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36氪
智能合同的市場規模至少達到兩千多億。
11月26-27日,36氪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辦了2019WISE新經濟之王大會,大會下設13大會場,邀請超百位新經濟社群的代表,共同關注新技術、新場景對傳統產業的顛覆與融合,連接初創公司、網際網路巨頭、投資機構、地方政府、傳統企業等市場參與主體,聚焦那些腳踏實地、以夢為馬的未來產業之王的成長和成熟。
據中國電子認證服務產業聯盟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我國電子認證總體規模已達到237億元,市場增速達到22.9%。在行業應用方面,電子認證已經覆蓋了所有主流行業以及一些新興產業,包括電商、大型製造、企業服務、金融、在線教育等領域。
e籤寶創始人、CEO金宏洲在2019 WISE 新經濟之王的產業分會場上,發表了名為「智能合同—未來的生產力工具」的演講,詳細介紹了當下大小企業法務痛點、未來智能合同的特點以及流程。
以下為嘉賓演講實錄,經36氪編輯整理:
金宏洲:各位朋友,各位嘉賓,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興來到WISE大會,我們「e籤寶」是做電子籤名起家,不過我今天分享的這個話題,叫做智能合同,一個未來的生產力工具,因為我知道今天的主題是「效率」。我們想給兩類人分享這個工具:
1、大公司的法務,有個工具幫助他們解脫出來,擺脫低效的起草,做更有價值的事。
2、中小企業,他們由於缺乏法律的支持,經常會陷入一個合同的糾紛,從而承受一些損失,我們希望給他提供一些幫助,成為他們的一個助手。
當然首先還是介紹一下公司,我們「e籤寶」是做電子籤名的。我們從2002年開始,有一個想法:怎麼樣能夠把我們三千多年用印的習慣,跟密碼學技術結合,從而真正地解決無紙化辦公的問題。因為無論是合同還是文件的起草、籤署、執行,最後都要蓋章,一旦使用傳統印章,那「無紙化」還是無法實現。所以,我們設想如果章也是電子化,就能解決這個難題。
於是,2003年在杭州城西,我們研發了第一套的電子印章系統,這個也是中國最早的一個電子印章系統、電子籤名系統。
我們從事電子籤名這個行業已經17年了,電子籤名——就是幫助用戶提供一個跟手寫籤字和物理蓋章具有同等法律效率,並且在線的安全可靠的一個服務。
「讓籤署更便捷,讓信任更簡單」——這是我們的口號,我們是電子籤名的發明者,也是中國電子籤名第一品牌。我們有工信部的全套牌照,且是目前同行業裡營收規模最大,市場佔有率、覆蓋場景最多,融資金額最大的企業。
截止2019年6月數據顯示,「e籤寶」累計服務了超過十幾萬的大企業客戶, 289萬企業用戶,2.1億的個人用戶,日籤署量超過兩千萬次,累計籤署超過75億次。這個75億次如果換成節約多少紙?大概相當於340億多張紙,相當於80萬多棵樹。所以「電子印章、籤名」也是一項環保的業務。
那麼公司就介紹到這裡,接下來我們來講講公司的法總——法務總監這麼一個角色,他的工作狀態就是每天被各種項目催促。
那麼這個背後是顯示什麼呢?就是公司裡各種文件、合同起草或管理散、雜、多的問題。我們也總結了一下,不管大企業小企業,它們的合同管理痛點大概有兩類:
一類是合同起草耗時長,有漏洞,表述不嚴謹,修改缺依據,合同管理難
另外一類是隱性的,那就是合同難免有糾紛,一旦出現糾紛,存在取證難,訴訟難和執行難的三難問題,而且這個耗時也是非常長,少則幾個月,多則幾年,費用更是巨大。
因為合同,是我們商業系統的一個基礎,代表一種信任的傳遞。有個數據,民事商事糾紛,60%以上的糾紛是合同糾紛,可以看出合同對於任何企業來講都是很重要的事情。
從過往來看,我們這些法總在合同管理領域一直缺少一個好的工具,我們做過一個調研,大部分的企業用的最廣泛的一個合同管理工具,從以前到現在都是Excel。這個領域裡的工具一直沒有被改變。
我們現在講「生產力的未來等於自動化+人工智慧」。其實,合同管理的未來也應該是這樣子的——數位化、自動化、智能和去中心化,同時還有無憂的司法保障。
這些其實很好理解,比如數位化,未來的合同,包括現在的合同,應該都是電子的合同或者電子籤署,即使是紙質合同,它也應該進行OCR,進行智能的解構。
自動化、智能化,就是用最新的技術,真正解放我們人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情。
去中心化,就是我們用區塊鏈去構建全新的一個合同,去構建一個全新的證據存儲形式,我們叫存證形式,以及證據傳遞的機制。到最後,我們將會建立出全新的一種合同信任體系,因為這個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我一會兒會詳細講,它會讓我們社會有更多的機構能參與在上面,而不像原來是中心化的信任。它是一個更開放的狀態。
另外,我們覺得一個好的合同服務,合同管理工具,它應該能夠讓我們的企業主,或者讓我們法總沒有後顧之憂,擁有全程的法律保障。
滿足這些定義的我們叫它智能合同。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智能合同,它應該是貫穿整個合同的生命周期的,所以它又叫合同生命周期的智能服務,包括智能的擬定,智能的審查,智能的談判,智能的審批,電子籤名,智能的管理,上鏈存證,還有全程的司法保障這幾個環節。
簡單解釋一下:
智能擬定,我們今年針對大概300多個法務以及一些業務員做了調研,調研問題只有一個:擬合同的時候,一般是從什麼開始?
我們首先對非法律專業的業務人員進行詢問調查,他們的回答100%是上網搜索合同模板,相信在場各位很多也是。但是往往用這種方法的其實結果都不如意,為什麼?因為很難找到合意的模板,那這個時候只能花錢找外部律師處理。
專業的法律人士他會怎麼樣?也幾乎是找模板。只是說專業人士他有更優質模板的來源,他對合同條款的把控力更加強度。
我們這個智能擬定,首先就是讓不管是專業的法律人士,還是普通的非專業人士、業務人員,都能在「e籤寶」合同的模板平臺上,通過簡單需求得輸入,得到我們的高品質推薦。這個推薦模板不僅是一個合同模板,而是根據用戶公司業務的情況所匹配的到條款級的推薦模板。我們公司目前有10萬多的高品質合同模板資源,並在不斷地更新和學習。
智能審查,我們法務工作大部分需要一條一條去審,而常常遇到的錯別字、格式等簡單問題,會嚴重拖慢法務工作進度,使其非常低效。現在,我們基於跟達摩院合作,我們的智能合同有自然語義處理以及司法大數據所形成的智能審查能力,這也就意味著機器可以解決大部分簡單問題,甚至完備性、要素的審查都能做到。同時,它還能根據每個條款去提示該條款對應的法條和可能的判定,從而大大提升法務工作者現有效率。另外我們這個合同智能審查,不僅針對條款,也能針對合同的相對方,例如甲方乙方,去進行基於公安工商數據的信用情況評級、風險防範。
輔助談判,我們這個輔助談判第一個能力是存檔歷史數據,可以把用戶整個的合同修改記錄一鍵還原出來,從而滿足用戶想要多版本對比完善的需要。另外還有一個,我們有時候去說服對方有一個常用的利器是「慣常條款」。雖然大家都是這麼接受的,但是到底這個是不是慣常條款,都鮮有標準判定。我們輔助談判的第二個能力就是利用大數據檢測條款的慣常度。
智能審批,審批的話很容易理解,本質上就是一個電子籤名,電子籤名現在已經很成熟了:像「e籤寶」這邊有多種模式,不僅是有公有雲,還有混合雲等,我們現在還給當下一些主流軟體都做了集成,例如釘釘的、支付寶的、微信等多版本的端。
智能管理,不管是紙質合同,還是電子合同,我們都可以進行一體化的管理,而且可以進行自動分類,對執行過程中對企業經營有明顯、潛在風險的條款進行自動提醒。
司法環節,我們在整個合同的全程,是有上鏈存證的,而且這個鏈是我們和螞蟻區塊鏈以及最高院一起合作的,叫人民法院鏈。這個法院鏈目前來講,是全球最大的一個司法鏈,上面已經有30多家法院,以及司法鑑定機構。「e籤寶」也是這個鏈的建設者和參與者。這樣就實現我們整個合同籤署,包括客戶的上鏈,企業上鏈,我們合同機構上鏈,以及司法機關上鏈,全程上鏈的全節點可信,全鏈路可信。
前面把整個流程介紹完了,我通過一個案例來串一下。
像螞蟻金服上的在線租機,它違約率很高。那麼,在租機的時候我們會提供一個合同給租賃雙方籤署,傳統租賃合同、電子租賃合同全部上鏈,一旦租賃用戶沒有按期歸還或者按時繳款,我們這邊就可以到網際網路法院去快速立案。同時,法院也可以快速審理,批量執行。原來這種案子原來處理要六個月的時間,現在因為智能合同可以縮短到十幾天的時間。
現在智能合同這個領域,我覺得是剛剛開始,且這個領域含有兩個紅利:
第一個紅利,智能的籤署,數位化籤署去替代紙質籤署
第二個紅利,數位化合同管理去替代紙質的合同管理
我們也測算了一下,智能合同的市場規模至少達到兩千多億。
所以,我認為我們這個智能合同是大有所為的,我希望我們「e籤寶」未來有機會可以服務好更多的企業。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