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竇印
為有效保障農民工權益,徹底解決農民工討薪難問題,國務院及相關部委接連出臺政令法規,從規範企業工資支付行為、健全工資支付監控和保障制度、推進企業工資支付誠信體系建設、依法處置拖欠工資案件、改進建設領域工程款支付管理和用工方式等各方面提出了具體治理措施。
頑疾 惡意欠薪難以根治
當前,根治欠薪還存在深層次問題,如工資支付保障制度剛性不足等問題。每到年底,農民工四處討薪時有發生。2011年至2019年9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共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案件26719件,各級人民法院對7674名被告人判處有期徒刑、拘役。
全國檢察機關在2018年辦理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件方面,批准逮捕和提起公訴案件同比分別上升9.1%和1.4%;2019年1月至9月,批准逮捕和提起公訴案件同比分別上升6.6%和8.5%。2015年至2019年7月,全國公安機關共立案偵辦拒不支付勞動報酬刑事案件1.4萬起。其中,2019年1至7月,全國共立案偵辦拒不支付勞動報酬刑事案件1700餘起。
由此可見,惡意欠薪仍是難以根治的頑疾,有效解決欠薪問題是關乎民生的社會問題。
嚴治 讓惡意欠薪者無處遁形
為徹底根治惡意欠薪問題,黨中央國務院及各級地方政府和職能部門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令法規,要求各用工單位依法依規支付農民工工資。早在2016年1月17日,國務院就出臺《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意見》(國辦發[2016]1號,以下簡稱《意見》)。2016年歲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牽頭,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安部、司法部、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人民銀行、國資委、工商總局、全國總工會等12部委,下發了《關於開展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專項檢查的通知〉〉(人社部明電[2016]6號,以下簡稱《通知》)。
《意見》和《通知》的發布,可謂是鐵腕治理欠薪政令法規的重中之重。從全面規範企業工資支付行為,明確工資支付各方主體責任,健全工資支付監控和保障制度落實清償欠薪責任、推進企業工資支付誠信體系建設、建立健全企業失信聯合懲戒機制、改進建設領域工程款支付管理和用工方式等方面,嚴格要求用工企業合法用工。這無疑為那些執意惡意拖欠,或者有拖欠農民工工資意圖的企業和個人,再次敲響了警鐘,念上了緊箍咒。這些政令法規的出臺,有力地為農民工討要工資提供了政策依據,撐起了腰杆。
自2016年《意見》和《通知》頒布發布以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逐步好轉。國家統計局監測數據顯示,2008年農民工欠薪率是4%,2018年是0.6%左右。目前,我國正朝著到實現基本無拖欠的目標努力。
為此,國務院辦公廳於2019年8月3日又發出了《關於成立國務院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國辦函〔2019〕79號)。成立了由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任組長的工作小組。要求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統籌協調全國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研究審議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重大政策措施;督促檢查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的落實情況、各地區和各部門任務完成情況等。
2019年10月3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務院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等有關負責人介紹打擊惡意欠薪犯罪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發布會上,最高人民法院表示,拖欠農民工工資最高可獲刑7年。拒不支付一名勞動者三個月以上的勞動報酬,數額在五千元到兩萬元的,或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數額累計在三萬元至十萬元的,經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就構成犯罪,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數額較大的,經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一般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如果滿足前面的條件,同時造成嚴重後果的,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國務院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王程表示,2019年10月底以前發生的欠薪案件,要在2019年底前全部清零。其他新增欠薪案件,在2020年春節前及時、動態清零,發生一起處置一起。對自查和排查中發現的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件和欠薪逃匿案件,國務院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四個部門將採取嚴厲制裁措施,絕不手軟,從嚴打擊,形成高壓態勢,堅決遏制惡意欠薪犯罪。
今年以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本級共公布了三批次拖欠農民工工資的黑名單共180條,並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依法實施聯合懲戒。至今,遼寧、河南、河北、山東、北京、天津、浙江、四川、廣東、廣西、甘肅、雲南、湖北、海南、吉林、重慶、寧夏、青海等至少18個省份先後開展了根治欠薪行動。
春天 農民工討薪不再難
每年歲末,都是農民工討要工資,維護合法權益的集中時期。妥善解決農民工工資問題近年來一直是各級政府、社會各界、新聞媒體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由國務院牽頭,相關部委也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規和相關文件,都要求切實保障農民工權益,要求任何用工主體和用工單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拖欠農民工工資。對於農民工工資被惡意拖欠的、久拖不解的更要從嚴從重處罰,涉及政府部門和職能部門問題的要追究相關單位和負責人的領導責任。
「每到歲末年初,各地農民工要回家過年了,通常要算算帳,要把工資拿回去,要把子女的上學費、父母的養老費、妻子操持家務的費用都帶回去。拖欠工資問題在這個時節通常顯現得比較多。」國務院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王程在領導小組工作會說,今年,國務院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成立後,有一系列措施來應對欠薪問題。
對即將到來的春節,該領導小組準備近期印發相關文件,從11月15日到2020年春節前,在全國組織開展根治欠薪冬季攻堅行動。在此期間,對非常時期頂風惡意欠薪行為,將採取非常手段,雷霆出擊,重拳整治,「不能讓農民工兄弟流汗還流淚,要千方百計保障農民工工資能拿到手,讓他們高高興興地與家人團圓。」
聲明:
1、中國周刊網所有自採新聞(含圖片),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繫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責任編輯:楊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