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蜜結婚隨禮2千,我結婚她回6百,她的理由把我「氣瘋了」

2020-12-14 培dada看眾生

自己舉辦婚禮的時候,一般都會邀請好友前來捧場,份子錢的多少直接就顯示了彼此之間關係的親密程度,所以不少人都會很看重好友出多少份子錢。

這種出份子錢也是一種禮尚往來的禮儀,今天好友結婚自己出份子錢,明天自己結婚好友也應前來拿出份子錢,但在現實生活中,這種禮尚往來的份子錢及其數目多少有時候會引發諸多矛盾。

一位女同事最近心情不好,再三詢問之下,她說自己和相處7年的閨蜜絕交了,驚訝之餘就問了緣由,女同事滔滔不絕地吐槽了起來。

閨蜜是我大學舍友,我們兩人剛進大學就在一起同來同去了,關係非常要好,閨蜜在大學談過兩次戀愛,閨蜜每次都會向我吐露她從認識到最後分手的情況,可以說我倆之間毫無隱私,關係堪比親姐妹。

特別是閨蜜每次分手心情進入低谷的時候,都是我陪伴在身邊,對其進行各種開導,幫助其走出感情的陰霾。

大學畢業後,閨蜜回到了家鄉城市,通過相親認識了現在的老公,而我則來到現在這個二線城市工作,在大學畢業僅大半年,閨蜜就給我發來了結婚的喜帖,那時候我的工資才四千多一個月,還要刨去房租和日常開銷,可以說這大半年基本上沒攢到什麼錢。

即便如此,畢竟當時是快5年的閨蜜好友了,我還是坐了三個小時的高鐵去參加閨蜜的婚禮,出了2000塊錢的份子錢並送上最真摯的祝福。

在閨蜜結婚兩年後,我也要結婚了,當然也給閨蜜發了喜帖,結果閨蜜說自己正在哺乳期帶孩子走不開,為了表示對我的祝福,人就不來了,微信轉了600塊錢給我。

當時我心裡就很膈應,自己當初坐三個小時高鐵還出了兩千塊錢,結果輪到自己結婚,人不來就算了,確實理解她哺乳期走不開,但不至於就回禮600,雖然如此,但我當時並沒有發作,我自己還為閨蜜找理由:可能她現在成家立業了,經濟也不寬裕吧,如果是這樣也是情有可原。

這件事雖然過去了,但其實一直像一根刺一樣卡在我心裡,直到上個禮拜一件事,徹底點燃了我憤怒的情緒。

上個禮拜有一天,我無意中看到閨蜜在自己朋友圈曬出精美的戒指,看樣子也不便宜,我立馬心裡就不開心了,自己心想:我結婚份子錢不同等回禮,你卻有錢買戒指,不行,我得問問事情原委。

下面就是我和閨蜜之間發生對話的大致內容:

我:「聽說你買了鑽戒,看樣子很漂亮,應該不便宜吧。」

閨蜜:「那是當然,我老公花了6800塊大洋給我買的,羨慕吧?」

我:「當然羨慕,沒想到你生活過得這麼富裕,都快讓我嫉妒了。」

閨蜜:「其實也沒什麼了,生活嘛就是這樣子,湊合著過而已,怎麼今天找我聊天了,是不是遇到什麼事了?」

我:「事倒沒什麼事,恕我直言,我想問你一件不合時宜的事。」

閨蜜:「問吧,沒事。」

我:「我結婚的時候你只出了600塊錢,但看你樣子經濟條件並不差呀,難道我在你眼裡,我們的感情就只值600嗎?」

閨蜜:「你意思當初你出我2000份子錢,我也必須要等同還過去了?沒想到,你還和我斤斤計較這件事,我們的感情也就值這點錢?我是覺得經營家庭了,有些錢能省就省,畢竟居家過日子,再說結婚圖個喜慶,心意到就行了,沒必要一定也要出2000,你說是吧?

我當時聽到閨蜜這麼回復自己,氣得半天打不出字來,直接用顫抖的雙手將其拉黑了,我只能這麼想:就當多花了1400塊錢認識一個人。

聽了這件塑料姐妹花的糾紛事,從個人角度而言,確實對女同事表示很同情,生活中總是存在那麼些讓人感覺膈應的事。

結語

1、閨蜜沒有懂得禮尚往來的對等性

毋庸置疑,這位閨蜜的說法肯定不值得認同,人情得以維繫的基礎在於禮尚往來,而禮尚往來不僅從性質姿態上是一種去與回的表示,而且也涉及到數量方面的考量。

就像女同事當初送了2000塊的份子錢,自己結婚閨蜜卻只回了600,差距懸殊必然會導致女同事多想,雖然感情並不能用金錢唯一衡量,但是金錢卻是度量彼此感情的指徵之一,所以即使閨蜜以600塊錢作為回禮,但這其實並不能稱之為合理的禮尚往來,更顯得是一種敷衍性質。

2、識人是一門藝術,對待閨蜜需要禮尚往來,而非單方面一味地付出

其實從之前她的談話中,可以料定女同事比較注重感情,為了維持這份所謂的閨蜜之情,自己其實付出的遠比得到的要多得多,自己單方面沉浸在付出帶來的快感和認同感中,自己卻忘記了也要冷靜觀察一下,對方是否值得自己付出。

這有時候也像愛情,自己一味單方面無條件地輸出,看似無私不求回報,但在對方眼中,自己的付出被當成了理所當然,自己的辛勞付出在對方眼中或許一文不值,如果不讓對方也嘗試付出,對方很難知曉那種付出帶來的期望,無論什麼感情,一旦產生付出的行為,那麼自發地就會看中自己的付出,進而會期待自己的付出會得到什麼回報,不會付出的人永遠不會體會到付出帶來的珍貴。

3、見微知著,在人生的長途中,付出代價的成長往往更有含金量

這件事也算是人生成長的一種過程和經歷,而且是付出了一定代價換來的成長,就像自己說的一樣,多花費1400塊錢認清了一個人,更是讓自己知曉自己不值得對這樣的人付出,其實這也是好事,畢竟如果不通過這件事認清了對方的為人,那麼後續或許還要吃更多的虧。

從一件小事就能看出一個人的人品,這是我們必須要掌握的技能,在與人打交道的過程中,儘量使用最小的成本去認知對方的為人,但很多時候我們卻總是在損失很大之後才認清了對方,這種成長的代價和成本無疑是非常巨大的,但這種巨大代價換來的成長含金量卻值得讓人期待。

你們如何看待這件事呢?在生活中,你們是否有遇到到塑料閨蜜情或者兄弟情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謝謝!

相關焦點

  • 閨蜜結婚我隨禮3千,我結婚她隨禮300,看到她朋友圈時,我懵了!
    男生有兄弟,女生也有閨蜜,但兩者比較起來,後者往往被吐槽的就比較多了,因為女生和男生之間的相處之道完全不同,所以就導致女生之間的感情相對來說比較脆弱。今天小編要跟大家分享就是關於閨蜜的故事,具體是什麼,請大家繼續往下看吧!
  • 我結婚閨蜜給一千紅包,她結婚我隨禮兩千,閨蜜卻把我大罵一頓
    我結婚閨蜜給一千紅包,她結婚我隨禮兩千,閨蜜卻把我大罵一頓人生在世,能有幾個知心的朋友,你有錢了,他們不可刻意奉承你;當你落魄了,這些朋友會第一時間找到你,給力所能及的幫助,這就是朋友。大學畢業後,我們為了各自的理想,各奔東西,閨蜜去了上海發展,而我留在了老家打拼,雖然我們倆相隔千來,不過那會我們經常通過電話保持聯繫,直到我們倆各自談了朋友後,我們的聯繫慢慢少了起來。2017年,我通過相親認識了現在的老公,我們倆交往了半年就結婚了。
  • 辦滿月酒,同事隨禮999,她結婚,我隨禮六百,她:我不好意思
    在某職場論壇有這樣一篇帖子:辦滿月酒,同事隨禮999,她結婚,我隨禮六百,她:我不好意思……是什麼事呢?這位朋友辦孩子滿月酒,她同事(閨蜜)給她隨了999。她沒收,她知道這同事不是很有錢,而且還欠著信用卡。
  • 我結婚閨蜜沒有來,轉來300當作隨禮,看到她的朋友圈我爆發了!
    好的閨蜜真的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而虛偽的塑料花友情,表面是「一聲姐妹大過天」的不朽閨蜜情,內心卻是暗潮洶湧,各取所求,各取所需罷了.我最好的朋友結婚時,我剛從學校畢業,但我覺得我們相處得很好。我們在上大學時,關係就很好。我們一有時間,就會在一起吃飯。她現在的丈夫不是她的初戀。她第一次戀愛時,她每天都和我分享她的事情。
  • 同事結婚我隨禮5百,我結婚她回禮2百,當晚收到信息後愣了
    在職場上很多事情都是不由自主的,畢竟同事結婚發來的請柬,一般為了面子也不得不去。要是接了請柬不去的話,同事也就沒得做了,以後共事起來也尷尬。但是去了的話又會產生新的問題,就是關於隨禮的問題。這個結婚隨禮一直是我國的傳統習俗,隨多少是一個講究,以後的回禮又是另一個講究了。
  • 同事結婚我隨禮1000,我結婚她回禮200,當晚收到微信後愣了
    職場上,同事結婚我們都會去參加,而且還會隨禮。其實經常參加同事的婚禮,有助於打好同事之間的關係當然,隨禮還講究禮尚往來,假如你也結婚,他還得還禮給你。近日,王先生在某職場論壇發帖:同事結婚我隨禮1000,我結婚同事隨禮200,十天後收到他微信愣了……這到底怎麼事呢?王先生是某公司的一名員工,前段時間王先生去參加一位同事的婚禮,在婚禮上隨禮了一千元。而最近王先生也要結婚,於是就邀請了對方,而對方也表示肯定會參加他的婚禮。
  • 朋友結婚我隨禮了,我結婚她連句祝福都沒有!
    你們身邊有沒有這樣的朋友,平時經常聯繫,有空了還在一起吃飯聊天,可一到要隨禮了,連人影都不見。小雪是我剛來這邊時認識的朋友,當時感覺她為人和善,待人真誠,是個不錯的朋友,平時吃飯我也會叫她和男朋友一起,偶爾去唱歌喝酒也會叫他們出來玩,感覺也算得上是比較熟朋友了。這不八月份她發了電子婚貼給我,因為我當時出差了,我就直接發消息表示祝福,還發了紅包隨了禮。
  • 同事結婚我隨分子500,我結婚她回禮2百,當晚收到微信後愣了
    隨禮雖然是一項禮儀,但是大家對隨禮這件事的看法各不相同,有時候不同的想法可能就會導致意見不統一,甚至產生分歧。在生活中也難免會出現因為隨禮而產生的小矛盾及小誤會。有位網友在網絡上分享了自己與同事的聊天記錄,大致內容也是有關乎隨禮這件事。
  • 閨蜜結婚我隨禮600,婚禮結束她在群裡說了句話,我哭著選擇退群
    家長送好吃的東西過來也都會和我分享。所以我覺得她們都是我的好姐妹。我們還有一個群,裡面只有我們八個人,經常談天說地。畢業之後,我們各奔東西,但是離得都不遠。雖然我成績優異,找的工作還可以,但是除去房租、飯費,還有給家裡寄的錢,我每個月只有幾百塊錢結餘。上個月,舍友麗麗傳來喜訊要結婚了。我們都為她高興。
  • 閨蜜結婚為她準備六百紅包,看到她朋友圈的婚紗照,我改16字簡訊
    閨蜜結婚為她準備六百紅包,看到她朋友圈的婚紗照,我改16字簡訊我叫馬美麗,出生在一個農村的窮苦家庭裡,我從小就對大城市那種繁華景象所嚮往,就一直希望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往大城市,而事實呢正如我所預想的發展。我考上了我心儀的一個大學。
  • 閨蜜結婚,我給一千,我結婚她給我轉帳,看到金額後,我淚流滿面
    那時候我堅信我們的友誼是一輩子的。大學畢業之後,我回了老家,而她去了大城市打拼,每年我們見面的機會變得很少。但是我們從來不曾中斷與對方的聯繫,而且永遠有說不完的話。因為她家裡條件不錯,而且自己很有上進心,所以沒去多久就在當地找到了一個對象。
  • 同事結婚我隨禮一千,我結婚看到微信很生氣:三百元認清一個人
    同事結婚我隨禮一千,我結婚看到微信很生氣:三百元認清一個人小陳和同事小紅是一起通過面試入職公司的,由於是一起度過實習期的,所以他們倆的感情比一般的同事感情還是要深一點,偶爾會在一起吃飯和聊天,說說八卦。
  • 閨蜜結婚,我給八百紅包,我結婚,看到她的轉帳金額,我淚如滿面
    特別怕感情方面如果出了問題,我們想到的永遠是彼此,無論對方在哪,在做什麼,都會拋下一切安慰我和陪伴對方。那時我還堅信我們的友誼會是一輩子的。大學畢業之後,我回了老家,而她在大城市打拼,每一年我們見面的機會也變得很少。但是我們從來不曾中斷過與對方聯繫,而且只要聚在一起永遠有說不完的話題。
  • 同事結婚我隨禮1千,我擺滿月酒,收到同事禮金時愣了
    小陳是一名白領,之前參加一位同事的婚禮,給了一千元的隨禮,沒多久後小陳要擺滿月酒,對方給了一百元的隨禮,這讓小陳無法接受,而對方則告訴小陳這是同事之間商量好的,不能給多,聽到對方的話
  • 閨蜜結婚她給2千,她結婚時,看到禮金簿她哭了
    我和媛媛從小一起長大,既是髮小,也是同班同學,我們家條件比她們家好,我有好吃的都會給她吃,好玩的都會叫她一起玩,我有時候還會邀請她來我家和我一起睡覺,關係好得就跟親姐妹一樣。小時候有一次我過生日,邀請了幾個朋友來家裡玩,其他的小朋友都給我送了禮物,而她沒有給我準備,為此其他的小朋友都恥笑她,我就在一旁安慰她,後來我們長大了,初中、高中都在一所學校,而大學則去到了不同的城市,再後來她結婚,她遠嫁到了黑龍江,我們是南方人,所以當時她的婚禮,沒幾個小時候的玩伴過去,只有我,我給她準備了一個2000的紅包,帶了一份新婚禮物,從南方坐飛機去往了北方
  • 我結婚同事隨禮888,她家喪事我隨200,她卻讓我「補差價」
    有一個女讀者就給我發私信傾訴,她說跟一個同事差點因為隨禮的事情鬧掰了,就因為婚禮和喪事給的錢不一樣,女同事就生氣了。一、女讀者傾訴:何老師你好,我想跟你說一下我的女同事。當時在前公司的時候正好我結婚,然後公司裡的一些人就來參加了我的婚禮;當時就有這個女同事,因為她們幾個人算是跟我比較親近的,然後就給我包了個888元的紅包。結婚之後沒幾個月,我就因為一些原因辭職了。
  • 同事結婚我隨禮五百,我結婚他離職沒隨一分錢,次日收到微信愣了
    近日,杜先生在某職場論壇發帖:同事結婚我隨禮五百,我結婚他離職沒隨一分錢,次日收到微信愣了……是什麼事呢?杜先生和一個同事關係不錯,他結婚,多數同事隨了200,杜先生隨了500元。2年後,這個同事離職另找了工作,到年底杜先生結婚,他提前在微信上通知了這同事(還是以「同事」稱呼)。沒想到的是他結婚這天,這同事不但沒來,也沒表示,沒隨禮一分錢。他想打電話,問問這同事,後來想想算了,是自己以前看錯了人。
  • 同事結婚我隨禮1千,我結婚那天他回禮100,當晚收到微信愣了
    小李是一名白領,前段時間他的一位同事結婚,小李送上一千元的隨禮,這讓對方大有面子。馬上就是小李的婚禮,小李也邀請了那位同事參加,對方答應的很爽快,但是讓小李意外的是,對方給的隨禮和其他同事一樣,都是一百元。沮喪的小李準備休息的時候,收到了那位同事發來的消息,原來對方是因為其他同事都給的一百元,他不好多給隨禮,所以先前才會只給一百元,說完這些,對方給小李發來了一千元的紅包,對方的和發來的紅包,讓小李原來不快的心情瞬間變好了。
  • 閨蜜結婚我隨禮1000,我結婚時收到她的簡訊,看完把她拉黑了
    ,不過我們更喜歡的是呆在圖書館看書,我看的是各大名著,而她看得則是千奇百怪。在大三的上半學期,我還在半睡半醒的狀態時接到彤彤的電話,電話剛接通,裡面就傳來傷心的哭聲,原來彤彤和男友分手了,這時她才想起很久沒有和我聯繫,那一次我們聊了將近5個小時,這5個小時一直都是她再說,我時不時地回應她幾句,後來她也走出了失戀的陰影,我們的關係再次回到最初。
  • 閨蜜結婚沒通知我,看了她的朋友圈,我如夢初醒!
    前段時間我大學的室友小麗結婚的時候,沒想到她沒有邀請我,也是後來另外一個同學給我打電話,問我什麼時候去參加,我才知道這小麗要結婚了,作為她大學的閨蜜,也沒想到她竟然連聲招呼都沒有和我打,我也是有一點意外,也是抱著興師問罪的心理,給她打個電話,想著問一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