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盟加速智能農機科技成果推廣應用 給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2020-12-19 中國經濟時報

  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農村生產力的重要基礎,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支撐。隨著我國農業生產水平的不斷提高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傳統的農業機械已經不能適用於現代農業對生產設施和作業模式的需求,大型高端、先進智能、高效環保的農機產品將成為未來需求的重要方向。

  智能農機裝備科技創新聯盟(以下簡稱「聯盟」)從2016年成立之初就紮根農業農村,高效合理配置產學研創新資源,深入推進協同創新和開放創新,先後研發出動力換擋拖拉機、智能化大餵入量收割機、高速精量播種機、無人駕駛噴藥機等一系列代表國內頂尖水平的高端智能化農機裝備和多元化智能農機管理平臺,成功打造出一條智能農機應用基礎研究和工程化、產業化連接的創新鏈條,推動農業機械化向全程全面發展,向高質高效轉型升級。

  為加快提升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步伐,大幅提升智能農機裝備科技創新成果在農業生產中的運用水平,聯盟持續加強對高端、先進、智能農機的推廣示範力度,積極參與智能農機、智慧農業的應用示範區建設,通過智能農機、精準農業、機藝融合等技術手段,實施耕種管收全過程的高端農業裝備成套解決方案,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2018年3月,搭載聯盟「智慧大腦」無人駕駛自動作業系統的智能農機現場作業演示會在新疆阿克蘇地區庫車縣舉行,耕地、平地、精密播種、施肥、覆膜全部由無人駕駛拖拉機來完成,得到了國家媒體的高度關注,引領帶動了全國農機裝備向高端智能轉型升級。

  2019年5月,全國小麥收割大面積開鐮,聯盟在山東濟寧嘉祥舉辦了「三夏」全程無人作業現場示範,從收割到耕整、播種、植保,整個農田作業流程採用了自動導航駕駛系統,整套動作一氣呵成,實現了智能化無人農機作業全程覆蓋,而且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的技術水平和作業質量,為農業提質增效和鄉村振興提供了智能裝備支撐,促進中國農機向智能化方向加速邁進。

  2020年6月,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試驗鑑定總站、農業機械化技術開發推廣總站和聯盟共同舉辦的「2020智能農機裝備田間日活動暨農機化新技術培訓班」在河北石家莊市舉行。活動以智能農機裝備為主題,聯盟向全行業系統展示了農事作業全程無人駕駛及智慧農業的發展成果:搭載自動導航駕駛系統、主從導航無人駕駛收穫系統、遠程作業監控系統和智慧農場無人駕駛出入庫系統等「黑科技」的智能農機一一亮相,儼然呈現了一幅智慧「無人農場」的畫面,描摹著現代農業發展新圖景。

  2020年9月28日,聯盟新開發的玉米籽粒智能收穫機、無人駕駛自走式植保機、無人植保直升機、高效旋耕施肥機等智能裝備和和多元化智能農機管理平臺紛紛亮相淄博(桓臺)2020秋季智慧農機數字農業現場作業演示會,充分展示了作物耕整地機械化、植保機械化、智能收穫等多種生產場景。通過示範推廣,聯盟以山東省為基地,通過以點帶面,加快建設全國智慧農業示範區,推動中國智慧農業全面深入發展。

  2020年10月和2020年11月,聯盟分別在北大荒建三江—碧桂園農機無人化農場和江蘇興化2020年秋季農業全過程無人作業現場進行智能農機裝備的示範推廣,充分展示羅錫文院士團隊和趙春江院士團隊在智能農機自動化、智能化、遠程控制、高效協同等方面的最新成果。通過無人駕駛、自動導航、遠程定位等科技成果的示範應用,標誌著農業遠程無人作業即將成為現實。

  另外,聯盟已在山東濰坊建立了智慧農業示範基地,積極推進全程信息化和智慧農業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集成運用,以打造全程全面、智能成套的農業裝備應用模式的典型示範園。在黃河三角洲進行智慧農業核心技術突破與集成示範,重點在立體式農情感知網絡體系、變量施肥決策、病蟲害防治和無人農機協調作業等方面進行突破和創新,探索可複製、可推廣應用的無人化農業生產系統和無人化農場系統解決方案。

  下一步,智能農機裝備科技創新聯盟將積極貫徹新發展理念,創新運行機制,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圍繞我國農機裝備領域發展的瓶頸問題和國家重大需求,聚集優勢資源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持續推動科技創新和產品研發,加快先進適用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推廣,提升服務現代農業的能力,助推中國農業生產加速進入智能化時代,為早日實現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相關焦點

  • 山東:「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農科宣言應當成為全國農業科技創新...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3日訊由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發起的「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理論研討會在濟南召開,來自全國32家農科院系統的代表圍繞「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再學習、再認識、再升華,共商新時代農業科技使命擔當、目標任務和路徑舉措,形成以下共識:
  • 數字農業大會給廣東種業插上科技「翅膀」
    目前,種博會已發展成為以種業為核心的農業全產業鏈的現代農業科技博覽盛會,種博會每年示範推廣數千個優良品種,應用推廣主推技術及裝備近100項,吸引1000多家知名單位參會,每年直接帶動農民增收近30億元,累計展示世界各地農作物優稀特品種10萬多個,參會人員近100萬人次。
  • 潛山縣:農業現代化離不開機械化 種田插上「科技翅膀」
    「農業現代化離不開機械化。」 據安慶新聞網報導 作為安徽省2016年十一個農機化示範縣創建項目縣之一,近年來,潛山縣以轉變農業生產方式,實施農機化推進工程和農機富民工程為主線,圍繞糧食增產、農機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大力發展現代農業裝備。
  • 農業科技創新和成果推廣應用取得標誌性成果
    本網訊 今年以來,全國農業科教系統大力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和成果推廣應用,取得了一大批標誌性重大成果,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突破60%,高素質農民數量已達1700萬人,對支撐引領農業農村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持續加快產學研融合平臺建設。
  • 上海市農科院為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科研人員幫助農民像種麥子那樣種水稻,打開了節水型農業發展的新空間。要知道,在「走向非洲」之前,「旱優」系列節水抗旱稻已在中國很多地區得到應用。這只是市農科院成立60周年來,「為農業插上科技翅膀」的一個縮影。上海是典型的「大都市,小農業」,農業產業規模有限。但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科創中心的步伐,賦予上海農業科技新使命、新要求。因為農業現代化,關鍵是農業科技的現代化。
  • 送「套餐」架「金橋」插「翅膀」科技下鄉搭建起農技推廣大舞臺
    陳長卿說,現代農業發展步伐不斷加速,農機使用率越來越高,農戶爭相入手先進設備,但因知識能力有限,操作中仍面臨許多問題,農機和農藝如何實現更好地融合,至關重要。生態文明與生產效率相互協調,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 智慧農業賦能農業現代化高質量發展 智能農機市場廣闊
    彭斌認為,中國將是全球智慧農業的中心。(央廣記者 何偉奇攝) 央廣網廣州12月15日消息(記者何偉奇)12月15日,記者在廣州舉行的2020XAAC極飛科技年度大會上獲悉,今年的疫情期間,智慧農業的發展極大地幫助了現代農民解決田間地頭問題。
  • 國家智能農業機器人科技創新聯盟總部落戶南京
    在20日下午舉辦的國家智能農業機器人科技創新聯盟成立大會暨國農機器人產業創新研究院揭牌儀式上,一批農業科技創新成果亮相。據了解,國家智能農業機器人科技創新聯盟(以下簡稱「聯盟」)總部位於南京國家農創園,由國農機器人產業創新研究院牽頭,聯合中國農業科學院、南京國家農創園等共同組建。
  • 農業現代化蓬勃發展 智慧農業科技市場廣闊
    2020XAAC極飛科技年度大會上的智慧農業科技產品 唐貴江 攝過去,農業植保一直是令農戶頭痛的問題,人工植保不僅需要的人手多、費用高,而且效率和安全問題還得不到保障。農戶迫切需要全新的植保方式,來切實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今年的疫情期間,智慧農業的發展極大地幫助了現代農民解決田間地頭問題。
  • 科技日報:科技為新疆插上騰飛翅膀
    據不完全統計,2000年以來,新疆共開展科技合作項目938項,投資總額170.22億元。科技援疆在加快新疆科技事業發展的同時促進了新疆發展觀念的變化,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轉化和產業化,培育形成了一批優勢和新興產業,科技為新疆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 哈爾濱科技創新城14戶企業插上資本翅膀
    黑龍江省瑜澤宇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聯合中國農科院組成了強大的研發隊伍,依託榮耀牧業實施的DNTP全產業鏈、高標準開發天然CLA食品,經過不懈拼搏獲得了「國家『十五』奶業重大科技成果」,「北京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009-2010年中國食品安全年度乳業科技創新安全品牌」,「專利優秀獎」等多項榮譽,並於2010年獲得「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稱號。
  • 三農日報|我國加快智能農機應用與推廣;外媒:未來10年中國農業前景...
    導讀:今天是2020年7月2日,受疫情影響,全球糧食緊缺或將加劇;農業農村部推進綠色投入品、智能農機應用;休閒食品、茶葉、滋補食品電商銷售火爆;首農食品發力線上銷售...
  • 中國-俄羅斯智能農機裝備與先進技術研討會在青島農業大學舉行
    研討會照片李寶篤在致辭中指出,現代化的農業生產離不開先進農機裝備支撐,而智能農機引領著現代農業的發展。青島農業大學長期致力於中國農業現代化建設,研究開發出多種農機裝備。今年恰逢中俄科技創新年,希望通過本次研討會,中俄雙方圍繞「智能農機裝備與先進技術」這一主題,結合兩國農機產業的技術優勢和市場需求,展開深入交流探討,進而凝聚共識,完善合作機制,培育創新團隊,提升創新能力,推動兩國在智能農機裝備領域合作與共贏。
  • 劉陽:農機租賃助推農業現代化發展新實踐
    在監管部門的引導下,哈銀金租豐富助農支農金融工具,創新推出了特色農機租賃產品,積極構建了「國際知名、國內一流」農機品牌合作體系,全力助力區域農業現代化、農機現代化,為黑龍江農業機械化與現代化發展注入金融活水。今年,黑龍江銀保監局指導公司以「非接觸式服務」為指引,持續加大科技投入,貫通線上線下環節,既提高了業務處理效率,優化客戶體驗,又有效助力了公司跨省展業,促進農機租賃業務質效提檔升級。
  • 山東壽光:強化院地合作 為蔬菜產業開放發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劉建永 程世洋 濰坊報導  近年來,壽光市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蔬菜產業發展,不斷加強技術研發、推廣和應用,主動對接濰坊國家農綜區,蔬菜產業發展質效明顯提升  狠抓「種子」核心,打造中國蔬菜種業矽谷  種子是農業的晶片,然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壽光卻少有蔬菜屬於真正意義上的「壽光造」,壽光菜農在通過艱辛勞作獲得種菜收入的同時,也不得不接受「洋」種子「一克種子一克金」的無奈。  無奈的同時是奮進崛起。一方面,壽光主攻種業自主研發。
  • 【聚焦農高會】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10月22日,在第27屆楊凌農高會C館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成果展展區內,工作人員正在介紹水肥一體化灌溉機器。「這是我第二次參加農高會了。在這裡,我可以看到很多關於農業方面的新技術、新機器,我很高興。朋友們得知我參加農高會,他們都很羨慕我。」來自哈薩克斯坦的留學生王剛告訴記者。
  • 廣州對口幫扶梅州:讓脫貧攻堅插上科技的翅膀
    廣州市委領導專程到廣梅產業園分會場與部分參會嘉賓交流,勉勵廣梅產業園和與會企業緊抓粵港澳地區建設機遇,充分發揮創新引領作用,讓脫貧攻堅插上科技的翅膀,著力推動蘇區梅州綠色發展、脫貧奔康的合作項目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 中國-拉丁美洲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成立 華南農業大學等15所高校...
    新快報訊 記者 王娟 通訊員 陳芃辰 蒙麗 攝影 夏世焱12 月 18 日,由華南農業大學牽頭髮起,中國、拉美 46 所涉農高校和科研機構共同組建的 " 中國 - 拉丁美洲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 " 在華農正式成立,15 所中拉高校籤署校際合作框架協議
  • 高效複合肥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成立 農業創新新主體
    高效複合肥料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由農業部科技教育司、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指導組建,由金正大集團牽頭,聯合中國農業大學、山東農業大學,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雲天化集團等肥料行業龍頭企業、高校、科研院所、農技推廣單位近30家單位,旨在組建集產、學、研、用為一體的綜合科技創新平臺,聯合開展高效複合肥料等關鍵技術研發、標準制定、產業化應用等問題的研究,為促進化肥業行業轉型升級、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 十大農業科技標誌性成果發布
    實現鄉村全面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科技是根本性決定性力量。「十三五」期間,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取得明顯進展,糧食實現歷史性「十六連豐」,果菜茶肉蛋魚等產量穩居世界第一,這其中科技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