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盧奕貝編輯 | 昝慧昉1
燒仙草今年很紅。
根據某企業信息平臺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共有2301家燒仙草相關企業,自2019年以來,相關企業數量猛增,2019年新註冊量達775家,同比增長230%,今年上半年新增企業636家,同比增長161.3%。
燒仙草相關企業的增加,一定程度上與它在奶茶界的紅火有關。
4月,美團點評餐飲學院曾發布一份《3月線上飲品報告》,雖然珍珠奶茶依舊很受歡迎佔據銷量榜首,但燒仙草成為黑馬,成為線上銷量的亞軍。該報告認為,這與燒仙草搭配豐富的輔料,具有「代餐」體質有關。
傳統上,燒仙草是福建閩南地區的傳統特色飲品。仙草真的是一種「草」——一年生草本宿根植物,又名涼粉草、仙人草。在福建、臺灣地區,會用仙草乾熬汁,加入食用澱粉做成涼粉狀食用,熱的叫燒仙草,冷的叫仙草凍。
不過現在人們更為熟悉的吃法,是配合添加芋圓、花生、葡萄乾等配料一起作為甜品食用,或者是在奶茶中添加。
用仙草做甜品這一方式的紅火可能要歸功於鮮芋仙。
這個來自中國臺灣的連鎖甜品品牌,2007年創立,主打以芋圓、仙草、豆花為核心的古早風味甜品。2009年,鮮芋仙進入中國大陸。彼時,中國市場上連鎖甜品品牌中知名度較高的,還是以許留山等為代表的的港式甜品,臺式的鮮芋仙顯得格外有新鮮感,此後迅速在中國各個重要城市紮根。
到2014年底,鮮芋仙在中國大陸市場的門店數量達到408家,全球門店總數近500家。不過鮮芋仙的輝煌並沒有延續很久,人們的新鮮選擇越來越多,無論是茶飲還是甜品,中國市場上能替代鮮芋仙的東西太多了。雖然它沒有公布近年來的經營數據,但一個明顯的事實是,最近鮮芋仙的門口已很久沒有當年人頭攢動、長龍排隊的景象了。
不過燒仙草甜品並沒有隨之退潮,如今隨便在網上搜索燒仙草,就能看見如「怎麼在家製作鮮芋仙式仙草甜品」類的教程。
鮮芋仙仙草甜品。圖片來源:鮮芋仙微博另一方面,奶茶逐漸演變成了燒仙草最適合的載體。
如今已經很難考證誰是第一個發明往奶茶裡加仙草的人,但1點點、Coco、臺蓋……幾乎所有的奶茶品牌都早已將仙草作為常備小料。在眾多奶茶品牌中,還誕生了瞄準了這個細分領域,以仙草為招牌產品的品牌。
書亦燒仙草便是如今這個細分知名度最高的品牌之一。這個品牌自2007年在四川成都創立,到今年7月,它的全國門店已突破5000家。
與大部分採取加盟模式經營的茶飲品牌一樣,書亦燒仙草簡約明亮的門店會出現在商場租金不那麼昂貴的負一樓、熱門商圈的街邊巷角,並且深耕二三線城市。最大的不同是,添加大量配料的燒仙草單品成為了它的標籤。
書亦燒仙草的菜單分為四個系列套餐:燒仙草、鮮果茶、酸奶&益菌多、特調奶茶,價格區間在9-18元。其中,經典燒仙草會佔據佔1/4的菜單頁面,吸引人們購買。它的燒仙草還顯得特別實惠,它寫在每杯奶茶上的slogan是「半杯都是料」。
書亦燒仙草的招牌奶茶。圖片來源:書亦燒仙草微博不過正如燒仙草到這一兩年才變得火熱,書亦燒仙草的5000家門店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茶飲店的創業大概率是跌跌撞撞的。2007年21歲的王斌帶著1萬塊錢去了四川成都,在川師東校區後門開了一家名為85℃tea的飲品店,它是書亦燒仙草的前身。
王斌曾在公眾號內發文回憶,最初的營業額僅有400塊一天,生意稍有起色不久,還因盲目投資健身房、金融等項目吃虧。到2015年,王斌第一次走出四川開分店,但由於對陌生市場的輕視,將積蓄虧得所剩無幾。
「第一次經營店面,不懂經營,不懂管理,也不知道第一次創業能給我們帶來什麼,一切都是摸索著前進。」王斌寫道。
不過,燒仙草給了他方向。創店不久,燒仙草成了店裡的爆款,也成了品牌的標籤。在打磨好供應體系、門店模型後,王斌在2017年將品牌更名為「書亦燒仙草」,正式開始大舉擴張。 2018-2020年,書亦燒仙草的門店數量從1300多家,3000多家,跳到了5000家。
書亦燒仙草以外,2007年創始於上海的悸動燒仙草也是主打燒仙草的知名品牌,如今在全國擁有2000多家門店。有意思的是,這個品牌的slogan與書亦燒仙草的「半杯都是料」似乎在打擂臺,叫「一杯6種料」。
無論如何,在這些品牌的帶動下,燒仙草受關注的程度不斷增加。上述企業信息平臺數據顯示,2015年以來的五年內,燒仙草相關企業註冊量快速增加。2015年共註冊相關企業29家,到2018年有235家,2019年775家。
與此同時,奶茶或者說現制茶飲行業的崛起,也帶動了燒仙草的走紅。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食物一份報告,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末,全國現制茶飲門店數量達到41萬之多,市場規模接近千億。這個賽道已太過擁擠,還想入局的,正拼命尋找可能還留存空白的細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