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睡一路,生物鐘再次神奇,驚醒發現剛好進東湯鎮,一條溫泉主街道停若干站就進總站。
第一站,窗外赫然是網上見過的乾湯沐谷溫泉會館,果斷下車。
過馬路馬上發現行李箱落在巴士肚子裡沒拿馬上轉身去取,這才真醒過來。
做好小長假翻倍挨宰的心理準備,隨便進家大店心說詢個價先。
結果。
幾十塊錢含室內外溫泉完備用品影院汗蒸24h過夜隨便玩。
還有跑步機等。
自助晚餐不到30元。
泡湯本身只比平日漲價十幾塊錢。
算很良心吧。
一個半小時後,室外淋著細雪45溫泉中的自己就像只穿著泳衣的猴子,回室內煮得紅紅的吃完草莓躺著看電影完全不想出去踩踩別家店了。
(國內溫泉通病:公共池水有「皴」,泡完要衝澡,嫌棄的可以去住帶湯私室)不用綁頭髮毛巾隨便下池涮,還能帶手機和抽菸也是醉了。
瀋陽長春來的比比皆是,混在東北人民裡過短假。
晚上拍的一些會館內部。
童叟無欺。
玩得特好。
休息室外有小賣部,有泡麵零食等,飲料單價格也比較良心,另外有各種很實惠的按摩服務。
在休息廳躺了一會,服務員挨個統計晚餐人數,覺得這個天氣在這個環境裡吃飯應該不會差,就訂了自助晚餐。
趕開飯前換了衣服出門溜達溜達,看看這條街其他情況,預備下次再來。
一出門就是「湯後橋」,十分日式。
果然跟東湯歷史有關。
【摘自網絡】鳳城地下水熱水資源比較豐富,素有「溫泉之鄉」的美譽。
起初人們為了區分溫泉所在的方位,把距縣城東部40公裡處的溫泉稱為「東湯」,把位於縣城西部和北部的溫泉分別稱為「西湯」和「北湯」。
在眾多溫泉中,以「東湯」規模最大,水溫最高,水質最佳。
「九一八」事變後,一個叫飯島的日本人看中這地方,強迫收買溫泉附近所有民宅,大興土木建浴池開旅館。
從此,東湯溫泉便成為日本人不用本錢的天然財源,直到解放後,溫泉才回到人民手中。
白天街道有點蕭條,晚上才熱鬧。
燒烤攤比比皆是,清晨有海鮮水產新鮮水果賣。
很多賣土產的。
中朝邊境一日遊……過節漲10塊才60……
也是網上常見的一家賓館,據說從旁邊路上山有泉眼,決定第二天早上去找找。
關於東湯的歷史,太久遠的已無法考究。
在東湯鎮吳氏(巴爾虎蒙古族)的家譜裡有這樣的記載:「康熙五十九年,世祖攜家眷至此,見有兩泉熱水外溢,涓涓細流匯成小溪,十冬臘月河不結冰。
」這種奇妙的自然現象和天然熱水為百姓帶來的好處,促使吳氏家族決心在這兒定居下來。
很可能這就是東湯有史以來的第一戶人家。
全是溫泉住宿店,溫泉短租公寓也超多!
超級適合住上一段療養。
卷捲髮的老阿姨真多。
著名的天沐君瀾不在主街旁,藏很深,看起來也比較豪華,只泡湯的套餐一百多。
住宿按檔次價格不等。
往回溜達時感受到「清明節」要開始了。
後面連排都是短租公寓
回家等第二波自助餐,品種很多,不過人一多,不好的現象就爆出一些。
會館的服務本身到位。
飯後看個電影,繼續泡湯,一天三泡結束。
熄燈前樓上樓下溜達把設施都看了一圈,服務員困得直打哈欠,依然笑臉待客。
晚上室外無燈,沒去體驗。
這裡的湯池只有水溫區別,沒有花樣功能池,沒有遊樂設施(但提供小孩玩的鴨子之類)。
有時給空池重新蓄水要等降溫,新蓄的溫泉水超燙。
雖不清楚東湯這邊溫泉水比例是多少,但想來靠水吃水不會有假,聽說溫泉水量都靠統一調配,會有某時間段某店水少供應不上的情況。
論自然資源,根本不需出國,咱們真的是要什麼有什麼,只需要你在對的時間出現在對的地方。
再次深以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