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事件」(又稱「911恐怖襲擊事件」、「美國911事件」等)指的是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客機撞擊美國紐約世界貿易中心和華盛頓五角大樓的歷史事件。
簡介
9.11恐怖襲擊事件美國東部時間9月11日上午(北京時間9月11日晚上)發生在美國本土,通過劫持多架民航飛機衝撞紐約曼哈頓的摩天高樓以及華盛頓五角大樓的自殺式恐怖襲擊。
包括美國紐約地標性建築世界貿易中心雙塔在內的6座建築被完全摧毀,其它23座高層建築遭到破壞,美國國防部總部所在地五角大樓也遭到襲擊。
美國東部時間2001年9月11日早晨8:40,四架美國國內民航航班幾乎被同時劫持,其中兩架撞擊位於紐約曼哈頓的世界貿易中心,一架襲擊了首都華盛頓美國國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樓。而第四架被劫持飛機在賓夕法尼亞州墜毀,據事後調查失事前機上乘客試圖從劫機者手中重奪飛機控制權。這架被劫持飛機目標不明,但相信劫機者撞擊目標是美國國會山莊或白宮(事後對參與策劃襲擊的恐怖分子進行審問的結果表明,恐怖襲擊的第四個目標是國會大廈。而在此之前美國官方一直懷疑目標是白宮)。
紐約世界貿易中心的兩幢110層摩天大樓在遭到攻擊後相繼倒塌,除此之外,世貿中心附近5幢建築物也受震而坍塌損毀;五角大樓遭到局部破壞,部分結構坍塌;襲擊事件令曼哈頓島上空布滿塵煙。
在9.11事件中共有2,998人死亡:包括機上乘客共265人,五角大樓則有125人死亡。世界貿易中心死亡者中,包括事件發生後在火場執行任務的343名消防員。
搭乘那四架被劫持班機的旅客中有一些人用電話與外界取得短暫聯繫。據這些乘客稱,每一架飛機上有多名劫機者(後來驗明身份的有19人),他們手持刀具劫持飛機,也包括在至少一架飛機上使用了諸如炸彈和催淚彈之類。
2001年9月11日當天的恐怖襲擊對美國及全球產生巨大的影響。這次事件是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珍珠港事件後,歷史上第二次對美國本土造成重大傷亡的襲擊。這次事件是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恐怖襲擊事件。美國政府對此次事件的譴責和立場也受到大多數國家同情與支持;全球各地在事件後都有各種悼念活動,事發現場的清理工作持續到次年年中。9.11事件造成了對美國,全世界的人都感到恐懼,而反對類似"911"事件的再生。該事件也導致了此後國際範圍內的多國合作進行反恐怖行動,包括了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
事件概況
2001年9月11日,在美國上空飛行的四架民航客機被地劫持。當美國人剛剛準備開始一天的工作之時,紐約曼哈頓世界貿易中心,華盛頓五角大樓,連續發生撞機事件,世貿中心的摩天大樓轟然倒塌,化為一片廢墟,五角大樓部分結構坍塌;造成死傷者數以千計。
除19名劫機者,包括24名失蹤者,包括消防救援人員,9.11事件中共有2998人死亡.,死難者來自80多個國家.都是平民.
以下所有時間使用美國東部時間,比國際標準時間GMT晚5個小時。
2001年9月11日 (星期二)
上午7時58分:共載有92名乘客的美國航空公司11次航班(波音767)從波士頓機場起飛,飛行目的地洛杉磯。
上午8時00分:共載有53名乘客的聯合航空公司175次航班從波士頓機場起飛,同樣前往洛杉磯。
上午8時13分:美國航空公司11次航班與波士頓航管中心進行最後一次正常通話。
上午8時14分:美國航空公司11次航班沒有根據航管中心的命令爬升至35,000呎。
上午8時19分:美國航空公司11次航班的一個服務員打電話告訴美國航空,說「駕駛艙沒有回應, 商務艙有乘客被刺死,我們可能被劫機。」
上午8時20分:共載有64名旅客及機組人員的美國航空公司77次航班從華盛頓機場起飛,也是前往洛杉磯。
上午8時24分::美國航空公司11次航班飛行方向轉向紐約。
上午8時37分52秒: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波士頓航空中心通知北美防空司令部(以下簡稱NORAD)屬下的東北防空司令部(NEADS),美國航空公司11次航班被劫持。這是美國軍方首次接觸有關劫機訊息。波士頓航空中心要求美國軍方協助攔截美國航空公司11次航班。
上午8時42分:美國聯合航空93號航班在延誤40分鐘後,搭載37名乘客與7名機組人員從新澤西州紐瓦克機場(Newark Airport)起飛前往目的地舊金山。該航班原定航線十分接近世界貿易中心。
上午8時42分-8時46分:聯合航空公司175次航班被劫持。
上午8時46分:兩架美國空軍F-15鷹式戰鬥機從麻薩諸塞州空軍基地緊急升空前往攔截美國航空公司11次航班,但空軍飛行員不知道美國航空公司11次航班的正確位置,東北防空司令部(NEADS)在接下來的數分鐘設法確定有關飛機位置。
上午8時46分40秒:美國航空公司11次航班(一架滿載燃料的波音767飛機)以大約每小時490英裡的速度撞向世界貿易中心北樓,撞擊位置為大樓北方94至98層之間。大樓立即失火,而飛機上的燃料傾倒進大樓,更加劇火勢,整幢大樓結構遭到毀壞。被撞擊樓層以下的人員開始疏散。但所有的3道樓梯都被撞壞,因此被撞擊樓層以上的人員無法逃離。而世貿南樓的工作人員很快通告南樓的所有人員,稱南樓「依然安全」,可正常運作。一些人忽略廣播通告依然撤離,一些人繼續工作,還有一些人則聚集在位於南樓第78層和第44層的空中大堂。
上午8時49分:美國有線新聞網開始現場直播世界貿易中心情況,這是全世界第一個新聞媒體報導有關襲擊事件。
上午8時50分:東北防空司令部(NEADS)得知有一架「小型飛機」撞入世界貿易中心。
上午8時50分-8時54分:美國航空公司77次航班正被劫持。
上午9時02分54秒:美國聯合航空175次航班(另一架滿載燃油的波音767飛機)以大約每小時590英裡的時速撞入世界貿易中心南樓78至84層處,並引起巨大爆炸。飛機以近乎45度的左傾角度撞上南樓,說明劫機者險些錯失了目標。飛機的部分殘骸從大樓東側與北側穿出,掉到6個街區以外的地方。但還有1個樓梯間完好無損,因此少數在撞擊點以上的人員仍可生還。有人聽到多次爆炸聲響。有一些人認為是兩次無關的意外事件,而更多的人則馬上認為是恐怖襲擊。
上午8時46分-10時29分:至少有20名(主要集中在北樓)被大火和濃煙圍困在大樓頂樓的人員從高空跳下。有證據顯示在遭襲擊後北樓中部很大一塊區域立即坍塌,或許這是讓這些人以為大樓很快就要坍塌而跳樓求生。一名位於底層的消防隊員被一名從天而降的跳樓者砸死。由於煙霧與上升氣流太過濃烈,空中救援活動無法進行,而且紐約市本身就缺乏專門進行空中救援的直升機。
大約上午9時04分: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波士頓空中交通控制中心發布命令,暫停其管轄區內所有飛機的起飛(新英格蘭與紐約州東部)。
上午9時06分: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禁止任何飛機進入紐約以及附近的波士頓、克利夫蘭與華盛頓領空。
上午9時08分: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禁止全美國所有飛往或經過紐約領空的飛機起飛。
上午9時21分:紐約市全部隧道及大橋關閉。
上午9時24分:正在佛羅裡達州一所小學教室參觀的美國總統喬治•布希接到第二架飛機撞擊世貿大樓的消息。他在該堂課結束後立即在學校的另一個教室發布了一段簡短的講話稱,美國正遭到恐怖分子襲擊,美國政府將對飛機失事原因展開全面調查。另外他稱事件是「國家的悲劇」。
上午9時24分:FAA通知NORAD東北空防部門,美國航空公司77次航班已經被劫持。FAA與NORAD連線討論美國航空公司77次航班與聯合航空公司93次航班的有關事宜。
上午9時26分: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宣布禁止全國所有民航班機起飛。
上午9時37分:美國航空公司77次航班(波音757)撞入五角大樓西翼並且引起大火。被襲擊的部分剛剛翻新過,還沒有完全投入使用,但是仍然造成五角大廈西翼百餘人喪命。
上午9時45分:美國關閉其領空,禁止任何民航班機起飛,所有在飛行的班機必須立即在距離最近的機場降落,所有飛往美國的航班即刻改飛加拿大。之後,FAA宣布禁飛令至少會持續到9月12日午後。禁飛令最終持續到9月14日,此其間只有軍事及救援飛機被允許起飛。這次是美國歷史上第四次停止所有在美商業航班的運作,並且是唯一一次未經計劃的緊急措施。在此之前都因國防需要而停飛所有飛機。
上午9時45分:白宮與美國國會山莊關閉。
上午9時50分:美聯社報導美國航空公司11次航班事實上在起飛後就被劫持。一個小時內美國航空公司11次航班與聯合航空175次航班被劫持的消息得到確認。
上午9時57分:總統布希離開佛羅裡達州。
上午9時59分04秒:世界貿易中心南樓倒塌。通過電視臺的現場直播,全球億萬觀眾目睹了大樓的坍塌。
上午10時03分:聯合航空公司93次班機(波音757)在賓夕法尼亞州尚克斯維爾東南部墜毀。警方調查報告表明,機上無人生還。後來的進一步調查顯示,飛機墜毀前有旅客通過行動電話與地面取得過聯繫,並且已經得知世界貿易中心與五角大樓遭到襲擊。在得知自身即將成為自殺炸彈後,至少有3名乘客冒險奮勇還擊,試圖從劫機者手中重奪飛機控制權。很有可能是由於激烈的反抗導致飛機在未到達目的地前便墜毀;一架形似波音747的白色飛機在出事後幾分鐘曾在白宮上方盤旋,事後部分媒體推測該架飛機為美軍的E-4B空中指揮所。但該架飛機的出現並沒有被描述在任何官方報告中。
上午10時05分:白宮、財政部、國務院及其它主要政府機構內的人員開始撤離。
上午10時10分:五角大樓部分地區坍塌。
上午10時13分:紐約聯合國總部開始進行疏散,上萬人受影響。
上午10時28分31秒:世界貿易中心北樓從上到下坍塌,在撞擊點以上的樓層無人生還。北樓之所以要比南樓晚倒塌,主要有三個原因:撞擊點較高、飛機速度較慢,受影響樓層的防火系統已經被部分更新;位於雙塔附近的萬豪酒店、美國海關、希爾頓酒店等建築也遭到破壞。
上午10時35分:警方接到報告,稱華盛頓美國國務院門外的一輛汽車中裝有炸彈,後被證實並未發生任何意外。
上午10時39分:美國總統布希發布命令,在緊急情況下,空軍可以擊落任何有可能進行襲擊的飛機。
上午10時45分:CNN報導華盛頓與紐約市已經開始進行全面疏散工作。聯合國總部已經清空。幾分鐘後,紐約市長下令疏散曼哈頓地區。
上午10時53分:紐約市暫時取消市長選舉活動。
上午11時16分:美國航空公司證實該公司的兩架飛機失事。
上午11時17分:聯合航空公司證實93次航班失蹤,並表示「非常關注」175次航班。
上午11時53分:聯合航空公司證實該公司的兩架飛機失事。
上午11時55分:美國與墨西哥的邊境處高度戒備狀態。
大約中午12時00分:美國總統喬治•布希抵達位於路易斯安那州的巴克斯達爾空軍基地(Barksdale Air Force Base)。他原本訪問佛羅裡達州薩拉索市(Sarasota)討論有關教育政策問題,原計劃此時應已經返回華盛頓。他發表了一個簡短的非正式聲明,稱無法容忍在美國本土的恐怖襲擊事件,又說「自由已經遭到襲擊,但它會最終得到保護」。
中午12時02分:阿富汗塔利班政權發表聲明譴責襲擊事件。
中午12時04分:洛杉磯國際機場關閉。
中午12時15分:舊金山國際機場關閉。
中午12時16分:美國48個州的機場停止所有商業與私人航班。
下午1時04分:美國總統布希在巴克斯達爾空軍基地宣布全球美軍進入高度戒備狀態,隨後前往位於內布拉斯加州的戰略空軍指揮部(Strategic Air Command, SAC)。後來有多名政治評論員批評總統看似毫無目的的漫遊。
下午1時27分:哥倫比亞特區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下午1時44分:2艘航空母艦開進紐約港,5架軍艦駛入東海岸。
下午4時00分:媒體引述聯邦情報機構高級官員的分析認為賓·拉登是最有可能發動襲擊的人。
下午4時25分:紐約證券交易所以及美國證券交易所宣布9月12日星期三閉市一天。
下午5時20分:此前報導發生火災的47層高樓所羅門兄弟大廈倒塌。大樓內設有專門負責應變類似911的緊急狀況的紐約市特殊緊急中心。大樓的倒塌也輕度破壞了附近的紐約電話大樓等建築。
下午6時00分:CNN和英國廣播公司分別報導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發生連串爆炸與交火事件。後來報導顯示阿富汗北方聯盟用直升機襲擊了喀布爾機場。
下午6時00分:伊拉克政府在國營的電視臺發表官方聲明,稱事件是對「美國反人類罪行」的報應。
下午6時54分:美國總統布希抵達白宮。
下午7時30分:美國政府否認對喀布爾爆炸事件負責。
下午8時30分:美國總統布希在白宮向全國發表電視講話。他在演說中稱,「恐怖主義攻擊可以動搖我們最大建築物的地基,但無法觸及美國的基礎。這些恐怖行動摧毀了鋼鐵,但不能絲毫削弱美國鋼鐵般的堅強決心。
下午9時00分:美國總統布希會見國家安全會議全體成員,半小時後又與高級顧問們會面。布希與同僚們認定奧薩馬·賓·拉登是事件的幕後主使。
救援
紐約市消防隊員在世貿北樓遭到攻擊後立即進入火場救援。消防隊在世貿一樓的大堂設立臨時指揮中心,消防隊員們爬樓梯進行救援,紐約市消防隊共出動200個單位參與救援。很多消防隊員在未到指揮中心報到的情況下就立即展開救援。由於無線電通訊故障,很多衝入火場的隊員無法準時接到撤離的命令,當大樓倒塌時,343名消防隊員葬身火場。消防隊員們24小時輪班救援。
紐約市警察直升機在事發後很快趕到現場,隨時報告現場最新狀況。很多紐約市警察、紐約港口警察以及新澤西州警察在大樓倒塌後被掩埋。紐約警察12小時輪班救援。
9月12日起,由紐約建築工程師協會組織的工程師們進入現場,為紐約市規劃與建築部工作,負責查勘附近大樓的強度與受損程度,疏散了出事現場數百幢房屋。他們還負責設計規划具體處理廢墟的方法。
大樓倒塌後,就有大批志願者趕到現場。那些比較早到現場的志願者在各個力所能及的方面提供協助,包括有大學生為救援人員提供飲水等,但是後來無關的志願人員被要求離開現場,但是有特殊技術的志願者,如工程、拆除、醫療以及心理治療等行業的人士參與了接下來幾天的救援工作,甚至有一支災難救援專家隊專程從法國趕來救援。
疑問——為何選擇9月11日?
本來在美國911是作為報警電話號碼的。恐怖分子選擇9月11號顯然是對美國的挑釁。
美國911報警電話誕生於20世紀60年代。1967年,美國總統法律實施與司法管理委員會建議在全國範圍內設立一個統一的電話號碼,以便於人們及時報告緊急事件。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很快宣布選擇911作為報警電話號碼。1968年2月,全國第一個911報警臺在阿拉巴馬州的哈利維爾設立。20世紀70年代後,911報警電話開始大量增加。1976年,17%的美國人可撥打該號碼,1979年上升到26%,1987年為50%,而今已達到85%。美國大約50%的國土面積已接通911號碼,其中95%是加強版系統,可提供每個呼叫者的姓名與位置信息。「五角大樓是在1941年9月11日動工的,和恐怖襲擊正好相隔60年」。這樣恐怖分子才會選擇9.11這一天對它進行襲擊。
另有人懷疑,9.11事件是布希政府自導自演的苦肉計。目前這種質疑聲在國際上越來越高,事實上有相當多的機構組織揭露了9.11事件的可疑之處,包括世貿2棟大樓的倒塌方式,五角大樓是否被波音飛機撞擊,世貿7號樓毫無理由的倒塌,以及整個事件背後的利益糾葛等等。目前這種質疑聲還只是作為一種9.11陰謀論存在。
就像甘迺迪遇刺一樣,9.11事件的真相,也許要等到若干年之後才能得到完全的披露。
政治後果
事件發生後,而前往美國和加拿大的航班全部停飛。所有英國軍事基地提高警戒狀態。所有途經倫敦市區的航班改為繞過市區飛行。
歐洲議會與北約總部進行緊急疏散。北約宣布啟動1949年北約中的第五款,宣布如果恐怖襲擊事件受到任何國家的指示,將被視為是對美國的軍事襲擊,因此也被認為是對所有北約成員國的軍事襲擊。這是北約歷史上首次啟動共同防衛機制。
事件發生後,西方各國政府的民間支持度大幅度上升。在阿拉伯世界,很多媒體都刊登了評論文章,認為事件是由以色列人、猶太人、猶太復國主義者甚至美國人自己發動的,目的是挑起全球仇視阿拉伯的情緒。還有一些阿拉伯穆斯林則認為事件是由蓋達組織發起的,旨在報復美國的中東政策。
事件遭到國際社會的一致譴責,一些傳統上採取與美國不太友好的國家領導人,如利比亞領袖卡扎菲、巴勒斯坦領導人阿拉法特、伊朗總統哈塔米以及阿富汗塔利班政權都公開譴責事件並對美國人民表示同情。唯一的例外是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海珊,他評論事件是美國霸權主義的後果。
經濟後果
9.11事件在經濟上產生了重大及實時的影響。大量設在世界貿易中心的大型投資公司喪失了大量財產、員工與數據。全球許多股票市場受到影響,一些例如倫敦證券交易所還不得不進行疏散。紐約證券交易所直到9.11事件後的第一個星期一才重新開市。道瓊工業平均指數開盤第一天下跌14.26%。其中跌幅最嚴重的要數旅遊、保險與航空股。美國的汽油價格也大幅度上漲。當時美國經濟已經放緩,9.11事件則加深全球經濟的蕭條。
美國政府的反應
美國政府的各級部門展開了對事件的調查。美國政府在事件發生後立即秘密拘留、逮捕、盤問了至少1200人,大多數是非美國公民的阿拉伯或穆斯林男子。美國司法部也查問了5000名來自中東的男子。政府後來承認,當中只有10到15人與蓋達組織有關,但是無人牽涉9.11事件。但是目前依然有500人因觸犯移民條例而被監禁,70名以色列人因違反旅遊觀光籤證而被拘留。國會通過了400億美元緊急撥款,還有大約200億美元撥款用於航空公司補助。多部被指責為侵犯人身自由,為政府監視民眾提供便利的法律也獲得通過。10月10日,聯邦調查局公布了「FBI恐怖份子通緝令」名單。
情報專家們開出一份可疑嫌犯的「簡短列表」——所有有能力以及動機發動類似襲擊的組織名單。非常肯定的是,所有劫機者都是阿拉伯人,沒有一個有阿富汗背景;此外襲擊的精心策劃、規模以及事件後無人承認責任,這都與阿爾蓋達組織以往的作風相近。值得注意的時,大多數劫機者大多來自沙烏地阿拉伯,但是美國政府並沒有對該國採取任何行動。
雖然本•拉登領導的阿爾蓋達組織從未公開聲明對事件負責,他們公開讚揚事件,並暗示該組織曾經幕後策畫過整個事件。該組織發言人在一卷寄給卡達半島電視臺的錄影帶(2001年10月播出)中說,「美國人應該知道,更多的飛機風暴將不會停止……在伊斯蘭世界,有成千上萬年輕人渴望犧牲,他們死的信念與美國人生的信念一樣強烈。」
軍事行動
美國政府在事件發生後宣布將會對發動襲擊的恐怖份子以及保護他們的國家發動軍事報復。第一個打擊目標就是阿富汗塔利班政權,理由是他們拒絕交出頭號嫌犯本•拉登。有傳聞稱伊拉克也捲入襲擊事件。美國政府事後承認,9.11事件當晚白宮就已經決定要更換伊拉克政權——雖然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在宗教上較為開放的伊拉克薩達姆政權到底與信奉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蓋達組織之間有任何聯繫。布希政府通過利用9.11事件來挑起民意支持攻打伊拉克。
2001年9月19日,美國派出戰鬥機前往波斯灣軍事基地。美國東部時間2001年10月7日下午12點30分(當地時間晚上9點),美國與支援的英國軍隊發動了對阿富汗的軍事襲擊,針對蓋達組織和阿富汗塔利班的軍事、通訊設施以及可能的恐怖份子訓練營投擲了炸彈。奧薩馬•本•拉登通過半島電視臺的衛星節目警告布希,如果美國動用核武器的話,他將會使用生物武器作為還擊。2001年11月,由美英部隊支持的阿富汗北方聯盟控制了首都喀布爾。
對各國影響
1、對美國
「美國911事件」發生後,美國經濟一度處於癱瘓狀態,對一些產業造成了直接經濟損失和影響。地處紐約曼哈頓島的世界貿易中心是20世紀70年代初建起來的摩天大樓,造價高達11億美元,是世界商業力量的會聚之地,來自世界各地的企業共計1200家之多,平時有5萬人上班,每天來往辦事的業務人員和遊客約有15萬人。兩座摩天大樓一下子化為烏有,人才損失難以用數字估量。五角大樓的修復工作至少在幾億美元之上。而且交通運輸和旅遊業造成嚴重損失。美國國內航班一天被劫持了四架,並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確實是歷史罕見。
無論對美國總統布希,對美國民眾或者對美國政壇人士來說,9月11日所遭遇的恐怖分子攻擊事件都是一次歷史性的震撼。連白宮、國防部大樓、金融財務中心的世界貿易大樓,都成了恐怖分子攻擊的目標。在兩小時之內,造成美國本土遭遇數以千計的傷亡,
事件發生後,布希立即採取適當行動,恢復政府、社會正常活動,為了顯示他不受恐怖威脅,9月11日晚上,雖然白宮仍有受到攻擊的威脅,他仍決定返回白宮,並在白宮向全國民眾發表談話,藉此顯示:恐怖分子並不能阻斷美國行政中心的運作。
「美國911事件」的經濟影響不僅局限於事件本身的直接損失。更重要的是影響了人們的投資和消費信心,使美元相對主流貨幣貶值、股市下跌、石油等戰略物資價格一度上漲,並實時從地域上波及歐洲及亞洲等主流金融市場,引起市場的過激反應,從而導致美國和世界其它國家經濟增長減慢。
2、對世界
對於全世界的人民而言,反恐怖活動將是人類社會一項長期、艱苦和複雜的鬥爭。這次事件沉重地告訴我們,在今天的文明世界裡, 我們還有一個共同的敵人——「恐怖主義」,它是現代的魔鬼撒旦, 它那陰冷的利爪, 隨時會奪取我們身邊親人的寶貴生命。恐怖分子可能隨時隨地用各種辦法製造事端,打擊世界金融和商品市場,瓦解人們的信心。國際投機基金也會興風作浪,利浪,利用恐怖活動提供的機會進行投機活動,通過製造恐怖事件牟取暴利,增加金融風險。
因此,一方面,要加強和國際社會的合作,嚴厲打擊恐怖活動;另一方面,應研究增加對國際戰略商品的儲備特別是石油儲備的問題,儘量減少恐怖活動引發的金融動蕩對我國經濟的影響。打擊「恐怖主義「,保護公民生命安全,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起碼在這點上中美的利益是一致的。
善後處理
9.11事件後6個月,世貿遺址上的150萬噸瓦礫才被完全清理乾淨,救援人員繼續在地底下進行清理工作。
2002年5月底,舉行了宣布清理工作正式結束的儀式。2003年7月,一個國會聯合調查組結束調查工作。雖然調查報告稱美國政府應該可以更好地預防事件的發生,如在更好地利用所收集到的情報及國防系統對襲擊事件所採取的行動方面依然有改進空間,但是沒有一名官員為事件引咎辭職。事件也導致美國新一輪軍費開支的大幅度增加。在大約2年後,一些國防官員稱當前美國對類似事件的預防能力與9.11事件時一樣脆弱無力。
世界貿易中心是由日裔美籍建築設計師山崎實(oru Yamasaki)設計,事後據他生前的助手說,因為參考過去帝國大廈曾經受到美國空軍轟炸機誤撞事件的影響,在設計過程當中已經考慮到需要使大樓結構足以抵禦大型飛機的直接撞擊。有報導分析,認為大樓的倒塌並不是因為飛機的直接衝撞,而是飛機內滿載的航空煤油傾瀉進入大樓引起的大火所釋放出的巨大熱量,軟化了支撐大樓的鋼筋骨架,最終導致世貿中心大樓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坍塌。但是,也有一批建築學家認為僅憑大火併無法令大樓倒塌。
911事件中中國公民傷亡情況
2001年09月21日,中國外交部在其官方網站公布了美國被襲事件後死亡、受傷和失去聯繫的中國公民的情況,中國公民在事件中死亡2人受傷1人,並有35人失去聯繫。
其中,中國公民鄭於光、楊樹蔭夫婦於9月11日乘美國航空77航班不幸遇難。據悉,鄭夫婦已退休,一年前來美探望女兒。
受傷的中國公民符向群,男,紐約中國物產公司總裁。9月11日在紐約飛機撞貿易中心大樓時受傷腿骨折,已治療,現在家裡療傷。
截至2001年9月20日,有35位中國公民仍失去聯繫,其中大陸3人,香港32人。
中國公民在「9·11美國被襲事件中」傷亡失蹤名單
(一)死亡:鄭於光、楊樹蔭
(二)受傷:符向群
(三)失去聯繫:林彤、郭栩、陳永琪、方慧心、袁玉嬋、袁玉純、袁新美、袁興、袁健華、餘內興、袁成廉、捷雅敏、黃紹祥、岑詩煌、董政平、張樹新、李明珠、梁少珍、林佩珊、麥應林、餘文貴、謝立明、趙婉闌、王維斌、劉鄭培珍、Ren Keyoug、黃紹祥、程永偉、王少章、唐展維、關豔珠、王恩怡、Jenny Low Wong、黃豔萍、黃豔麗。
(責任編輯:楊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