題又統一於絲綢之路博大的背景內,注重體現地域特色和人文情懷,呈現了豐富的新疆故事。眾多讀者踴躍購買《絲綢之路文化叢書》(央廣網發 張萬德 攝)《唐輪臺》的作者、河南省作協副主席馮傑表示,新疆「是一個去一次不嫌少,去一百次不嫌多的地方。每次抵達,哪怕短暫接觸,都有新意和斬獲。」
-
發現中國曹江:人文地理知識圖譜的可能構建方法
但是慢慢的我發現,用戶創作的數據整體質量很差,領域也五花八門不可控,而地理數據對準確性要求又很高,國家也有嚴格的審核管理規範,後來我們就利用來自國內相關機構和國外圖書館的可信數據,創辦了中國歷史地圖和中國古舊地圖專欄,但還是沒有解決內容質量問題,用戶更多是把網站作為一個畫圖工具。
-
我校圖書館獲贈《荊楚文庫》叢書
西工大新聞網7月28日電(郭永建)7月27日上午,在西安曲江國際會展中心第29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湖北展館,舉行了《荊楚文庫》捐贈儀式,《荊楚文庫》編纂出版委員會分別向西北工業大學圖書館和陝西省圖書館捐贈了
-
五位英國作家,數十位中國翻譯家,大英圖書館在上海的手稿展值得一看
「讀者,我去了上海……」參照英國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寫在《簡·愛》最後一章的那句「讀者,我嫁給他了」,大英圖書館的策展團隊在「文苑英華:來自大英圖書館的珍寶」的展覽簡介中,用相似的口吻寫下了這句話。3 月 15 日,這場展覽在上海圖書館正式舉行。
-
問政人文 | 國家圖書館推薦的70本書單
問政人文 | 國家圖書館推薦的70本書單 2018-01-28 09: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國家人文地理系列展現美麗中國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19日訊(記者徐紅)4月17日,「每日人文地圖」在「學習強國」學習平臺上線不到一個星期,「中國國家人文地理」緊隨其後,也上線與「學習強國」的讀者們見面了。 由中國地圖出版集團打造的「每日人文地圖」和「中國國家人文地理」兩個欄目,都是通過「地圖+」的直觀方式為讀者介紹一座座城市的,並從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展現中國城市的歷史文脈、自然生態、人文資源和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可謂是一張鮮活的城市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