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開國功臣,為什麼幫楊廣篡位害死隋文帝?

2020-12-14 歷史的維度

隋朝開國功臣,為什麼幫楊廣篡位害死隋文帝?

隋王朝建立後,隋文帝因為功高蓋世,人品也受到眾多老臣的讚許。隋文帝看人的眼光也很好,他重用的大臣都是經過精挑細選最後才確認留在身邊的。其中就有伍建章,伍建章果真是人如其名,一生重守信用能以忠孝為本,不論在朝中還是在民間,他的聲望都很高不久後就有一波人跟隨他成了一派。接下來小編為大家介紹林藝偉開國名將楊爽,他是隋文帝同父異母的親弟弟,被稱為衛王。楊爽也沒有辜負隋文帝的栽培,悉心聽教加強自己的綜合素質最終也在人才濟濟的朝中脫穎而出。

隋文帝是隋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但是不願意被別有居心的人宰割,於是就有亂臣賊子起了野心,想要謀權篡位。最讓他心寒的是這些謀逆之人中竟有被隋文帝尊敬信任的開國功臣,楊廣是隋朝的第二代皇帝,他也是個文武雙全,軍事和政治上全能的人才,被當時的大臣稱為一世奇才,縱使楊廣留下了千秋功業,但是地位仍舊處於隋文帝之下,不能正大光明和隋文帝競爭這早在一開始就被定下了結局。當時擁護楊廣的忠臣中不乏一些開國名將,為什麼他們都願意支持楊廣呢?

下面小編就為大家細細講述。談及隋唐盛世,楊廣是不能迴避的人物,他的名字總會出現在歷史的卷冊之中。然而最終,他的下場卻出奇的可悲,最終也是因為天下大亂,國家覆亡,身遭橫禍而死。古往今來,那些敢於挑戰權威,顛覆王權的哪一個不是手裡掌握兵力和財政大權,哪一個成功者的背後不是忠心耿耿的大臣為期出謀劃策才迎來了開國盛世,在歷史的舞臺中處於中心地位。

楊廣為什麼在割據政權時有那麼多大臣支持呢,原來在楊廣封王之時,做了不少利國利民的好事,這些好事也將富澤萬民延綿子孫。修建大運河,這在當時也是一件惠民工程,祖上積德的好事。不僅在惠民上,楊廣的卓越見識也體現在交流這一領域上。大家都知道絲綢之路的開闢就始於隋朝,而他的發起人正是楊廣。可見楊廣不僅在軍事政治上有著遠大的理想,在對外交流上也有著先進的理念。這也正好解釋說明了,為何開國功臣願意幫著楊廣爭奪江山的原因。

楊廣在位時,親自率軍跋山涉水遠涉海拔數千米的高原缺衣少糧,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中憑著過硬的軍事指導攻滅了吐谷渾的大軍,用果敢和毅力徵服了半個西域和整個青海,這場徵戰也是華夏王朝首次將青海高原劃入版圖的戰役。楊廣在位時間極其短暫,雖只有隻有短短的五年時間,但楊廣卻沒有讓百姓失望,他是一個心懷天下的明君。而楊廣在位時的隋朝國勢能達到華夏史上空前未有的鼎盛時期,國有的戶口數量也能達到鼎盛,這是直到數百年後的唐玄宗時期也未能超過。雖然楊廣所為時功在後世,但也令那些朝廷重臣讚嘆佩服不已,扶持楊廣上位也是理所當然的事了。

小編認為隋朝開國功臣,為什麼幫楊廣篡位害死隋文帝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一個替百姓著想,替國運操心的好皇帝他們有什麼樣的理由不來維護呢?

相關焦點

  • 害死隋文帝的真兇:恐非隋煬帝楊廣,而是楊堅自己
    隋朝仁壽四年七月,隋文帝楊堅在仁壽宮大寶殿中駕崩,時年64歲。後世對於楊堅的死因有很多種說法,其中流傳最廣的說法是隋煬帝楊廣弒父奪位。不過我們仔細閱讀史書,加以分析,就會發現其實害死隋文帝的,不是楊廣,而是楊堅自己!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他是隋朝開國功臣,卻暗中參與謀殺隋文帝,其子因造反被滅全族
    自古以來,一個人要建立一個王朝、一個國家,絕對是少不了身邊一批有真才實學的文臣武將的輔助,大隋王朝當然也不例外,隋文帝楊堅在建立隋朝、統一全國的偉業中,有一個人相當耀眼,他是隋朝開國功臣之一,在他功成名就之後,他卻依仗身份和地位胡作非為,而且他竟然參與密謀害死隋文帝,助楊廣登上皇位
  • 世界通簡史:中國歷史隋朝的建立,及隋文帝一生中的功過
    楊堅祖上是北周的開國功臣,被封為隋國公。楊堅繼承了其父的爵位,歷任北周朝中的重要職務,逐步掌握了朝中大權。宣帝去世,靜帝年幼,楊堅受遺詔輔政,以大丞相的身份節制朝中內外一切軍事事務,逐步掌控國家大權。同時楊堅身邊又有一批漢化的鮮卑貴族和關隴士族的支持,如劉昉、鄭譯、李德林等這些官僚貴族集中在楊堅周圍,形成一個強有力的政治集團,為楊堅發動政變提供了有力支持。
  • 隋文帝為什麼廢掉仁厚的太子楊勇,立楊廣為太子只因性格不同
    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朝代都引起了我們的興趣,比如隋朝就是非常特殊的一個朝代,這個朝代的整體實力是非常強悍的,但是在歷史上面存在的時間卻非常短暫,在隋煬帝楊廣當了皇帝之後就滅亡了,那麼隋文帝為什麼廢掉了人後的太子楊勇,而讓楊廣成為了太子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詳細的了解一下。
  • 揭秘:隋文帝楊堅;為什麼廢長立幼,改立楊廣為太子?
    只不過,後來被扶上皇位的次子楊廣在位十幾年就丟了江山;為奪取太子位置打好基礎公元581年,楊堅篡位稱帝,建立了隋朝。由於在討伐南陳的戰爭中一路勢如破竹,拿下建康(今南京)之後,將俘獲的所有物資悉數上交到隋朝的國庫之中。楊廣的這些舉動為他在朝廷中贏得了不少美名,也讓他得到了楊堅的高度讚賞(開始討好皇帝的歡心)。之後,楊廣被長期派駐南方,擔任揚州總管一職,負責整個南方境界的經營。楊廣藉此贏得了南方貴族勢力的支持。
  • 一生勤儉節約的隋文帝,晚年到底有多荒唐?這個舉動毀了整個隋朝
    隋文帝楊堅的出身不像朱元璋、劉邦一樣低微,他的祖上曾當過西漢丞相,父親是西魏和北周的軍事貴族。傳言,楊堅出生時紫氣充庭,在場的一位尼姑對楊堅母親呂氏說「此人將來必成大器」。果不其然,楊堅40歲時建立起了隋朝,成為一手遮天的皇帝。
  • 隋朝有六位皇帝,除了隋文帝楊堅和隋煬帝楊廣,剩下的四位是誰?
    隋文帝楊堅登基稱帝後,有追諡其父楊忠為武元皇帝,廟號太祖,算起來也可以是七位,不過從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就是六位,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隋文帝楊堅和隋煬帝楊廣。隋文帝楊堅,自公元581年至公元604年在位,是隋朝的開國皇帝,在位二十四年,北周靜帝禪讓於楊堅,北周滅亡,隋文帝楊堅定國號為隋,滅亡南方的陳朝,統一中國,結束了自西晉末年以來長達300年的分裂局面,隋文帝在位期間勵精圖治,開創了開皇之治繁榮局面。
  • 已經是太子的楊廣,為什麼要急於害死自己的父親?有什麼隱情嗎?
    隋文帝晚期,突然變得性格猜忌多疑,聽信讒言,濫殺開國功臣。比如史萬歲就不幸被殺。這下讓朝廷上上下下和民間的百姓都誠惶誠恐。對楊廣來說,太子之位已經定下,但朝堂上還是暗流湧動,只要還沒登基,一切就還沒有定數。
  • 隋文帝真是被楊廣殺的嗎?那個幫助楊廣弒父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直到北周外戚楊堅成功篡奪鮮卑皇室政權,創立隋朝並一舉發兵蕩平陳朝,飽受戰亂之苦的華夏九州至此結束了長達300餘年的血雨腥風。隋文帝楊堅立國後,勵精圖治、勤勉政務,隋朝在他的治理下迎來了「開皇盛世」。望著萬裡錦繡的江山,楊堅也曾考慮過要將大隋江山傳諸於萬世,為此他選定了長子楊勇作為接班人來替他百年之後執掌萬世基業。
  • 隋朝滅亡的根不在楊廣,在楊堅,這一點被房玄齡一眼看穿!
    說到大隋王朝的滅亡,很多人第一時間都會想到是因為隋煬帝楊廣的荒淫無道,不惜國本,窮奢極欲,濫起徵伐,在其暴政統治之下終於激起了民變,到後來朝廷已經無力平復叛亂,最終由隴西貴族李氏結束了天下紛爭。隋朝滅亡以後,隋煬帝楊廣也就成為中國歷史上繼秦始皇嬴政之後的第二位暴君,「棄德窮兵,身戮國滅。」故而,直到今日一談起隋朝歷史,我們都不禁唏噓!
  • 隋文帝楊堅之死和兒子楊廣有多大干係
    楊廣登基電視劇《隋唐英雄傳》《隋唐演義》都把楊廣表述成一個弒君殺父、荒淫無道的昏君形象,在位期間殺戮不斷,造成了各地群雄四起,最終隋朝的歷史也終結在隋煬帝楊廣的手裡,楊廣給後人留下了一個昏君無疑的形象楊廣對後人最大的貢獻或許就是在位期間修建了京杭大運河。歷史中真實的楊廣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君王?到底有沒有弒君殺父奪得帝位呢?八戒今天和您一起解讀一二。隋文帝楊堅是隋朝的開國皇帝,他終結了中原大地南北分裂的局面,統一了全國。他在位期間採取了一系列加強中央政權的措施,致力於建立一個穩定的、統一的國家,使隋朝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發展。
  • 隋文帝為什麼廢楊勇,改立楊廣為太子?只能說楊廣的套路太深了
    隋文帝也在立太子一事上犯過愁,他先後立過兩個太子。一個是長子楊勇,另外一個就是次子楊廣。楊勇為人有一定的文採,仁厚兼備,加上又是長子,所以順利應當的成為了第一任太子。可是沒過多久後,楊堅不知何故對太子感到厭煩,隨後便廢掉了楊勇改立楊廣為太子。
  • 簡單介紹大隋朝這九位開國功臣
    在下不才,今天就簡單介紹一下這大隋朝的九位開國功臣。第一老:忠孝王,中正太師伍建章。伍建章,字德良,安徽蒙城人氏。為人忠正,剛直不阿,眼睛裡容不得半粒沙子。品行端正,文武雙全,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是隋文帝楊堅的左膀右臂。楊廣登基以後,因對隋煬帝楊廣的所作所為十分不滿,被強加誹謗君主的罪名所害。
  • 楊廣那麼恨李淵,為什麼當時沒有把他給除掉呢?
    楊廣那麼恨李淵,為什麼當時沒有把他給除掉呢?我們都知道李淵吧,唐朝的第一位皇帝,李世民的父親,雖然說沒有做多長時間的皇帝就被李世民給代替了,但是他也是一位非常厲害的人物了!但是朋友們知道李淵在隋朝的時候是什麼人嗎?
  • 人間極品是楊廣
    宣華夫人陳氏是南陳宣帝之女,陳後主之妹,可惜,陳後主不理政事,整日只顧尋歡作樂,致使國家日漸頹敗,開皇八年,隋文帝楊堅派晉王楊廣領軍前去徵戰南陳,結果,南陳皇室不戰而降,原為皇族公主的陳氏就這樣被發配到隋朝後宮之中。
  • 隋文帝傳位於楊廣還有這樣一個原因,可惜未能如願
    其實這種情況還出現在另一個朝代--隋朝。我們一般人認為是隋煬帝楊廣假傳聖旨,害死了自己的哥哥楊勇然後上位的,其實從歷史上看,也是有原因的,因為楊廣那個時候就是太子。隋煬帝楊廣為什麼這麼說呢?三歲時,小楊昭在玄武門的石獅子旁玩耍,隋文帝楊堅與獨孤皇后正好經過,當時隋文帝正患腰疼,舉起手搭在獨孤皇后的肩上。楊昭看見後主動在一旁迴避,一連幾次守禮如此。楊堅感慨地說:「天生就有長者禮儀,誰又能教他呢?」因此十分驚奇。楊昭長大後隋文帝對楊昭說要為他娶妻,不料楊昭卻應聲哭泣。隋文帝問其緣故,楊昭回答說:「漢王楊諒未結婚時常在您身邊,一娶妻就要離開了。我也怕離您而去,所以哭泣。」
  • 隋文帝功勞雖然很大,但被忽視也是有原因的
    之後就出現了許多反作用的案例,如功臣高熲也是在獨孤皇后的挑動下,遭到隋文帝的猜忌。最典型的兩件幹政的事情是:楊素在監修仁壽宮時非常嚴格,累死一萬餘民工,便走了獨孤皇后的路子,不僅逃脫懲罰,竟然還得到了隋文帝的賞賜;楊廣時常在獨孤皇后面前表現出孝順的樣子,使得獨孤皇后攛鼓動文帝廢掉楊勇、改立楊廣為太子,最後還成功了。前者完全不符合隋文帝一貫的愛民的作風,廢太子之事更是埋下了隋朝滅亡的種子。
  • 他是隋朝開國功臣,卻因兩件事惹怒獨孤皇后,最終遭遇橫禍
    高熲是隋朝的開國功臣,曾幫楊堅開創大隋江山,立下汗馬功勞。楊堅登上皇位後,感念舊情,一路把高熲提拔為宰相。高熲的父親是獨孤家的幕僚,獨孤皇后因此關係對他頗為敬重。可獨孤皇后心胸狹隘,竟兩件小事處處針對高熲,楊堅在獨孤皇后的慫恿下,漸漸與高熲離了心。
  • 隋朝有六、七位皇帝?除了隋文帝楊堅和隋煬帝楊廣,還有誰?
    隋朝,一個短命的王朝,但是隋朝做到了大一統,結束了西晉以來長達300年的分裂,可以說是一個苦難與輝煌、偉大與罪惡並存的王朝,隋朝也在當時迅速帶領中國走向了世界的頂端
  • 楊廣在隋文帝去世之前,調戲隋文帝妃子?這事到底有多少可信度?
    據《資治通鑑》中記載,仁壽四年七月的時候,隋文帝臥病在床。當時已經被立為太子的楊廣,寫信給朝中重臣楊素,想問問他如何處理隋文帝的後事,還有就是關於自己的登基的事情。急忙傳令下去,讓大臣柳述,元巖草擬詔書,要廢掉楊廣,重新立楊勇為太子。只是隋文帝的這個命令,很快就被楊廣得知。楊廣在此之後不久,就將起草詔書的兩人逮捕入獄,並讓右庶子張衡到隋文帝的寢宮去侍候隋文帝,不久之後隋文帝也就駕鶴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