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
是茂名人去不掉、打不破
滅不了的道德良知
「好心精神」
是茂名最悠久、最深沉
最持久的文化基因
「好心茂名」
是連接茂名歷史、現實
和未來的獨特標識
茂名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李康華 攝
好心文化源自潘茂名
茂名的好心文化源自晉代神醫潘茂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之初,性本善,要發揚人的本性中最本初的東西,呵護它,使它發揚光大」。潘茂名是茂名歷史上發揚光大人性善端的第一個名人。他秉承「修仁蘊德,濟貧救苦,見人患難,常懷拯救之心……所為之事,先人後己,與萬物無私」的精神,懸壺濟世,嘗百草、制良藥,救百姓於疫災;以身殉職以後,百姓感恩戴德,將其神化為得道升天的仙人,年年祭祀。早在1998年,時任廣東省委書記李長春就提出了繼承弘揚潘茂名精神的命題:「潘茂名是一位大善人。發揚茂名精神,促進茂名社會經濟茂盛發展。」
好心文化集大成者是冼夫人
茂名的好心文化集大成者是被周總理譽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的冼夫人。她的五字真言——「唯用一好心」,意即時時惟用好心、處處惟用好心、事事惟用好心,也就是堅持「一輩子只做好事,不做壞事。」這既是冼夫人一生的最真實寫照,更是她留給後人的最寶貴精神財富。
冼夫人歷經三朝
面對無數驚濤駭浪、艱難抉擇
都成功地走過來了
朝廷嘉獎,百姓擁戴
靠的是什麼呢?
▼▼▼
靠的只是一個好心,只要憑著這個好心,無論多麼紛繁複雜、嚴峻危急的局面,都能夠作對選擇、做好應對。這是非常深刻的,唯一好心可應萬變,各種各樣向上向善的觀念、行為、做法,都可以從一顆好心中化生出來。
01
好心亦即人的良心
儒家心學的集大成者王陽明的「致良知之學」,所闡發的無非就是如何做到「惟用一良心」這個道理。他說:「此心無私慾之蔽,即是天理…… 以此純乎天理之心(好心),發之事父便是孝,發之事君便是忠,發之交友、治民便是信與仁。」意思是說,無論是對父母、對領導、對朋友,還是對老百姓,時時、處處、事事「惟用一良心」就好了。
「這與冼夫人的「五字真言」完全一脈相承、神韻相同,時間上則比冼夫人晚了一千年 」
用大白話說,「心學」就是「好心之學」。王陽明當時悟出這個「致良知」的道理,也恰好是在貴州鄉間的一個「蠻夷」之地,是少數民族地區大字不識的淳樸百姓們的善良天性啟諦了他。
冼夫人說得很少,而做得很多,這正是王陽明所最為推崇的「知行合一」的品格。冼夫人是用一生的力行和奮鬥來詮釋好心之學。在王陽明心目中,只有這樣的人才是堪比堯舜那樣的至高聖人。
02
「好心」是善良之心
「好心」之「好」,放到生活中來,通俗地說就是「過得好」,對人對己都是這樣去設想,既希望自己過得好,也希望別人過得好。
「冼夫人的好心就強烈體現在她善待他人、善待百姓的行為中」
在她年輕的時候,俚人有一個惡習,部落之間喜歡互相攻擊擄掠,擄得的人口被當做奴隸賣來賣去,非常殘暴。冼夫人的哥哥冼挺也承襲這種惡習,大肆掠奪、損人利己。冼夫人十分反感這種野蠻行徑,竭力勸諫。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冼挺改弦更張,放棄了掠奪,轉而開展友好往來、互幫互助,為百姓造福。從此,冼家聲望昭彰,各方悅服,德名遠播,連海南島上儋耳一帶都有大量俚人主動來附。
這種好心就是將心比心,用孔子的話說,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用孟子的話說就是「惻隱之心」,總之就是善良之心。
03
「好心」是公正之心
既然好心是善良之心,就應該沒有偏私,一視同仁,公平待人,這就是公正之心。
「冼夫人也是這麼做的」
她在嫁給馮寶之後,決心在嶺南推行漢家禮法。她先從自身做起,從家族做起,帶頭遵從新規範。特別是執行法律時,不論親疏,一律依法,即便是親戚犯法,也絕不徇情枉法。由於冼夫人以上率下,大家也心服口服,形成「政令有序,人莫敢違」的清明局面。
「為了維護公正,冼夫人甚至大義滅親」
冼夫人「帥堂斬孫」沙畫
王仲宣叛亂的時候,冼夫人派自己的孫子馮暄前去討伐。馮暄途經瀧州的時候,被叛將陳佛智擋住去路。這個陳佛智與馮暄是老朋友,馮暄念於舊情,拖延不進,違反了軍法。冼夫人得知後,毫不猶豫地拿下馮暄,投進監獄。然後再派出另一個孫子馮盎,擊敗叛軍。
04
「好心」是忠誠之心
人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社會的存在,是生存於社會關係中,生存於命運共同體中的。以好心待人,不僅僅是對於一個個的人,更是對於個人生存於其中的社會、國家,即命運共同體。所謂有國才有家,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所以,好心,就要維護社會安定,維護國家統一,就要奉獻於社會,忠誠於國家。
冼夫人身處亂世,奸雄四起,波詭雲譎,卻始終立場堅定,忠貞不改,一次次挺身而出,平定叛亂,招撫四方,維護統一。甚至在家族利益面臨重大損失的時候,也絕不動搖。
廣州刺史歐陽紇叛亂的時候,他把冼夫人唯一的兒子馮僕劫為人質,要挾冼夫人參與造反,如果不答應,馮僕就可能被撕票。冼夫人不為所動,她託人告訴身陷敵營的馮僕:「我忠貞為國,到你已經兩代,絕不能為顧惜你而背叛國家。」然後不顧年高,親自披掛上陣,討平叛逆。
這樣的忠誠絕非對於某個統治者的愚忠,而是真正的深明大義,知道國家安危乃生民福禍之所系。
05
「好心」是天地之心
「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個人的存在是很有限、很渺小的,但人心可以超越有限,可以很大很廣。
「冼夫人,因好心而偉大,因好心而永恆」
戲曲音樂劇《冼夫人》
因為她的心裝著自己、更裝著他人;裝著家族,更裝著國家、天下。所以她的心有天覆地載之大,能以天下蒼生為重。
也就是說,凡是好心,必然是擴展的,推己及人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直至為廣大無垠的天地之心。心有多大,舞臺才有多大,作為才有多大。
冼夫人一開始為憐惜百姓而阻止家族間的仇殺,後來為整個嶺南的俚人的團結而推行仁義,又後來為國家的統一平叛安民,最後為天下太平而歸順隋朝。所謂「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所謂「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一個不斷擴展提升的過程。
冼夫人平叛亂漫畫
「這個過程並非一帆風順,而是充滿了衝突和考驗」
陳霸先「起自寒微,性甚仁愛」,素有匡復天下、重建華夏大一統之志,他「任賢使能,智以綏物,武以寧亂,英謀獨運,人皆莫及」,堪稱彪炳千古的一代英傑。冼夫人慧眼識英雄,傾力支持陳霸先創立陳朝,為終止軍閥混戰、維護社會穩定,恢復南方經濟,保護華夏傳統文化,做出了歷史的貢獻。但就陳朝而言,可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589年,隋朝攻下陳朝首都,並揮師南下,天下一統已是大勢所趨。陳朝皇廷雖已淪陷,但是地方勢力還在,很多人並不甘心接受隋朝統治。嶺南何去何從?隋朝把球傳給了冼夫人,冼夫人面臨一場抉擇。
戲曲音樂劇《冼夫人》
「有一人之正義,有一時之大義,有古今之通義。輕重之衡,公私之辨,三者不可不察。」冼夫人終究認識到,陳霸先的子孫當權的陳朝已忘記初心,不再是救民於水火的陳朝,而已墮落成為禍害一方的歷史垃圾。她固然曾與陳霸先私誼深厚,但比私誼私恩更重的是古今之通義,是早日終結已三四百年的天下大亂,再造華夏的大一統,給朝不保夕的天下百姓以和平安定的社會生活秩序。
她忠於陳朝,更忠於更高意義的中國。她毅然決然作出了抉擇,歸順隋朝,助力隋文帝一統華夏。這是順天應人的英雄壯舉!
冼夫人的這份好心,在今天就是偉大的中國心、中國夢。
06
「好心」是開放包容之心
「冼夫人作為俚人首領,她首先團結、聚合了眾多的俚人部落,促進了俚人的團結,然後與漢族世家馮寶聯姻,促進了俚漢的文化和民族融合」
從此,一方面,不斷北上強化與中央王朝的政治文化聯繫,推廣中原先進的農耕文明和儒教倫理,另一方面又不斷南下開拓海洋,收復脫離祖國懷抱已600年的海南島,不僅方便了粵西漁民開發南海,而且重新暢通了海上絲綢之路。
戲曲音樂劇《冼夫人》
冼夫人不僅主動融入華夏文明,而且放眼南海,以造福嶺南。因此,她的好心精神也具有一種開放包容、海納百川的稟賦。她後來被百姓尊為嶺南聖母,最後被敬為神明,其影響力越出嶺南,遍及南洋,也同樣彰顯了她的開放包容、海納百川之心。
現代的茂名也是風雲際會,新中國的石油工業在此破土,五湖四海的數萬建設大軍在此匯集,造就了一座新中國的移民城市,使得開放包容精神成為了更加鮮明的城市精神。
07
好心精神 源遠流長
城市精神的厚度決定了城市發展的韌性。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獨有的標識,是其最為閃亮和耀眼的所在。
「在茂名,冼夫人的好心精神,既源遠又流長,既文脈深厚又活力無限」
在冼夫人之前有潘茂名,他懸壺濟世,拯救黎民於病疫,最後被百姓奉為得道的神仙,朝廷以其姓和名命名本地郡縣(潘州,茂名)。冼夫人將其精神發揚光大,並傳播於後。
「唯用一好心」,是冼夫人對後輩的諄諄教誨。這種教誨是有效的,隋朝末年嶺南再度孤懸,此時冼夫人的孫子馮盎實力強大,有人慫恿他自立為王,但他牢記祖訓,堅決維護了國家統一。
冼夫人故裡
「好心精神代代相承」
到現代,茂名又出了一個朱伯儒將軍。他廉潔奉公、勤奮工作,同時心繫群眾,竭盡所能扶貧濟困。他曾跳進冰冷的湖水,救起一個落水青年;曾在隧道塌方的危急關頭,奮不顧身地把民工推出險境;曾熱心照顧一位突然犯病的華僑老太,使這個在海外多年的縫紉工感受到了祖國的溫暖;他共接濟過四十餘名生活困難的群眾和戰士,還以其「唯用一好心」的人格魅力轉化過20多個失足少年。他把好心精神提到了改革開放的時代高度,被譽為「八十年代的活雷鋒」,受到黨中央、中央軍委的表彰和全國人民的推崇,鄧小平、陳雲、葉劍英、鄧穎超等9位老一輩革命家都為他親筆題詞。
朱伯儒(左一)。
「城市精神既是抽象的,又是物態顯現的,體現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
今天,好人和好事在茂名鄉野田間、城市街頭比比皆是、觸目可見,使這座城市成為名副其實的「好心」之城。城市精神一旦形成,就是最深沉、最持久的文化力量。冼夫人「唯用一好心」的精神,已成為茂名人日用而不覺的文化DNA,是確立和增強茂名人的文化自信的首要切入點,是「好心茂名」的源頭活水,更是茂名發展進步的強大動力源泉。
冼夫人文化宣傳大使扶老人過馬路。
市民給禮讓車輛豎起大拇指。茂名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丘立賀 攝
「城市精神的凝練,既要根植於歷史傳統,也要善於吸收時代養分」
城市精神不僅是過去的,也是現在的,更是未來的。「堅定自信、務實進取、百折不撓、開放包容、向上向善」,正是「唯用一好心」精神在當下的集中體現。我們依靠新時代茂名的這種奮鬥精神,創出了茂名發展的「加速度」,產業轉型升級捷報頻傳、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和平安茂名碩果纍纍、鄉村振興百裡精彩、城市魅力全國囑目,「產業實力雄厚的現代化濱海城市、沿海經濟帶上的新增長極」雛形已現。
茂名烷烴資源綜合利用項目開啟了茂名從傳統石油化工向氣體化工邁進的新紀元。
高州元壩村
可見
茂名的好心精神深厚而執著
是茂名的根和魂
是凝聚全體茂名人
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新徵程
的最強大的內生潛力
必將鼓舞我們早日把茂名
打造成為
「外地人人人羨慕、本地人人人自豪」
的好心之城!
茂小布推薦
【11·11冼夫人傳奇】民間冼夫人
【11·11冼夫人傳奇】盤點茂名市冼夫人文化活動品牌
【11·11冼夫人傳奇】 冼夫人:獨一無二的「女神」尊榮
【11·11冼夫人傳奇】冼夫人:一生三世愛國心
【11·11冼夫人傳奇】盤點冼夫人相關的風俗習慣
【11·11冼夫人傳奇】冼夫人: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
【11·11冼夫人傳奇】盤點冼夫人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11·11冼夫人傳奇】冼夫人:超級女漢子的傳奇人生(下)
【11·11冼夫人傳奇】冼夫人:超級女漢子的傳奇人生(上)
【11·11冼夫人傳奇】電視劇《冼夫人傳奇》開機發布會將於11月11日在京舉辦!
作者:方緒銀 葉慧堅
茂名發布編輯部
原標題:《【11·11冼夫人傳奇】讀懂茂名「唯用一好心」的城市精神》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