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宗旨 加強與民互動體系建設 密切黨委政府與人民群眾血肉聯繫

2020-12-16 遼寧省人民政府

鞍山市民心網(8890民生平臺)建設工作會議召開

踐行為民服務宗旨 加強與民互動體系建設 密切黨委政府與人民群眾血肉聯繫

發布時間:2020年07月08日  信息來源:鞍山市政府

  4日,鞍山市民心網(8890民生平臺)建設工作會議召開。會議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對加強民心網(8890民生平臺)建設,持續做好群眾訴求工作,建立更完善更系統的與民互動體系進行安排部署。

  會議指出,近年來,鞍山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創新群眾工作體制機制,啟動了8890民生平臺,將其作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的重要抓手,作為黨委政府密切聯繫群眾的重要渠道,作為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載體,搭建起了黨委政府與人民群眾溝通聯繫的橋梁紐帶,取得了良好成效。下一步,全市上下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群眾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認真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在市委統一領導下,持續推進民心網(8890民生平臺)建設,以群眾訴求為導向,以為民辦事為主線,更加積極主動地傾聽民聲、實現民意、服務民眾,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會議強調,要自覺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牢牢抓住為人民服務這條主線,把「為民」作為民心網(8890民生平臺)建設的出發點和立足點,把人民群眾是否滿意作為工作的評判標準,切實維護好群眾的根本利益。要加快推進民生問題訴求辦理大數據平臺建設,充分利用5G等信息技術手段,提高群眾訴求收集、轉辦效率、辦理質量,提升綜合分析處理水平,真正實現大數據資政、信息化助政。要在現有工作基礎上,進一步整合與民互動渠道,在「雙零融合」的基礎上,逐步把公共服務訴求等各類訴求納入8890平臺體系,形成統一的訴求渠道和「問題池」,進行統一領導、調度、分析、監督,構建完整訴求辦理體系,用實際行動取信於民。

  會議強調,要加強與民互動,著力打造與民溝通、服務群眾的工作體系。要始終堅持黨的領導,依託市群眾工作委員會,真正實現黨領導群眾工作、領導訴求辦理、領導為群眾服務。各地區、開發區黨委(黨工委)書記作為第一責任人,要擔起一把手職責,把群眾工作作為重點工作和重要任務,統領好群眾訴求辦理工作,協調好辦理力量,集中解決重點問題和突出問題。要壓實各級政府辦理群眾訴求的主體責任,配齊配強縣區訴求辦理隊伍,強化管理,創造條件,建立健全市級服務平臺、縣區服務站、鄉鎮服務分站、村屯社區服務點的四級辦理體系,形成工作閉環。要發揮各部門作用形成整體合力,組織部門要對發揮黨組織作用進行部署,推動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在群眾工作中當先鋒、作表率;政法系統要及時總結利用民心網(8890民生平臺)推進社會治理的經驗,發揮黨委政府、企事業單位及社會組織的作用,幫助協調解決各類訴求,推動各類矛盾有效化解,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不斷深化;各級紀委監委機關要切實履行監督執紀職責,聚焦群眾反映強烈、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加大監督執紀力度,推動各級黨委、政府重視群眾訴求辦理,積極主動地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

  會議強調,要充分利用5G、網際網路、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進一步完善聯網聯動體系,強化訴求上傳下擺,加強問題綜合分析,注重在實際工作中總結經驗、固化制度,通過一個問題的解決,帶動一類問題的解決。要進一步整合資源力量,更加聚焦民生訴求解決,梳理工作中的問題和不足,完善民心網(8890民生平臺)的工作體系和責任體系,更好地解決群眾訴求、滿足群眾需求,推動為民服務事業邁入嶄新階段,為深化城市活力建設,推動鞍山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相關焦點

  • 堅持黨的群眾路線 密切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
    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聯繫,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黨堅強有力,黨同人民保持血肉聯繫,國家就繁榮穩定,人民就幸福安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密切黨群幹群關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始終是我們黨立於不敗之地的根基。
  • 加強以密切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繫為重點的作風建設
    為此,根據中國的國情、黨情發生的階段性變化,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強以密切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繫為重點的作風建設問題。下面,我對這個問題談一點學習體會。 四、促進黨和國家的改革發展必須加強密切聯繫群眾作風 為了消除脫離群眾之風對黨和國家改革發展的阻礙,進一步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的改革發展,進一步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的改革創新,努力完成關鍵階段的歷史任務,黨的十八大對改進黨的作風非常重視,明確提出了要反對脫離群眾之風,「加強以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繫為重點的作風建設」。
  • 【基層代表聲音】鞏固作風建設成果 密切黨群血肉聯繫
    「加強作風建設,必須緊緊圍繞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增強群眾觀念和群眾感情,不斷厚植黨執政的群眾基礎。 」 ——摘自十九大報告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圍繞如何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使我們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出席黨的十九大的安徽代表展開熱烈討論。
  • 【六中全會光明談】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是加強和規範黨內...
    作者:蘇州大學教授,蘇州基層黨建研究所副所長 方世南  十八屆六中全會公報指出:「我們黨來自人民,失去人民擁護和支持,黨就會失去根基。必須把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作為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
  • 發揮密切聯繫群眾的政治優勢-光明日報-光明網
    甘肅全省民政部門將以改革創新精神落實好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切實做到加快完善銜接配套、管理規範的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加快建立反應迅速、救援及時的防災減災體系,加快構建適度普惠、保障有力的社會福利服務體系,加快健全功能齊全、管理有序的基層社會管理服務體系,確保困難群體、特殊群體和優撫群體的基本生活權益,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 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
    習近平在多篇講話和文章中都強調,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人民群眾是我們黨的力量之源,是我們共和國的堅實根基,是我們強黨興國的根本所在,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新時代我們黨要踐行初心使命,必須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新時代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著力。  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群眾觀,增強宗旨意識。
  • 在服務中密切黨群血肉聯繫
    密切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構建和諧穩固的黨群幹群關係,始終是我黨堅持不渝的基本路線,它既是加強執政能力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政治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在當前工作中,時刻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腳踏實地地擔負起使命,牢記並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對探尋群眾工作的思路和方法,進而統一思想、團結力量共謀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 王忠林: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是共和國的堅實根基,是我們強黨興國的根本所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自覺踐行黨的根本宗旨,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切實把群眾觀點、群眾路線深深植根於思想中、具體落實到行動上。
  • 古希臘神話「安泰之死」的警示——如何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
    黨和人民群眾的關係如同安泰和大地的關係一樣,須臾不可分離,片刻不能割裂。一旦脫離了人民群眾,黨就喪失了力量源泉。在全面從嚴治黨新徵程中,只有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才能獲得不竭動力和勝利之本,把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來。
  • 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以下簡稱《準則》)規定,「必須把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作為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
  • 密切聯繫群眾是黨的最大優勢
    ■姜仁澤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指出:「必須把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作為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黨同人民群眾的關係,就像安泰與大地母親一樣,只有永遠地腳踏實地,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才能力量無窮,才會無往而不勝,永遠立於不敗之地。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繫是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制勝法寶。
  • 運用網際網路密切聯繫服務群眾
    原標題:運用網際網路密切聯繫服務群眾 如何更加自信、開放、積極地擁抱網際網路,應用網際網路技術強化黨組織建設,不斷提升黨的執政能力尤其是黨在基層農村的執政能力,是一個事關全局的重大命題。省委高度重視利用信息網絡技術突破時空局限。
  • 加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教育 牢固樹立宗旨意識
    原標題:加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教育 牢固樹立宗旨意識   黨的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教育實踐活動,是新形勢下我們黨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重大決策。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黨才能始終立於不敗之地。
  • 宗旨意識:血肉聯繫的「中國法寶」
    十八大報告提出「完善黨員幹部直接聯繫群眾制度」,讓代表們心頭一振。  「密切聯繫群眾的優勢,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我們黨靠這些優勢起家,靠這些優勢成就偉業。」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組織部長李鵬新代表說,「報告強調增強宗旨意識,振聾發聵,很有針對性。」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真正做到密切黨群關係、直接聯繫群眾?
  • 熊自牧:密切聯繫群眾作風的形成與發展
    「兩個務必」是密切聯繫群眾的根本途徑和具體體現,只有牢記並始終做到「兩個務必」,才能不斷鞏固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黨的八大將「必須不斷地發揚黨的工作中的群眾路線的傳統」寫進了新黨章。並且在黨章中對黨員密切聯繫群眾作出了明確規定,強調「每一個黨員都應當理解黨的利益和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對黨負責和對人民負責的一致性,都必須全心全意地為人民群眾服務,遇事同群眾商量,傾聽群眾的意見,關心群眾的痛癢,盡力幫助群眾實現他們的要求」。 在改革開放新的歷史時期,黨根據新的情況進一步弘揚和發展了密切聯繫群眾的優良作風。
  • 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
    慄戰書 在這次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我認真學習了《江澤民論加強和改進執政黨建設(專題摘編)》,深刻感到保持黨的性質、堅持黨的宗旨與加強和改進執政黨建設密切相關;共產黨員要保持先進性,必須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黨的群眾路線,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
  • 切實增強「三種意識」永遠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
    「三種意識」體現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代表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期望,抓住了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繫這個作風建設的核心問題。切實增強「三種意識」,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對於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 ...守牢為民初心 擔當時代使命 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
    中國革命勝利時,我們黨曾向領導幹部提出三點要求:一是時刻不能脫離人民群眾,二是始終艱苦奮鬥,三是永葆政治本色。今天,我們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著眼為民服務解難題,把牢紮根群眾這個支撐點,也是要解決如何跟群眾走得越來越近、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繫這一根本問題。
  • 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
    這是黨中央在新形勢下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重大決策,是順應群眾期盼、加強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的重大部署,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重大舉措。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
  • 黨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繫群眾 執政後最大危險是脫離人民群眾
    新華社北京12月23日電 (記者 周英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雲山23日在京主持召開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調研座談會,就如何加強作風建設、做好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聽取基層黨員幹部的意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