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什麼勸說劉備賜死兒子劉封?和關羽有什麼關係?

2020-11-23 騰訊網

關於劉備養子劉封被賜死這件事,陳壽的觀點其實是很客觀的,他在《三國志》中是這樣說的:

「劉封處嫌疑之地,而思防不足以自衛。……覽其舉措,跡其規矩,招禍取咎,無不自己也。」

而諸葛亮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更像是催化劑,因為他的推動,劉封的死提前了。

劉封原本是羅侯寇氏的兒子,或許是很小的時候就成了孤兒,所以劉封養在舅舅長沙劉氏的家中,也正是這樣的境遇,才使得後來的劉備收為養子。

劉備早年境遇著實一般,所以老大不小了還沒有子嗣,眼看著年齡越來越大,不得不考慮收個養子,當劉備在荊州的時候,遇到了劉封,見劉封是個孤兒又很機靈,遂將他收為養子,改名為劉封。

後來劉備入蜀又與劉璋決裂,二十多歲的劉封「有武藝,氣力過人」,這必然也是劉備願意將他收為養子的原因之一,劉封開始領兵跟著諸葛亮。張飛等人向西進攻益州,在這個過程中,劉封作戰英勇,戰無不克,攻無不勝,益州被攻克後,劉封以功被封為副軍中郎將。

劉封在軍中迅速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猛將,在劉備攻漢中的時候,劉封還代替劉備站出來挑戰曹操,被曹操罵:「賣履舍兒,長使假子拒汝公乎!待呼我黃須來,令擊之。」之後曹操以讓兒子曹彰前來對陣劉封為藉口撤軍。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劉封已經能夠獨當一面,他缺的就是一個機會,而219年,這個機會就來了。當時劉備正讓孟達攻打上庸郡,他怕孟達無法攻克上庸郡,於是讓劉封南下統領孟達的軍隊,他們在上庸會合,開始攻打上庸郡,逼的上庸郡太守申耽投降劉備,上庸三郡全部被劉備收入囊中。

上庸三郡剛佔領不久,關羽在圍襄樊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大的阻礙,遂要求劉封和孟達出兵,《三國志》對此的記載是這樣的:

「自關羽圍樊城、襄陽,連呼封、達,令發兵自助。封、達辭以山郡初附,未可動搖,不承羽命。」

關羽請兵,劉封和孟達以上庸三郡剛剛被佔領,輕易離開可能導致功虧一簣為由拒絕了關羽,這本也無可厚非,在古代的很多戰爭中,一方向另一方求援而遭到拒絕也是常事,而且劉封和孟達的理由也算是站得住腳。

但問題就在於關羽「連呼」劉封和孟達,這說明關羽曾數次要求劉封和孟達,均被拒絕了。如果劉封和孟達稍微一尋思就應該知道情況緊急,要不也不會連連要求,但他們最終還是拒絕了。

而他們的拒絕,間接導致了關羽大軍的大敗,關羽死了,大軍損失嚴重,這場戰爭如果勝了對劉備意味著什麼,我們不得而知,但它的失敗,卻是讓劉備相當難受。

在這樣的情況下,任何一個人,都很難不去責怪不肯出兵的劉封,儘管讓劉封為這場戰爭的失敗負責有失公允,但他確實做錯了。當然,劉備雖然生氣,但並沒有處罰劉封,如果劉封在後面能夠再立戰功或者治理一方有功的話,也可能消解劉備心中的怒火,但他沒有。

當初他以穩定上庸三郡為理由拒絕出兵,後來卻又沒有保住上庸三郡。

劉封和孟達之間多有摩擦,而劉封仗著自己的身份壓孟達一頭,甚至武力奪取了孟達鼓吹的樂隊,逼的孟達修書一封給劉備,然後帶著自己的老部下投奔了曹操。

他自己投奔了不要緊,又奉曹操的命令反過來攻打上庸三郡,而申耽和弟弟申儀也反叛,打了劉封一個措手不及,劉封只得灰溜溜回了成都。

劉備見到這個養子後,心中湧起濃濃的失望,對劉封一頓批評,《三國志》記載:「先主責封之侵陵達,又不救羽。」

就在這個時候,「諸葛亮慮封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御,勸先主因此除之。」

劉備考慮再三,最後下令賜死劉封,劉封在自盡的時候說:「恨不用孟子度之言」。原本孟達攻打上庸三郡的時候,曾寫信勸劉封降魏,在孟達看來,劉封的身份極為尷尬,留在劉備身邊不如降魏,但被劉封斷然拒絕了,他從沒有想過要背叛養父劉備。

實際上,孟達的話不無道理,劉封的身份的確複雜,他是劉備的養子,而劉備是有親生兒子的,即便劉備最初對劉封極為信任,但隨著劉封的一次次犯錯,這種信任就打了折扣,想要修覆信任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甚或根本修復不了。

而劉封對此並無自保能力,無法看清局勢,做一名合格的將軍和官員。他作為猛將是合格的,作戰勇猛又忠心耿耿,但作為地方官,則是不合格的,沒有大局觀,也就註定無法自保。

實際上諸葛亮和劉備都看清了劉封的這一性格特徵,只不過劉備是劉封的養父,對這個養子是有感情的,這種感情讓他對劉封的處罰比較謹慎,而諸葛亮則是作為一個外人,自然是旁觀者清,能夠更加客觀的看待劉封的問題,他不僅看到了劉封的錯處和性格缺點,更看到了蜀漢的未來。

在諸葛亮看來,劉封是不可控的,而他又有劉備養子的身份,將來未必沒有資格爭一爭那個位子,到時候很可能威脅到劉禪,或者引起不必要的動亂。這倒是點醒了劉備,讓劉備心中稍微升起的那點感情壓了下去,為了親生兒子的未來,為了蜀漢的未來,劉封非死不可。

相關焦點

  • 劉備為什麼一定要賜死自己的養子劉封呢?諸葛亮早已心知肚明
    哈嘍大家好,我是小志,今天來給大家講講劉備的義子劉封的故事,為什麼他一定會被賜死。關羽敗走麥城後,曾派遣廖化向在上庸的劉封和孟達求救,但兩人沒有出兵相救,這也就導致了關羽的直接兵敗而亡。廖化在兵敗後,直接向劉備告狀,訴說劉封和孟達沒有相救關羽的事情,劉備對此十分震怒,就想要讓劉封回來領罪受罰可當時劉封遠在上庸,劉備也擔心如果此時讓他回來問罪,萬一他這邊不受命,再投敵的話,那就得得不償失。所以諸葛亮便獻上一計,讓劉封升為綿竹郡守,一同守城的孟達,就投降了曹操。
  • 諸葛亮為何一定要劉備賜死劉封?諸葛亮的真實目的是什麼?
    劉封作為劉備的養子,在劉備爭奪天下的過程中,立下過汗馬功勞,但是隨著一件事情的發生,也直接斷送了劉封的命運和前途。可是為什麼諸葛亮一定要劉備賜死劉封呢?諸葛亮的真實目的又是什麼?本文帶領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劉封被賜死的直接原因雖然有關劉封的記載並不是很多,但是我們從三國演義和三國志當中,對於劉封的成長也可以做一番對應的了解和探尋。
  • 諸葛亮為何一定要劉備賜死兒子劉封?表面是為了劉備,實則為自己
    關羽反對,因為劉備有親兒子沒必要再收個乾兒子,以免為爭奪繼承權而引發災禍。但是劉備並不聽勸,堅持收寇封為義子,並改名劉封。劉封劉封(?—220年),東漢末年長沙(治今湖南湘陰)人,東漢末年將領,蜀漢昭烈帝劉備養子。有武藝,性格剛猛,氣力過人。
  • 諸葛亮為何一定要劉備賜死兒子劉封?他的真實想法,沒有說出來
    劉封回到成都,見到「義父」劉備後,不但沒有得到安慰,反而受到一系列指責,指責他欺凌副將孟達,並且不救援關羽。軍師諸葛亮更狠,勸說劉備藉機除掉劉封,以除後患。劉備對軍師諸葛亮的話言聽計從,於是不顧多年「父子之情」,賜劉封自盡。劉封非常悲哀,甘願認劉備為「義父」,為義父南徵北戰,流血犧牲,遇到的待遇卻是自盡。劉封自盡後,劉備還假裝哭得非常傷心。
  • 關羽兵敗麥城被殺後,諸葛亮為何規勸劉備,賜死養子劉封?
    大意失荊州赤壁之戰之後,荊州被曹操、孫權和劉備三人所代表的勢力分佔,劉備的軍師諸葛亮選擇派出他們的常勝將軍關羽去鎮守荊州,關羽知道這個諸葛亮這個決策之後鬥志昂揚,他認為自己一定可以不辜負自己的大哥和將士們的期望,自己可以為大哥牢牢守著這個軍事要地並且以此為基礎大刀闊斧進行開疆擴土。
  • 諸葛亮為何一定要劉備賜死兒子劉封?諸葛亮的真實目的到底是啥?
    諸葛亮勸劉備賜死劉封肯定是有理由的,但是劉封絕對不是諸葛亮想殺就能殺的,決定權在劉備手中。劉封是寇氏之子,長沙劉氏的外甥。劉備到荊州後,還沒有兒子繼承香火,收劉封為養子。不幸的是,沒多久劉禪就出生了,劉禪後面還在繼續生。
  • 諸葛亮為何唆使劉備殺劉封?劉封之死和對關羽見死不救關係大嗎?
    其實劉封、孟達剛平定上庸不久,以他們手上的兵力和應對的形勢而言,他們以山郡初附,未可動搖拒絕出兵未必就是敷衍關羽。即使他們二人出兵救助關羽也難以改變關羽覆敗的事實,對於劉備而言這樣明擺的事實他肯定是清楚的。所以劉備對劉封不救關羽怨恨是有但未必會因此對他有殺心。 那麼劉封之死是由於什麼導致的呢?
  • 關羽遇害,諸葛亮私下說了11個字,劉備聽完當機立斷,賜死劉封
    關羽和劉封,都是三國時期蜀漢集團的核心人物。關羽自打和劉備桃園結義以來,忠肝義膽,誓死相隨,立下功勞無數,最後卻落得敗走麥城,含恨遇害。關羽之死波及了劉封,劉封沒有及時救援關羽,所以被劉備賜死。那麼劉封究竟死得冤不冤?
  • 關羽死訊傳來,劉備痛哭流涕,諸葛亮一句暗示,劉封立馬被賜死!
    劉封為何見死不救呢?而且他面對的還是蜀漢柱石、五虎上將之首的關羽。對於這個問題,人們眾說紛紜。有人說這是諸葛亮和劉備設的局,就是為了防止關羽做大,也有人說劉封見死不救是私仇,到底真相如何呢?劉封是劉備的義子,原本是荊州寇家的公子,劉備得到荊州之後,為了和荊州世家大族搞好關係,劉備就收了劉封為義子。
  • 劉備收養義子劉封,有親兒子後又將他賜死,只有諸葛亮知道原因
    可是後來,當劉備生了親兒子劉禪之後,劉備親自將他賜死。可是真正的死因只有諸葛亮才知道。到底是什麼呢?劉備沒有親自出擊,而是讓自己的義子劉封下山來挑戰曹操的大部隊,這讓曹操感到十分蒙羞,而且破口大罵,你用假子來羞辱我。曹操口中的假子就是劉封。後來劉備有了親生兒子劉禪之後,就把劉福賜死了,關於他死的原因一直被後人猜測。
  • 關羽死後,諸葛亮究竟發現了啥,為啥勸說劉備斬了劉封?
    關羽的死對劉備打擊很大,一方面損失了手足,另一方面失去了對荊州地區的控制,讓劉備勢力失去了屏障。而關羽死後,劉備直接殺了養子劉封。諸葛亮究竟發現了啥,為啥勸說劉備斬了劉封?孟達當時鎮守在荊州周邊的上庸地區,關羽曾經向他們發出求救,但是孟達當時勸說劉封不要去營救,原因就是劉備當年收劉封為義子的時候,關羽曾經上前阻止,因為在關羽看來,收義子容易造成以後的混亂。
  • 劉封是劉備的養子,蜀漢年輕一代傑出的將領,為何卻被劉備賜死
    可是,劉封卻恰恰和他在上庸做了搭檔。 孟達在攻打上庸的時候,劉備怕孟達不能獨立拿下上庸,就專門派劉封率軍協同孟達作戰。在拿下上庸後,就讓劉封為主將,和孟達留守上庸。劉備派劉封鎮守上庸是有他的用意的,上庸地形險要,又有漢水溝通漢中和襄陽,地理形勢十分重要。劉備派劉封在此駐守,退可守衛漢中,進可攻打襄陽。可是,年輕的劉封卻把一切都搞砸了。
  • 關羽戰敗死後,諸葛亮建議劉備殺掉劉封,神機妙算的他有何計謀?
    不過關羽死後,諸葛亮和劉備的行動卻很有意思,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將自己的養子劉封給賜死了,並且是諸葛亮建議的,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尷尬的劉封仔細看關羽之死的過程,好像跟劉封沒什麼關係,這就讓人很疑惑了,蜀國那麼多將領,沒有去支援關羽的又不是只有劉封一個人,為什麼他卻因為這件事被賜死呢
  • 三國雜說:劉封為何被劉備賜死
    同樣重蹈覆轍的還有隋文帝楊堅,皇位傳給小兒子楊廣,卻是個暴虐荒淫的主,隋朝很快滅亡。這些歷史上的例子都在告訴我們,一個優秀的江山繼承者是一個多麼重要的問題。通過翻閱資料就會找到許多這樣悲慘的歷史故事。在諸多的王朝中,存在著一個奇怪的怪圈,兒子能力都不怎麼樣。在三國中就有一大批這樣的例子,吳國,魏國,還有蜀國那個劉備和阿鬥。
  • 忠心耿耿的劉封、蜀國後期戰功赫赫的將領、為什麼被劉備處死?
    劉備有一義子,英勇無比、戰功赫赫。但是在諸葛亮的勸說之下,劉備還是忍痛含淚處死了自己的義子,此人就是劉封。劉備到達荊州時,當時還沒有生下兒子,劉備對劉封頗有好感,覺得與自己年少極為相像,便收了劉封作為義子,從此劉封開始為蜀國徵戰沙場。 劉封天賦異稟,,武藝高強,力氣過人。在劉備入蜀地進攻劉璋時,當時的劉封只有20多歲與張飛、諸葛亮一起沿江西上,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待益州攻下之後,劉封被封為副軍中郎將。
  • 關羽之死劉封有什麼責任?他被賜死是因為諸葛亮的一句話
    劉封來到了劉備的身邊,一個明面上的作用是「招弟」和「引弟」,一時沒能生孩子的人家先抱養一個孩子來招引親生子,民間一直都有這樣的做法。另一個背後的作用是劉備佔了荊州之後,要鞏固自己的統治,必須和當地的世家大族搞好關係。
  • 諸葛亮為什麼勸劉備賜死劉封?諸葛亮心裡的想法,沒說出來
    諸葛亮隨即命劉封討伐孟達,孟達卻來信勸降劉封,劉封怒撕孟達的勸降信:「此賊誤吾叔侄之義,又間吾父子之親,使吾為不忠不孝之人!」隨後親自披掛上陣奮勇討賊,終因寡不敵眾敗回成都,被劉備和諸葛亮推上了斷頭臺,結束了他短暫而悲劇的一生。 如此看來,對關羽的見死不救,成了劉封被賜死的主要原因。 那麼,劉封之死,真的是他對關羽見死不救嗎?
  • 關羽死後,諸葛亮平靜地說出7字,劉備聽後直接賜死劉封
    在三國的歷史中,關羽可謂是一個傳奇人物。在三國歷史中關羽的戰績可謂是最高的,就連三國時期武力水平天下第一的呂布戰績也沒有關羽高。不過關羽很可惜,最後因為被東吳偷襲,丟掉了很重要的荊州,最後敗走麥城,也因為被東吳的人馬埋伏,被抓獲斬首。關羽是如此重要,我們提到的劉封也和他有關。
  • 三國史之我看:劉封是劉備的養子,為什麼被劉備賜死
    諸葛亮非常聰明,有優秀人員寧殺也不肯用,反倒選擇一名什麼本事也沒有的兒子來做繼承人呢?以下幾點因素,我們認為是主要原因。一、並非劉備親生在爭奪皇位中,手足相爭是常有的事,根本談不上什麼血肉親情。手足尚且如此,何況劉封還不存在什麼血緣關係。劉封並不是劉備所生的兒子,是劉備認下的乾兒子。劉封在最開始是被當作劉備的接班人來看待的。劉封也很爭氣,聰明伶俐,勤奮好學,文武雙全。
  • 三國史事:劉封為何被劉備賜死
    至於劉備,似乎不需要糾結,他的親兒子只有一個,就是我們都認識的劉禪劉阿鬥。阿鬥的無能是出了名的,是他一手將蜀國葬送,國破山河不在,阿鬥也沒有任何的心痛。他不光不治理朝政,還荒淫無度,沉迷在酒林肉池之間。劉備其實不僅劉禪一個兒子,他還有一個非常有能力的兒子,叫劉封,能力出眾是皇帝的人選。然而,誰也不曾想到,諸葛亮卻對劉備說道:「太能幹了,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