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離索馬利亞23年,中國從未離開

2020-12-18 半月談網

7月2日,中國駐索馬利亞使館臨時代辦韋宏添(左)在索馬利亞首都摩加迪沙向索馬利亞外交與投資促進部部長貝萊遞交臨時代辦介紹信。新華社

6月30日,在外交部「藍廳」舉行的一場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宣布,中國政府決定恢復駐索馬利亞使館,並將於7月1日向索馬利亞派出復館小組。

當地時間7月2日上午,中國駐索馬利亞使館臨時代辦韋宏添率復館小組一行五人抵達索馬利亞首都摩加迪沙,並向索馬利亞外交與投資促進部部長貝萊遞交了臨時代辦介紹信。

時隔23年後,這個兵荒馬亂、時疫叢生的國度,在頑強自救的索馬利亞人的努力下,終於再次迎來中國使館的駐足。

首要工作是落實使館駐地

2日,韋宏添在向貝萊提交臨時代辦介紹信時表示,中國已經決定重開中國駐索馬利亞使館。「我很高興能成為摩加迪沙的第一批員工。我們早上剛到摩加迪沙,並向索馬利亞遞交了臨時代辦介紹信。」

貝萊在接受介紹信時說,「我已經接到了中國外交官的任命介紹信,有這封信,中國今天正式重開駐索馬利亞使館,相信很快就會開始投入運營。」

貝萊表示,索馬利亞對中國政府決定恢復駐索使館及臨時代辦到任表示熱烈歡迎,索中友誼源遠流長。「在1991年索馬利亞內戰前,中國曾向索馬利亞提供了大量援助,援建了一大批項目,其中一些現在還在發揮作用。中國決定恢復駐索使館的舉動將為恢復雙方務實合作、進一步鞏固兩國關係、加深兩國人民友誼作出新的貢獻。」他還表示,中國此舉也顯示出索馬利亞的安全局勢及其與外部世界的關係正在持續得到改善。

在會見結束後,韋宏添對現場的媒體記者說,中索友誼深厚,儘管中國使館撤離索馬利亞20多年,但中國對索馬利亞的幫助從未停止過。中國政府多年來一直支持索馬利亞和平進程。

韋宏添表示,「當前,索馬利亞已經進入戰後重建的新階段。中國政府決定恢復駐索使館,充分體現了中方對發展中索關係的高度重視和對索聯邦政府所取得成就的肯定。中方願與索方一道,加強在各領域的互利合作,造福兩國人民。相信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中索關係將迎來新的發展。」

據了解,中方復館小組一行5人將暫時在當地一家旅館居住和辦公。這個小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落實中國駐索馬利亞使館駐地,儘快復館。

使館原址大門上彈孔清晰可見

索馬利亞地處東非最東端,東濱印度洋,北臨亞丁灣,扼紅海之咽喉,與阿拉伯半島隔海相望,是各國貨輪出入蘇伊士運河的必經海路,也是溝通亞、非、歐三大洲的橋梁、聯接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的紐帶。因其地理位置至關重要,索馬利亞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

13世紀時,索馬利亞曾建立封建帝國。從1840年開始,英、意、法殖民主義者相繼入侵和瓜分索馬利亞。二戰後,英國和義大利被迫於1960年同意英屬索馬利亞和意屬索馬利亞獨立,兩地隨後合併成立索馬利亞共和國,並在1969年10月21日改國名為索馬利亞民主共和國。「索馬利亞革命社會主義黨」於1969年7月成立,接管最高革命委員會的全部權力,同月西亞德任總統。

1991年,西亞德政權被推翻後,各派勢力為爭奪權力相互混戰,索馬利亞由此爆發了曠日持久的內戰。索馬利亞爆發內戰後,中國駐索使館、醫療隊和工程技術人員於1991年1月被迫撤離。

中國駐索馬利亞大使館位於摩加迪沙市中心,距索總統府不到1000米,經濟參贊處位於城北,距索國防部和電視臺不到500米,都處在反政府武裝與政府軍的激戰區。無政府狀態下的摩加迪沙,戰火殃及「中國大院」。

從當時駐索馬利亞大使館外交官範振水的回憶錄中,可以看出當年撤館時的危急情形。據範振水回憶,1991年1月2日,中國駐索馬利亞大使館一天五次告急,使館周圍槍聲密集,樓頂槍炮子彈橫飛,兩顆重機槍子彈甚至打進三樓機要室,一枚炮彈還落在經參處院內的露天電影場,大院倉庫起火,濃煙滾滾,使館館員處於極其危險的境地。一群武裝匪徒還闖入中國援助索馬利亞的醫療基地,搶走一輛麵包車和一輛吉普車。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在幾年前曾參觀過中國駐索馬利亞大使館原址。使館正門兩扇大鐵門鏽跡斑斑,門上一個個彈孔清晰可見。打開大門,院子裡滿目瘡痍。使館的主體建築是一座三層小樓,大部分外牆皮都已脫落,二樓走廊的牆上依稀可見「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的字樣。原有的鐵塔天線倒落在樓頂,只有中國國旗旗杆還筆直挺立。

據了解,這棟房子曾被一名軍官佔有,政局穩定後才被房東收回。因此中國使館是相對來說保存最好的使館之一,美國大使館早已被夷為平地了。

摩加迪沙逐漸恢復生機

連年內亂讓索馬利亞淪為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工農業生產和基礎設施遭到嚴重破壞,經濟全面崩潰。長期以來,無政府狀態、戰爭和饑荒也為海盜提供了生存空間,他們可以肆意作案而不必擔心受到任何懲罰,海盜的存在已嚴重威脅到重要國際航道的安全。

2007年,聯合國安理會授權非盟在索馬利亞組建維和部隊,幫助過渡政府穩定國內局勢。隨後,安理會多次延長非盟駐索特派團任期並增加兵力。目前特派團兵力主要來自烏幹達、肯亞和蒲隆地等國。

2012年,索馬利亞全國制憲會議投票通過新憲法草案。同年9月,哈桑•謝赫•馬哈茂德當選索馬利亞新一任總統,結束了該國長達20多年的無政府狀態。馬哈茂德也由此成為自1991年索馬利亞進入無政府狀態以來,第一位由議會選出的正式總統。

2011年以前,索馬利亞首都處於伊斯蘭極端分子的控制下,安全形勢極為惡劣,主要街道每天都在發生暴力衝突,導致重大人員傷亡,大多數建築被夷為廢墟,民眾紛紛逃離,摩加迪沙幾乎淪為「鬼城」。自2011年底以來,在索馬利亞安全部隊、非盟駐索馬利亞特派團以及肯亞、衣索比亞軍隊的聯合打擊下,索馬利亞青年黨被逐出首都摩加迪沙,其活動範圍大幅縮小。摩加迪沙這座飽受戰火摧殘的歷史古城20多年來終於得到了一次喘息機會。

如今的索馬利亞正在緩慢地恢復生機,民眾陸續返回城內,重建家園,街道和居民區開始逐漸變得熱鬧起來。商店重新開業,商人開始投資,許多當地人都找到了工作。在20多年來飽受戰爭摧殘的摩加迪沙,學校和醫院都已重新修建,甚至一些地區開始使用太陽能採光技術。

雖然爆炸襲擊事件還是時有發生,但不可否認,因為國際社會與非盟的幹預,以及索馬利亞政府逐步步入正軌,「伊斯蘭青年運動」實力遭到削弱,去年海盜活動也相對較少,索和平進程取得突破性進展,國家重建與發展面臨新的機遇。索馬利亞局勢進入1991年內戰以來「相對最好時期」。

西方解讀「中國對非洲再次出招」

基於索馬利亞國內安全形勢出現的明顯變化,中國政府作出恢復駐索馬利亞大使館的決定。而這一舉措,則被一些西方國家解讀為「中國對非洲再次出招」、「中國在『非洲之角』爭奪影響力」。

最近幾年,包括英國、土耳其在內的多國陸續重啟駐索馬利亞使館,美國、義大利、加拿大等國也在準備恢復索馬利亞使館。這其中,美國在索馬利亞的動向最具代表性。

1993年,美國2.5萬名士兵進入索馬利亞境內,參與聯合國的「恢復希望」維和行動,結果導致兩架「黑鷹」直升機被反政府武裝的火箭彈擊落,18名美軍士兵死亡,美國大兵的屍體在首都摩加迪沙被遊街示眾。「黑鷹墜落」事件對美國民眾造成極大的心理創傷,不久之後便全部撤回。自此,美國再也沒有直接派軍捲入非洲戰事。

近年來,美國不斷增加駐索馬利亞美軍人數,目前已有上百人的軍事教官和顧問為索馬利亞政府軍提供包括任務規劃、戰術指導、醫護服務在內的建議和援助。美國的舉動被普遍視為大國對索馬利亞地區博弈的升溫。

中國社科院非洲研究室主任賀文萍告訴《國際先驅導報》記者,根據外交傳統,中國在非洲幾乎所有建交國都建有使館,中國此時在摩加迪沙復館只是因勢而為。

非洲問題專家認為,隨著使館復館,中國在索華人華僑的利益能夠得到更好地保護,同時,中國也能更好地參與到非洲的和平安全事務中,在聯合國框架下與非盟、東非政府間合作組織(伊加特)等組織在索馬利亞問題上更好地合作,這與中國在非洲和平安全問題上作出更大貢獻的思路是一致的。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半月談網"的所有作品,均為半月談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任何報刊、網站等媒體或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連結、轉帖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如需授權,點擊 獲取授權

相關焦點

  • 中國駐索馬利亞大使館正式復館 23年前因索國內戰撤離
    撤離23年後,中國駐索馬利亞大使館在今天(10月12日)正式復館。10月12日,在索馬利亞首都摩加迪沙,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索馬利亞聯邦共和國大使館復館儀式舉行,索馬利亞總統哈桑·謝赫·馬哈茂德和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張明在復館儀式上為大使館揭牌。
  • 中國駐索馬利亞大使館23年後復館 記者探訪被問你好
    原標題:中國駐索馬利亞大使館23年後復館 記者街頭探訪被問「你好」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王新俊):10月12日,中國駐索馬利亞大使館在撤離23年後正式復館。經過長期戰亂摧殘的索馬利亞如今是怎樣的面貌?他們對中國和中國人的態度怎樣?本臺記者在索馬利亞首都摩加迪沙街頭進行了探訪。索馬利亞是第一個同中國建交的東非國家,1991年陷入內戰後,中國駐索馬利亞使館撤離。此後,中國同國際社會一道,為幫助索馬利亞恢復和平穩定作出了不懈努力。當前,索馬利亞進入國家重建的歷史新時期,中索關係也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中國政府決定恢復駐索馬利亞使館,這將全面推動兩國各個領域合作,為索馬利亞戰後重建提供幫助。
  • 中國與索馬利亞永遠是夥伴——中國駐索馬利亞使館正式復館側記
    原標題:中國與索馬利亞永遠是夥伴——中國駐索馬利亞使館正式復館側記  新華網摩加迪沙10月12日電(記者丁小溪 袁炳忠)燦爛的陽光,和煦的海風,印度洋海岸的摩加迪沙雖然飽經戰亂洗禮,今天卻顯得分外美麗。中國外交官們在時隔23年後重新回到這裡,中國駐索馬利亞使館正式復館了。
  • 中國駐索馬利亞使館數十年來變遷照(組圖)
    人民網10月13日電 綜合媒體報導,中國駐索馬利亞大使館12日在索馬利亞首都摩加迪沙正式恢復,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張明和索馬利亞總統哈桑·謝赫·馬哈茂德共同為新館揭牌。23年前,因索馬利亞內戰爆發,中國駐索馬利亞大使館、醫療隊和工程技術人員被迫撤離。
  • 駐索馬利亞大使:中國大使館不會撤離 將給予一貫支持
    中國駐索馬利亞大使韋宏添  中國駐索馬利亞大使韋宏添30日在摩加迪沙表示,儘管中國駐索馬利亞大使館在26日發生的自殺式恐怖襲擊中受損嚴重,目前中國駐索馬利亞大使館不會從索馬利亞撤離  7月26日,中國駐索馬利亞大使館所在的摩加迪沙半島皇宮酒店發生自殺式汽車炸彈襲擊事件,使館場館受損嚴重。中國駐索馬利亞大使館於2014年10月12日復館,場館就位於半島皇宮酒店的最上面兩層。襲擊造成一名負責安全警衛工作的使館工作人員犧牲,4人受傷。另有14人在事件中死亡,數十人受傷。目前,兩名傷勢相對較重的使館工作人員已經被送往肯亞首都奈洛比進行進一步的檢查治療。
  • 美國將從索馬利亞撤離幾乎所有駐軍
    美國官員表示,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已下令美國國防部撤離幾乎所有駐索馬利亞的美軍。13年來,這些美軍一直在索馬利亞與當地蓋達組織(al Qaeda)分支青年黨(al-Shabaab)進行低強度戰鬥。
  • 中國駐索馬利亞使館正式復館側記
    中國外交官們在時隔23年後重新回到這裡,中國駐索馬利亞使館正式復館了。    在摩加迪沙半島皇宮酒店五層大廳,迴蕩著歡快的中國民樂,精緻的中國結、大紅燈籠高懸於牆,呈現一派熱烈、喜慶的氣氛。這是索馬利亞政府和人民期盼已久的日子。索馬利亞總統哈桑·馬哈茂德來了,外交部長阿卜迪拉赫曼·貝萊來了,政界、軍界、商界的官員和知名人士都來了。
  • 川普卸任前下令撤離索馬利亞駐軍,民主黨抨擊:把爛攤子留給拜登
    繼阿富汗及伊拉克,美國國防部4日發布聲明,證實美國總統川普下令在接下來幾個月內撤離在東非索馬利亞的7百名美軍。綜合外媒報導,美軍在索馬利亞駐有7百名士兵,主要任務在於協助當地部隊抵禦蓋達組織分支—索馬利亞青年黨(al Shabaab)的攻擊。
  • 美國再次離開曾「黑鷹墜落」的索馬利亞
    美軍再次撤離「黑鷹墜落」的索馬利亞美國國防部4日發布的有關從索馬利亞撤軍的聲明顯示,一部分撤出的美軍將部署到鄰國,與盟友一起繼續對索馬利亞境內的極端組織展開跨境軍事行動,也有美方官員透露,這部分美軍將被轉移至肯亞和吉布地的軍事基地;另一部分美軍將徹底離開非洲東部地區。
  • 再次離開曾"黑鷹墜落"的索馬利亞 美國撤軍是"逃避"還是"挖坑"?
    美軍再次撤離「黑鷹墜落」的索馬利亞 美國國防部4日發布的有關從索馬利亞撤軍的聲明顯示,一部分撤出的美軍將部署到鄰國,與盟友一起繼續對索馬利亞境內的極端組織展開跨境軍事行動,也有美方官員透露,這部分美軍將被轉移至肯亞和吉布地的軍事基地;另一部分美軍將徹底離開非洲東部地區。
  • 再次離開曾「黑鷹墜落」的索馬利亞 美國撤軍是「逃避」還是「挖坑」?
    美軍再次撤離「黑鷹墜落」的索馬利亞美國國防部4日發布的有關從索馬利亞撤軍的聲明顯示,一部分撤出的美軍將部署到鄰國,與盟友一起繼續對索馬利亞境內的極端組織展開跨境軍事行動,也有美方官員透露,這部分美軍將被轉移至肯亞和吉布地的軍事基地;另一部分美軍將徹底離開非洲東部地區。
  • 中國駐索馬利亞使館復館 韋宏添大使索馬利亞語流利
    中國外交官們在時隔23年後重新回到這裡,中國駐索馬利亞使館正式復館了。在摩加迪沙半島皇宮酒店五層大廳,迴蕩著歡快的中國民樂,精緻的中國結、大紅燈籠高懸於牆,呈現一派熱烈、喜慶的氣氛。這是索馬利亞政府和人民期盼已久的日子。索馬利亞總統哈桑·馬哈茂德來了,外交部長阿卜迪拉赫曼·貝萊來了,政界、軍界、商界的官員和知名人士都來了。
  • 川普命令大部分美軍撤離索馬利亞 議員批這是向蓋達組織投降
    五角大樓在一份簡短聲明中說,美國在索馬利亞的大部分軍隊和資產將在2021年初撤離,但沒有提供細節。 目前在這個非洲之角的國家有大約700名軍人,在與極端組織「基地」組織的分支「青年黨」的長期戰鬥中,為當地部隊提供訓練和諮詢。
  • 再次離開曾「黑鷹墜落」的索馬利亞 美國從多國撤軍是「逃避」還是...
    美軍再次撤離「黑鷹墜落」的索馬利亞美國國防部4日發布的有關從索馬利亞撤軍的聲明顯示,一部分撤出的美軍將部署到鄰國,與盟友一起繼續對索馬利亞境內的極端組織展開跨境軍事行動,也有美方官員透露,這部分美軍將被轉移至肯亞和吉布地的軍事基地;另一部分美軍將徹底離開非洲東部地區。
  • 1984年,800中國公民撤離南葉門
    蘇聯軍艦送出首批撤離人員 1984年3月,我與我愛人奉命到中國駐吉布地使館工作。當時,駐吉布地使館本部作為我五個駐外小使館改革試點館之一,人員很少,使館本部及經參處均租用當地人的住房作館舍,生活、辦公條件差。有段時間因無機要員,我館需經常派人赴與吉布地隔紅海相望的駐南葉門使館閱發電報,由此兩館形成某種特殊聯繫。
  • 美國又從索馬利亞撤軍,美議員:「中國或將乘虛而入」
    如果美國軍隊撤離的話,那麼索馬利亞將很可能淪為「青年黨」的勢力範圍。但如果不撤離的話,「青年黨」將會繼續襲擊美國軍人,就在最近有一名中情局官員在索馬利亞遭遇了殺害。問題是,美國撤離索馬利亞之後,其對非洲的控制力將會下降。
  • 美軍被迫撤離索馬利亞,英法:東方武器是禍首
    據外媒本月6日消息顯示,在索馬利亞當地局勢愈發嚴峻背景下,日前,駐守美軍部隊在與該國武裝組織發生過一場激戰後,被迫採取撤離決定。對於美軍匆忙採取的決定,英法等盟友聲稱這是對方擁有的東方武器發揮的關鍵作用。
  • 中國駐索馬利亞使館:中國公民近期暫勿前往索馬利亞摩加迪沙等中、南部...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5月9日訊 據中國駐索馬利亞使館消息,自2018年5月8日起,外交部和中國駐索馬利亞大使館根據索安全局勢已連續4次發布暫勿前往索馬利亞摩加迪沙等中、南部一區四州,謹慎前往索馬利亞邦特蘭和索馬利蘭兩州的安全提醒,最近一次提醒有效期至2020年4月。
  • 官方首次公布中國駐索馬利亞大使館遇襲,警衛張楠犧牲現場視頻
    官方首次公布中國駐索馬利亞大使館遇襲,警衛張楠犧牲現場視頻 澎湃新聞記者 趙昀 張登 綜合報導 2016-01-04 21:07
  • 40年!中國援建索馬利亞最大婦幼醫院如今咋樣
    這所由中國政府在1976年援建的醫院是摩加迪沙為數不多的綜合性公立醫院,也是索馬利亞最大的婦幼醫院,現有醫護人員約300名,每周接待約3200名患者。「從醫院投入使用那年,我就在這裡工作。當時,每個科室裡都有中國醫生,他們與索馬利亞醫生、義大利醫生一起在這裡工作,」巴納迪爾醫院最年長的護士、現年56歲的馬裡亞姆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