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都敬畏的真武大帝,豬八戒卻不怕,看當年的北極四聖是誰?
未見其人,先聞其名。見到其人,恭恭敬敬……
四大名著《西遊記》裡,上面的16字,基本可以表達齊天大聖孫悟空對真武大帝的交往過程和態度。
西遊神話中,孫大聖大約與真武大帝有過3次間接或直接的交往過程。
第一次:初出茅廬,尚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的孫悟空,大鬧天宮。三界之主玉皇大帝看在女媧娘娘和須菩提祖師等神仙的面子上,沒敢對孫悟空動狠心、下狠手,而是採取了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辦法,派人前往西天請西方佛老前來降妖。
這次鬧得三界沸沸揚揚的大鬧天宮事件,成功有效將孫悟空阻止在靈霄寶殿前的天庭神殿,當值的佑聖真君佐使王靈官,以及後來佑聖真君調來的雷部36員天將。
查閱道教資料,我們知道,佑聖真君正是後來三界威名赫赫的九天蕩魔天尊——真武大帝。
孫悟空與真武大帝的首次過招,是在你不認識我,我卻識得你,沒打招面的過程中悄悄結束的。
第二次:孫悟空被唐僧從五行山下救起,加入取經團隊,助唐僧西天取經。他們來到高老莊,遇到了當年在天庭曾掌管十萬天兵天將的天蓬元帥。
天蓬元帥因為酒後調戲嫦娥,被糾察靈官發現,後玉皇大帝將他貶下凡間,投胎為豬。
豬八戒在福陵山雲棧洞強行霸佔娶高太公的女兒高翠蘭為妻,孫悟空為了替高太公除去一害,化成高翠蘭的樣子。並嚇唬豬八戒高太公準備請道士前來降妖除魔。
在天庭見過大世面的豬八戒卻一點也不在乎,連說帶笑,反而安慰起「高翠蘭」:早點休息,不用擔心,就是誠心請到了九天蕩魔天尊——真武大帝也不必害怕,他們有過交情,來了也不會把他怎樣。
這一次,孫悟空的印象中,算是對真武大帝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第三次:記錄在《西遊記》原著第66回,「諸神遭毒手,彌勒縛妖魔」一章節中,孫悟空為了救出師父唐僧,請來了許多天兵天將,都不濟於事,武器反被黃眉怪的法寶收走。
落難之際,孫悟空想到了南瞻部洲武當山上的主神真武大帝,請他出面相助救唐僧一難,同時除去唐僧取經團和天兵天將等災難。
「源易緣」注意到,孫大聖懷著一顆虔誠的心來到武當山,見到真武大帝,孫悟空更是表現出了尊敬有加。
先亮明身份和前來相見的理由後,孫悟空對真武大帝作禮道:我有一事奉勞,師父遇難,今無計可施,特來拜求祖師助上一臂之力。
真武大帝聽後,聲稱自己沒有上界旨意,不敢擅動幹戈,假如見難不救,又恐玉帝怪罪,違逆了大聖的人情。我諒那西天路上縱有妖邪,也不為大害。
最後,真武大帝派出龜蛇二將和五大神龍,幫助孫悟空前往小雷音寺擒拿妖精,解師父和天兵天將之難。
通讀《西遊記》原著對比發現,西天路上,孫悟空的本領和神通,要比豬八戒有能耐得多,最後孫悟空因懲惡揚善、降妖除魔有功,最後被如來佛祖封為鬥戰勝佛。豬八戒因挑擔有功,卻頑心不退,色心未泯,只封了個淨壇使者。
那麼,為何齊天大聖孫悟空對真武大帝都恭敬有加,豬八戒卻放出大話,不怕真武大帝呢?
結合《西遊記》原著和中國的神話傳說,「源易緣」認為,孫悟空之所以對真武大帝恭恭敬敬,是因為他此前多次聽說過真武大帝的威名,前往武當山拜求真武大帝相助時,又有求於真武大帝等原因。
而豬八戒之所以敢放出大話,一是在人生事業輝煌期時,積累下的資源財富;二是從天蓬元帥到「落草為寇」,投胎為豬,心有怨言,更是口不擇言;三是論真功夫和本領,當年他也不比真武大帝差多少。
更為重要的,「源易緣」在道教神仙體系和民間神話傳說中,還發現當年天蓬元帥的身份和排名,還超過了真武大帝。
不信您看,當初北極紫微大帝座下護佑天際的「北極四聖真君」,都是哪四位:
一、天蓬大元帥真君
對!您沒看錯!就是西遊神話中調戲嫦娥仙子的天蓬元帥,後來落入凡間的豬八戒。
《西遊記》原著中,豬八戒在談起當年天庭的天蓬元帥時的工作生活時,不無得意:做凡人時,遇到真仙度化他修行成神,又吃過九轉大還丹,修成大羅天仙功德圓滿飛升時,天仙迎接,玉帝設宴為他祝賀;手中的兵器九齒釘鈀,乃是神冰鐵,還是太上老君曾用火煉製後錘成,中間還有五方五帝、六丁六甲等神仙的心血……最後,又得到了玉皇大帝的敕封,欽賜九齒釘鈀為御節。
隨後,三界中重要的活動,如王母娘娘的蟠桃宴會,安天大會等都有天蓬元帥的身影出現。
據《道法會元》等道經記載:「凡行雷法,無天蓬不可以役雷神。獨行雷法,無天蓬不可以顯驗。」
關鍵是,在道教的神體系中,天蓬元帥不僅排在了北極四聖之首,還被冠以了一個「大元帥」。這,是不是含金量更足些?
二、天猷副元帥真君
天猷元帥真君是誰?在三界神話故事和文學作品裡,出現的次數並不算多。
四大名著《西遊記》裡天猷元帥在如來佛祖降服孫悟空後,僅是和天蓬元帥同出現過一次,傳達了一句玉皇大帝的旨意:請如來少等,我主大駕來也!
隨後,玉皇大帝傳旨,邀請三界諸神與如來佛祖召開了一個「安天大會」。
西遊記原著中將「天猷元帥」,又稱為「天佑副帥」、「天佑元帥」。
查閱道教資料發現:這位排在北極四聖第二次的真君形象多是:頭髮飄逸、身披金甲,三頭四臂,手執戈矛印符。
道教典籍中,稱他是位清靜無為,柔弱不爭的神仙,但卻掌握有30萬天兵,背後冒有紫紅之光,除了是道教護法神之一外,還會巡邏三界,降妖除魔……
三、翊聖保德元帥真君
記性好的朋友,會在前幾天的西遊解讀文章中,注意到一個細節:孫悟空大鬧天宮時,玉皇大帝派出前往西方請佛老的,正是遊奕靈官和翊聖真君兩位神仙。
翊聖元聖真君在文學作品中出現次數也不算多,但在宋朝時期,翊聖真君非常的有名,受到了北宋皇帝和民眾的極力尊崇和推介。
道經故事記載,北宋初期,道士張守真在鳳翔府盩厔縣降現,翊聖真君見張守真虔誠而奉行教導,是貞潔之士,就傳授驅邪之法。於是,分別教授傳授劍法為民除妖、結壇為國祈福。
翊聖保德真君曾讓張守真助力宋室江山而度之。
有文字記載:翊聖元聖,又稱黑煞將軍,其神職主要職責是:「總三洞五雷之號令,掌八天九地之權衡。」
四、靈應佑聖元帥真君
從西遊記原著中,也不難看出,佑聖真君——也就是真武大帝在天庭的實力和地位。
孫悟空從太上老君八卦爐中跳出後,揮舞著金箍棒左右開弓,天兵天將無一神可擋,直至通明殿裡,靈霄寶殿外。
佑聖真聖的佐使王靈官揮舞著金鞭,廝殺在一起,力阻孫悟空繼續前行。
隨後,佑聖真君又緊急抽調雷部眾將趕來相助。
武當山上,佑聖真君與孫悟空對話中,還可以得知,真武大帝在奉玉皇大帝旨意,剪伐天下妖邪;後又奉元始天尊符召,披髮跣足,踏騰蛇神龜,領五雷神將、巨虯獅子、猛獸毒龍,收降東北方黑氣妖氛。
明朝時期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變後,自稱是真武大帝顯靈相助,幫助他取得帝位。後朱棣大修武當,將真武大帝神格提升,封為一代「天帝」,加封真武帝為「北極鎮天真武玄天上帝」。
從此,真武大帝成為武當山的主神。靜享武當山,安逸太和殿。
道教和民間傳說中,真武大帝的名字較多,有人稱他為「玄武大帝」、「玄天上帝」、「無量祖師」、「真武帝君」、「蕩魔天尊」、「報恩祖師」等。
《西遊記》原著裡,豬八戒就曾稱呼他的全稱:九天(真武)蕩魔天尊。
「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通過北極四聖的排名,就不難發現:當初八戒曾排四首之聖,而真武大帝則居末,他與孫悟空假扮的「高翠蘭」對話,還真不是全吹噓的!
開卷有益,原創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寫成,感謝大家訂閱專欄,閱讀完整內容。如果喜歡,歡迎轉發和評論,留言或私信互動。
參考資料:《西遊記》、《道教》、《中國民間神話傳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