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登基後康熙生前最寵愛的宜妃為何晚景悽涼?

2020-12-19 小島知風

這主要是因為宜妃是老九胤禟的生母,而且與老八胤禩嫡福晉郭絡羅氏是同族親戚,所以宜妃算是支持八爺黨的後宮嬪妃之一,因此雍正登基後,宜妃是非常不服氣的,而且在康熙早期惠、宜、德、榮四大妃之中,宜妃是最為受寵愛的妃嬪,所以她向來都是壓了雍正生母德妃一頭。

因此才有了宜妃在雍正登基後,已經尊生母德妃為皇太后時,宜妃還敢在祭奠康熙時搶先在雍正生母德妃前面祭奠康熙。

宜妃在康熙生前後宮地位極高

清代後宮之中向來以皇后居首位,統領後宮,但是康熙很克媳婦兒,他生前先後有三位皇后,分別是孝誠仁皇后、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這三位皇后都是很早就香消玉殞了。

尤其是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她是康熙舅舅佟國維的女兒,也是康熙的表妹,最初康熙冊封她為皇貴妃令她統攝後宮,結果沒幾年佟佳氏就身體不行要香消玉殞了,康熙為了衝喜冊立她為皇后,結果不冊立皇后還好,剛冊立完為皇后結果第二天佟佳氏立刻就咽氣了。

可能康熙認為自己太克妻了,所以從此之後康熙的後宮之中再不設立皇后,由入宮資歷比較深的惠妃和榮妃共同統攝後宮事宜。

惠妃是大阿哥胤禔的生母,同時也是老八胤禩的養母,而榮妃則是老三胤祉的生母。

當時康熙後宮之中以四大妃地位最高,最受寵愛,四大妃中以惠妃為首,宜妃其次,雍正生母德妃排第三,榮妃排第四,而四妃之中以宜妃最受康熙寵愛,康熙每次南巡都會帶上宜妃,所以在電視劇《康熙微服私訪記》中宜妃成為了女主角,帶著宮女小桃紅和太監三德子以及大和尚法印多次陪同康熙微服私訪就是由此而來。

除了南巡帶著宜妃,康熙每次外出都不忘了給宜妃帶一些禮物或者特產回來,而這種殊榮是其他妃子所沒有的,可見康熙對宜妃有多麼喜愛。

因此宜妃在康熙朝後宮之中地位極高,而且穩壓雍正生母德妃一頭,所以宜妃向來沒把德妃放在眼裡。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康熙冊立了孝懿仁皇后的妹妹,也是自己的表妹,佟國維庶女佟佳氏為貴妃,即後來的愨惠皇貴妃,至此統攝康熙後宮才交由愨惠皇貴妃手中。

但是愨惠皇貴妃向來溫和,不愛多管閒事,所以宜妃依舊是獨得康熙寵愛,這也是造成宜妃不可一世性格的原因。

宜妃家族出身不過是鑲黃旗包衣出身,其父三官保不過是盛京從四品的鑲黃旗包衣佐領,但是由於宜妃深得康熙喜愛,宜妃父親三官保和其家族已經囂張的不可一世。

盛京將軍乃是清代駐守瀋陽的最高軍事指揮官,是從一品武官,屬於高級武將級別,而宜妃的父親三官保是盛京將軍統領之下的一名從四品佐領,地位等級比盛京將軍差得遠了。

康熙曾經啟用參與平定吳三桂叛亂的漢將周培公為盛京將軍,宜妃的父親三官保仗著宜妃得寵,根本不把漢人出身的周培公這個盛京將軍放在眼裡,三官保出則與上司周培公同車,坐則與周培公同坐,連走路都和周培公並肩而行,可見其囂張程度。

周培公由於是漢臣出身,而宜妃當時深得康熙寵幸,所以只是敢怒不敢言,處處對宜妃之父三官保再三忍讓。

而康熙為了彰顯對宜妃家族的喜愛,每次盛京祭祖時都是下榻在宜妃父親三官保家中,這是康熙其他後宮嬪妃所沒有的待遇。

三官保囂張的氣焰,也助長了其他八旗子弟的囂張風氣,康熙朝後期都察院左都御史尹泰就曾經感慨過:八旗包衣佐領無視各職、逾越定級的風氣是從三官保開始的。

康熙對宜妃本人的溺愛和寵幸,以及對宜妃家族的縱容,都說明了宜妃當時在康熙後宮地位極高,極受康熙喜愛。

宜妃大力支持兒子老九胤禟和老八胤禩

雍正生母德妃根據史書的記載來看,屬於是比較謙和的女性,在後宮之中向來是小心謹慎,忍讓不爭,這一點可能雍正比較隨她,所以母子都能得到康熙的喜愛,而德妃的這種性格也註定了宜妃從來沒拿她當回事。

宜妃為康熙生有三個兒子,即皇五子胤祺、皇九子胤禟和皇十一子胤禌,除了胤禌在11歲時夭折以外,胤祺和胤禟都長到成年。

宜妃在歷史上最出名的兒子就是老九胤禟,歷史上老九為人豪爽仗義,還非常有經商頭腦,是八爺黨集團的經濟支柱。老九先後支持老八胤禩和雍正的同母弟弟老十四胤禵與雍正爭奪皇位,他也成為雍正最為痛恨的政敵弟弟之一。

宜妃還有一個大兒子也就是老五恆親王胤祺,這個老五胤祺在歷史上性格溫和寬厚且為人斯文謙恭,他與母親和弟弟的性格完全不相同。

這主要因為胤祺自幼是由嫡祖母也就是順治的第二任皇后孝惠章皇后所撫養長大,因此他的脾氣秉性非常溫和寬厚,所以他也沒有野心,並沒有參與「九子奪嫡」之爭,最後能得以善終。

宜妃其實是非常疼愛老九胤禟,因為她的大兒子胤祺為人寬厚溫和,沒有事業心,所以她更加喜愛比較重情重義,還非常聰明且豪爽仗義的小兒子胤禟。

因為胤禟的關係,還有老八胤禩的嫡福晉郭絡羅氏與宜妃有親戚關係,所以宜妃是非常支持老八胤禩繼承皇位的後宮嬪妃之一。

康熙駕崩後雍正繼位,宜妃和老九母子都有些接受不了這個現實,所以宜妃在雍正繼位後立刻做出了過激反應。

宜妃為了表示對雍正繼位的不滿,她無視雍正的生母德妃,在祭奠康熙時,宜妃故意走在了已經被雍正封為皇太后的德妃前面,這是對雍正母子極大的藐視和不滿,但是雍正不敢對母妃發火,只是記恨在心,開始逐漸清理宜妃身邊的人。

比如宜妃最貼心的侍女和太監,可能就是電視劇中的小桃紅和三德子啊,都被雍正藉故找茬發配到寧古塔為奴,而宜妃也被雍正趕出了皇宮,住到了她所生的大兒子皇五子胤祺府上。

這只是宜妃與繼位之後的雍正第一次交鋒,在雍正繼位後的日子裡,雍正加大了對老八一黨的打擊,老八被雍正架空,老九被雍正派遣到西北前線,也由此宜妃開始更加仇視雍正。

其實雍正繼位後不止宜妃對雍正繼位不滿,包括惠妃和榮妃在內的幾名康熙的妃嬪都對雍正繼位感到十分不滿。

惠妃在雍正繼位後也被雍正趕出皇宮,由於惠妃的親生兒子胤禔早在康熙時代就因為廢太子事件被康熙圈禁起來,所以惠妃只能住到了養子老八胤禩府上。榮妃也在雍正繼位後搬出皇宮,住到了親兒子老三胤祉的府上。

因此以宜妃為首的康熙生前這三大妃子外加一些其他妃嬪都對雍正繼位不滿,宜妃為了向雍正表示對他繼位不滿和對他打壓老八和老九的不滿,從此不再進宮向雍正請安。

按照清宮規矩本來這些都屬於雍正的母妃,在先皇駕崩後,搬出皇宮與自己的親生兒子居住,應該每年定期去皇宮向皇帝及太后請安問候。

但是雍正繼位後,宜妃就為了老八和老九以及表示對雍正繼位的不滿,她不進宮向雍正請安問候的同時,還聯絡了惠妃、榮妃以及其他幾位康熙的妃嬪,大家都同時不向雍正進宮請安問候,使得雍正大為不快。

因為與雍正關係不和,所以宜妃晚景十分悽涼

雍正雖然明知宜妃因為老八和老九而仇視自己,但是畢竟宜妃是母妃,雍正不敢明目張胆對她如何。

所以雍正為了報復宜妃,將老九削除宗籍改為惡名之後,特意派宜妃的大兒子胤祺去給親弟弟老九改名。

在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將老八胤禩和老九胤禟以謀逆之罪褫奪爵位,削除宗籍,圈禁起來,並將老八改名為「阿其那」,將老九改名為「塞思黑」,這兩個名字都屬於滿語中含有羞辱的惡意,其意可以說是最討厭的人和最厭惡的人。

雍正將老九改名「塞思黑」之後,特意讓老九的親哥哥、宜妃的大兒子胤祺持冊印去向老九公布惡名和昭告天下。

雍正此舉就是故意噁心宜妃和老九,讓他們母子看看,宜妃的大兒子去給弟弟改惡名,而弟弟也得眼睜睜看著親哥哥給自己改惡名。

溫和寬厚的胤祺也沒推辭,他也深知在這種情況下不能再得罪雍正,也不敢為弟弟老九求情,只能按照雍正交代的去給弟弟老九改名。

改名之後不久老九就被雍正圈禁折磨致死,宜妃聽聞兒子死訊後非常悲傷,從此她更加仇視雍正,與雍正老死不相見面。

雍正雖然十分憎惡宜妃與老九母子,但是他對宜妃的大兒子胤祺卻是比較不錯,這主要因為胤祺為人寬厚溫和,從來不參與母親和弟弟的事情,所以雍正也對這位比自己小兩歲的弟弟非常滿意和欣賞,也並沒有因為宜妃和老九而故意針對胤祺。

雍正十年(1732年)胤祺因病去世享年54歲,雍正以親王禮將胤祺厚葬,並為他上了諡號為溫,在雍正十二年(1734年),雍正又親自為這位五弟撰寫了碑文,稱其為「秉性溫和,持躬謙謹,有樂善好施之風」。

可以說胤祺在雍正朝結局還是十分不錯的,畢竟現實中這麼一個性格溫和謙恭的人,誰也不會去刁難他。

胤祺因病去世,加上之前老九胤禟被雍正圈禁折磨致死,宜妃所生的兩個親生兒子已經全部去世,而宜妃卻依舊健康的活著,可謂是白髮人送黑髮人。

按照清宮規矩供養太妃的親生兒子都去世之後,太妃理應回到紫禁城給太妃養老的寧壽宮居住,由現任皇帝供養。

但是宜妃已經非常仇視雍正,所以她並沒有按照清宮規矩在胤祺去世後搬回寧壽宮去居住,而是繼續住在了胤祺的王府裡,由承襲胤祺爵位的孫子弘晊繼續供養。

宜妃應該是接連承受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打擊,在胤祺去世一年多後也在恆親王府去世了,算是壽終正寢。

宜妃對雍正不滿,同樣雍正也對她十分不滿,所以雍正及其子乾隆在冊封先皇太妃時唯獨將她排除在外,即便康熙生前妃子中就屬宜妃最為得寵,雍正和乾隆也沒有對她進行冊封,並且在宜妃死後也沒能與康熙同穴,由此可見雍正和乾隆父子對宜妃有多麼反感和不滿。

當初對雍正繼位不滿的還有惠妃和榮妃,其中榮妃早在雍正五年(1727年)就去世了,沒有見到雍正後來找藉口連老三胤祉也圈禁在景山。

惠妃之前一直是由養子老八胤禩供養,老八被雍正整垮圈禁折磨致死之後,惠妃的精神也受到了打擊,雍正給了她兩個選擇,要麼回紫禁城寧壽宮居住,要麼就自己在外面另選府邸自行居住。

老八被雍正削除宗籍之後,他唯一的兒子弘旺也受到了削除宗籍改名為菩薩保,被囚禁起來,而惠妃的親生兒子老大胤禔還依舊被圈禁在王府之中,惠妃又沒有積蓄,所以她沒有別的路可以選擇,最終惠妃只能向雍正服軟,選擇回到了紫禁城寧壽宮養老居住。

可以想像即使重回紫禁城,雍正也不會對惠妃太好,惠妃的晚景也是很悽慘,雍正十年(1732年)惠妃在寧壽宮孤獨的壽終正寢。

寫在最後

所以說宜妃之所以敢挑釁雍正母子,就是因為她對雍正繼位十分不滿,她內心是希望自己的兒子老九所保的老八能繼承皇位,外加雍正生母德妃生性謙和,在後宮之中本來地位就不如宜妃,更不如宜妃受寵,所以宜妃內心中就根本沒拿德妃當回事,才會做出了這種看似作死,實際是習慣使然的行為。

康熙生前最寵愛宜妃,但是宜妃死後卻不能和康熙同穴,就因為她與康熙的繼承人雍正矛盾太深,關係十分僵硬,所以雍正不可能讓宜妃與康熙同穴。

雍正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皇帝,他喜歡的人他會對其無比信任和恩寵,包括連帶這個人身邊的人。反之他很反感的人,包括連帶這個人身邊的人他都會恨得牙根直痒痒。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老九和老十三,老九是老八的鐵桿死忠,其實在一廢太子之前,老九和雍正兄弟感情還是十分不錯,可惜後來因為立場問題,兄弟之間關係越鬧越僵,雍正恨老九不是恨他死忠於老八,而是恨老九的倔強和強硬。

因為老九在雍正繼位後始終表現的是對雍正十分不滿,他不肯向雍正臣服,所以雍正故意把他派去西北前線折磨他,其實那時候雍正剛剛繼位,正是處於拉攏人心穩固政權的時候,如果老九在西北的時候肯主動向雍正服軟認錯,雍正都不會往死裡折磨老九,但可惜的是老九依舊沒有向雍正服軟認錯,沒有臣服於雍正,所以雍正對老九下了狠心要將他折磨死。

因為老九,外加宜妃的囂張跋扈,所以雍正對宜妃也是十分厭惡和憎恨,即便康熙生前最為喜愛宜妃,雍正也一樣可以不給她冊封太妃名號,一樣能讓她死後不能與康熙同穴同墓。

而老十三胤祥則是雍正的鐵桿支持者,所以雍正對胤祥特別好,可以說胤祥在雍正一朝權力基本等同於常務副皇帝。

跟著胤祥的到好處的就是胤祥的生母敏妃,這位敏妃出身十分不好,是鑲黃旗包衣奴才的女兒,母系家族世代為包衣奴才,身份地位低下,在世時都是沒有名號的庶妃,而且還早在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就去世了,在去世後,康熙看在老十三胤祥的面上才追諡她為敏妃。

可以說老十三生母及其母系家族身份地位都是十分低下,但是,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駕崩,雍正繼位之後,他最先就將老十三母系家族由世代包衣的身份編成了佐領身份,同時還立刻追諡老十三的生母敏妃為敬敏皇貴妃,並且雍正打破了妃子不能從葬帝陵的先例,將老十三生母葬進了康熙帝陵之中,與康熙同墓同穴。

清朝皇妃能陪葬帝陵就是由雍正為老十三生母開創的先例而來,本來康熙生前根本就沒有想過讓老十三的生母敏妃與自己合葬,而老十三生母能被葬進康熙帝陵之中完全是雍正抬舉進去的。

《清史稿》中記錄雍正給出的理由也很強悍:雍正初,世宗以其子怡親王允祥賢,追進封。

這理由就是告訴全天下人,之所以能讓敏妃死後埋進康熙帝陵,完全是因為她兒子老十三很賢能,其實就是老十三是對雍正忠心耿耿。

可見雍正通過對待這些母妃差別待遇,就是想告訴這些兄弟,服從我的連你們老媽都能有好處,不服從我的,那老九母子就是榜樣。

因此來說宜妃不管挑釁或不挑釁雍正的生母德妃,雍正同樣都不會對她太好,畢竟雍正對老九恨意很大,老五如果不是為人太過於溫和寬厚,實在是沒法收拾他,如果雍正連寬厚溫和的老五都收拾了,那勢必會引起朝廷上下的非議。

所以宜妃從支持兒子老九扶持老八奪嫡那一刻起,就註定了雍正繼位後她不會有太好的下場,這就是帝王家族,最是無情帝王家!

小島知風拙見

歡迎四海八方的朋友關注和點評!

相關焦點

  • 康熙生前最寵愛的宜妃,後來卻被雍正接二連三當眾羞辱她
    康熙生前最寵愛的宜妃,後來卻被雍正接二連三當眾羞辱她文/來年歸來《康熙微服私訪記》這部電視劇不知道有沒有很多小夥伴看過?而且我們根據歷史記載,康熙皇帝當時確實非常寵愛這位妃子的,郭絡羅氏便是這位宜妃,而且宜妃還居住在坤寧宮當中,時間已經長達了半個世紀那麼久,是歷史中居住在坤寧宮最久的女子。
  • 康熙最寵愛的宜妃,為何被雍正趕出宮外?答案很簡單
    以前的電視劇作品中除了康熙王朝之外,還有一個康熙微服私的電視特別有名,當時或的程度可以說是風靡全國,並且人們也都知道了康熙最寵愛的妃子之一就是宜妃,兩人非常的恩愛,並且還是康熙的專寵,只不過後來被寫死了。那麼真實歷史中的宜妃真是這麼受寵嗎?
  • 康熙皇帝最寵愛的宜妃,為何會被雍正皇帝厭惡?
    但是康熙皇帝最寵愛的宜妃,在雍正皇帝這裡就不好使了,當康熙皇帝去世後,雍正皇帝不僅對這位稱作「母妃」的長輩不尊敬,而且還在公開的場合羞辱過宜妃。此事還要從受寵的宜妃說起。在康熙的妃嬪中,宜妃可謂是風光無限,因為康熙皇帝對她相當寵溺。
  • 宜妃那麼受寵,為什麼雍正登基以後,卻毫不掩飾對她的厭惡?
    不過,她的晚景悽涼,如果可以選擇,想必宜妃也會更願意電視上那種結局吧,雖然早死,但至少沒受什麼罪。所以《清史稿》記錄康熙對宜妃「聖祖甚愛之」,再《永憲錄》中也記載康熙對宜妃「眷顧最深」。所以康熙在的時候,宜妃地位尊崇。
  • 康熙皇帝最寵愛的宜妃,為何會被雍正皇帝厭惡?情商是硬傷
    在清朝後宮裡,一個女人若是得到皇帝的寵愛,那麼她在宮裡就會有權有勢,倘若要是生下了為皇帝生下了皇子,就算皇子沒有機會登上皇位,那麼這個女人也是相當高貴的,不是哪個就是隨便欺負的,哪怕是後來登基的皇帝也要按照輩分來,要將其稱作母妃,相當恭敬地對待著。
  • 康熙最寵愛的妃子宜妃,為何在康熙死後,遭到雍正的瘋狂打壓?
    以前看《康熙微服私訪記》的時候,除了張國立老師飾演的康熙令人看起來十分有趣,就是劇中鄧婕飾演的這個宜妃,看起來也是落落大方,不僅長得美麗,而且很明事理,是觀眾十分喜愛的一個角色。但是在真實歷史中若是沒有點手段,怎麼能在偌大的後宮中出人頭地,得到皇帝的寵愛。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說說宜妃這號人物。
  • 康熙還沒涼透,雍正為何就敢羞辱宜妃?都怪宜妃的兒子站錯了隊
    康熙自然也很寵愛宜妃。宜妃個人也很爭氣,先後給康熙生了3個兒子,分別是皇五子胤祺、皇九子胤禟、皇十一子胤禌。這三個孩子中,我們最熟悉的就是皇九子胤禟,問題其實也就出在了這個人身上。康熙晚年有四妃在後宮最有地位,而宜妃僅次於惠妃,在後宮排名第二,可見她深受康熙寵愛。
  • 康熙駕崩後,宜妃屢次遭到雍正羞辱,雍正為何如此痛恨這個庶母?
    康熙駕崩後,宜妃屢次遭到雍正羞辱,雍正為何如此痛恨這個庶母? 看過《康熙微服私訪記》的都知道,康熙在位時最寵愛的妃子自然是宜妃無疑,在真實的歷史上宜妃是真實存在的,是滿洲鑲黃旗人,郭絡羅氏,是康熙最寵愛的四妃中排名第二,一生為康熙生過三個皇子,分別是皇五子、皇九子和皇十一子,皇家最看重的就是龍子興旺,後宮有母憑子貴一說,此後的宜妃在後宮地位自是貴不可言。
  • 康熙死後,他最寵愛的宜妃太可憐,多次被雍正欺負
    活得久了,自然妃嬪也多,有記載康熙的妃嬪就有67位,在這些妃嬪中,康熙皇帝最寵愛的就屬宜妃了。在很多電視劇中,我們也可以看到,有關康熙皇帝與宜妃的愛情故事,甚至將兩人編排得如同普通的恩愛夫妻一樣。其實歷史上,康熙對宜妃也有著相當深厚的感情。
  • 康熙最寵愛的妃子,雍正繼位後卻將其趕出皇宮,真相令人唏噓!
    看過《康熙微服私訪記》的都知道,康熙在位時最寵愛的妃子自然是宜妃無疑,可以說是萬千恩寵於一身,連帶著宜妃的婢女小桃紅也沐浴聖恩。在真實的歷史上宜妃是真實存在的,是滿洲鑲黃旗人,郭絡羅氏,是康熙最寵愛的四妃中排名第二,一生為康熙生過三個皇子,分別是皇五子、皇九子和皇十一子(十二歲時便夭折了),皇家最看重的就是龍子興旺,後宮有母憑子貴一說,此後的宜妃在後宮地位自是貴不可言。而且宜妃在未生子前就被康熙封為了七嬪之一,可見康熙對她的寵愛程度。康熙究竟有多麼寵愛她呢?
  • 為何雍正一登基,就下令處死了康熙寵妃宜妃娘娘?原來如此
    不過因為八阿哥更受到康熙皇帝的喜愛,所以世人都認為八阿哥是最有可能繼承皇位的,但沒想到最後繼承了皇位的竟是德妃娘娘的兒子。也就是日後的雍正皇帝了。史書記載,雍正皇帝每天只睡三到四個小時,凌晨2:00還在批閱奏摺,導致雍正皇帝身體被掏空,不久之後就離開人世了。這樣的一位皇帝是值得敬佩的。然而在雍正皇帝剛剛繼任皇位的時候,卻做過一件和他身份非常不相合的事情。那就是雍正皇帝下令處死了康熙生前最寵愛的妃子宜妃娘娘。
  • 為何雍正一登基,就下令處死了康熙寵妃宜妃娘娘?原來如此!
    不過因為八阿哥更受到康熙皇帝的喜愛,所以世人都認為八阿哥是最有可能繼承皇位的,但沒想到最後繼承了皇位的竟是德妃娘娘的兒子。也就是日後的雍正皇帝了。史書記載,雍正皇帝每天只睡三到四個小時,凌晨2:00還在批閱奏摺,導致雍正皇帝身體被掏空,不久之後就離開人世了。這樣的一位皇帝是值得敬佩的。然而在雍正皇帝剛剛繼任皇位的時候,卻做過一件和他身份非常不相合的事情。那就是雍正皇帝下令處死了康熙生前最寵愛的妃子宜妃娘娘。
  • 雍正在繼位之後,三次羞辱康熙生前寵愛的宜妃,讓她當眾難堪
    第四位的榮妃是三阿哥的生母,不過她的性格都比較淡薄,在康熙駕崩後就看淡宮闈,在自己宮中平淡度日。除排在第三位的德妃,也就是雍正的生母以外,就剩下位居第二的宜妃。而宜妃雖然位居在惠妃之下,但是康熙對她卻是十分恩寵,在清宮的記載中,宜妃是在翊坤宮中居住最長的妃子。康熙是歷史上最喜歡外出的皇帝,他每次外出的時候都會給宜妃寫信報平安,還會攜帶當地的特產回來給宜妃,如同尋常人家,這種恩寵可不是尋常嬪妃能比較的。
  • 58歲的宜妃沒有想到,被康熙寵愛了一生,老了卻被雍正趕出皇宮
    丈夫寵愛,兒子成才,還坐擁地位富貴,宜妃這樣的人生配置,不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都妥妥的人生贏家了。然而,命運的手,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即便享受了半生的尊榮,依然有可能,在命運的下半場,讓你深刻感受到什麼叫做人生無常。宜妃命運的轉折點,發生在康熙駕崩,雍正登基以後。著名的九子奪嫡,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而宜妃的兒子九阿哥,恰好也是這其中的一位。
  • 為什麼雍正一登基,便賜死了康熙的寵妃宜妃娘娘,大家一看便知
    很多年前播出的康熙微服私訪記,裡面的宜妃娘娘可謂是康熙很寵愛的妃子,她為了康熙鞍前馬後地奔走,這部劇講述了康熙年間,黃河水泛濫,百姓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所以康熙經常地私巡民間,因此留下了不少值得傳頌的民間故事。
  • 康熙最寵愛的宜妃怎麼死的?直到今天才揭曉,十分悽涼
    說起康熙時期的宜妃,大部分人都知道。作為康熙最喜歡的女人,加上三個兒子非常出息,宜妃在宮裡的地位非其他人可比。可是就是這麼一個曾經風光一時的嬪妃,卻在康熙去世之後美人遲暮悽涼無比,到底是因為什麼呢。當時康熙去世之後,宜妃身體真好非常差,也是臥病在床,走都走不動的宜妃,還要堅持去給康熙守靈。可是就是因為這個守靈,也是一切事端的開啟。古代尊卑長幼分的十分清楚,宜妃卻跪在了雍正母親的前面。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在別人眼裡會覺得她的地位比德妃要高。
  • 康熙駕崩後,留下58歲的愛妃宜妃,其為何會遭到雍正多次當眾羞辱
    「眷顧最深」的時代由此終結,不幸的命運也就此開始。按理來說,宜妃作為康熙的妃子,若按照輩分來說算是雍正帝這個後繼之君的長輩。「仁孝之道」的,可是雍正卻把康熙後宮諸人全都封賞了一遍,偏偏無視先帝生前最寵愛的宜妃:諭總理事務王大臣等。
  • 康熙駕崩後,留下58歲的愛妃宜妃,其為何會遭到雍正多次當眾羞辱
    康熙帝畫像康熙爺生前的寵妃宜妃郭絡羅氏就這樣被被孤零零地留了下來,其「眷顧最深」的時代由此終結,不幸的命運也就此開始按理來說,宜妃作為康熙的妃子,若按照輩分來說算是雍正帝這個後繼之君的長輩。再加上她生育了皇五子胤祺、皇九子胤禟、皇十一子胤禌這三個兒子(雖然後來只有胤祺、胤禟長大成人),也算是給皇家立下了「汗馬功勞」,於公於私雍正都應該對她善加安置才對,可事實卻並非如此。
  • 康熙最寵愛的宜妃有多慘?多次被雍正羞辱,死後也不得安生
    活得久了,自然妃嬪也多,有記載康熙的妃嬪就有67位,在這些妃嬪中,康熙皇帝最寵愛的就屬並且據《清史稿》記載,康熙東巡之時,曾多次居住到宜妃的父親三官保的府邸,這在后妃裡可是絕無僅有的。由此可見康熙皇帝對宜妃的恩寵,在《永憲錄》中也有記載說康熙皇帝對宜妃「眷顧最深」。
  • 康熙死後為何將宜妃踢出了皇宮?如今清楚了原因
    康熙死後為何將宜妃踢出了皇宮?如今清楚了原因宜妃是康熙最寵愛的一個妃子,後來宜妃又為康熙生了三個胖兒子,俗話說母憑子貴,宜妃的地位就更高了,是四大嬪妃之一。但是這樣一個位高權重的妃子,在康熙死後卻晚景悽涼,其中的真實原因是什麼呢?