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令法規為農民工討薪添保障

2020-12-21 中國周刊

文/竇印


為有效保障農民工權益,徹底解決農民工討薪難問題,國務院及相關部委接連出臺政令法規,從規範企業工資支付行為、健全工資支付監控和保障制度、推進企業工資支付誠信體系建設、依法處置拖欠工資案件、改進建設領域工程款支付管理和用工方式等各方面提出了具體治理措施。

頑疾 惡意欠薪難以根治

當前,根治欠薪還存在深層次問題,如工資支付保障制度剛性不足等問題。每到年底,農民工四處討薪時有發生。2011年至2019年9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共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案件26719件,各級人民法院對7674名被告人判處有期徒刑、拘役。

全國檢察機關在2018年辦理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件方面,批准逮捕和提起公訴案件同比分別上升9.1%和1.4%;2019年1月至9月,批准逮捕和提起公訴案件同比分別上升6.6%和8.5%。2015年至2019年7月,全國公安機關共立案偵辦拒不支付勞動報酬刑事案件1.4萬起。其中,2019年1至7月,全國共立案偵辦拒不支付勞動報酬刑事案件1700餘起。

由此可見,惡意欠薪仍是難以根治的頑疾,有效解決欠薪問題是關乎民生的社會問題。

嚴治 讓惡意欠薪者無處遁形

為徹底根治惡意欠薪問題,黨中央國務院及各級地方政府和職能部門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令法規,要求各用工單位依法依規支付農民工工資。早在2016年1月17日,國務院就出臺《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意見》(國辦發[2016]1號,以下簡稱《意見》)。2016年歲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牽頭,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安部、司法部、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人民銀行、國資委、工商總局、全國總工會等12部委,下發了《關於開展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專項檢查的通知〉〉(人社部明電[2016]6號,以下簡稱《通知》)。

《意見》和《通知》的發布,可謂是鐵腕治理欠薪政令法規的重中之重。從全面規範企業工資支付行為,明確工資支付各方主體責任,健全工資支付監控和保障制度落實清償欠薪責任、推進企業工資支付誠信體系建設、建立健全企業失信聯合懲戒機制、改進建設領域工程款支付管理和用工方式等方面,嚴格要求用工企業合法用工。這無疑為那些執意惡意拖欠,或者有拖欠農民工工資意圖的企業和個人,再次敲響了警鐘,念上了緊箍咒。這些政令法規的出臺,有力地為農民工討要工資提供了政策依據,撐起了腰杆。

自2016年《意見》和《通知》頒布發布以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逐步好轉。國家統計局監測數據顯示,2008年農民工欠薪率是4%,2018年是0.6%左右。目前,我國正朝著到實現基本無拖欠的目標努力。

為此,國務院辦公廳於2019年8月3日又發出了《關於成立國務院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國辦函〔2019〕79號)。成立了由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任組長的工作小組。要求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統籌協調全國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研究審議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重大政策措施;督促檢查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的落實情況、各地區和各部門任務完成情況等。

2019年10月3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務院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等有關負責人介紹打擊惡意欠薪犯罪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發布會上,最高人民法院表示,拖欠農民工工資最高可獲刑7年。拒不支付一名勞動者三個月以上的勞動報酬,數額在五千元到兩萬元的,或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數額累計在三萬元至十萬元的,經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就構成犯罪,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數額較大的,經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一般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如果滿足前面的條件,同時造成嚴重後果的,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國務院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王程表示,2019年10月底以前發生的欠薪案件,要在2019年底前全部清零。其他新增欠薪案件,在2020年春節前及時、動態清零,發生一起處置一起。對自查和排查中發現的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件和欠薪逃匿案件,國務院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四個部門將採取嚴厲制裁措施,絕不手軟,從嚴打擊,形成高壓態勢,堅決遏制惡意欠薪犯罪。

今年以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本級共公布了三批次拖欠農民工工資的黑名單共180條,並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依法實施聯合懲戒。至今,遼寧、河南、河北、山東、北京、天津、浙江、四川、廣東、廣西、甘肅、雲南、湖北、海南、吉林、重慶、寧夏、青海等至少18個省份先後開展了根治欠薪行動。

春天 農民工討薪不再難

每年歲末,都是農民工討要工資,維護合法權益的集中時期。妥善解決農民工工資問題近年來一直是各級政府、社會各界、新聞媒體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由國務院牽頭,相關部委也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規和相關文件,都要求切實保障農民工權益,要求任何用工主體和用工單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拖欠農民工工資。對於農民工工資被惡意拖欠的、久拖不解的更要從嚴從重處罰,涉及政府部門和職能部門問題的要追究相關單位和負責人的領導責任。

「每到歲末年初,各地農民工要回家過年了,通常要算算帳,要把工資拿回去,要把子女的上學費、父母的養老費、妻子操持家務的費用都帶回去。拖欠工資問題在這個時節通常顯現得比較多。」國務院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王程在領導小組工作會說,今年,國務院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成立後,有一系列措施來應對欠薪問題。

對即將到來的春節,該領導小組準備近期印發相關文件,從11月15日到2020年春節前,在全國組織開展根治欠薪冬季攻堅行動。在此期間,對非常時期頂風惡意欠薪行為,將採取非常手段,雷霆出擊,重拳整治,「不能讓農民工兄弟流汗還流淚,要千方百計保障農民工工資能拿到手,讓他們高高興興地與家人團圓。」


聲明:

1、中國周刊網所有自採新聞(含圖片),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繫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責任編輯:楊文博

相關焦點

  • 宣城市司法局「四則運算」持續推進農民工討薪
    2020年,宣城市司法局以滿足農民工法治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引導農民工群體依法行使權利,積極農民工討薪「舒筋活絡」,有效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 一是普法宣傳「加」持。發動司法行政幹警、普法志願者、法律服務人員等普法力量,加大《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宣傳教育力度,充分運用各種形式的普法陣地和載體,加大《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宣傳教育力度,積極推進「送法進工地」活動,組織社區(村)法律顧問進工地,開展討薪維權專項普法講座,為廣大農民工詳細講解《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重點講解發生欠薪時應該採取的合法救濟途徑,化解討薪難題,破解討薪障礙,維護好發展好農民工最現實最直接的利益
  • 四川省為農民工討薪維權法律援助專項活動
    為有效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2018年11月19日起,司法廳在全省組織開展為期100天的為農民工討薪維權法律援助專項活動。2018年11月19至2019年1月18,全省共受理農民工討薪維權案件4032件,涉及金額人民幣14160.84萬元,累計辦結農民工討薪維權案件2046件,為農民工討回欠薪、挽回經濟損失5213.46萬元,為農民工提供法律諮詢14207人次。
  • 湖北南漳:「用心」助力農民工「討薪」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根據湖北省人民檢察院司法為民「八件實事」專項工作安排,南漳縣檢察院依法充分發揮民事支持起訴、行政檢察監督、批捕起訴等檢察職能,今年以來,該院依法辦理民事支持起訴2件,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2件,辦理刑事案件7件8人,共計幫助農民工討回198萬餘元工資,進一步保障農民工勞務收入,推進精準扶貧。
  • 德州陵城區勞動保障執法大隊:維權助討薪 農民工送錦旗表謝意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李琳 通訊員 張英 陳福仁 陵城報導  「太感謝你們勞動保障執法大隊了,幫我們要回了拖欠的工資!」11月16日,一面繡有「秉公執法、替民做主」等字樣的錦旗送到了德州市陵城區人社局勞動保障執法大隊,梁憲強、王有軍等4名農民工緊緊圍在工作人員的身邊,一再表達內心的喜悅和感謝之情。
  • 青島錢氏拖欠薪酬12萬 為過年農民工「租房」討薪
    每逢年關時節,農民工討薪都會成為一個敏感且現實的話題。緣何靠出賣勞力謀生活的農民工,到頭來可能面臨「顆粒無收」的境地?1月13日,記者趕赴該公司在即墨市鰲山衛鎮的工地進行採訪。包工頭異地「租房」討薪  1月13日上午,記者見到了寄宿在即墨市鰲山衛鎮東裡村東頭的包工頭臧傳永。臧傳永,2004年在青島以建築散工為生,靠著勤勉慢慢熬成了小包工頭。
  • 寧德「海上農民工」微博討薪路
    而在之前,21位「海上農民工」為了討薪,也曾集體抗議拒絕下船,由於老闆的態度強硬,最終無果。之後,他們迫於無奈走上了討薪路,在福建省各級的信訪辦、勞動局,都留下了他們疲憊的身影。他們是一群顛簸在海上的打工者,他們多數來自農村。由於長期在海上漂泊,每天面對茫茫大海,承受著極大的精神壓力,他們笑稱自己是「海上農民工」。
  • 59名農民工集中討薪 法律援助為其分憂解難
    今年7月,滎經縣法律援助中心辦理了這家紡織公司的59名工人集中討薪請求幫助的案件。最後,在滎經縣法院、滎經縣法律援助中心等多方努力下,短短一個月時間內,就通過庭前調解方式,順利與該企業就拖欠工資一事達成調解協議,解決了59名農民工集中討薪糾紛。
  • 河南焦作農民工討薪不成慘遭保安毆打!工人權益如何保障?
    12月9日,網友們通過抖音等社交平臺發布了多段視頻,視頻畫面可見在河南焦作市馬村區某售樓部門口,前來討薪農民工遭到了保安毆打,在網路上炸開了鍋。當天,焦作市馬村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立即通過官方微信公號「魅力馬村」作出了事件相關的情況通報並立即成立工作小組徹查事件。
  • 記者親歷農民工「討薪難」
    記者親歷農民工「討薪難」》的報導。歲末年初,農民工工資清欠工作備受關注。來自河南、湖北的200餘位農民工2016年在河南省鄭州市一建築工地務工,至今工資未結清。日前,部分農民工前去討薪,卻遭遇踢皮球。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調查發現,該建築工程無證建設長達5年,有關部門監管不嚴給欠薪埋下禍根,勞動保障監察部門根治農民工欠薪強制手段落實不到位,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政策「最後一公裡」尚需落實到位。 (小標題)5年走過漫長討薪路 工地鋼管已鏽跡斑斑張家兵是河南省信陽市商城縣餘集鎮文衝村人,從事建築工程勞務工作。
  • 為討薪農民工「撐腰」,福州閩侯檢法聯動化解勞動爭議糾紛
    為討薪農民工「撐腰」,福州閩侯檢法聯動化解勞動爭議糾紛 2020-12-15 07: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河北武強:召開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座談會
    正義網衡水5月7日電(通訊員武檢宣)為進一步緩解拖欠農民工工資現象,切實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確保《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落到實處,五一勞動節前夕,河北省武強縣檢察院充分發揮檢察監督職能,會同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縣司法局、縣信訪局就如何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和做好農民工討薪問題進行共商,積極推動建立健全保障農民工工資發放的規範化工作機制
  • 審批時限縮短至3個工作日 北京市司法局助力農民工討薪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王晨婷)企業拖欠工資、農民工討薪困難問題長期存在。臨近年底,拖欠農民工工資又到了高峰期。12月14日,北京市司法局發布公告,即日起至2021年2月,市司法局將開設「一窗口、一線、一網」,助力農民工維權。
  • 農民工扮「元芳」討薪 各種雷人討薪怪招盤點
    1月15日上午10時30分,在陝西高陵縣維也納森林小區四號樓前,穿著狄仁傑、元芳戲裝服飾的兩名農民工一唱一和,旁邊還有人拿著破舊的臉盆敲敲打打。20餘名農民工還打著一道橫幅,上書「陝西飛躍建築工程公司維也納森林項目部拖欠農民工血汗錢元芳你怎麼看」字樣。  年關將近,又到農民工討薪季節。農民工兄弟想來都是弱勢群體,文化程度不高,哇率意識淡薄,容易輕信資方口頭約定,付出勞動卻分文未得。
  • 保障農民工勞有所得,德州建築領域農民工工資納入平臺監管
    「刷臉進出工地,作為每天幹活的記錄,變被動「清欠」為主動「防欠」......12月27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德州市農民工工資監管平臺運行座談會上獲悉,為加快全市房屋建築領域工資支付監管信息化建設,全面落實建築勞務用工實名制、農民工工資專用帳戶、銀行代發工資等各項制度,確保按時完成在建工程項目納入監管平臺監管的任務目標
  • 大連:甘井子區周水子街道助力農民工討薪維權
    為進一步落實大連甘井子區委、區政府關於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的決策部署和具體安排,大連甘井子區周水子街道通過多種舉措幫助農民工討薪維權,確保農民工返鄉前能拿到辛苦一年的「血汗錢」。一是提高認識,從維護勞動關係和諧與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高度出發,將依法維護農民工勞動報酬權益視為重大民生問題,在街道設立幫助農民工討薪窗口,開通服務熱線,暢通農民工工資爭議處理「綠色通道」。二是強化農民工法律知識宣傳普及的深度和廣度。
  • 河南農民工討薪被保安暴打,網友:同是打工人,何必相互為難
    視頻截圖當時有大概20多名農民工一起到該售樓部門口堵門討薪,本來雙方並沒有發生衝突。就視頻現場情況簡單來看,農民工售樓部討薪,肯定是因為欠薪的事實存在,農民工本就是弱勢群體,辛辛苦苦一年,沒有得到應有的報酬才會去討薪。作為保安,在售樓部維護現場秩序,的確也是本職工作,但是就因為一些意外碰撞,對其拳打腳踢辱罵就是不對的。都是打工人,何必相互為難?
  • 湖北通山:農民工「下跪討薪」PK「美女縣長」炫富
    農民工「下跪討薪」與「美女縣長」究竟有什麼關聯?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通山縣縣長胡娟否認「炫富照」為本人,通山縣政法委書記、牛頭山隧道工程建設指揮部總指揮鎮衛軍表示:公開信與事實不符。   「從嚴格意義上講,牛頭山隧道工程不存在拖欠農民工工資的現象」,鎮衛軍說。
  • 微信聊天記錄也能成為農民工討薪證據 一定要保存好!
    沒有工資結算單,手寫欠條、微信聊天記錄能當討薪證據嗎?1月15日,華商報對農民工討薪相關線索進行整理,不少農民工在向勞動監察部門提供討薪證據時,還存在一些疑惑,西安市勞動保障監察支隊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沒有工資結算單的情況下,微信聊天記錄、通話錄音都可以當討薪證據,提供給勞動監察部門進行調查。 打了白條但找不到包工頭咋辦?
  • 四川把討薪維權作為農民工法律服務的重中之重
    央廣網成都12月17日消息(記者韓民權)17日,記者從在成都舉行的四川全省根治欠薪法律服務冬季專項行動推進會上獲悉,為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化解農民工糾紛速度快、隱患小、執行好的優勢,四川全省司法行政系統強化責任擔當,始終把討薪維權作為農民工法律服務的重中之重。
  • [第一時間]聚焦農民工討薪:勞動監察部門竟成討薪攔路虎 20130123
    [第一時間]聚焦農民工討薪:勞動監察部門竟成討薪攔路虎 2013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