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漢學研究裡程碑一般的英國專家李約瑟曾經高度評價中國道家思想學說和道教,認為道教在中國科技發展歷程上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客觀講,李約瑟這一評述並不誇大其詞。
國家領導人會見李約瑟
例如,煉丹術是我國早期化學發展重要源頭,其最大的貢獻便是黑火藥的發明,同時道教也促進了中國古代物理學的發展,在很多道教典籍中含有大量天體物理、力學、電學和光學等的記載,如《盤天經》中記錄大量氣象預測等問題,《玄真子外篇》記錄光的反射及雨後形成彩虹的分析等等,除了化學、物理外,道教還在古代醫藥學、地理學、天文曆法等方面都有所促進。
今天,就來介紹一位道士中的天文學家,他以道教廟觀內朝鬥臺兼做天文觀測臺,撰寫天文著作《寰天圖說》,被公認為中國近代天文學發展歷程中一位有較大影響的天文學家。
他就是道士李明徹。
李明徹祖師塑像
李明徹,字大綱,又字飛雲,號青來,清代天文學家。祖籍江蘇,出生於廣東番禺,少年時即入道門,攻讀先秦諸子百家學說。成年後,又對西方科學知識產生濃厚興趣,曾赴澳門向外國傳教士學習觀察天象推算地理測繪法和三角幾何學,便從此與天文學結下了不解之緣。
著有《寰天圖說》三卷、續編兩卷。全書論述了對太陽系星球位置及對日蝕、月蝕成因、地球晝夜節氣變化的測定之法,並對自然現象作了探討。
這是一部廣東地區最早撰成的天文學著作,揉合了中西方天文學的精粹。由於其資料翔實、論述精確,對中國近代天文學發展產生較大影響。
而後,李明徹又主持編寫了記敘廣東省地理形態的《廣東通志輿地略》。
廣州純陽觀
後來,李明徹主持籌建廣州純陽道觀,峻工後,便以此地作為天文觀測臺,繼續從事觀測星象等天文活動。
道光十二年,李明徹在廣州羽化登真。
純陽觀朝鬥臺
所著《寰天圖說》等書,收錄了他對地球、日月、星辰、雷雨、潮汐等天體及自然現象的論述,並附有順天(今北京)、江寧(今南京)、蘇州等16個府的日出、日落和一年24個節令時刻的測定記錄。還有全國地圖和華北、華中、華東、華南、西南、西北等大部分地區當時的分省地圖,被《清史稿》和《廣東通志》記載,全文收入《藏外道書》及《四庫未收書輯刊》內。
《寰天圖說》插圖
除了天文學研究外,李明徹同樣精於道學研究,著有《道德經注》、《黃庭經注》、《證道書》、《修真詩歌》等。
道祖太上有言:死而不亡者壽。
翻開中國近代天文學發展史,步入廣州最大道教廟觀純陽觀,這裡儘是道門前輩李明徹的傳說。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絕非一句簡單的形容,而是道眾虔心研道付出艱苦努力才能達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