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扶貧:在「一個戰場」打贏「兩場戰役」

2020-12-19 莆田新聞網

  【來自國新辦新聞發布會的報導】 

  光明日報記者 李慧

  近年來,各地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創造性地將生態治理與脫貧攻堅相結合,在「一個戰場」同時打贏生態治理與脫貧攻堅「兩場戰役」,讓山川披綠、林海生金。最新數據顯示,生態扶貧已助力2000多萬貧困人口實現增收。

  如何打好生態脫貧攻堅戰?如何助力「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十四五」期間,生態扶貧如何促進鞏固脫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在12月1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李春良,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扶貧辦主任、規劃財務司司長閆振,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新聞發言人、宣傳中心主任黃採藝對生態扶貧的熱點問題進行解讀。

  超百萬名生態護林員實現家門口就業 

  林業草業施業區、生態重要區域和脆弱區域、深度貧困地區高度耦合,既是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也是林草建設的主陣地。

  「推進生態扶貧既是脫貧攻堅的需要,也是生態保護修復的需要。」李春良指出。

  在脫貧攻堅戰役中,林草系統注重打好生態脫貧攻堅戰,在貧困地區開展生態護林員選聘,2016年以來在中西部22個省區市有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選聘了110.2萬名生態護林員,帶動300多萬貧困人口脫貧增收,新增林草資源管護面積近9億畝,有效保護了森林、草原、溼地、沙地等林草資源。

  「選聘生態護林員是一項精準的生態脫貧政策,這讓在貧困地區沒有機會出門打工、沒有其他就業門路的貧困人口通過護林看草實現了家門口就業。」閆振指出。

  閆振介紹,未來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將加強生態護林員的管理,把生態護林員作為落實林長制的重要舉措,更好地明確生態護林員的管護責任,落實好管護邊界。同時,將持續加大對生態護林員的服務保障水平,並加強精細化管理和信息化管理。

  「廣西羅城縣就探索了『六員』機制,把生態護林員打造成為綠水青山的警衛員、鄉村治理的信息員、扶貧政策的宣傳員、基層工作的監督員、農林科技的推廣員、公共衛生的防疫員。」閆振說。

  森林旅遊帶動脫貧增收有四條途徑 

  「2019年開展的一項貧困地區森林旅遊扶貧成效潛力評估和發展策略專項研究結果顯示,2018年通過森林旅遊實現增收的全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為46.5萬戶、147.5萬人,受益人數佔貧困人口的9%,年戶均增收5500元。」黃採藝說。

  黃採藝介紹,研究顯示,森林旅遊助力脫貧主要有四條途徑:一是通過就業實現增收,佔受益貧困人口的18%,年戶均增收6162元;二是通過開展個體經營實現增收,佔受益貧困人口的12%,年戶均增收4547元;三是通過發展種養殖實現增收,佔受益貧困人口的65%,年戶均增收2394元;四是通過租賃、入股經營等形式實現增收,佔受益貧困人口的3%,年戶均增收4072元。

  森林旅遊帶動脫貧是生態產業扶貧的一個生動寫照。

  李春良介紹,各地在保護生態的基礎上,發揮貧困地區林草資源豐富優勢,大力支持發展油茶等木本油料、生態旅遊和森林康養等生態產業,推廣「企業+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等模式,與貧困人口建立利益聯結機制,通過分紅、勞務等方式,帶動1600多萬貧困人口脫貧增收。

  讓鞏固脫貧成果與鄉村振興實現有效銜接 

  李春良表示,「十四五」時期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將以鞏固生態扶貧成果為重點,調整優化生態扶貧政策,擴大林草資源優勢和行業優勢。

  「為保持政策的延續穩定,我們將通過開展生態補償、國土綠化和生態產業鞏固脫貧成果的政策理論評價研究,出臺鞏固生態脫貧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指導意見,按照脫貧不摘責任、脫貧不摘政策、脫貧不摘幫扶、脫貧不摘監管的『四不摘』原則,過渡期內繼續保持生態護林員政策的穩定、重點生態工程支持政策的優化延續,助力脫貧人口不返貧、邊緣人口不致貧。」李春良說。

  為促進鄉村振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將在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中,對規劃範圍內的脫貧地區繼續給予傾斜支持,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施鄉村綠化美化行動,持續吸納具有勞動能力的脫貧人口參與務工,不斷改善脫貧地區的人居環境,增加貧困人口收入,共享建設成果,實現生態美、百姓富。

  此外,林草部門還將優化調整林草生態產業布局,提高優質生態產品供給能力,促進脫貧地區形成各具特色、可持續的生態產業體系。

  《光明日報》( 2020年12月02日 10版)

相關焦點

  • 【要聞】省政協視察團在興縣視察生態扶貧工作
    10月10日至11日,省政協常委、省信用聯社聯合社理事長、黨委書記崔聯會帶領省政協視察團深入興縣,對生態扶貧工作進行視察,市政協副主席郝金光等一同視察。興縣縣委副書記、縣長劉世慶,政協主席史小軍陪同。近年來,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持把生態脫貧作為攻堅深度貧困的主要抓手,讓貧困戶在造林增綠的過程中實現增收脫貧,確保在一個戰場上打贏生態建設和脫貧攻堅兩場戰役。
  • 廣西全州:生態文明建設助推脫貧攻堅 兩場戰役實現「雙嬴」
    廣西全州:生態文明建設助推脫貧攻堅 兩場戰役實現「雙嬴」央視新聞客戶端  作者:廖汨 劉暢 鄧琳  2020-09-05 全州縣在脫貧攻堅戰中
  • 生態文明建設為橫山打贏脫貧攻堅戰助力
    生態文明建設為橫山打贏脫貧攻堅戰助力 2019-12-04 15: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戰疫戰貧兩不誤|雙戛街道落飛戛村堅決打贏兩場戰役
    按照「一隴菜地、一個棚架、一組果樹」的要求動員農戶自行打造小康菜園137個,村委會建立集中育苗基地1個,集中育苗分發給農戶種植,現育苗辣椒、西紅柿、茄子2.88萬株,預計種植小康菜園5000餘平方米。下一步,落飛戛村將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脫貧攻堅,繼續加大防控宣傳、排查和檢測力度,實時掌握每個村民的動向,對掌握的各項數據及時報告街道,及時處理好突發事件;努力克服疫情影響,多措並舉鞏固成果;加大就業扶貧力度,保持脫貧攻堅政策穩定,嚴格落實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的要求,為堅決打贏「防疫阻擊戰」和「脫貧攻堅戰」兩場戰役繼續奮鬥。
  • 武都:8.61畝生態林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近年來,武都區因地制宜,發揮綠色資源優勢,推進生態保護與脫貧攻堅協同發展,實現了在一個戰場打贏生態建設與扶貧攻堅兩場戰役的「雙贏」之策。林業生態扶貧,激活產業發展是關鍵。連日來,三河鎮馬河村民們正忙著跟區油橄欖產業辦的技術人員們學習油橄欖整形修剪、病蟲害防治等冬季綜合管護技術,通過技術培訓不僅讓老百姓們掌握了油橄欖的管護方法也讓他們嘗到了生態扶貧的甜頭。「我們今天通過油橄欖辦的技術人員給我們講嫁接油橄欖樹技術,幫我們修剪枝條,這個活動相當好。剪了以後就和沒剪不一樣,剪了產量就高,效果就好,油橄欖果質量就比以前好多了。」三河鎮馬河村村民石成寶說。
  • 隴南武都:8.61萬畝生態林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近年來,隴南武都區因地制宜,發揮綠色資源優勢,推進生態保護與脫貧攻堅協同發展,實現了在一個戰場打贏生態建設與扶貧攻堅兩場戰役的「雙贏」之策。林業生態扶貧,激活產業發展是關鍵。連日來,三河鎮馬河村民們正忙著跟區油橄欖產業辦的技術人員們學習油橄欖整形修剪、病蟲害防治等冬季綜合管護技術,通過技術培訓不僅讓老百姓們掌握了油橄欖的管護方法也讓他們嘗到了生態扶貧的甜頭。「我們今天通過油橄欖辦的技術人員給我們講嫁接油橄欖樹技術,幫我們修剪枝條,這個活動相當好。剪了以後就和沒剪不一樣,剪了產量就高,效果就好,油橄欖果質量就比以前好多了。」三河鎮馬河村村民石成寶說。
  • 一個戰場,兩場戰役!
    沙區是中國生態治理的重點區,也是脫貧攻堅的主戰場。王小寶是村裡的主任,也是一名植樹工人。在他看來,這次治沙可是下了真功夫了。這兩年防風固沙的效果已經有了,風沙天氣少多了。黑龍江齊齊哈爾,泰來沙地也同屬科爾沁沙地的延伸部分,沙化面積高達63%,泰來全縣80%的群眾生活在6條大沙帶上。風沙防不住,玉米長得再好,一颳風什麼都不剩。
  • 鄂前旗敖勒召其鎮抗「疫」戰「貧」,打好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兩場戰役
    鄂前旗敖勒召其鎮抗「疫」戰「貧」,打好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兩場戰役 2020-03-07 16: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同時打贏兩場半戰爭?如今的美軍陷入尷尬:打不贏,也走不了
    美國為了維持其全球霸權地位,在冷戰時期就提出要能夠「同時打贏兩場半戰爭」,意思是在歐洲和亞洲兩個方向同時贏得大規模戰爭之外,還要在其他地區的另一場局部衝突中獲勝。隨著冷戰的結束,美國的這一設想幾經調整,2012年,美軍將這一戰略調整為「打贏一場,同時阻止另一場戰爭」,川普上臺之後,重提「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當下的美國到底有沒有這個能力?現在的美國依然強大,但是要說應對戰爭,恐怕連打贏一場大規模戰爭的能力都沒把握,更不要說打贏兩場了。不是說美國的實力不行,而是美國精力太分散,根本沒有打贏一場大規模戰爭的決心。
  • 【把時間搶回來 把損失補回來】黔西南州:100%復工率確保打贏兩場...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楊婧 金鳳)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把耽誤時間搶回來,把遭受損失補回來。我們既要確保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又要確保復工復產、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 同樣是坑道作戰,為何美軍能打贏硫磺島卻打不贏上甘嶺戰役?
    如果細心觀察的話,我們會發現硫磺島戰役和上甘嶺戰役有不少相同之處。戰前美軍都計劃用5天時間拿下陣地,結果這兩場戰役都打了一個多月。而且在戰役進行過程中,美軍都面臨著坑道作戰的局面,美軍的傷亡也比守備部隊多。
  • 一個戰場兩場戰役:戰「疫」期間的清遠「戰貧」力量
    周密部署 把疫情耽誤的時間補回來 兩個戰場,都是硬仗。 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清遠密集部署鄉村振興暨脫貧攻堅工作。
  • 三大決戰哪場最難打? 遼瀋、淮海不相上下, 平津戰役則是水到渠成
    那麼在遼瀋戰役和淮海戰役之間,哪一場戰役對於解放軍來說更加困難呢?其實這兩場戰役的難度都是非常之高的,但是難點卻並不一樣。在我看來,這兩場戰役的難易程度並沒有高下之分,因為從戰略的角度來說,遼瀋戰役更加困難,從戰術的角度來說,則是淮海戰役的難度更大。為什麼說遼瀋戰役在戰略上難度更大?什麼是戰略決戰呢?
  • 諸城打贏扶貧開發攻堅戰
    本報諸城訊 今年以來,諸城市深入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堅持開發扶貧與社會保障兩輪驅動、貧困自然村與貧困戶精準扶貧同步推進、政府市場社會「三位一體」、資源開發與綠色發展統籌兼顧,凝聚各方面力量,打贏扶貧開發攻堅戰。截至目前,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已全部達到脫貧標準,20個省定貧困村也全部達到「摘帽」標準。
  • 二戰史達林格勒戰役,為何說贏的是希望輸的是本錢?把信心打沒了
    發生在1942年6月28日至1943年2月2日的史達林格勒戰役,被稱為蘇德戰爭的轉折之戰。可是,如果按蘇德雙方在戰場上作戰的規模和傷亡來算,這場戰役並算不上很大,蘇軍也僅殲滅德軍保盧斯一個集團軍而已。為什麼此戰後,戰場形勢急轉直下,戰場天平也開始向蘇軍一方傾斜呢?
  • 崖州區:多舉措開展消費扶貧活動助力打贏「雙線戰役」
    協調愛心單位採購建檔立卡戶滯銷瓜果蔬菜4000餘斤、發動商會及非公企業採購約55噸滯銷瓜菜馳援湖北荊州……連日來,崖州區各部門積極行動,開展消費扶貧活動,穩定建檔立卡戶抗疫期間的收入,確保已脫貧村民不返貧,解決建檔立卡戶因疫情導致農副產品滯銷的困境,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2020脫貧攻堅奔小康「雙線戰役」勝利。
  • 昆明盤龍:強化一個指引 做好兩個統籌 打贏三個戰役
    原標題:盤龍區:強化一個指引 做好兩個統籌 打贏三個戰役 ·訪談 在昨日舉行的學習貫徹市委十一屆九次全會精神訪談上,盤龍區委書記孫杰表示,盤龍區將堅決扛起城市核心區的責任擔當,紮實抓好各項重點工作,切實把市委全會部署要求貫徹落實到位,具體來說,就是強化「一個指引」、做好「兩個統籌」、打贏「三個戰役」。
  • 賀州市財政「三個全力」支持打贏義務教育扶貧保障戰役
    「十三五」期間,賀州市財政積極創新和完善教育扶貧投入機制,多方籌集資金實施義務教育學校建設、強化師資配備、落實資助政策、狠抓控輟保學,讓貧困家庭學生一個不漏享受教育扶貧政策,全力推動義務教育扶貧保障工作取得紮實成效。
  • 一張地圖看山西怎樣精準扶貧
    在國家扶貧開發工作的版圖上,山西是脫貧攻堅的重要戰場。全國14個集中連片貧困區,山西就有2個。打好脫貧攻堅戰,關鍵在於精準。接下來我們通過一張「扶貧地圖」,看一看山西精準扶貧交出了一份怎樣的答卷?呂梁山集中連片貧困區的嵐縣,既是國定貧困縣,又是生態脆弱區。創造性地把生態治理和脫貧攻堅相結合,實現生態與生計、增綠與增收互促共贏,在一個戰場上打贏兩場攻堅戰。
  • 羅馬帝國的奠基者蓋烏斯凱撒,凱撒大帝是這樣打贏戰役的
    蓋烏斯·凱撒,於公元前102年7月22日出生在羅馬的一個貴族家庭,作為一位舉世無雙的雄辯家文學家,政治家,他偉大的一生,為世人樹立了典範,他首先與民主黨派結盟,在公元前68年擔任了西班牙的財務官,又在公元前62年成為執政官,在公元前59年,與龐貝和克拉蘇三人組成了羅馬三巨頭執政團,成為羅馬執政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