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裡的天文學家告訴你,如何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2020-12-16 道教文摘

國際漢學研究裡程碑一般的英國專家李約瑟曾經高度評價中國道家思想學說和道教,認為道教在中國科技發展歷程上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客觀講,李約瑟這一評述並不誇大其詞。

國家領導人會見李約瑟

例如,煉丹術是我國早期化學發展重要源頭,其最大的貢獻便是黑火藥的發明,同時道教也促進了中國古代物理學的發展,在很多道教典籍中含有大量天體物理、力學、電學和光學等的記載,如《盤天經》中記錄大量氣象預測等問題,《玄真子外篇》記錄光的反射及雨後形成彩虹的分析等等,除了化學、物理外,道教還在古代醫藥學、地理學、天文曆法等方面都有所促進。

今天,就來介紹一位道士中的天文學家,他以道教廟觀內朝鬥臺兼做天文觀測臺,撰寫天文著作《寰天圖說》,被公認為中國近代天文學發展歷程中一位有較大影響的天文學家。

他就是道士李明徹。

李明徹祖師塑像

李明徹,字大綱,又字飛雲,號青來,清代天文學家。祖籍江蘇,出生於廣東番禺,少年時即入道門,攻讀先秦諸子百家學說。成年後,又對西方科學知識產生濃厚興趣,曾赴澳門向外國傳教士學習觀察天象推算地理測繪法和三角幾何學,便從此與天文學結下了不解之緣。

著有《寰天圖說》三卷、續編兩卷。全書論述了對太陽系星球位置及對日蝕、月蝕成因、地球晝夜節氣變化的測定之法,並對自然現象作了探討。

這是一部廣東地區最早撰成的天文學著作,揉合了中西方天文學的精粹。由於其資料翔實、論述精確,對中國近代天文學發展產生較大影響。

而後,李明徹又主持編寫了記敘廣東省地理形態的《廣東通志輿地略》。

廣州純陽觀

後來,李明徹主持籌建廣州純陽道觀,峻工後,便以此地作為天文觀測臺,繼續從事觀測星象等天文活動。

道光十二年,李明徹在廣州羽化登真。

純陽觀朝鬥臺

所著《寰天圖說》等書,收錄了他對地球、日月、星辰、雷雨、潮汐等天體及自然現象的論述,並附有順天(今北京)、江寧(今南京)、蘇州等16個府的日出、日落和一年24個節令時刻的測定記錄。還有全國地圖和華北、華中、華東、華南、西南、西北等大部分地區當時的分省地圖,被《清史稿》和《廣東通志》記載,全文收入《藏外道書》及《四庫未收書輯刊》內。

《寰天圖說》插圖

除了天文學研究外,李明徹同樣精於道學研究,著有《道德經注》、《黃庭經注》、《證道書》、《修真詩歌》等。

道祖太上有言:死而不亡者壽。

翻開中國近代天文學發展史,步入廣州最大道教廟觀純陽觀,這裡儘是道門前輩李明徹的傳說。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絕非一句簡單的形容,而是道眾虔心研道付出艱苦努力才能達到的境界。

相關焦點

  • 高曉松為何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沒有被包裝?
    高曉松為何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沒有被包裝?在講究知識付費的今天,誰掌握了豐富的知識,也就意味著掌握了無窮無盡的財富。高曉松就是一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知識型人物,用網友的話說,他是一個只要張口就能忽略了長相的人。這樣優秀的人,就是傳說中的「顏值不夠,才華來湊」。
  • 中國七大神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諸葛亮都排不到前三
    麼麼噠~說到人的大腦,有些人資質平平,但有些人腦子仿佛裝了整個世界,無所不知無所不曉,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中國所出現的七個神人,他們可不一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曉天機,世事都宛若瞞不過他們的雙眼。諸葛亮要說神人,肯定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都是那個三國時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諸葛亮,可是在這七大神人之中,諸葛亮卻連前三都進不了。諸葛亮這麼厲害的人都進不了前三?
  •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元代科學家郭守敬
    凡事都有例外,在元代有一位著名的科學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研究領域還涉及到機械製造、農耕水利、物理數學等學術領域。他就是郭守敬,在國際學術界也享有盛譽,1970年國際天文學會將月球背面的一座山命名為郭守敬山,讓世人銘記他的功績。郭守敬出生於1231年,他是河北邢臺人。
  • 初中地理:50張思維導圖涵蓋所有知識點,讓孩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初中地理:50張思維導圖涵蓋所有知識點,讓孩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中一首《地球村》唱得家喻戶曉,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家園。那我們怎麼樣來具體了解我們家園的組成?通過課程地理的學習我們就可以充分地了解到地球的地理地貌,環境氣候,了解到各個地區的環境差異,人文風俗,幫助我們解決一些難解的自然現象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形容一個人博學廣識。學好地理可以讓我們更加充分的認識家鄉,祖國,世界的環境人文以及變化規律,讓同學們能夠認識到人與地理環境的相互作用,利用環境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那同學們應該怎樣來學習地理課程呢?
  • 高考前的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現在的我……
    高考前,可能是人這一生中最博學的時候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算得了三角函數、解得了方程求得了數列背得出歷史年表外可說流利英語,內可誦飄逸古詩詞古今中外人文百科無不知曉電路圖小實驗樣樣精通寫起文章來妙筆生花童鞋你要相信有些大題就算你磕破腦袋你也做不出來的3這是一條看臉的建議高考照片一定要拍好因為那張照片居然會用在大學所有需要頭像的地方飯卡、圖書卡、各種準考證、各種成績單……4穩住,別浪!
  • 梁宏達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今天我來告訴你
    為什麼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第一、幼年的國學啟蒙就為梁宏達的嘴上功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梁宏達出身在書香門第,爺爺是私塾先生。在梁宏達3歲的時候就在爺爺的監督下背古詩詞。從小調皮的梁宏達,因為自己的貪玩、不夠用功,所以沒少被爺爺罰站牆角以及餓肚子。
  •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學生眼中的「老梁」很全能
    有時候碰上調皮的學生,他還會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說:「你再調皮,我頭上的頭髮就更少啦!」說著,還要有模有樣的捋一捋頭上的頭髮。在學生們中間,他的口頭禪大家幾乎都能脫口而出,「歲月不僅帶走了我的青春,還帶走了我幾根頭髮」。身為班主任,梁漢儒不僅僅是學生們的大家長,更像是他們的好朋友。
  • 為什麼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2020-12-24 04:38:54 來源: 密封筆記 舉報   提到梁宏達老師的話,給你的印象是怎麼樣的呢
  • 樣樣精通的治國之才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樣樣精通的治國之才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對於諸葛亮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也可謂事家喻戶曉。我們可以從著名明星陸毅演的諸葛亮電視劇中看到其的足智多謀的治國之道。空城計截圖他的傳奇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了,比如草船借箭、空城計。
  • 最可悲的三大星座,聰明過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最終迎來孤獨
    當然了,現實中也從來不會缺少這樣一類人,他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以說無所不能,看起來光鮮亮麗,可實際上,又往往最可悲。畢竟,沒有人能夠了解他們真實的內心,而他們也勢必要走向徹底的孤獨。之後,不妨就讓我們一起看下都有哪些星座是這樣的吧。水瓶座:文化與人生意義不管是外人眼中的水瓶座,還是水瓶座他們內心的自己,不但沒有任何的相同之處,甚至更多的時候,都是截然相反的。
  • 那個曾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你,現在都成什麼樣子了?
    這讓我想起了,那個知乎上的問題:為什麼每年的高考語文作文題目都備受關注?因為數理化不懂不說這個還怎麼裝逼?想想好像也是哦。當年,經歷過高考的你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解的了三角函數,看得懂生物DMA基因遺傳;現在的你除了抖音吃雞微信微博你還會幹嘛?
  • 瞧你這電工當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就是不懂電……
    士兵經歷過4年戰爭之後違章停車這花臂,萌不起來1明哥曾經暗戀一個女孩,有她的QQ號,她的籤名是:我在遊樂園,坐在摩天輪上看城市,城市沒有看我。我幫他改了這樣一段:我在遊樂園,騎著旋轉木馬追逐,卻只看到你的背影。
  •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高中不再分文理
    其實,早在我國古代,形容一個人知識淵博的時候,就說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我們很難想像,一個頂尖的數學家、化學家、物理學家會缺乏歷史、地理常識,也很難想像一個社會科學領域的佼佼者缺乏嚴密、周詳的邏輯思維能力。 有的學生擔心,高中階段不分科,就意味著要學的重點科目從6門增加到了9門,但是從目前的改革方案來看,「增加學習負擔」的擔心是多餘的。
  •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幾乎是無不知曉的
    為什麼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幾乎是無不知曉的?老梁梁宏達,2001年,小編大四,到中國體育報業總社做了一名實習記者,就是那個時候認識老梁的。體育報業總社在體育館路8號院,我們都管單位叫8號大院。老梁幾乎給每本雜誌都寫過專欄,包括小編供職的那本雜誌。說到梁宏達,有詩讚曰:「老梁口才絕無雙,小嘴一張成文章。講起故事真叫棒,聽過無人不誇獎。天文地理知識強,古今中外歷史詳。
  • 銀行筆試要求「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高門檻等於沒門檻
    如果銀行招聘考試要求「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你會不會覺得很吃驚?這兩天,「中國銀行筆試」話題衝上了微博熱搜。據媒體報導,目前該話題在微博上閱讀有1.9億,討論為4.4萬,考題難度成為重點吐槽對象。據一位微博網友自述,她參加了當天的中國銀行筆試,四十分鐘內要完成英語30道單選和5篇長閱讀。
  • 這個暑假8部紀錄片 讓孩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天文學家卡爾.薩根曾經說過:「每個人在他們幼年的時候都是科學家,因為每個孩子都和科學家一樣,對自然界的奇觀滿懷著好奇和敬畏。」  孩子天生就會對天文地理知識產生好奇心,自己本身有興趣,學習才不會變成負擔。  今天我們為大家帶來了8部天文和地理的紀錄片,讓孩子足不出戶就能看遍地球乃至宇宙。
  • 梁宏達為什麼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呢?
    當然,很多人也會說,老梁在很多話題上都是淺嘗輒止,聊得並不透徹。但沒人能否認,如此涉獵之廣的老梁,國內並沒有幾個。首先聲明,我儘管肯定梁宏達的才華,但我不贊成他輕薄雷鋒。我有兩條理由:其一,人應該有所悲憫。一個孤兒,做了那麼多好事,死得那麼年輕那麼慘,你對他不能厚道一點嗎?
  • 想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才,去哪學這兩門學科最好?
    導讀 古代形容一個人博學有才,都稱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如今在大學中,天文學和地理學都是同學們可以選擇的、可以更加深入研究的基礎學科。不知道小夥伴們對它們之一有沒有興趣呢?
  • 為什麼能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呢?
    他為什麼能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呢?只是因為他才華夠大,讀的書夠多嗎?似乎也並不是,因為他所涉及的一些領域也不僅僅是讀書多就夠的,所以這也讓許多人非常的難以理解,以至於有人猜測他的背後是不是有一支專業的團隊啊,在背後給他收集各種資料之類的,真的是這樣嗎?
  • 姜昆評價主持人大賽選手,都是「雜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曉人和
    姜昆評價主持人大賽選手,都是「雜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曉人和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名譽主席姜昆,最為人們所熟悉的身份是相聲演員,在曲藝界的影響力自然不必多說。現在這新的一代一出來,我一看都是「雜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曉人和,我說就快用我們相聲裡邊,懂陰陽通八卦來形容他們了。」當朱迅問:「您覺得未來需要什麼樣的主持人?」姜昆說:「過去我們把舞臺上的主持人都看得非常高大,他們所講的東西,都是觀眾不知道的。現在不行了,現在是底下的觀眾比臺上的主持人知道得還多,主持人沒點真本事都不能在舞臺上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