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譽《我不是藥神》,等於掐滅國產電影之光

2020-12-08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過譽《我不是藥神》,等於掐滅國產電影之光

本文由一萬幀電影公眾號(tens-frames)原創首發


《我不是藥神》火了。它成功地刷爆了我的朋友圈,也獲得了非常多朋友的強烈推薦。目前,《我不是藥神》在豆瓣上超過15萬人觀看的情況下,評分依然維持在9.0的超高分,著實令人感嘆。當然,熱愛電影的我終於也在電影正式上映之時跑到影院觀看了這部片子。

我不是藥神

Dying to Survive


專賣成人保健用品的程勇,在一次偶然機會下,認識了白血病患者呂受益,從而得知中國很多白血病人吃不起高價的「格列寧」藥。印度的「格列寧」非常便宜,呂受益提議程勇去印度走私藥回來。一開始,程勇只是為了掙錢,甚至在掙夠了錢後把藥品的印度代理權轉讓給賣假藥的販子。直到呂受益去世,程勇被深深震撼,從此踏上了為白血病人求藥的道路……



還是先說結論。總體來說,這是一部比較完整的商業片。可以看得出本片的導演及演員,包括整個製作團隊都是非常用心地製作這一部電影,可以說是誠意滿滿。但同樣,我認為這部電影被奉上神壇,確實是有些過頭了。



大概是每個人對於電影評判的標準不同,才會導致口碑兩極分化的結果。絕大多數給出滿分的朋友,都認為這是一部在中國,非常罕見的直面現實題材的電影。這種批判現實主義題材的公映,對於整個中國電影行業的發展都是巨大的進步。



這主要是因為我們國家電影審查制度非常的嚴格,想要觸碰現實題材,就很有可能會慘遭「槍斃」。

所以從這個層面來講,《我不是藥神》從拿到上映許可證的時候便已經收穫了不小的成功。我們的國產電影,在此之前,更多的專注於情啊愛啊,倒好像是迴避現實問題的避難所了。題材的進步,使得《我不是藥神》從一開始就贏在了起跑線上。


電影的影像風格也有了不小的進步。無論從電影色調還是電影前後兩部分風格的轉換,都與部分韓國電影十分相像。這並不是諷刺。我個人來講非常喜歡韓國電影拍攝的手法,向優秀影片學習是我們進步的重要條件。



本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電影中的主角名叫程勇,而現實中的原型陸勇來自江蘇無錫。當年他的"沒錢吃正藥,改吃仿製藥"的行為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熱議。片中提到的抗癌藥"格列寧"也就是現實世界中的"格列衛",如今隨著醫保政策的落實和原研藥專利到期等原因,格列衛"天價藥"的帽子被摘掉,從當初的幾萬元一個月到如今只需要1000多元。


生活永遠是最牛逼的編劇。韓國電影《殺人回憶》、《辯護人》、《素媛》、《熔爐》等都是根據社會新聞改編而成。它們的成功,在認真地告訴我們:只有著眼於現實社會,才能拍出打動人心的作品。


我曾在某報社工作過一段時間。當時整理近二十年來國內發生的新聞報導,令我百感交集。當真認真挑選,可以用作電影素材的數量很多。我們的國土如此之大,人口如此之多,每天發生在發生著的故事也有很多。只是我們的電影人,並沒有將焦點聚集於真真切切發生的真實事件上。當然,這其中有電影審查制度的責任。但是我們並不能一味將責任歸於制度。



中國電影人做電影的野心,在哪兒呢?

在《我不是藥神》中,我看到了創作團隊的野心,大部分觀眾也都看到了野心。所以,我能理解,大部分去給這部作品滿分的觀眾,都是在給予它一種鼓勵的褒獎。

但,說了這麼多優點,我不得不繼而潑一盆冷水。《我不是藥神》,並不是一部從電影本身的角度出發就值得滿分的作品。

首先,電影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前後兩部分的割裂。前半部分帶有些許黑色幽默的成分,後半部分轉入煽情,讓前後有並不搭調的感覺。我個人都是挺喜歡前半部分,節奏算是緊湊,臺詞也犀利有趣。而在煽情的部分,黃毛之死也有刻意賺取觀眾眼淚的嫌疑,節奏明顯變緩也略顯拖沓。

其次,電影有意將最大的反派設定為高價藥廠。但其實,藥品的研發製作都需要高額的人力成本。如果無人去研發藥物,那麼仿製藥便再沒有來源。到那個時候,病人才真真正正是在「等死」了。所以,高價藥本身不是反派,真正的反派應該是某些不可言說的對象。所以,觀眾的激憤情緒在電影中也始終找不到一個合適的落腳點。但倘若真正把矛頭指向本應該指向的地方,這部電影大概也就再沒有與觀眾相見的時日了。

再有便是劇情的單薄。這是一部主題先行的電影,主題凌駕於劇情之上。大部分劇情都是可以被預知的,甚至男主人公的轉變也是在意料之中。這就讓電影的可觀賞性打了折扣。而影片最後PPT式的展示也讓我有些哭笑不得。


我想,大概是我在去看電影之前,看了太多的推薦和好評,導致我對這部電影的期望值太高了所以,我想給《我不是藥神》降降溫。它不是神作,在電影本身來講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只是,它對於我們整個時代的國語電影,在題材方面有很大的進步意義。我希望,以後會有更多的國產電影,聚焦現實題材,真正打動人心,改變一些東西。


相關焦點

  • 《我不是藥神》票房破二十億,是過譽還是實至名歸?
    最近,有一部電影可謂是火遍了全國啊,而且這部電影也是在豆瓣上收穫了將近9分的高分,這是這些年來唯一一部評分如此之高的國產電影。而這部電影究竟好嗎?它到底是被過譽了還是實至名歸呢,可能很多沒有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都是想問這個問題的。
  • 《我不是藥神》:這部「槓精」電影竟然超出我想像的偉大
    最早了解到《我不是藥神》是因為它的名字。原來的名字是《中國藥神》,結果被總菊駁回,說解放後都不準成精了,這名字要改(虧得不是要加錢)!於是就改成了《我不是藥神》這個有點向總菊抬槓的名字,結果竟然過了。看來總菊也怕槓精啊。
  • 《我不是藥神》:你我生而平凡!有些人光是活著就拼盡全力了
    最近大家應該都被《我不是藥神》刷屏了吧!在今年(2018年)7月5日上映的《我不是藥神》這部根據陸勇醫藥案真實事件改編的國產喜劇片,確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現實題材的華語電影良心之作,能讓你笑也能讓哭,主演徐崢、王傳君、章宇、譚卓、周一圍等等這些演員都貢獻了最佳演技,包括配角也都非常出彩,每個人都用盡力氣在做演員。2018年度最佳國產電影,非它莫屬!
  • 2018年僅次於《我不是藥神》的國產電影,明明是喜劇卻看哭無數人
    在這幾部電影的「圍攻」下,國產小成本文藝喜劇片《無名之輩》給了觀眾一個大大的驚喜。小8在影片上映當天就去到了電影院,因為對任素汐有著超高的信任和期待,看完後小8被這部影片的一切給徵服了。就像韓寒髮長文說的那樣:這是今年國產排名前三的電影。
  • 韓寒寫影評力薦《我不是藥神》,但暴露了電影一個缺點
    7月3日晚,韓寒發了一條600餘字的微博,盛讚了將於7月5日上映的電影《我不是藥神》。在微博中韓寒不吝讚美之詞,寫下「這是最近幾年韓進的國產好電影」,並稱這部電影是選材的勝利,更是電影本身的勝利。每年上映的電影很多,但讓韓寒願意寫長文稱讚的電影不超過幾部。上一次他寫長文誇電影,還是《唐人街探案2》和《紅海行動》,最後兩部電影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這說明韓寒是大眾審美,他能很清晰的片段電影的好壞,並能夠站在普通觀眾的立場上對電影評價。而對於《我不是藥神》,韓寒的喜歡不僅僅是電影本身,也在於電影的題材。
  • 《我不是藥神》:人生苦短,擇善而從
    《我不是藥神》上映首日票房突破3億,豆瓣得分9.0。這是一部幾乎沒有負面評論的電影。網民們紛紛在社交媒體平臺上發表評論,聲稱他們已經很長時間沒看過這麼好的國產電影了。他們都是奔著喜劇片而去,但最後在電影院哭得像狗一樣。
  • 《我不是藥神》:現實比電影更複雜,但至少這是個開始
    最近最火熱的電影當屬《我不是藥神》。我們已經很久沒看到這樣一部票房、口碑俱佳的國產電影了:點映期間票房即過億,上映第一天已經有十多萬豆瓣網友給出了9.0的高平均分。要說它為什麼火?從選定了「仿製藥」這個題材的那天起,《我不是藥神》也許就註定要成為一個引發全民關注與探討的爆款。
  • 從動物世界到我不是藥神,國產電影裡基督教元素為何越來越多?
    作者/金西東(亦名隨手君)1從《動物世界》,到《我不是藥神》,近期較火的兩部國產片均包含一定的基督教元素在《動物世界》 (Animal World)中,有幾句多次重複的臺詞,源自《提摩太後書》:「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而在《我不是藥神》中,則安排了一位叫「劉牧師」的配角。
  • 豆瓣發布2018年度電影榜單 《我不是藥神》評分最高
    電影《藥神》推動醫療惠民政策,博靈克助力健康扶貧領域公益電影《我不是藥神》自上月公映以來,好評不斷,叫好又叫座。影片對現實主義刻畫的細膩筆觸,探討了種種現實中的矛盾與困境。《我不是藥神》爆火背後,那些被「張長林們」騙過的人怎麼樣了《我不是藥神》電影上映後,獲得一致好評。該電影由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販賣壯陽藥的程勇在父親住院後, 機緣巧合下開始走私格列寧並完成了自我救贖的故事。
  • 《我不是藥神》為電影立心,為生民立命
    作為一個電影人,對中國電影就像對國足的態度,一樣的恨鐵不成鋼,我們常拿如《摔跤吧爸爸》這樣的作品舉例,除了劇作能力高、演員表演賣力,最為主要的還是生根印度民族當下的女性被壓迫。可見一個電影能夠引起全民的熱捧,必須是在題材和情感上做到普世、真誠、感人。《我不是藥神》這是一個將鏡頭對準病人與中年危機、具有強烈的社會關懷和人文精神的電影。
  • 中國電影的英文譯名《我不是藥神》翻譯成了行屍走肉的活著?
    最近,新出來一部電影《我不是藥神》,火了中國的大江南北和朋友圈,現在已經突破13億的票房,再一次祝福山爭哥哥,又在眾多電影裡」C位出道」了。第一部《Dying to survive》——《我不是藥神》那麼《我不是藥神》的英文名字是什麼呢?
  • 徐崢《我不是藥神》破紀錄,原來喜劇也可以催人淚下
    熬過了6月國產電影一部不如一部的日子,迎來了7月的張藝謀、姜文、徐錚。今天要講的就是徐錚的新電影《我不是藥神》。《我不是藥神》講述了社會背景下,人性的善惡給大家帶來的思考與感動,電影中周一圍、王傳君等演技派也是不負眾望,全程無尿點的演技更是引得觀眾淚雨紛紛,即便是謝娜也是親自發文表示對於《我不是藥神》的喜歡。這兩天徐崢主演的新片《我不是藥神》在全國範圍內進行點映,票房累計超過4900萬,上座率高達36%。
  • 《我不是藥神》豆瓣9.0分!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宣告徹底成功!
    」我不是藥神「!——不是沒上映呢嗎?」已經點映快一周了,趕緊去「——啊,好!這一周的朋友圈除了少了梅西C羅的世界盃,詹姆斯,考辛斯轉會的NBA,或許也只有《我不是藥神》可以與他們匹敵了。相較於《戰狼2》的熱血愛國情懷,《我不是藥神》的社會溫情傳遞更加細膩的打動人心。」看完了嗎?」——嗯!「咋樣」——他們真不是人!
  • 夜思 | 《我不是藥神》:現實比電影更殘酷,也比電影更美好
    《我不是藥神》:現實比電影更殘酷,也比電影更美好文/楊鑫宇01這部電影不尋常>最近,《我不是藥神》紅了。是的,在情節上,主角原型陸勇的真實故事可能比電影劇本更精彩,好萊塢出品的同題材電影《達拉斯買家俱樂部》更是珠玉在前;導演在每一個細節上都體現出了國產電影中難得的誠意,但說破了天,也不過是達到了良品的平均水準。那麼,是什麼讓它顯得如此不同尋常?
  • 《我不是藥神》熱播,小人物變英雄自我救贖
    由徐崢主演的《我不是藥神》於7月5日正式等上熒幕,並且預售票房高達2000萬,票房已經超過了同期的《戰狼二》。這一成績徹底引爆暑期檔,暑期檔的戰爭也被《我不是藥神》的上映而提前打響。其他準備在暑期檔上映的電影,恐怕也是壓力山大啊。
  • 《我不是藥神》發布影片插曲《藥神之歌》寧浩文牧野首度獻聲
    作為「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的又一力作,亦是寧浩徐崢五度聯手、十二年後再度進駐暑期檔的重磅作品,《我不是藥神》努力突破國產影片類型,生動再現因「藥」而展開的小人物成長的故事,影片將於7月6日全國公映,「療解一夏」。
  • 《我不是藥神》:實至名歸!初冬的「金雞獎」重溫夏日感動
    「金雞獎」作為中國大陸電影界,最具權威、專業的電影獎,在今年金像獎金馬獎狀況頻出的襯託下,更受到中國社會各界的關注。而最令我關心的是《流浪地球》和《我不是藥神》,這兩部電影的高光時刻落在哪裡。金雞獎也不負所望,頒給了《流浪地球》最佳錄音。(中國科幻電影加油!)
  • 《我不是藥神》火了,洛陽這家火鍋店也火了
    近幾天,《我不是藥神》在網絡上刷屏。這部口碑爆棚的國產電影,改編自一個真實的故事:代購「救命藥」。這部電影一致被網友好評,並被稱為國產良心電影。看過影片的觀眾對劇中關於飲食的鏡頭印象特別深刻。李艾,中國十大名模,她在微博表示,本以為《我不是藥神》是部開心的喜劇,結果我從那一頓分道揚鑣的「火鍋」開始,眼淚就沒有停過。隨著《我不是藥神》在朋友圈的不斷刷屏,電影火了,「火鍋」也跟著火了。就在洛陽市青年宮新華電影院旁邊,幾個網友從影院出來紛紛到旁邊的洛陽天府火鍋,去回味影片當中那道分道揚鑣的「火鍋」。
  • 《我不是藥神》一部催人淚下的好電影
    嗨,大家好,這裡是時光抽屜電影,我是鵬哥,今天來給大家分析和評論《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我不是藥神》,正式上映22天算上之前的點映,截止7月26日,累計綜合票房破30億,豆瓣42.9萬人給出評分9.0,應該是近年來國產片中評分最高的電影。其實不用再說什麼這些評分,足可見大眾對他的喜歡。影片照例要說一下影片的看點。
  • 《我不是藥神》劇情似曾相識,有情懷的電影都是這樣拍?
    「當你挽救一條生命的時候就等於挽救了全世界。」這本來是《辛德勒的名單》中的一句臺詞,但小編以為放在《我不是藥神》中也是同樣合適的。生命的尊嚴、價值、以及那一份敬畏之心,我在這兩部有情懷的電影中都看見了。《我不是藥神》的劇情講述的是事業婚姻失敗的普通中年男子程勇,在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