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臭豆腐是湖南長沙傳統的特色名小吃,長沙當地人又稱臭乾子。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的臭豆腐,外焦裡嫩,鮮而香辣,深受大家的喜愛。 不論在哪,總會看見賣臭豆腐的地方排滿了人,那它又有什麼故事呢?我是張張,想與您一起發現美食,了解美食,喜歡記得點個關注喲!
長沙臭豆腐始於清朝康熙八年。據說當時從安徽黃山來京城趕考的王致和金榜落第,閒居在會館中,他想要返回自己的家鄉,奈何交通不便,身無分文,又想在京城繼續備考,準備再次參考。因為距離下次考試時間較遠,他只能在京城尋找謀生之計。王致和的父親在家鄉開設豆腐坊,王致和幼年曾學過做豆腐,於是便在安徽會館附近租賃了幾間房,購置了一些簡單的用具,每天磨上幾升豆子的豆腐,沿街叫賣。
時值夏季,有時賣剩下的豆腐很快就會發黴,無法食用,但他又不甘心把豆腐廢棄。他苦思對策,將這些豆腐切成小塊,稍加晾曬,尋得一口小缸,用鹽醃了起來,之後停業專心讀書,漸漸地便把此事忘了。秋天時,王致和又重操起了舊業,再做豆腐來賣。突然想起那缸醃製的豆腐,趕忙打開缸蓋,一股臭氣撲鼻而來,臭味之餘卻蘊藏著一股濃鬱的香氣,雖非美味佳餚,卻也耐人尋味,取出一看,豆腐已呈青灰色,用口嘗試。送給鄰裡品嘗,都稱讚不已。
由於王致和屢試不中,只得棄學經商,按過去試做的方法加工起臭豆腐來。此物價格低廉,可以佐餐下飯,適合收入低的勞動人食用,所以漸漸打開銷路,生意日漸興隆。之後經過一些籌備,在延壽街中間路西購置了一所鋪面房,自產自銷,批零兼營。根據他購置房屋的契約所記載,時間為康熙十七年冬。從王致和創造了獨一無二的臭豆腐以後,又經多次改進,逐漸摸索出一套臭豆腐的生產工藝,生產規模不斷擴大,質量更好,名聲更高。
黑色是長沙臭豆腐的首要特徵,如今市面上叫賣的長沙臭豆腐基本上都是黑乎乎的。但有人會認為這樣的臭豆腐一定是添加了什麼化學色素或者太陽曬出來的,其實這黑是來源於浸泡滷水裡的黑豆豉。長沙臭豆腐的臭,也並不是豆腐本身發出來的,而是浸泡它的滷水在背後推波助瀾。想要做出聞著臭,吃的香的臭豆腐,一缸特製的滷水很重要。真正的好滷水,需要用鮮冬筍、香菇、上好的豆豉、白酒等原料進行發酵,發酵過程更是不能馬虎。
那有人會問,為什麼臭豆腐聞著很臭,吃起來卻很香?其實臭豆腐「聞著臭」是因為豆腐在發酵醃製和後發酵的過程中,其中所含蛋白質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解,所含的硫胺基酸也充分水解,產生一種叫硫化氫(H2S)的化合物,這種化合物具有刺鼻的臭味。 在蛋白質分解後,即產生胺基酸,而胺基酸又具有鮮美的滋味,故「吃著香」。
「臭豆腐」這個名字雖俗氣,卻外陋內秀、平中見奇,是一種極具特色的風味,很多人因為它的長相以及它的臭味敬而遠之,但真正下定決心品嘗它的人,一定是久久不能忘懷!
我是張張,一個喜歡了解美食,善於發現美食的美食愛好者,如果你有喜歡吃的菜,有想要了解的美食,記得在下面評論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