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的兩江總督與李鴻章的直隸總督哪個權力更大?

2020-12-04 古事今來說

引言

清朝有九大總督,直隸總督與兩江總督是最重要的。直隸總督的權位很高,是皇帝親信之人才能擔任,責任重大,又要保衛京畿,所以也就有了疆域之首的說法。

直隸總督還要管理軍民政務,為一品大官。掌管如今的天津市,河北及河南,山東等地。因此我們可以知道,直隸總督管理的區域並不多,但直隸省的位置是很特別的。兩江總督,則是,掌管如今的安徽,江蘇等地。這些區域也是特殊的,是沿海地帶。這一地帶,經濟發達,商貿繁榮,可謂是清朝的「錢袋子」。

所以兩江總督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職位。那這兩個職位誰更重要一些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李鴻章的直隸總督與曾國藩的兩江總督,誰更勝一籌。

鹹豐十年,曾國藩擔任兩江總督,除了管轄地方,還兼任了都察院左都御史銜,以及監理兩淮鹽政還要掌管通商事務,一切如常。但慈禧太后上臺就給他升了職,讓他擔任欽差大臣,這可謂是有了朝廷賦予的全權。

所以順治帝以後,他就是權勢最大的兩江總督。另一方面,要給予他最高的權力,也是因為他在主持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在他擔任兩江總督期間,他的勢力是不可小覷的,甚至還有一些本末倒置。他的待遇也是獨一無二的。有時朝廷安排巡撫也要問一問他的意見。

鹹豐三年,李鴻章擔任直隸總督,兼任長蘆鹽政和三口通商事務。李鴻章也成為了第一個擔任北洋大臣的人。他管轄的地方是京畿,是北京的門戶。所以,他自然也有了疆域之首的稱號。李鴻章的老師就是曾國藩,他也是一個性格強勢的人,自曾國藩卸任後,李鴻章才有了爆發潛力的機會。

他憑藉慈禧對他的信任,一步踏上直隸總督的位置。上任後,軍事、行政、外交大權都在他的身上。1896年,他去訪問歐洲八國,規格都是按照國家元首級來接待的。對比兩江總督來說,就絕對無法享受這種待遇。

經過對曾國藩與李鴻章的分析,我們了解到,他們對於自己的職位都是非常的認真,也將工作做到了最好。但兩者還是有一定區別,曾國藩既掌握著軍事力量,也掌握著經濟命脈。雖然李鴻章也有軍事支撐,但直隸一省的影響力有限,所以只在外交方面,他的權力比較大。

結語

在管轄範圍上看,兩江總督的範圍廣。在管轄地區上看,直隸總督離京都更近,更容易很快的掌握實情。雖然兩位的官職都非常的重要,但直隸總督與兩江總督相比,兩江總督不具備有利的條件,那就是政治條件。但在經濟收益上看,兩江總督佔優勢。經過李鴻章與曾國藩的對比可以看出,在當時直隸總督優於兩江總督。不過,曾國藩卸任後,兩江總督恢復原來的模樣,隸屬於直隸總督之下。

相關焦點

  • 曾國藩的兩江總督與李鴻章的直隸總督,哪個權力更大?
    兩江總督,甚至有些時期,兩件總督的權力更在直隸總督之上。那麼,我們就以晚清時期兩位最顯赫的封疆大吏——曾國藩、李鴻章為例,看一看他們擔兩江總督和直隸總督時期的權力對比。這個時期的曾國藩因為有了朝廷賦予的全權,所以他所任的兩江總督是自順治以後權勢最大的兩江總督。這是因為當時曾國藩主持鎮壓太平天國,屬於非常之時,必須給予最高的軍事、行政權力。
  • 清朝總督中,直隸總督和兩江總督相比,誰的官職更大?
    從九大總督各自分管的地區來看,直隸和兩江都是很富庶的地方,朝廷的財政收入主要靠這兩個地方獲得,而雲貴地區地處西南一隅,環境惡劣,清朝時期很多百姓連溫飽都解決不了,朝廷對雲貴的關注度沒有直隸和兩江地區的高。所以同樣都是封疆大吏,而雲貴總督卻是地位最低的那個。
  • 當直隸總督遇上兩江總督
    因此,當雲貴總督遇見直隸總督時,一定會有一種低人一頭的感覺。那麼,當直隸總督遇到兩江總督時,他們誰更厲害一些?從政治地位上來看,直隸總督要略勝一籌。朝廷通常將信賴的重臣擢升到直隸總督的位置上,直隸總督在其餘疆臣心目中也儼然有「領袖」之美譽。1868年,曾國藩從兩江總督任上轉遷直隸總督;1870年,李鴻章從兩江總督任上轉遷直隸總督。他們都是平級調動,但依然給大家一種「升遷」的感覺。
  • 清朝九大總督,誰的地位最高?不是直隸總督,也不是兩江總督
    中國古代的總督,是統轄一方行政、經濟及軍事的最高長官,大致相當於現在的多省聯合黨委書記、兼多省聯合省長、兼軍區司令員,但實際地位要更高、實際權力要更大。早在明朝正統年間,便已經有了非常完備的總督制度,但後世最熟知的,當屬清朝的總督制度。
  • 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湖廣總督……管的都是哪些地區?
    微信搜索「中式大美生活」影視劇中,常聽到「兩江總督」、「直隸總督」這些稱謂。總督是清朝的正二品官職,可通過兼兵部尚書銜高配至從一品,巡撫一般為從二品。總督權力比巡撫大得多,但與巡撫之間沒有直接的隸屬關係,兩者都直接聽命於皇帝。不同的是巡撫只管一省,側重民政。總督一般管相鄰數省,在政務之外也兼掌軍務與經濟,屬於清朝最高級的封疆大臣。
  • 冷知識:清朝的總督有幾個?直隸總督和兩江總督,誰更位高權重?
    現在看清宮劇,大家應該都注意到了一個官職名,那就是總督。何為總督呢?它的權力有多大呢?有清一代都有哪些有名的總督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這個話題。坦白說不是很多,只有八個(後來又增設了一個),而且這個八個總督地位高低也不同。下面就來給大家簡要說一說。一、直隸總督,轄直隸省(今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東一部分),治保定;地位最高,為總督之首,後來直隸總督又兼北洋大臣,權勢更重。二、兩江總督,轄江蘇,安徽,江西三省,治南京,地位次之,晚清兩江總督又兼南洋大臣,權勢也日重。
  • 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哪個權力更大?
    清廷派欽差大臣管理通商口岸的事務,稱為「五口通商大臣」,通常是由兩江總督或兩廣總督兼理(一度由江蘇巡撫署理)。19世紀60年代,清政府又被迫開放營口。煙臺、臺南、淡水。汕頭、瓊州、漢口、九江、南京、鎮江、天津為通商口岸,這11個口岸中,北方3個,南方8個。清廷又規定南方各通商口岸均由五口通商口岸大臣管理,因其常駐上海,所以又稱「上海通商大臣」。北方三口則設三口通商大臣,常駐天津。
  • 清朝的江寧將軍與兩江總督到底哪個權力更大?
    駐防將軍是轄區內駐防八旗兵最高統帥,官階最初為正一品,後降為從一品,但盛京、吉林、黑龍江、伊犁、烏裡雅蘇臺的駐防將軍除外,因為將軍轄區不設總督,駐防將軍即為最高長官。 總督是清朝掌管地方一至三省最高軍政和民政的官員,官階為正二品,一般加兵部尚書銜,即為從一品。清朝共有九位總督,兩江總督轄區為江蘇、江西和安徽三省。
  • 為何李鴻章、袁世凱可以三任直隸總督?
    此時的直隸總督是曾國藩,這個曾經創辦過湘軍、剿滅過太平天國的功勳人物,卻在天津教案這件事上栽了跟頭。曾國藩處理的方法其實很簡單,處死肇事兇犯、給洋人道歉,並賠款。洋人接受了這個條件,但國人不答應。曾國藩鬧了個灰頭土臉,晚節不保。最後,清廷只能將李鴻章找來。李鴻章耍了小聰明,用其他死刑囚犯代替肇事兇手赴死,成功瞞過了洋人,徹底化解了此次外交危機。這就是李鴻章對曾國藩說的,與洋人打「痞子腔」。
  • 兩江總督和江蘇巡撫,在江蘇究竟誰的權力更大?
    兩江總督所管轄的江蘇、安徽、江西三省,在經濟上對清廷的重要性,不需多言。尤其是江蘇省,經濟實力強勁。所轄的蘇州府、松江府,所貢財賦比重,毫無爭議的全國第一。江蘇的漕糧,佔全國50%,田賦佔30%,這還沒有算利潤更大的鹽政。 這就引出一個問題:在江蘇,兩江總督和江蘇巡撫,誰的話語權更大?
  • 李鴻章的直隸總督在今天該是什麼官?權力之大超乎了我的想像
    李鴻章發跡於太平天國運動。1851年,太平天國運動爆發。當時清朝的八旗、綠營等正規軍已經喪失了戰鬥力,以至於在短短的兩三年內就席捲半個中國。既然正規軍指望不上了,朝廷就只能允許地方鄉紳自己招募軍隊以對抗太平軍,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由此走上了中國的歷史舞臺。起初李鴻章是其老師曾國藩的湘軍幕僚,後來自建淮軍。
  • 清朝的兩江總督權力有多大?管轄的「兩江」是指哪裡?
    每當我們觀看有關於清朝的影視作品時,一聽到「兩江總督」大人駕到,就有不少大臣紛紛上前迎接、行禮。那麼清朝的兩江總督權力有多大?管轄的「兩江」又是指哪裡呢?清朝建立之後,為了管轄若大一個中國,選擇在地方實行督撫制。
  • 總督、提督、巡撫,誰的地位更高?權力更大呢?
    所以,對於清朝的總督、提督、巡撫,在職務上存在交集,也有各自需要側重的地方。那麼,問題來了,在清朝時期,總督、提督、巡撫,誰的地位更高?權力更大呢?一首先,比較總督、提督、巡撫之間的地位,自然要看他們的官職品級了。
  • 總督和巡撫哪個權力更大
    保定直隸總督府 清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實行的是督撫制。即總督和巡撫,那麼總督與巡撫是什麼關係,總督和巡撫總要負責什麼呢?清初總督額數及轄區並不固定,乾隆以後成為定製,全國設有八個總督:直隸 、兩江、陝甘、閩浙、兩湖(即湖廣)、兩廣、四川、雲貴。 二、巡撫的來歷與職責 明宣德五年(1430),于謙、周忱等6人分撫南北直隸等處 ,從此各省常設巡撫官漸成制度。
  • 李鴻章如何以直隸總督的身份 掌握清朝朝政大權
    在清朝,直隸總督是疆臣之首,位高權重。從1870年開始,李鴻章三次出任直隸總督,總任期達24年有餘。有清一代,李鴻章是擔任直隸總督最長的人。嚴格地說來,直隸總督雖然位居疆臣之首,但畢竟只是九大封疆大吏之一,並不能對朝政大權說三道四。李鴻章憑啥掌握朝政大權?這得從李鴻章兼任的職務說起。李鴻章擔任直隸總督,兼任的第一個職務就是北洋通商大臣。
  • 兩江總督在南京,江蘇巡撫在蘇州,總督和巡撫哪個大?
    其中,就兩江總督來說,根據史料記載,清代同治三年(1864年)後,兩江總督的駐地位於南京城正中。而江蘇巡撫(巡撫衙門駐蘇州),下轄蘇州府、江寧府(今南京)等建制。由此,對於兩江總督和江蘇巡撫,這兩個官職的駐地都設立在今江蘇省內。那麼,問題來了,對於清朝時期的兩江總督和江蘇巡撫,誰的官職更大呢?
  • 李鴻章在洋務運動時,擔任的直隸總督,到底擁有多少權力?
    能在30歲以前選入進士,意味著李鴻章有足夠的精力走過漫長的仕途。而且,他又順利通過朝考,選入翰林院,成為庶吉士。這是一個很高的起點。清朝時,翰林院屬於國家培養人才的最高機構。翰林院培養的人才,都是為了將來封疆入閣補充人才。而且,李鴻章還在考中進士前,入了曾國藩門下。後來戰亂四起,李鴻章又入曾國藩幕府,擔任幕僚。
  • 李鴻章曾任直隸總督20餘年 發展洋務強化淮系勢力
    董叢林  從晚清直隸總督的任用情況看,不算短時護理、署理而未發揮多少作用者,實際履職施政且有一定影響的大員,依次有琦善、訥爾經額、桂良、譚廷襄、慶祺、恆福、文煜、劉長佑、曾國藩、李鴻章、榮祿、袁世凱、陳夔龍等16人。在劉長佑以前的7人中,除譚廷襄之外,其餘都是滿、蒙貴族(慶祺、恆福為蒙古族,其他四人為滿族)。
  • 曾國藩兩次擔任過兩江總督,權力有多大?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
    曾國藩兩次擔任過兩江總督,權力有多大?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曾國藩號稱「千古第一完人」,不僅學問搞得好,而且官場也是混得風生水起。此外,曾國藩行軍布陣也很有一套,更別說為人處世了。所以,如此曾國藩沒有理由官場失意。
  • 清朝八大總督的差距,直隸總督搶不上,雲貴總督沒人當
    八個總督看起來是平級,但其中的差距卻非常大,直隸總督、兩江總督想噹噹不上,雲貴總督沒人當。 清朝八大總督 1、直隸總督、兩江總督搶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