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瀟湘晨報(xxcbwx)
記者 | 駱一歌
點擊播放視頻
2020 年 1 月 4 日凌晨 4 點 42 分,長沙開福區君悅香邸小區的物業巡邏保安發現 1 棟 13 樓一民房內竄出了濃煙與火苗,隨即打 119 報警。
起火的這戶房門已經無法打開,消防人員到場後對房門進行了破拆。在屋內發現了兩名老人,不幸的是,二人均經搶救無效身亡。
1 月 5 日上午,瀟湘晨報記者來到了涉事民房,此處已經被開福區消防救援大隊貼上了封條。
同時,消防人員在屋內發現了一個在南方常見的小家電:由熱源與棉被組合而成的取暖神器。
事發:
民房起火,消防破門而入發現一對老夫妻倒地
1 月 4 日凌晨 4 時許,長沙德雅文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的巡邏保安人員在君越香邸小區內巡查,行至 1 棟時,發現 3 單元 13 樓有一戶的窗戶裡飄出了濃煙和明火。
經核實,起火的位於 1 棟 3 單元 13 樓的其中一戶民房。當即物業撥打了 119 報警,同時組織保安人員疏散同樓層及 14 樓居民,並通過 13 樓樓道過道窗戶對起火住戶家中陽臺衝水救火。
伍家嶺消防救援中隊指戰員到達現場後,發現涉事的房間內無人開門,指揮員當即下令對房門進行破拆滅火。副中隊長張砥柱告訴記者,門打開後,在離門口很近的地方發現了一人;進門後,在臥室與客廳的交界處又發現了一人。" 他們身上都沒有燒傷的痕跡,應該都是被煙嗆的。"
1 月 5 日上午,記者來到了涉事的民房前。在這裡,開福區消防救援大隊已經貼上了封條,入戶子母門因破拆而被損壞,被一根鐵絲固定住。
記者從縫隙中看見,屋內並沒有被完全損毀,有部分陳設依然可以看出其原狀。房門的左側就是逃生通道,同時幾米遠的位置就是消防栓。
住在這戶人家隔壁的鄰居一位居民回憶,自己得知這件事的時候是在 4 日清晨接到了物業打來的電話,稱同一層的鄰居家發生火災。該居民介紹,事發時一家人正在熟睡中,並不知道隔壁發生了什麼。" 我們打開門的時候看到了消防員,他們說火已經滅了,讓我們先不要出來。"
據悉,住在起火民房的是一對七旬老夫妻,沒有跟子女們同住。老人孩子的一位熟人透露,二人分別出生於 1945 年和 1948 年,平日裡看起來身體健康," 心態也很好的樣子。" 經常在小區內跳廣場舞和打麻將。
事後經急救人員緊急搶救,兩位老人均不幸身亡。
目前,社區工作人員協助子女及親屬處理善後事宜。具體起火原因也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發現:
屋內有熱源 + 棉被組合的 " 取暖神器 "
有說法稱,消防人員救援時發生了消防通道被堵的現象。對此,伍家嶺消防救援中隊回應稱,位於伍家嶺路的入口消防通道處確實停了幾臺車,但是所幸還沒有造成延誤救援的情況,有一臺消防車還是進入了小區。
同時,記者獲悉,房屋內的起火點位於客廳。在客廳內,發現了一個很常見的裝置:下方為取暖器,上方蓋著棉被的 " 取暖神器 "。物業一名工作人員推測,老人在客廳取暖後可能忘記關閉電源,然後回臥室睡覺引發了火災。二人企圖逃生時吸入濃煙不幸被嗆身亡。
對此,消防部門提醒廣大市民,冬季是火災多發季節,由於用火用電情況大量增加,起火隱患的增多。
家庭防火方面,要正確使用電器設備,不私拉亂接電線和插座,不超負荷用電,及時更換老化電器設備和線路,外出時要關閉電源開關。
同時,及時清理周圍可燃物;出門或離開時請不要忘記關閉電源、燃氣開關。
此外,教育兒童不玩火,家中打火機和火柴應放在兒童拿不到的地方;使用液化石油氣、煤氣、天然氣等燒水做飯時,要有人看守,不遠離廚房。燃氣閥門、接頭和管路連接要牢固,鬆動、老化要及時維修、更換。不能用明火查漏,可以用肥皂液查漏。
一旦發現燃氣洩漏,要迅速關閉氣源閥門,打開門窗通風,嚴禁現場撥打手機、觸動電器開關和使用明火。
萬一遇到火情,請及時撥打 119 報警;正確逃生,不貪戀財物、不乘坐電梯、不盲目跳樓。
走廊、樓梯被煙火封鎖時,被困人員要儘量靠近沿街窗口或陽臺等容易被人發現的部位,通過呼救、揮舞衣物、用手電筒往向外照射等方法,發出求救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