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長河浩瀚而深厚,在這漫長的時光中孕育出了無數的悠久的風俗與文化。仔細審查中國的歷史,在古代,鬼神文化深入深入人心。
這其中,燒香也屬於一種早已深入人心的習俗。一縷香菸飄蕩,情絲也由下而上散入人間。閒暇時,緩緩點燃一爐香,拿出一本讀物,便能靜謐地享受"紅袖添香夜讀書"的舒適。
在中國傳統中,經常會有"一盞茶","一炷香"的說法。對武俠小說感興趣的讀者也許早已發現,在武林爭霸中免不了的就是比武。
而在這些大大小小的比武中,這些武林人士是如何規定時間的呢?對了,是一炷香。在金庸的小說《笑傲江湖》就寫到令狐衝對付任我行時在龍椅上設下機關,要確定任我行入套而不誤傷其他人,所以"一定要坐到一炷香時分,藥引這才引發"。
一炷香,現在公認的說法是接近30分鐘。當然,這是對於江湖人士的說法。對於普通人,香的出現一般是燒香拜佛,或祭祀先輩之時。燒香時需點燃三炷。
這個香,也是時間的意思嗎?其實不是的,燒香的歷史十分悠久,可追溯到五千年前的皇帝神農時代。
中國古代每當到了到重要的節日,如清明、初一、十五,人們就會祭祀祖先,燒香拜佛,以祈求神明的庇佑,希望家族事業的穩定發展與繁榮。在寺廟裡,也會有虔誠的香客前來點燃三炷香。香,在佛教中,代表的是敬畏與感念。
在平時,人們也會在家族中設置香爐,將家族中已近逝去的前族人設置在宗廟之中,供後世族人祭拜。這些習慣在現在很多家庭中依舊存在。
在中國古代,人民的思想水平遠落後於現代,很多無法解釋的異像都被歸屬於神話與鬼神等靈異的存在。
神仙的地位至高無上,因此,在進行大型活動前都是要進行祭祖的。祭祖,就要燒香。比如在荊軻刺秦王前在易水旁"祭祖,取道",這裡的"祖"就是祭祀鬼神。
無論是祭祖還是祭天,燒香都成了極其重要的一個環節。那麼,燒香為何只燒三炷呢?它的意義又在在哪裡呢?
關於其原因有很多種說法。三炷香,各代表不同的意義!世上有三種說法,距今已流傳千年。
民間代表敬畏
周人升煙以祭天,稱作"禋"或"禋祀"。禋祀,一是點火升煙,二是煙氣為香氣。以香菸祭神,這就是現在所說的"燒香"了。
燒香在古代是很常見的。比如在《紅樓夢》第五四回,賈母給眾人講故事。這裡就有一段"大媳婦有主意,便說道:'咱們明兒到閻王廟去燒香,和閻王爺說去,問他一問,叫我們託生為人,為什麼單單的給那小蹄子一張乖嘴,我們都是笨的。"
可見,燒香拜佛在那是很平常的存在。
三香其一是敬天,願龍王庇佑,來年莊家風調雨順;企望未來一年無災無害。
其二敬拜土地,社稷社稷,《禮記·曲禮下》寫到"國君死社稷",可見社稷對國家存亡的決定性。其中的社,就是土神。拜土地神,盼的是來年收穫時,會有大豐收,能夠滿足全家的溫飽!
其三香的第三根是祭祖,希望祖宗能保護自己。讀書人盼望自己能夠金榜題名,商人盼望自己生意穩當。古代人民對家庭榮譽極為看重,祭祖,是人民對能夠光耀門楣的深切渴望。
不同教派"三炷香"各有差異
當然,我國具有幾大教派。在不同教派中,三香代表的是不同意義。
以道教和佛教為例,這裡有兩種說法。
道教有兩種燒香方式。一是寺長燒香。它們都是用香做的,是用三根棍子做的。它們插在一個大香爐裡。棍子和棍子之間的距離等於三根棍子的寬度。因此,有句俗語說"燒香不過寸,過寸神不信"。
第二個是罐子的主人拿起檀香。這種香是檀香做的。此香十分講究。每一個檀香木都是又厚又薄,但不會太長。
壇主取香時,第一根香插在香爐中間,第二根香插在香爐左邊,第三根香插在香爐右邊,第三根香為平行。香爐左邊的盒子裡有香面,右邊的盒子裡有檀香木。
按道教理念, 香是一種神物, 憑藉一縷香菸, 可將下情上達, 與神交通。
道教經典《救苦科》就描述過"稽首先天一炷香, 香雲繚繞遍十方, 此香願達青華府, 奏請太乙救苦尊。稽首先天二炷香, 香雲繚繞遍十方, 此香願達朱陵府, 奏請十方靈寶尊。稽首先天三炷香, 香雲繚繞遍十方, 此香願達黃華府, 奏請道場諸聖尊。"
佛教則認為香與圓滿的智慧相通。香氣味芬芳,能夠助人沉心,達至身心的潔淨。
佛教徒通常也是燒三根香。但其原因與道教又有所不同。這是因為燒的三炷香分別敬拜的是佛、法、僧。
燒香時,第一炷香放在中間而不是被迷住。第二炷香放在右邊,第三炷香放在左邊,讓僧侶們保持沉默,沒有汙漬。
現在多人去寺廟燒香,以為香數目愈多,所表現的心愈加真誠。這些都是不理解的表現。
其實,三根香就夠了,放至一個火爐裡拜佛是也可以的,"萬佛一香爐",隨後在經過佛堂的時候,雙手合十拜佛三次就可以了。
佛教其實並沒有人們普遍想像的那麼多規矩,最重要的是你是否有一顆純潔的心。若一心向佛,佛祖自然會收到虔心。三香,在佛教敬的是住世三寶,即一敬佛寶,二敬法寶,三敬僧寶。
總而言之就是,在道教中,崇尚"道、經、師"三寶,即泰山無極大道、三十六經、玄中大師。或"陶香、德香、武威香",以消滅"心、身、口"三大產業。
在佛教中,就是尊"佛、法、僧"三寶,即十方供養諸佛、諸佛教誨、諸僧依法修行。它還代表著"戒、定、慧",即紀律、決心和智慧的實踐。
在寺廟燒香,三炷為自己祈福,六炷為兩輩人祈福,九炷為三代人祈福。而十三是一個極致,十三炷香就是功德圓滿的高香。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燒香雖屬於傳統活動的一種,但畢竟是對身體有害的,現在的香中大多含有丙酮、甲醛、甲苯、二甲苯、氯苯及多環芳香烴等有毒物質,除了有致癌風險 ,也可能引發肺水腫、氣喘、肺塵症。平時燒香,一定要多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