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香為何只燒三炷?世上有三種說法,距今已流傳千年

2021-01-09 老歷史茶館

歷史的長河浩瀚而深厚,在這漫長的時光中孕育出了無數的悠久的風俗與文化。仔細審查中國的歷史,在古代,鬼神文化深入深入人心。

這其中,燒香也屬於一種早已深入人心的習俗。一縷香菸飄蕩,情絲也由下而上散入人間。閒暇時,緩緩點燃一爐香,拿出一本讀物,便能靜謐地享受"紅袖添香夜讀書"的舒適。

在中國傳統中,經常會有"一盞茶","一炷香"的說法。對武俠小說感興趣的讀者也許早已發現,在武林爭霸中免不了的就是比武。

而在這些大大小小的比武中,這些武林人士是如何規定時間的呢?對了,是一炷香。在金庸的小說《笑傲江湖》就寫到令狐衝對付任我行時在龍椅上設下機關,要確定任我行入套而不誤傷其他人,所以"一定要坐到一炷香時分,藥引這才引發"。

一炷香,現在公認的說法是接近30分鐘。當然,這是對於江湖人士的說法。對於普通人,香的出現一般是燒香拜佛,或祭祀先輩之時。燒香時需點燃三炷。

這個香,也是時間的意思嗎?其實不是的,燒香的歷史十分悠久,可追溯到五千年前的皇帝神農時代。

中國古代每當到了到重要的節日,如清明、初一、十五,人們就會祭祀祖先,燒香拜佛,以祈求神明的庇佑,希望家族事業的穩定發展與繁榮。在寺廟裡,也會有虔誠的香客前來點燃三炷香。香,在佛教中,代表的是敬畏與感念。

在平時,人們也會在家族中設置香爐,將家族中已近逝去的前族人設置在宗廟之中,供後世族人祭拜。這些習慣在現在很多家庭中依舊存在。

在中國古代,人民的思想水平遠落後於現代,很多無法解釋的異像都被歸屬於神話與鬼神等靈異的存在。

神仙的地位至高無上,因此,在進行大型活動前都是要進行祭祖的。祭祖,就要燒香。比如在荊軻刺秦王前在易水旁"祭祖,取道",這裡的"祖"就是祭祀鬼神。

無論是祭祖還是祭天,燒香都成了極其重要的一個環節。那麼,燒香為何只燒三炷呢?它的意義又在在哪裡呢?

關於其原因有很多種說法。三炷香,各代表不同的意義!世上有三種說法,距今已流傳千年。

民間代表敬畏

周人升煙以祭天,稱作"禋"或"禋祀"。禋祀,一是點火升煙,二是煙氣為香氣。以香菸祭神,這就是現在所說的"燒香"了。

燒香在古代是很常見的。比如在《紅樓夢》第五四回,賈母給眾人講故事。這裡就有一段"大媳婦有主意,便說道:'咱們明兒到閻王廟去燒香,和閻王爺說去,問他一問,叫我們託生為人,為什麼單單的給那小蹄子一張乖嘴,我們都是笨的。"

可見,燒香拜佛在那是很平常的存在。

三香其一是敬天,願龍王庇佑,來年莊家風調雨順;企望未來一年無災無害。

其二敬拜土地,社稷社稷,《禮記·曲禮下》寫到"國君死社稷",可見社稷對國家存亡的決定性。其中的社,就是土神。拜土地神,盼的是來年收穫時,會有大豐收,能夠滿足全家的溫飽!

其三香的第三根是祭祖,希望祖宗能保護自己。讀書人盼望自己能夠金榜題名,商人盼望自己生意穩當。古代人民對家庭榮譽極為看重,祭祖,是人民對能夠光耀門楣的深切渴望。

不同教派"三炷香"各有差異

當然,我國具有幾大教派。在不同教派中,三香代表的是不同意義。

以道教和佛教為例,這裡有兩種說法。

道教有兩種燒香方式。一是寺長燒香。它們都是用香做的,是用三根棍子做的。它們插在一個大香爐裡。棍子和棍子之間的距離等於三根棍子的寬度。因此,有句俗語說"燒香不過寸,過寸神不信"。

第二個是罐子的主人拿起檀香。這種香是檀香做的。此香十分講究。每一個檀香木都是又厚又薄,但不會太長。

壇主取香時,第一根香插在香爐中間,第二根香插在香爐左邊,第三根香插在香爐右邊,第三根香為平行。香爐左邊的盒子裡有香面,右邊的盒子裡有檀香木。

按道教理念, 香是一種神物, 憑藉一縷香菸, 可將下情上達, 與神交通。

道教經典《救苦科》就描述過"稽首先天一炷香, 香雲繚繞遍十方, 此香願達青華府, 奏請太乙救苦尊。稽首先天二炷香, 香雲繚繞遍十方, 此香願達朱陵府, 奏請十方靈寶尊。稽首先天三炷香, 香雲繚繞遍十方, 此香願達黃華府, 奏請道場諸聖尊。"

佛教則認為香與圓滿的智慧相通。香氣味芬芳,能夠助人沉心,達至身心的潔淨。

佛教徒通常也是燒三根香。但其原因與道教又有所不同。這是因為燒的三炷香分別敬拜的是佛、法、僧。

燒香時,第一炷香放在中間而不是被迷住。第二炷香放在右邊,第三炷香放在左邊,讓僧侶們保持沉默,沒有汙漬。

現在多人去寺廟燒香,以為香數目愈多,所表現的心愈加真誠。這些都是不理解的表現。

其實,三根香就夠了,放至一個火爐裡拜佛是也可以的,"萬佛一香爐",隨後在經過佛堂的時候,雙手合十拜佛三次就可以了。

佛教其實並沒有人們普遍想像的那麼多規矩,最重要的是你是否有一顆純潔的心。若一心向佛,佛祖自然會收到虔心。三香,在佛教敬的是住世三寶,即一敬佛寶,二敬法寶,三敬僧寶。

總而言之就是,在道教中,崇尚"道、經、師"三寶,即泰山無極大道、三十六經、玄中大師。或"陶香、德香、武威香",以消滅"心、身、口"三大產業。

在佛教中,就是尊"佛、法、僧"三寶,即十方供養諸佛、諸佛教誨、諸僧依法修行。它還代表著"戒、定、慧",即紀律、決心和智慧的實踐。

在寺廟燒香,三炷為自己祈福,六炷為兩輩人祈福,九炷為三代人祈福。而十三是一個極致,十三炷香就是功德圓滿的高香。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燒香雖屬於傳統活動的一種,但畢竟是對身體有害的,現在的香中大多含有丙酮、甲醛、甲苯、二甲苯、氯苯及多環芳香烴等有毒物質,除了有致癌風險 ,也可能引發肺水腫、氣喘、肺塵症。平時燒香,一定要多注意。

相關焦點

  • 燒香為什麼要燒三炷?到底有哪些講究?看完漲知識了
    在中華民族長期生存和發展過程當中,我們形成了許多燦爛而又優秀的歷史文化,也有一些流傳至今的風俗習慣。但如今,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很多都已經不再當一回事,但其中有一個就是每到我們去寺廟祈求佛祖保佑的時候,我們都會燒香,而且只燒三柱。但大多數人應該都不知道這是為什麼吧?
  • 燒香只燒三根,原因在哪?有什麼講究
    歡迎大家來到貝拉說歷史,今天我們講述的是:燒香只燒三根,原因在哪?有什麼講究?逢年過節的時候,我國很多家庭都有燒香拜佛的傳統,主要是為了往後的日子能一帆風順。但是在燒香的時候大家都約定俗成的燒三根,具體是因為什麼,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今天就來給大家說一說為什麼燒香只點三根,背後到底有什麼意義呢?在我國古代,人們不論是打仗還是祈求生子,第一件事想到的就是去燒香拜佛。
  • 燒香為何只能燒三根?多數人不清楚,原來這裡有「說法」
    文/天叔讀史燒香為何只能燒三根?多數人不清楚,原來這裡有「說法」不知道小時候大家有沒有經常拿著三個筆拜一拜,跟自己的同學鬧著玩,想必都有做過這麼傻的事情吧,不過這個跟我們民間的一件事很像,就是上香。其實在我國逢年過節的時候,多數人都會拿三炷香來拜拜,其實這是家人祈求對自己家裡的人保護的一種方法。為什麼是用要三柱香呢,多數人不一定清楚,其實有很多不同的「說法」。
  • 為什麼燒香跪拜要「燒三炷香」?三炷香有什麼含義?
    因此,上古時代就把這些有香物質作為敬神明、祭祀、清淨身心和喪葬之用,後來逐漸用於飲食、裝飾和美容上。燒香的真實意義在於表達對人祖伏羲的尊敬。,一般都是燒「三柱香」,三柱香代表天地人;也有「燒一炷香的」,則代表一心一意的敬人祖。
  • 為何燒香要燒三柱?有什麼特殊的寓意?
    為何燒香要燒三柱?有什麼特殊的寓意?燒香拜佛,是從古至今,是一種說迷信不迷信,說不迷信稍微帶點迷信的活動。評價這種行為,迷信不迷信,還得從燒香紙的痴迷程度上來評價。有的人燒個香,就是寄託一下美好的生活,也就過去了,心情有個快樂。
  • 朝運萊傳統文化講堂:為何燒香都是三炷,三炷香又有什麼含義呢?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我們每次拜的時候都是需要燒香,你只是知道燒香,只知道一次要燒三炷香,但是你知道為什麼要燒香,為什麼要燒三炷香嗎?相傳,燒香這個習俗起始於周朝,人們生煙祭天,也稱「煙忌」。「煙忌」指點火生煙,以香菸祭神。是依據「火曰炎上」的特性使神明韻享祭品(火曰炎上指火在燃燒時發光放熱、蒸騰上升的現象)。
  • 上香為何要點三炷?每炷香有什麼含義?
    無論是各大廟宇的祭壇,還是各家的小香爐,都插著三炷香。燒香插三炷,拜佛拜三拜,已經約定俗成了。但為何一定是三呢?而不是二或者四呢?多一柱少一柱為何不能為人接受?「三」自古以來就受到人們的偏愛,比如三皇,退避三舍,三打白骨精,三思而後行等等。
  • 為什麼「燒香」一般只燒三根?說了你不一定信
    為什麼「燒香」一般只燒三根?說了你不一定信平時我們在追劇的時候,不管是什麼類型的劇情,我們都會經常看到關於燒香的場景,而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人也都會在一些節日裡燒香。其實,小編想在這裡說一句,燒香這個活動很早的時候就有了,如果非要追根溯源的話,可能就要追溯到五千年前的神農時代了,這樣一看,燒香的歷史是不是非常久遠了呢!不知道大家平時有沒有留心觀察過,不管是我們日常追的電視劇,還是在實際生活中,為什麼「燒香」一般只燒三根?為什麼不是燒一根或者兩根呢,這裡面有沒有什麼特定的含義呢?
  • 燒香插三炷,拜佛拜三拜,「三」有何講究?
    無論是各種寺廟的聖壇,還是每家的小佛龕,都插著三炷香。燒香插三炷,拜佛拜三拜,早已約定成俗了。但為什麼一定是三呢?而不是二或是四呢?多一柱少一柱為什麼不可以為人正直接納?綜上得知,古時候插三炷香是合乎大家平時心理狀態和習慣養成的。但既然歸屬於宗教信仰中的風俗習慣規定,當然有其與眾不同緣由和含意。莊子齊物論裡說:「二與一為三。」孔子有言:「道生一,一生二,三生萬物。」在道家中,「三」有很高的影響力,天地萬物由三生而出。此外,道家也有「三清」——上清、觀清、玉清三位尊神。
  • 拜佛為什麼要燒三炷香?看完恍然大悟!
    為什麼大家都喜歡到寺院就燒香呢?燒香真的有用嗎?不燒香是否會對佛菩薩不恭敬?怎樣燒香才如理如法呢?許多對佛教了解甚少的人,心裡可能存在諸多疑問。本篇文章,小編就為大家講解一下佛前燒香的真正含義以及為什麼要燒三炷香。不可否認的是,生活中有太多的人信佛走向極端和迷信,一遇到難事就把寺院香爐處大把大把燒香,上演著「燒高香、頭香」的戲碼,供養越多越貴心越安。
  • 拜佛燒香,經常燒這三種香,福報好運自然來!
    經常到寺廟燒香拜佛的人,你知道燒香時,應該如何選擇香的種類嗎?很多人因為選擇的香不同,所以在燒香拜佛之後,每個人的命運都不同,有些人,燒香拜佛後,命運越來越好,福報越來越多,而有些人,卻在燒香拜佛之後,不但在佛前許下的願望沒有實現,甚至禍事更多了。
  • 拜佛為什麼要燒三炷香?看完你就明白了!
    但大多數人對為什麼要燒香及燒幾炷香並不了解,只是認為多燒必然不會怪,甚至覺得既然到寺院了,如果不給佛菩薩燒幾炷香會對佛菩薩不恭敬,會「得罪」佛菩薩。更有一些愚痴的信眾,信奉民間傳言,熱衷於燒高香、頭香,搶做功德,等等,這些行為對於正信佛教來說,都不是如理如法的,是不被支持的,對於信眾本身而言沒有利,反而容易走向功利、迷信的極端。
  • 同樣是燒香拜佛,且看蕅益大師是如何燒三炷香的
    同樣是燒香拜佛,且看蕅益大師是如何燒三炷香的蕅益大師【書佛名經回向文】比丘智旭,書佛名畢,然香發願:三炷供如是三寶,願與法界眾生,紹隆佛種,入智慧藏,登解脫門。六炷懺六根罪,願與法界眾生,常覩佛色,聞法音,齅法香,宣法味,服慚愧衣,悟如來藏。
  • 燒香為何要燒3根?裡面的講究,你知道嗎?
    我國幾千年以來就有燒香祭拜的傳統習俗。逢年過節,初一十五,我國很多人都會燒香拜佛,祭拜神明,供奉祖先。特別是在大年三十這天晚上,爭著燒頭香的人更是將各大寺廟堵的水洩不通。許多人都燒過香,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為什麼每次燒香祭拜的時候,上香都是三炷香呢?其實,在古人看來,三表示多,三是一個無窮的數字。比如「飛流直下三千尺」和「舉頭三尺有神明」等等。而且,在道教中講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思想。
  • 為什麼燒香拜佛的時候都要點三根香呢?原來這裡面有很大的學問
    為什麼燒香拜佛的時候都要點三根香呢?原來這裡面有很大的學問相信日常生活中大家都有燒香拜佛的經歷吧,中國是一個宗教多元化的國家,但在中國歷史上比較悠久的宗教文化要數佛教和道教了,佛教雖然是外來文化,但是佛教非常早就在中國紮根並且發揚光大了,而且中國人民也挺接受佛教和佛法的。
  • 為什麼燒香要燒三根?究竟有何講究?不懂的可以看看
    而寺廟就是我們國內最受歡迎旅遊景點之一,很多人都喜歡去寺廟拜佛燒香祈禱平安,但為什麼燒香要燒三根呢?究竟有何講究?不懂的可以看看。 而拜佛就免不了要燒香了,燒香看似很簡單,實則禮節很多,有的人燒香的方式可能一直都是錯誤的。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聊聊燒香為什麼要燒三根呢?究竟有何講究?
  • 為什麼燒香拜佛時一定要燒三根香呢?為什麼不是一根兩根?
    我們經常有看到許許多多的人有事沒事都會燒個香拜個佛,而燒香拜佛是一種善意的精神寄託以及對美好事物的祈禱,希望自己來年平平安安,事業蒸蒸日上等。但是在燒香前都是點三炷香而不是點一炷兩 炷呢?其實,拜佛燒三柱香跟磕三個頭是一種對佛的恭敬,也是一種因果關係。為什麼要這樣說呢?這三柱香的意思被古人稱為戒香、定香、慧香。第一柱香的意思就是上香者在佛前表明自己的決心並且改掉自己所有的不良嗜好,比如賭博、淫亂等以及忘掉一切不切實際的想法。
  • 佛前燒3炷香的真實含義,別再無知了!
    許多人每逢初一十五都有到寺院燒香的習慣,佛前燒香自古至今,這個傳統一直在傳承和流傳,但其實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燒香到底是在幹嘛?只是人云亦云、盲目跟風,不知其內涵,甚至有的人認為如果到寺院不燒香,會「得罪」佛菩薩,對自己不好。這是迷信無知的想法。為什麼要燒香?要燒幾炷香?
  • 你燒三炷香時發哪三願?且看蕅益大師燒三炷香時發的三大願
    你燒三炷香時發哪三願?且看蕅益大師燒三炷香時發的三大願蕅益大師【持準提呪願文】智旭向以十二願,然香十二炷,散持準提呪一百二十萬。今束為三願,然香三炷,結壇持三十萬。一願毗尼實義,昭揭中天,教觀禪那,盡除流弊,靈山共睹儼然,淨土同期託質。
  • 拜佛燒香,為什麼只上3根?正確上香方式,很有講究,少有人知!
    尤其是新年之時正月初一,很多地方都有燒香祈求來年順遂的習俗。往往正月初一的第一炷香,也稱為「頭香」,都被大家炒到了很高的價格。這時候很多細心的讀者可能都會發現,無論在哪上香,基本上都是燒「3根香」,為什麼非是3根呢?其中蘊含的玄機,到底有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