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日報網財經訊 12月10日,ST捨得(600702.SH)發布公告稱,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及湖南省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已凍結天洋控股持有公司控股股東沱牌捨得集團的股權。
對此,消費日報網財經頻道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ST捨得,工作人員表示,從發現天洋控股佔用資金開始,公司一直在積極採取措施追回被佔用的資金。此外,本次股權凍結事項是天洋控股持有的公司控股股東沱牌捨得集團股權被採取司法保全措施,與公司日常經營無關。目前,公司生產經營活動正常。「無論實控人是誰,公司會一直按照原有的戰略經營下去。」工作人員強調。
記者多次致電天洋控股,但一直無人接聽。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對記者表示,天洋控股在股權被凍結前,已經失去對ST捨得的實際控制,因此不會影響目前的日常經營。政府接管主要是為了清理天洋控股遺留下來的諸多問題,之後應該仍然會選擇推動ST捨得走市場化的道路。
糾紛纏身
天洋控股股權遭多地法院凍結
天洋控股如今糾紛纏身,其持有ST捨得的股權被北京、湖南等多地法院凍結。根據ST捨得12月10日公告,因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北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長沙分行與天洋控股及其關聯方的糾紛,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及湖南省長沙中級人民法院已凍結天洋控股持有ST捨得的股權。
其中,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與天洋控股、天洋房地產(三河)有限公司等的糾紛,向北京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申請訴前財產保全。於是,天洋控股被凍結股權涉及金額為1.63億元,凍結期限為三年,自2020年11月30日起至2023年11月29日止。此外,北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長沙分行因與湖南夢東方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天洋控股等的糾紛,向湖南省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訴前財產保全。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要求凍結天洋控股1.95億元股權,查封期限為三年,從2020年11月30日起至2023年11月29日止。
在北京、長沙兩地人民法院凍結之前,天洋控股持有的股權就已經被四川省遂寧市中級人民法院凍結。
2020年8月18日,天洋控股因與沱牌捨得集團的資金往來糾紛,收到四川省遂寧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裁定書。根據裁定結果,四川省遂寧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天洋控股持有的沱牌捨得集團70%股權予以凍結,凍結金額以3.3億元為限,凍結期限為2020年8月10日至2023年8月9日。
2020年8月18日,ST捨得全資子公司四川沱牌捨得營銷有限公司因資金拆借相關事項向四川省遂寧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對三河天洋城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天洋控股的財產採取保全措施。根據裁定結果,四川省遂寧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對天洋控股持有的沱牌捨得集團70%的股權予以凍結,凍結金額以6.7億元為限,凍結日期為2020年8月18 日至2023年8月17日。
拆東牆補西牆
天洋控股拖累ST捨得
天洋控股的資金困境來源於房地產。根據公開資料,2019年天洋控股及其關聯方通過蓬山酒業非經營性佔用ST捨得資金達21.6億元,2020年至今累計發生金額約18.5億元,截至目前ST捨得有4.75億元尚未收回。上述資金均流向天洋控股及其參股的房地產公司,包括三河天洋城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天洋房地產(三河)有限公司。
據悉,本次資金佔用由天洋控股統一決策,季末、年末或臨時需要平帳時,由天洋控股執行董事、捨得酒業董事長張紹平與天洋控股CFO趙本才決策安排,捨得營銷財務負責人宋道平、時任上市公司董事兼捨得營銷總經理吳健、上市公司財務負責人李富全、公司總裁兼捨得營銷總經理李強等人捲入其中。
房地產,一直是天洋控股的重心。企查查顯示,天洋控股新時期的發展戰略是實現房地產由傳統開發模式向城市運營商轉型。或許就是這一「雄心」,導致天洋控股的在房地產上揮金如土。
2015年,天洋控股斥資60億元接盤了位於燕郊的一座爛尾樓成功大廣場。在天洋控股接盤之前,該項目已爛尾十年。被天洋控股收入囊中後,成功大廣場更名為天洋創新中心。換了馬甲之後,爛尾樓的命運並沒有好轉。
按照規劃,天洋創新打算模仿北京像素,將爛尾樓改造後包裝成商務公寓進行銷售,希望借著爛尾樓項目快速回款。2017年天洋創新中心才完成拆除爛尾樓和配合當地交通改造工程的工作,不曾想,這一年北京市出臺了「326」政策,直指商住房,包括環京商住房,天洋的如意算盤就此被打破。該項目期間停工超過兩年,直到2019年才重新動工。期間僅財務成本就高達近9億元。按照此前披露,該項目還有37億的信託尚未償還。
為了填地產的窟窿,天洋控股把注意力放到了ST捨得身上,一招「拆東牆補西牆」運用得爐火純青。據不完全統計數據,自2015年天洋控股入駐以來,捨得酒業與天洋控股在房屋租賃及購買產品方面,發生關聯交易金額至少達1.6億元。其中,捨得酒業購買天洋電器6074萬元,房屋租賃費用累計達9929.65萬元。
但是,關聯交易帶來的金額只是杯水車薪,天洋控股開始把ST捨得當做現金奶牛來培養,曾多次向其尋求資金拆借幫助。由於天洋控股未能及時歸還資金,ST捨得主動翻臉,一舉將天洋控股高尚法庭,並申請凍結其所持有的股權。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以來,天洋控股及其關聯方通過蓬山酒業非經營性佔用沱牌捨得集團資金約40.1億元,其中2019年累計發生金額約21.6億元,2020年至今累計發生金額約18.5億元。上述資金往來無實質性業務。
ST捨得不停向天洋控股 「輸血」,導致捨得酒業為實現業績高增長,逐步犧牲公司回款能力,放寬賒銷信用條件,造成公司難以良性循環發展。2016年至2019年,公司應收帳款周轉周轉天數為7.13天、7.53天、14.49天、18.65天。
天洋控股與ST捨得
始於混改
天洋控股與ST捨得緣起於混改。ST捨得作為川酒的六朵金花之一,但由於增長緩慢,被競爭對手紛紛趕超,引入外部投資者進行市場化道路,一直是當地政府所期望的。據了解,2015年天洋控股以38.22億元取得ST捨得控股股東沱牌捨得集團70%的股權。
當然,這一筆38億元的資金背後還有一出空手套白狼的故事。其中自有資金15.32億元,是天洋控股通過旗下上市公司夢東方在港股發行債券融資獲得,剩下的23億元則是從中國建設銀行廊坊分行處獲得。有意思的是,這筆貸款是由天洋控股將其持有的沱牌捨得集團70%股權質押。
猶記得當初,天洋控股誇下海口承諾2018年沱牌集團力爭實現50億元銷售收入,2020年實現100億元銷售收入。如今,天洋控股被ST捨得踢出局,接手人換成射洪市政府之後,ST捨得又會上演什麼故事?
中國酒業分析師蔡學飛對記者表示,射洪市政府介入並不是壞事,有政府作為擔保,其實對於外部資本介入有更好的保障作用,同時也有利於ST捨得作為全國性的區域名酒品牌的重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